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州快遞小哥發現100公斤毒品線索。介紹的民警懸賞30萬元。

廣州快遞小哥發現100公斤毒品線索。介紹的民警懸賞30萬元。

2013 12.29,警方在汕尾市甲西鎮博社村搗毀了這個涉毒嚴重的制毒窩點。

進攻博舍村,冰毒價格翻了兩番。圍攻惠東縣城,k粉價格翻倍。

作為“全國毒品形勢最嚴峻復雜的地區”,廣東省開展了為期三年的“雷霆掃毒”行動,禁毒成果首次出現下降,但多項指標仍處於高位,毒品形勢依然嚴峻。

“廣東禁毒工作做得好,全國禁毒工作就做了壹半。廣東的毒品問題解決了,全國的毒品問題就解決了壹半。這是廣東的分量,遠遠超過雲南。”

偵破毒品刑事案件2.3萬余起,占全國15.6%,遠超第二名數倍;

打掉2158個販毒團夥,比全國第二第三名的總和還多。

這是來自廣東的2016禁毒“成績單”。

在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局長鄧建偉看來,禁毒成果就像壹枚硬幣的兩面,既說明成績喜人,也暗示毒品形勢依然嚴峻。

2013年7月起,廣東開展為期三年的“雷霆掃毒”行動。禁毒成果持續增長,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全省偵破毒品犯罪案件3萬余起。

2015年底,國家禁毒監督檢查組相關領導甚至表示,國家禁毒委員會已將主要精力從雲南轉移到廣東。“廣東禁毒工作做得好,全國禁毒工作就做了壹半。廣東的毒品問題解決了,全國的毒品問題就解決了壹半。這是廣東的分量,遠遠超過雲南。”

2016是“雷霆掃毒戰役”的收官之年,掃毒成績首次下滑。鄧建偉說,“這說明我省毒品形勢正在進入拐點。”

2013年9月,廣東省公安廳成立陸豐、惠來禁毒班。突破博社村這個制售冰毒的“堡壘”,被確定為“雷霆掃毒”的開場遊戲。

博社村是陸豐地區最大的涉毒村。警方估計,該村超過20%的家庭直接和共同生產甲基苯丙胺。

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偵查壹支隊支隊長陳亞光是專班成員,任務是查清博社村制毒窩點。

“這裏制毒接近半公開。”陳亞光回憶說,在博社村村口立了壹塊告示牌,牌子是給村委會的:嚴禁傾倒有毒廢棄物。不遠處的空地上,垃圾近兩米多高,用來制毒的麻黃被隨意扔在路邊,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化學品氣味。

博社村裏全是全國各地的毒販。當地的摩托車司機都知道,背著方肩包的年輕人是來這裏販毒的。那個單肩包也叫“販毒包”。

陳亞光和同事們刻意打扮,但進村不久,路上就出現了幾十個小夥子,用摩托車把他們圍住,擦來擦去,直到他們停下來。原來村裏有各種明哨和暗哨,主幹道上都有測風點。進村的陌生面孔需要盤問。陳亞光發現,開車出村後,會被跟蹤壹段時間。

有壹次,有村民覺得陳亞光的同事不正常,大喊“這些人進村偷東西。”村民們默契地圍著他們。眼看對方就要動手,幸好同事靈機壹動,偷偷報警。警察把他們和村民壹起抓進了警察局,這件事沒有曝光。

為了剿滅博社村的緝毒團夥,陳亞光和他的同事們必須小心潛伏,否則,已經布下半年的“天網”很可能功虧壹簣。

這是前車之鑒。據鄧建偉介紹,2000年以來,公安機關在博社村開展的禁毒執法中,村民阻礙執法4次。老弱婦孺會沖在最前面,而青年摩托車隊會聚在壹起堵路,甚至搶劫毒品。

2013年2月29日淩晨,該收網了。在40公裏外的海豐縣,3000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在夜幕的掩護下直奔博社村。

鄧建偉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如此大規模地動用警力、異地集結,在廣東省歷史上尚屬首次。他們協調汕頭、惠州、梅州、河源等地的武警、邊防、警力。

在這次行動中,還動用了警用直升機、邊境快艇和防暴犬。時任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政委的秋微解釋說,邊防快艇主要是從海上封鎖,防止嫌疑人從海上逃跑。

109行動隊很快傳來好消息。據警方統計,此次打擊行動共打掉特大制毒團夥18個,抓獲網絡成員182人,摧毀制毒作坊77個、制爆窩點1個,繳獲甲基苯丙胺2.9噸、制毒原料23噸、槍支9支、子彈62發、手榴彈1枚。

行動結束後,陳亞光終於可以剃掉山羊胡子進行偽裝了。他說:“以前進村是偷偷摸摸的,以後可以光明正大了。”

打掉壹個博社村,直接影響了毒品的“市場”。據介紹,2014年壹公斤冰毒價格約8000元,2016年下半年迅速翻了壹倍又壹倍。個別情況下甚至出現了每公斤6萬多元的價格。

也是因為警方的打擊,現在氯胺酮(k粉)的價格已經達到每公斤8萬元,而兩年前才3到4萬。

據警方統計,從2010到2012,全國查獲的k粉有20%來自惠東。

惠州禁毒支隊支隊長佘海強回憶,當時惠東縣的k粉不僅產量高,甚至形成了“品牌”,“同樣的原料,同樣的工具,別人就是生產不出惠東品質的k粉”。惠東人的k粉配方只在宗族內部公開,而且是男傳女。

2065438+2003年10月9日淩晨,在公安部的指揮下,廣東省公安廳、惠州市公安局、省武警邊防總隊出動警力2000余人,摧毀了3個涉毒犯罪團夥,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168名。2014,惠東成功摘掉廣東省毒品犯罪重點打擊的“帽子”。

2016月15日,廣州,壹名快遞小哥因向警方提供毒品犯罪線索,被戴上“變形金剛”。

面具接受現金獎勵。(廣東省公安廳禁毒局供圖)

2015年底,國家禁毒委員會在惠州召開全國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會議,對列入整治範圍的地區進行調整,並通報警告。

六個毒品問題嚴重的縣市被列為重點整治地區,廣東省占了兩個;18個縣區市被列為警戒區,廣東省占4個。

陸豐是廣東第三次被列為整治對象,而廣州白雲區則是首次被列為毒品中轉集散地進行整治。

有著12年禁毒經驗的楊立勇,奉命從廣州市公安局白雲區分局空降,擔任禁毒大隊大隊長。

在楊立勇看來,白雲區位於廣州的交通樞紐,有很多省際高速公路出入口。這裏是華南地區重要的物流中轉基地,物流和快遞公司都在這裏建立了物流總部和組裝基地。

販毒分子“盯上”了白雲區龐大的物流快遞網點和客運站。在楊立勇接手的第壹起案件中,以臺灣省為核心的特大販毒團夥的主要販毒渠道是國際物流。

當時白雲區正在整頓物流公司和快遞行業,取締了43家,停業整頓193家,對快遞人員進行毒品識別技能培訓。

於是,當快遞小哥黃發現四臺空壓機超重後,立即起了疑心,聯系了派出所,最終搜出100公斤毒品。

但由於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線索,寄件人尚堅稱對毒品不知情,案件陷入僵局。這個時候,楊立勇需要做出決定:“拔釘子”還是“割韭菜”?跟著痕跡走,還是停下來?最終抓住了壹個細節,摧毀了尚的心理防線。

與此同時,尚的另壹批貨物也被警方截獲,40臺拉絲機即將運往菲律賓。

"它看起來像壹塊實心的鐵."楊立勇說,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塊磚頭大小的鐵塊還能裝毒品。到底要不要開拉絲機,大家意見不壹。

在參觀了幾家磨具廠後,對方表示無能為力,但楊立勇仍堅持要打開鐵塊。“這批拉絲機運到菲律賓的運費遠遠高於售價,十有八九是有問題的。”

最後切割機是從消防部門借來的。“拉絲機切割前刀片已經磨壞好幾次了。壹看就有毒品。”楊立勇說,那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根據這條線索,這個販毒集團的頭目潘被逮捕了。在他的車裏,警方繳獲了20多公斤毒品和3枚手榴彈。

自此,白雲分局禁毒大隊徹底打掉了壹個以物流為主要運輸渠道的特大國際販毒團夥,提供線索的快遞小哥黃戴著變形金剛面具,領走了他的30萬元賞金。

白雲區還有另外兩名快遞小哥因舉報有功分別獲得65438+萬元和19萬元獎勵。

2016 10,白雲區新設立獎勵基金,總額最高300萬元。快遞小哥按要求使用手機App實名采集系統開箱驗貨,拍照,完整采集寄件人信息,數據上傳成功,每件獲得0.1元獎勵。

快遞小哥采集的信息在公安系統後臺通過實時比對產生預警,協助公安機關成功抓獲涉毒人員或查獲毒品的,還將根據相關涉毒舉報獎勵機制獲得額外獎勵。

截至2016 165438+10月24日,通過這款手機App上傳的實名寄遞短信約67.5萬條。最活躍的是松洲街的壹個快遞小哥,上傳了5405條信息。

此外,針對城中村多,毒販容易藏匿的特點,白雲區還在全區安裝了智能電子門禁系統,已從中抓獲涉毒嫌疑人434名。

2016數據顯示,白雲區涉毒人員同比上升49.83%,涉毒警戒、犯罪地點明確線索、偵查方向分別下降11%、19%、24%。

廣東毒品形勢之嚴峻,在於保持了吸毒人數第壹、制毒犯罪(主要是甲基苯丙胺和k粉)第壹、毒品分銷第壹等多項“第壹”。復雜之處在於消費、制造、分銷、中轉“四位壹體”,境內外毒販聚集、涉毒娛樂場所問題十分突出。

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廣東制毒活動的空間正在縮小,制毒案件占全國的比重從2014年的59.6%下降到2016年的37.5%。境內外源自廣東省的毒品案件數量2016年下降11.4%,2016年下降42.8%。

盡管案件數量和比例大幅下降,但制毒形勢依然嚴峻。2016年,廣東仍有17個城市發現制毒活動。

鄧建偉說,很多地方的毒品是單向流動的,但廣東的毒品是雙向流動的,不僅流入,還流出。三年來,全國20多個省及港澳臺、40多個國家偵破嚴重販毒案件和經營線索,指向廣東省。

經過三年的治療,毒品來源的面貌發生了變化。佘海強記得,三年前,她每天去辦公室的時候,“鬧哄哄的,跟菜市場壹樣”,全國各地的警察都來隊裏求助。“現在天天冷清,幾乎沒人來。”

事實上,在上世紀80年代初,國際販毒集團就將目光瞄準了廣東,開辟了所謂的“中國通道”。廣東已成為亞太地區的毒品集散地和跨國販毒通道。“金三角”毒品的經典路線是通過緬北、雲南進入中國,大量運往廣東,壹部分運往內陸省市和國際市場,壹部分在當地消費。

廣東是毒品消費大省,吸毒人數占全國六分之壹。該省有64萬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為全國最多。強制隔離戒毒人數從2013年的6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8.9萬人。強制戒毒所床位也是全國第壹,年均利用率超過90%。

龐大的“三非”人口(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工作的外國人)是其他省份沒有的。以中國人、非洲人和中亞人為首的境外毒梟,頻繁控制著大量走私毒品的出入境活動,使得大量“騾子”(運毒者)活躍在廣州。

在調到白雲區之前,楊立勇擔任廣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情報大隊大隊長,負責涉外毒品交易。在他看來,相似的氣候條件、發達的小商品市場以及歷史原因,使得壹些非洲人聚集在廣州。

與國內毒販相比,“這些人更狡猾”。他們會撕掉護照,只會說當地語言,很難審問。在處理案件時,他們需要更加重視證據。“就算沒有口供,也能辦案。”

按照規定,帶“國家帽子”的禁毒重點整治地區驗收期為三年。兩年後,駐紮在白雲的楊立勇和駐紮在陸豐的陳亞光將迎來另壹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