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農村工作要求設崗,讓失業黨員有個舞臺
根據全鎮農村黨員的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和個人特長,根據農村工作需要設置崗位,以村黨支部為單位設置宣傳員、信息員、安全員、調解員、協管員等“五員”崗位。黨員,政策法規、農業科技等知識面廣,指定為宣傳員,現在有92名宣傳員;黨員,社會經驗豐富,見多識廣,消息靈通,被指定為信息員,現在有105信息員。黨員,關心公益,敢說敢做,正義感強,指定為安全員。現在有74名安全官員;黨員,有壹定的說服和調解能力,懂法律,在群眾中有壹定威信,指定為調解員,目前有58名調解員;黨員,有壹定組織能力,曾經擔任過村幹部,指定為協管員,現在有47名協管員。定崗定責,增強了黨員的黨員意識和榮譽感,調動了他的積極性,增強了他的責任感。2005年,國家重點工程“鐘石輸油管道”在永登上川段鋪設施工過程中,受到沙梁墩村部分群眾的幹擾。黨員,“政策宣傳崗”四* * *制作人,在群眾大會上積極宣傳國家對重點工程的扶持政策和農村土地被占用附著物的制動補償政策,使群眾認識到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最終使這項國家重點工程得以順利實施。
細化、量化崗位職責,讓失業黨員有方向。
定崗定責,分別明確“五員”的崗位職責,並結合各村實際情況進壹步量化、細化,規定具體崗位職責和任務。設置宣傳員政策宣傳崗、科技推廣崗,信息員信息傳遞崗,保安員維護安全崗、生態護林崗,調解員糾紛調解崗,協管員群眾意見收集崗、村務監督崗。對無業黨員設崗定責,使黨員有崗無職、有職無職、有責無職。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增強。在黃茨灘村,由於占地補償、平整田地匹配、土地分配等問題,矛盾糾紛較多,各項工作難以推進,基層組織幾近癱瘓。兩年來,對48名無業黨員進行了定編定責,引導其認真履行職責,並實行了嚴格的崗位評價制度。“兩委”班子按照“村財務監督崗”和“群眾建議收集崗”的要求,對村財務實施了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提高了村財務的透明度,增強了群眾的信任。按照“治安調解崗”要求,20名無業黨員作為調解員、保安參與調解18矛盾糾紛,群眾反映良好,更多人支持“兩委”班子。通過各種渠道籌集60萬元,村裏先後建成了上川影劇院、村辦公陣地、老年活動中心和村客運站,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實行自主選崗,讓沒有工作的黨員發揮自己的長處。
定崗定責,采取自認和分崗相結合的方式,使每壹個有能力履行黨員義務的農村黨員都有明確的工作職責,每壹個未就業的黨員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長確定適合自己發揮作用的崗位。同時,村黨支部與黨員簽訂目標責任書,監督每個黨員堅守崗位,履行職責。黃子潭村黨員張永昌曾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要求自己當協管員,協助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搞好村務工作。黨員,古山村,長期在外打工。他要求當壹名信息員,為家鄉父老鄉親提供致富信息。農村無業黨員定崗定責活動,解決了農村分散管理條件下黨員教育管理相對落後、黨員發揮作用渠道不暢的問題。
持證上崗,讓沒有工作的黨員有個牌子
定崗後,為了讓每個無業黨員明確自己的崗位和責任,上川鎮為每個定崗定責的無業黨員制作了姓名牌,將個人照片、姓名、崗位和責任全部印在崗位責任牌上,讓他們時刻不忘自己的崗位和責任,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定崗定責制度順應了非村組幹部農民黨員的需求,找到了農村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切入點,為農民黨員提供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參與公益事業、解決農村熱點難點問題的“平臺”,為農民黨員提供了施展拳腳的機會。如黃子潭村85歲的黨員王文奎、殘疾黨員馮立德等,積極參與公益事業、村辦公陣地、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受到大家的稱贊。
實踐證明,定崗定責活動是農村“三級聯創”活動的進壹步深化,是開展“三爭壹促”活動的有效載體,有利於激發農村失業黨員的內在活力,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對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