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洪流終將帶走青春和歲月,留下壹具被生活鞭打的傷痕累累的軀體,茍延殘喘,得過且過。青蔥歲月,水木歲月,稍縱即逝,但也需要去做和珍惜!
如果妳還活在恐懼中,或失意中,或工作中的郁悶中,不妨收拾好心情,壹個背包,壹份文摘,所有喜歡的歌,壹張票,壹顆桀驁不馴的心,出去走走吧!
青島,膠東半島上的點,被半畝海洋的萬種溫暖包圍。只有來到這裏,妳才知道什麽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啤酒烤串,蝦蟹蛤蜊。"
十壹假期,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青島沒有烈日,只有迎面吹來的清新鹹澀的海風。約上三五好友壹起旅行,真的很享受。挑壹個舒適幹凈溫馨美好的青旅,住小樓,開始接觸這個陌生的城市。
棧橋是青島的象征。俗話說“不走棧橋,白來青島”。棧橋盡頭有壹座兩層八角亭,題名“回瀾亭”,讓妳登高遠眺。劈柴院離棧橋不遠,步行即可到達,所以第壹站就是棧橋(住在劈柴院附近)。這裏沒什麽好玩的,來這裏的人大多都是靠著欄桿,手挽手用鐵鎖,吹著海風,看著風景,然後背對著大海拍壹張照片。
聖米爾大教堂,又稱天主教堂,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是青島最大的哥特式建築。粉紅色的墻在周圍紅房子和綠樹的映襯下更顯特別。本來想拍壹張,但是廣場人太多凹了,只好作罷。
青島書店是壹家網上名人書店,由幾個年輕漂亮的小姐經營。裏面的布局很有藝術感,很漂亮。可能因為是網上名人書店,來這裏的大多是拍照的小姐姐。
這是壹個喝下午茶的好地方,溫暖的燈光,復古的裝飾,還有咖啡和飲料。沒事的話,可以拿本書在這裏發呆壹下午。
壹家文藝小店,由兩個帥氣的小哥哥經營,裏面有動漫紀念品,網上名人書簽,還有青島各個景點的書籍...
我壹直以為劈柴院是個院子,呃呃其實人家是壹條街,類似北京的南鑼鼓巷或者天津的遼寧街,兩邊都是小吃和燒烤,大多是海鮮。十塊錢壹串,買了個魷魚串和炸蝦嘗了嘗。還不錯。
別人的塑料袋裏裝的是零食水果,青島人的塑料袋裏直接裝的是啤酒。不要嫌棄包裝簡單。這些都是當天生產的紮啤,只有在青島才能嘗到第壹口。買了壹斤原漿,生啤酒,黑啤,生啤酒,想試試看有什麽區別。第壹次用吸管喝塑料袋裝的啤酒,很新奇。
五四廣場可以說是青島的標誌性建築了,夜晚燈光清涼。站在海邊,妳還可以看到奧林匹克帆船中心...
八大關是指以長城的八個關隘命名的八條道路(現已增加到十條)。因關內有20多個國家建築風格的別墅,被譽為“世界建築博覽會”。其中最著名的是花石山莊和公主府。來這裏凹造型的小姐很多。如果妳幸運的話,也許妳會遇到壹段愛情!
韶關路的桃花,正陽關路的紫薇,居庸關路的五角楓......無處不在。
沙灘上的沙子特別軟,水特別藍,特別清澈。朋友們壹起出門,可以在沙灘上搭個帳篷,配個躺椅,享受藍天、白雲、海風的美景。或者鋪個布簾,裏面放滿零食,啤酒,聊天,遊戲。這裏有山有水,我們有酒有故事。
老城區的道路中,居庸關路最深情,中山路最繁華,湛江路最長,大學路最文藝。道路兩旁是古典的黃瓦紅墻,茂密的百年梧桐。走兩步,就到了壹個散發著醉人香味的文藝咖啡屋...
玉山路與大學路交界處,是網絡名人中的景點,鮮紅的墻,金黃的琉璃瓦,莊嚴肅穆。本來打算在這個角落拍壹張,但是走過來發現都是小姐。感覺在壹群小姐姐面前,我上去擺了個姿勢,讓別人給妳拍張照。這有點膽小,我最終放棄了...
大學路現在是文藝的代名詞。所有的文藝咖啡館都聚集在這條路上,記錄著幾個好聽的名字,包括“熬夜咖啡館”、“消磨時光咖啡”、“喵院咖啡”。我想這最後壹家咖啡館的主人壹定是個愛貓人士。
晚上,隨便找個文藝的咖啡店,打開壹本書,坐壹會兒,或者看壹群人在樓下的街上尋找地平線,很舒服。
?作為青島十大旅遊景點之壹,它依海而建,海岸線東西綿延2公裏。紅礁、碧水、松樹、白浪,令人神往。我看過很多公園,沒見過更大氣的。
青島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三面環山,南面臨海,既有高聳的林地,也有壹望無際的草原。放風箏的孩子們在草地上跑著,笑著。孩子有壹種尋找快樂的超能力,這也是我成年後的余生想要尋找的。
坐在草地上,吹著風看著雲,聽著壹個流浪歌手彈著吉他唱著《我好想妳》,我在想誰?
如果妳想俯瞰青島的全貌,來這裏是對的;如果妳想驗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青島,就來這裏吧!
紡織谷
網絡名人裏拍照打卡的景點。塗鴉墻很酷!
我遇到了壹個不錯的青年旅團。第壹個選擇是青年遊記,但是已經滿了。就在青島玩,三天就夠了。剛來青島的時候,因為交通便利,景點集中,所以選擇住在棧橋(火車站)。而且出門就是中山路,可以說是青島最繁華的壹條路。盡頭是棧橋,每天人來人往。
青島,我的第壹印象,是壹座美麗而文藝的城市。說到文藝,我查了壹下。有老舍,有聞壹多,有梁秋實,有沈從文,活得久。也許早在上個世紀,青島就對這些文學大師印象深刻。歷經百年,變得更加深刻,處處彰顯其獨特的文學氣息。古老的四合院,兩步藝術店,壹座百年法桐,無不折射出這座城市前世的滄桑。
青島,壹座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妳想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