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防雷術語、定義和解釋?

防雷術語、定義和解釋?

隨著安全防範系統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因雷擊損壞造成的事故逐年增加,系統設備被雷擊損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能造成系統局部損壞,嚴重時使整個系統癱瘓,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甚至危及運行人員和用戶的生命安全。為了對安全防護系統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確保系統正常可靠運行,首先要判斷系統遭受雷擊損壞的主要原因和雷電可能的侵入途徑,尤其是易遭雷擊的室外安全防護系統設備。在分析損壞原因的基礎上,正確選擇和使用安防系統設備的防雷裝置,研究和探討信號和電源線路的敷設、屏蔽和接地方法,對提高安防系統的抗雷擊能力,優化系統的防雷水平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建築物遭受直擊雷或附近建築物遭受直擊雷時,在雷電中心1.5 km ~ 2 km範圍內可能發生危險過電壓,使沿線設備受損。在它的作用下,線路和設備會因過電壓和過電流而產生浪湧。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雷電電磁脈沖對安全防護系統的損害,有必要討論安全防護系統遭受雷擊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通過對以往遭受雷擊的系統進行分析,發現大部分遭受雷擊的系統都是由於沒有按照相關防雷規範進行設計和施工造成的。因此,學生應掌握防雷知識和相關規範,嚴格控制設計和施工,嚴格按照相關防雷規範進行系統的設計、施工和維護。

1)直擊雷——雷電直接擊中建築物、其他物體、大地或防雷裝置,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

安防系統中,雷電直接侵入室外攝像頭和報警探測器,造成設備損壞;雷電直接擊中架空電纜,導致電纜熔斷等。這些現象可能是由直接雷擊引起的。

2)雷電感應——雷電放電時在附近導體上產生的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可能引起金屬部件之間產生火花。

在安防系統中,當避雷針遭受雷擊時,引下線周圍會產生強烈的瞬態電磁場。電磁場中的監測設備和輸電線路會感應出較大的電動勢,稱為電磁感應。當有帶電的雷雲時,雷雲下的建築物和輸電線路會感應出與雷雲相反的電荷,低壓架空線可達100KV,信號線可達40 ~ 60 kV。這種現象被稱為靜電感應。電磁感應和靜電感應稱為感應閃電,也叫二次閃電。它對設備的損害沒有直擊雷嚴重,但概率遠大於直擊雷;當安防系統的電源線、信號線、控制線的傳輸或進入監控中心的金屬管道遭到雷擊或雷電感應時,雷電波沿著這些金屬線侵入設備,形成巨大的電位差損壞設備;

3)雷電浪湧——與雷電放電有關的電磁輻射,產生的電場和磁場可耦合到電氣(電子)系統,產生破壞性的沖擊電流或電壓。

安全保護系統設備的防浪湧保護:對於安全保護系統,壹旦在電纜上感應過電壓,必須在所有進出電纜上安裝過電壓保護器。由於過壓保護器的作用,系統各端口的電壓幾乎相等(即等電位),從而保護系統不受損壞。

4)雷電活動區分類:根據年平均雷暴日數,將雷電活動區分為:少雷區、多雷區、高雷區和強雷區。

少雷區:年平均雷暴日少於20天的地區;

多雷區: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以上、不超過40天的區域;

高雷區:年平均雷暴日在40天以上、60天以下的區域;

強雷區:年平均雷暴日超過60天的地區。

5)防雷區的劃分(如下圖所示):

LPZ0A區域:該區域內所有物體都可能被雷電直接擊中,並引走所有雷電流;這個區域的電磁場強度沒有衰減。

LPZ0B區域:該區域不可能所有物體都被大於所選滾球半徑的雷電流直接擊中,但該區域電磁場強度不衰減。

LPZ1區域:該區域所有物體都不能被雷電直接擊中,流過各導體的電流比LPZ0n區域小;根據屏蔽措施,該區域的電磁場強度可能會減弱。

LPZn+1後續防雷區:當需要進壹步降低流入電流和電磁場強度時,應增加後續防雷區,後續防雷區的要求應根據被保護對象要求的環境區域進行選擇。

註:n=1,2,...

6)建築物防雷分類:GB 50057《建築物防雷規範》根據建築物的重要程度、使用性質和雷擊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將建築物分為三類。詳見GB 50057第二章。

GB 50057第五章中,用滾球法確定避雷器的保護範圍。滾球法是壹個半徑為hr的球體,沿著需要防直擊雷的部分滾動。當球體只接觸避雷器(包括用作避雷器的金屬物體),或只接觸避雷器和地面(包括與大地接觸並能承受雷擊的金屬物體),而不接觸需要保護的部分時,則這部分。

規範設定:壹類建築滾雷半徑hr為30m;二類建築的滾雷半徑hr為45m;三級建築的滾雷半徑hr為60m。

7)建築電子信息系統防雷等級的選擇

根據GB 50343的防雷等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

A類:大型計算中心、大型通信樞紐、國家金融中心、銀行、機場、大型港口、火車樞紐;國家文物檔案館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及報警系統。

B類:中型計算中心、中型通信樞紐、移動通信基站、大型體育場(館)監控系統、證券中心;省級文物檔案館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和報警系統、雷達站、微波站和高速公路監控收費系統;中型電子醫療設備;四星級酒店。

C類:小型通信樞紐、大中型有線電視系統、三星級以下酒店。

d類:除上述A、B、C類以外的通用電子信息系統設備..

8)外部防雷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主要作為防止直接雷擊的保護裝置。

安裝避雷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建築物免受雷擊造成的火災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也是為了避免建築物內電氣設備的損壞。

必須安裝在非直擊雷保護區(LPZ0A)的前端設備應進行直擊雷保護。在攝像桿上安裝避雷針。

9)內部防雷裝置:由等電位連接系統、接地系統、屏蔽系統、合理布線系統、電湧保護器等組成。主要用於降低和防止雷電流在被保護空間內產生的電磁效應。

內部防雷系統是為了防止雷電及其各種形式的過電壓侵入設備,這是外部防雷系統所不能保證的。為了實現內部防雷,需要在進出保護區的電纜和金屬管道中連接防雷裝置和過電壓保護器,實施等電位接地。

10)等電位連接:設備和裝置外露導電部分的電位基本相等的壹種電氣連接。

為了消除雷電造成的破壞性電位差,需要實施等電位接地。電源線、信號線、金屬管等。應進行等電位連接,各內保護區的接口也應據此進行部分等電位連接,各局部等電位接頭應相互連接,最後連接到總等電位接頭上。

11)等電位聯結帶:連接金屬裝置、外來導體、電力線路、通信線路等電纜,與防雷裝置進行等電位聯結的金屬帶。

12)等電位聯結網:在壹個系統的外露導電部分進行等電位聯結的導體組成的網絡。

13)***接地系統:連接防雷裝置、建築金屬構件、低壓配電保護線(PE)、等電位聯結帶、設備保護接地、屏蔽接地、防靜電接地和接地裝置的接地系統。

14)自然接地體:各類金屬構件、金屬井管、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埋地金屬管道及具有接地功能但未專門為此目的而設置的與大地接觸良好的設施的總稱。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