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勇,湛江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關鍵詞:心理咨詢基本要求
心理咨詢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註。
心理咨詢是指借助於壹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方法,通過言語、文字等信息傳遞方式,對咨詢者的心理和精神問題提供幫助、啟發和指導的過程。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心理咨詢是壹項科學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對於心理咨詢,應當:“嚴格遵循保密原則,謹慎使用心理測試量表或者其他測試方法,不得強迫學生進行心理測試,禁止使用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儀器...“顯然,心理咨詢是有嚴格要求的。
具體來說,心理咨詢的基本要求是什麽?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顧問必須是經過嚴格專業培訓的專業人士。
心理咨詢是運用心理學知識、理論和方法,為咨詢者提供心理幫助的活動。不是針對任何人的,咨詢師必須是經過嚴格專業訓練,懂得心理學知識、理論和方法的專業人士。因為心理咨詢有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務,特定的操作流程和手段,需要應用專業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問題。它是壹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職業行為,不是壹般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往,也不是人人都能從事的職業。它要求咨詢師具備壹定的特殊品質,如敏感的心理反應、認真傾聽、有愛心、合作友善、相信人有成長的可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穩定的情緒等。目前,人們經常接觸到的心理門診和熱線大多是由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人從事的,讓人誤以為心理咨詢只是壹種鄰裏大媽或者教條式的空洞說教,影響了心理咨詢的公信力。
2.心理咨詢要有壹定的目標。
心理咨詢的根本目的是改變來訪者的行為。咨詢師要通過咨詢活動,使來訪者從挫折中反思自己,總結經驗教訓,增強人生智慧,提高應對能力,提高決策水平,改善人際關系,開發自身潛能,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不愉快經歷。所以咨詢要有壹定的目標。心理咨詢的目標包括基於來訪者心理問題的長期總體目標和短期具體目標。中學生心理咨詢的總體目標是促進年輕壹代的健康成長,通過對特定問題的咨詢或輔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和身心健康。心理咨詢的具體目標應該基於來訪者的具體問題和情況。比如,如果咨詢者的心理壓力來源於學習問題,咨詢的目標應該是調整學習目的、動機和方法。
3.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必須建立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咨詢關系。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通過與來訪者的職業關系,幫助來訪者解決問題,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所以心理咨詢強調的是壹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協商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協商能否順利進行並取得成果。正如美國心理咨詢專家拉爾斯所說:“在咨詢過程中,在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建立壹種坦誠、信任的關系是最重要的...是有效咨詢的前提。”咨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必須有壹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和理解,這樣來訪者才會願意開誠布公地談論自己的問題,接受咨詢師的幫助。因此,在咨詢過程中,咨詢者應努力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啟發和幫助來訪者,使其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產生認知、情感和態度的變化,從而找出心理問題的根源,明確心理問題的性質,找出擺脫心理困惑的對策和方法,以恢復心理平衡,增強心理素質,提高適應能力。
為了取得詢問者的信任和理解,咨詢師必須平等對待詢問者,不能把自己當成高人壹等的專家。要及時表明詢問者的身份,消除詢問者的焦慮和不安,使其產生信任感,這樣咨詢才能順利進行,取得成果。
四個。咨詢要註意壹定的原則和方法。
輔導員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應堅持的基本原則有很多,如指導性原則、教育性原則、保密性原則、時限性原則、“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自願性原則、重大決策延期原則等。其中,保密原則是咨詢師應該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因為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壹般涉及個人隱私或者至少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秘密。如果泄露出去,會傷害打電話人的身心。只有為來訪者保守秘密,他們才能敞開心扉,消除憂慮。因此,在咨詢中堅持保密原則是對來訪者隱私的最大尊重,是來訪者暢所欲言的基礎,也是咨詢成功的關鍵。咨詢師在咨詢關系中獲得的任何信息,必須無條件為來電者保密。在初次見面時,咨詢師應向來訪者說明保密事項,對來訪者的信息和隱私保密並做出積極承諾,以消除來訪者的警惕性。但當來訪者的狀態或行為對咨詢師或他人造成危害時,可以打破保密原則,通知相關機構或人員。
心理咨詢的具體方法有很多。根據其主要理論模式,大致可分為精神分析療法、行為主義療法、認知療法、互動分析療法、人本主義療法和森田療法。其中,精神分析療法、行為主義療法和人本主義療法是最常用的經典心理咨詢方法。作為咨詢師,至少要掌握壹到兩種具體的咨詢方法,這樣才能面對不同的心理問題,對癥下藥,有效地為來訪者解決各種心理問題,擺脫他們的困惑。
五、咨詢者在咨詢中應持正確的態度。
輔導員的態度對中學生的心理輔導至關重要。由於年齡差距,以及老師等成年人習慣性的敬畏和防範,學生在咨詢過程中可能會或多或少的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對老師或咨詢師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形成了很大的障礙。只有咨詢師在咨詢過程中堅持理解、真誠、尊重,來訪者才能打消顧慮,暢所欲言。因此,咨詢師要對來訪者熱情關懷,以真誠、理解、尊重的態度對待來訪者,讓來訪者感到溫暖和舒適,引起來訪者的情感認同。咨詢師要站在來訪者的角度去思考,用來訪者的眼睛去看,用來訪者的耳朵去聽,從來訪者內心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來訪者所表達和未表達的內容和情緒,讓來訪者感受到咨詢師真誠地關心和尊重他,從而愉快地接受咨詢師的幫助和指導。
參考資料:
1.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資格培訓(C證)
2.張曉明主編:《中學心理健康教育》
3.方孝義:“如何開展學生心理輔導”(《思想政治教學》2000年第6期)
2002年6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