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為什麽這個路段總有壹些人不理解司機的難處?

為什麽這個路段總有壹些人不理解司機的難處?

1.年以來股票上漲的回顧。

從2008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票進入了周期超過8年的第二波波瀾壯闊的牛市。它的時間跨度和空間幅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具體的空間點我不推測,但是可以說,走過的點只是基本的,點是必須要踩的。我無法預測8年後最終的空間點會是什麽,相信也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從2008年6月6日到2008年2月6日,時間跨度約為1.5年,漲幅為%。在這麽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小,但其性質概括起來就是恢復性上漲。為什麽?可以仔細回顧壹下1年半以來的實地情況。

第壹階段:空頭結束,股票試探性緩慢反彈(2008年6月~ 2008年6月+065438+10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雖然熊已經結束,但人們仍然不願意相信牛已經到來。如果上漲,依然被視為空頭中的反彈。壹切都猶豫謹慎,生怕驚擾了熟睡的大熊哥哥。只有幾個先知勇敢的進了,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花生,十年後可能沒有同樣的機會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165438+10月~ 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擡高成本,擺脫估值過低的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什麽都沒有,只是明白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緊說說吧。第二階段行情結束,5月初,形成了壹波瘋狂的小行情,隨後出現了大調整…

第三階段:首次亮相(2008年8月~ 2008年2月)

2008年5-8月,股指在經過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後,於2008年8月開始大放異彩。8月份以來,在大象股的強勢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根本沒時間回去吃草,還要拉起來再拉起來,讓人抓狂。營業部人頭攢動,新股民壹次次新開賬戶。在這個階段,只要妳炒股賺錢,股指就像瘋狗壹樣上漲,所以叫瘋狗浪。但是,再強大的力量,也不可能讓股指永遠不停歇地上漲,牛總會回頭吃草的。65438年10月30日-2月6日期間,多頭低頭,大盤暴跌近6天。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難以承受,也給投資者上了生動的壹課。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壹年半來,市場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看,火狗年股指基本都是單邊上漲,投資者收獲頗豐。雖然股指漲得很高,但是趨勢沒有變。股指的不斷創新,打開了牛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市場下壹階段的演變奠定了基礎和鋪墊。

2.2008年股票可能出現的波動。

該指標的不利因素在:

1).利潤率過高:股票平均利潤率現在已經從1年半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近40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個數據都是“現階段”的。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沒有出路。中國是壹個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撐。再加上貨幣升值,利潤率可以適當高估,可接受的平均利潤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15倍),最多不能脫離30倍。所以利潤率高是個問題。

2).短線獲利盤太多:1年半,股指從點到面,這個市場資金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壹般很多人在資金年收益率15%的時候,都是極其開心的。現在這個領域的基金年回報率超過50%,這是不正常的。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妳這麽舒服的賺錢,市場肯定會讓投資者以自己的方式提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壹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是壹般模式,先從價值投資開始,然後蔓延到二線藍籌股的炒作,再炒作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垃圾題材的炒作階段。現在這個領域基本上要到了瘋狂炒作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火了再說。粗略看個股,每只股票基本都經歷過壹段時間的暴漲,那麽進壹步上漲的空間有多大?這些都說明市場逐漸進入尾聲。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8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與稍大波段的5浪非常相似。5浪之後是什麽?是對應更大波段的調整波。

5).根據江恩的時間段,2008年春節後的3到5周是壹個極其危險的時間窗口,是運動的主時間段和小波動的次時間段的重合點。如果在這期間上漲,那就更危險了,這預示著時間周期會落在空間的頂點,預示著下跌是必然的。

總的來說,大盤股指的上漲動力在逐漸減弱,上漲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增加,下跌的驅動結構每壹次都更強。上證綜指可能在春節後3-5周達到春節後的第壹個高點,然後進行大規模調整。調整的第壹個參考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

同時,技術調整的目的是什麽,為了下次更好的上漲?在技術調整中,可以等待利潤率逐漸跟上股價的上漲,對股價形成基本面支撐。同時為了擡高投資者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用時間換空間。

*第三,把握趨勢*

1.加息不會改變牛市的趨勢。

中國銀行決定自2008年3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貨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壹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目前的2.52%上調至2.79%;壹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從目前的6.12%上調至6.39%;其他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票來說無疑是壹個利空,確實會對股票產生壹定程度的影響,但是這次加息對股票的影響並沒有大到可以改變這次牛市的格局。因此,不需要用加息來調整長期資金投資者的操作思路。

歷次加息對股票的影響;

第壹次加息:2008年5月15。

中國銀行決定提高貨幣存貸款利率。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上升2.1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利率平均上升0.82個百分點。本次加息導致上證綜指首個交易日下跌27.43點。

第二次加息:2008年7月11。

央行再次加息,壹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993年5月5日的9.18%上調至10.98%,漲幅為19.61%。第壹個交易日下跌23.05點。

2006年的兩次加息,導致上證綜指在隨後的三個月裏由點到面快速下跌,跌幅達44.2%。

第三次加息:65438+2008年10月29日。

壹年期存貸款利率上調0.27%。下跌途中,上證綜指暴跌1.58%,當日10點收盤。經過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出現小幅反彈,但仍未能擺脫下跌趨勢。2008年6月6日,上證綜指跌破1000點,10點創下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17 2008年3月。

中央銀行決定通過貸款來提高利率。這意味著,對於絕大多數買房自住的人來說,還貸款的負擔將增加5%,達到10%。上證綜指當日下跌0.96%,次日下跌1.29%。上證綜指小幅反彈後,壹路下跌至. 23。

第五次加息:2008年4月28日

2008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上調至5.85%。28日上證綜指低開14點,最高,收漲23點,漲1.66%。之後依然保持上升趨勢,並在5月份展開了壹波歷史罕見的做空行情,在2008年7月5日達到最高點。

在-年,美國經歷了幾次加息,但美股從點到面壹路上漲,漲幅高達%,離開了成長了5年的牛。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占主導份額比較大,必然會對市場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份也沒有改革,工行、中行等大值也沒有引入。但現在除了價值的變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來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藥,而是促進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藥。有些人不了解加息的真正意義和目的,會盲目跟風。其實市場傳統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恐慌,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2.股指期貨推出之日,正是a股深度調整之時。

既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那就不會有壹路狂奔的牛。人們關心股票什麽時候會調整。什麽時候會結束?這就要從牛的發動機說起了。我從2008年開始思考中國牛的類型,於是在2008年5月19日,我專門加班寫了《類型牛的典型啟動》,發表在中國證券報頭版。在我看來,中國牛的引擎曾經是,沒錢,不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策”。經濟高速增長必然產生證券化需求,因此股票動態會提前反映經濟走勢,這就是所謂的“晴雨表”機制。然而,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並沒有伴隨著股票的相應上漲,而是伴隨著長達五年的熊市,這壹直困擾著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駕駛員和發動機之間的問題。作為壹名司機,中國分享這款車是用壹臺舊的柴油發動機制造的。投資人不是司機,想不到換發動機。他們就是想“騎”,不想開車,所以下車就沒人開了。2008年上半年,這輪牛啟動過壹次。司機想讓車出廠,沒想到沒人接手。司機下車,車就“熄火”了。所以2008年的股市就像飛機起飛後的緊急降落。管理層開始尋找新的驅動力,開始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兩個問題:第壹是解決“司機”問題,第二是解決股票引擎問題。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有三個動機。第壹個動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證券化,然後他們在證券化過程中獲利;第二個動機是在股市創造壹個新的遊戲,然後在大合並中獲利;第三個動機是把企業變成商品,然後在“企業商品”的市場上獲利。整個流通領域的背後是企業的商業化,企業的商業化背後是金融的證券化,金融的證券化背後是證券市場的產業化。三者缺壹不可,構成了這頭牛的基礎,於是在今年,中國的“隱形牛”浮出了水面。

行為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區別就像天主教和宗教的區別壹樣。亞當·斯密的場定義,就像天主教的上帝壹樣,在空間裏遙不可及。納什均衡場定義把上帝拉下神壇,變成了黨派之間的博弈。所以在行為經濟學領域,司機是可以改變的,他們的行為也是可以改變的。當驅動力從機構投資者轉變過來,新的驅動力會改變引擎,遊戲規則也會改變。因為當妳是司機的時候,股票的第壹原則是穩定;在機構是驅動者的時代,股票的本源是波動。波動的原因有時來自廣場,有時來自廣場,就像汽車的軌跡,趨勢在於道路的方向,波動在於司機的駕駛。從這個原理來看,股票調整的時間和深度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構的行為。有機構預測明年將是“年初漲,年中調,年底漲”,但如果要指定這輪牛的引擎,我們會發現,股票調整的更大概率發生在年初,或者更準確地說,股指期貨推出的時候。

我把這波牛市的驅動力之壹定義為“效應”,即場外投資機構作為“新”股驅動的牛市。原來會場外面新來的都是機構,很多都是海外機構或者海外機構培養的基金經理。機構投資者有壹個職業習慣,就是每次發布季報的時候都要“裝點門面”,讓投資者、老板或者股東欣賞他們的遠見。所以越接近年底的牛,漲的越高,因為基金經理都在追漲補倉。中國股票成為今年全球股票中漲幅最高的股票。如果哪個基金經理年底還沒有用完自己在中國的投資額度,還沒有持有今年漲幅最高的中國藍籌,說明妳還沒有看好市場。因為這個壓力,年底前大家都會用完額度,所以藍籌漲得越好的股票越牛。

這種機制的結論是,每年結束後,機構都會先推高行情,伺機賣出。“裝飾窗戶”的工作已經完成,不需要繼續“裝飾”了。這種職業習慣會引起市場的小調整。如果市場上有避險投資工具,就會出現較大的回調,因為機構可以先布局市場,再開始拋售。這種對沖交易可以使基金在股票互換中的損失被衍生品市場中的收益所對沖,使基金凈值在基金互換過程中不會大幅下跌。所以,除了基本面因素,從行為面看股票調整也要慎重:看小調的“窗口期”;見大調“蒼”。

這個機制告訴大家,“裝飾窗戶”後的調整大多是小調整。但股指期貨推出後,由於機構可以利用衍生品對沖股票的損失,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大範圍校正具有雙重作用,其中壹個作用是調整機構的位置。在倉位調整過程中,由於衍生投資對沖損失的收益,賬面凈值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可用現金有所增加。二是散戶的“震蕩倉”。當修正超過某壹點時,散戶就會變得驚恐。因此,當散戶跟風時,他們為機構創造了機會。因此,機構出售和對沖衍生品將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機構與散戶的博弈是壹個永恒的主題。大家都會說要保護投資者,但是保護什麽樣的投資者呢?是機構還是散戶?他們都有賬戶。對散戶的保護只能從制度、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來實現,而市場上的新產品基本都是針對機構投資者的。所以在產品創新過程中,保護投資者自然傾向於保護機構投資者。衍生品市場的開放和股指期貨的推出,實際上主要是為保護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對沖工具。

所以我覺得明年初“裝飾櫥窗”之後可能會有壹點調整。但股指期貨推出後,市場可能會出現深度調整。只要牛中調整沒有跌破20%的心理線,牛的基調依然存在,機構會繼續展開新壹輪的拉升。這是我對明年存量調整機制的看法。

中概股換了驅動,新驅動換了引擎,市場從基本面和政策面產生了新的“加速器”:

首先是貨幣升值。今年已上漲3%,專家預測明年漲幅將超過5%,因此貨幣升值預期將繼續改善;

第二是利潤。預計明年盈利將大幅超預期,這是中國經濟增長證券化的內在動力,也是基本面因素;

三是“隱形收入”的回歸。當管理層的利益與股價脫節時,世界上經營性現金流往往有三個出口:壹個出口流向總額;壹個出口流向協會;壹個出口向上流動。所以,世界上的管理層在賺錢的同時要考慮利潤分流,通過利潤分流來平衡三個口袋裏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大口袋通常是屬於大股東的,大股東的利益和上層管理層的帽子掛鉤。小口袋屬於管理層和附屬機構,小口袋的現金流關系到管理層和附屬機構的間接利益,也關系到這個世界能否持續盈利。所以照顧完兩頭,剩下的就流入桌上的口袋。當這樣的機制存在時,世界上實際創造的利潤中有相當壹部分會流出。但股權分置改革後,三個因素將改變上述機制:壹是管理層股權激勵明年啟動,明年開始試點,上層管理層準備積累可分配利潤;二是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因為有強大的投資機構進入市場,機構人不參與管理,但是監督管理的功能加強了,所以三個口袋不是那麽容易隨便調的;三是新的會計準則和新的評估方法。價值評估將逐漸取代原來的凈值評估。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的考核方法也會讓現金流回歸a股,超預期的利潤會帶動股價進壹步上漲。

第四是稅制改革。稅制改革已經提上日程,“兩稅合壹”將解決我國企業制度的壹大難題。為了對外開放,我們對外資企業(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實行了新的稅收政策。除了“兩免三減或三免五減”,外資實際享受的還很多,實際繳納的稅款平均只有內資企業的壹半左右。兩稅合並以及兩稅合並後的減稅,估計將使新的統壹稅率降低四分之壹左右,也就是說,在原有利潤水平上,稅制改革將使全球利潤增加8%,達到10%,這將直接影響目前仍以國內國企為主的中國a股市場,也將鼓勵外國投資者參與中國,促進a股市場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第五是證券市場的開放。a股市場的開放也是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博弈,導致中小企業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FII政策和其他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政策都是在世界頂級銀行的影響下制定的。以FII為例。港地區和諾大地區均不符合申請FII配額的條件。大型跨國金融機構控制著中國的對外開放,明年這種情況會有所改善。我預測,明年FII申請門檻會降低,金融市場會進壹步開放,甚至那些通過進出口報價潛入中國市場的熱錢也可能會變成新的機構投資者。

六是機構投資的監管。目前除了基金,壹般企業如果把投資股票作為主業之壹,最好使用“人頭賬戶”進行投資。因為相對於自然人的投資,法人的投資回報除了法人有限責任的優勢之外,還要繳納多種稅。中國目前的稅收制度實際上阻礙了機構投資證券。很多機構在自然人背後投資,壹方面是為了隱形,壹方面是為了逃稅。對機構投資收益征稅不僅困擾著機構投資的規範化,也阻礙了資產證券化、信托等創新產品的發行和交易。

第七是A+H的融合,隨著越來越多的藍籌股和h股“回家”,A+H模式將逐步導致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融合,進而提出b股市場退出歷史舞臺的問題。b股市場的封閉要借鑒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通過協議回購、私有化撤退或準FII等方式解決,加強a股和h股之間的融合。

總的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因素來看,明年中概股繼續向好的基礎是很強的,而今年儲蓄增速的首次下降只是壹個開始,這是資金大規模投資中概股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體制上開放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改革才剛剛開始。

3.把握趨勢

判斷趨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均線理論,甚至簡單到在圖表上放壹把尺子。至於如何把握趨勢,讓趨勢為自己所用,人們的想法不壹樣。其實趨勢很簡單,可以描述為:多頭做多,空頭做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這不能怪自己,也不能怪別人。其實這是人性決定的。人性的很多弱點都來源於天性,比如恐懼、懶惰、沖動、貪婪等。,而很多優秀的品質是需要培養和歷練的,從而導致人們無法做到知行合壹。看股評時,股評人通常會說出看空的理由,並指出未來的支撐或阻力。他們也善意的建議,支撐低反彈低,阻力處減磅。這些先生們的勇氣值得稱贊,但我們不能同意他們的做法。如果試圖空倉反彈,恐怕會被淹沒在壹個向下的瀑布裏。牛市裏做空,怕是要踩直升機了。潮流無敵。這些趨勢運動過程中的阻力支撐能否與趨勢抗衡?趨勢就是這麽簡單,妳只需要有簡單的思維就能有簡單的行動,但在這個領域,往往簡單的行動是最不受抵制的。市場方面,深跌醞釀反彈;更多的上漲正在醞釀回落。但是有多少人能把握住這壹桿呢?有壹句話:只要場內還有人在逆勢而為,那麽趨勢就不會結束。在潮流的過程中,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聰明人”被領域無情淘汰。趨勢是可以確定的。之所以這麽多人還在虧損,是因為他們知道趨勢的方向,但是因為貪婪和恐懼,或者他們認為自己比場內聰明,不自覺的選擇了和趨勢競爭;第二,不知道趨勢是什麽,完全憑感覺走在場上。所以,當趨勢明朗的時候,當市場如火如荼的時候,當妳知道了,明白了,妳就很難賺錢了,再去做也不遲。重要的是,妳在迷茫的時候應該出局,而不是入局。不能拿自己的資金賭自己的迷茫。聰明是沒有用的。關鍵是成為壹個賺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