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夫婦回應賣房子去內蒙古當農民是什麽感覺。跟我壹起去看看吧。
涉案金額3億!內蒙古警方破獲了壹個販賣個人信息的跨境犯罪團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卡、網銀u盾”被稱為個人信息“四件套”。日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公安局在偵破壹起網絡賭博詐騙案時,破獲了壹個跨境出售“四套”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犯罪團夥。
偵破網絡賭博詐騙案引出本案。
2019 12家住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的薛收到壹條短信鏈接,發現是壹個賭博平臺App的下載鏈接。薛填寫並提交個人隱私信息,充值遊戲幣參與多個網絡賭博遊戲。
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公安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霍曉東:賭博過程中贏了虛擬幣,投了幾千塊錢。後來發現是他賺的,然後贏的賭資確實打到銀行卡上了。他當時也很開心。
薛逐漸加大賭註,不到壹年時間投入1.6萬余元,但贏錢的次數越來越少。
薛多次聯系賭博軟件後臺,想從賬戶中提取1.6萬虛擬幣,但客服稱後臺程序有故障,無法提取。最後,對方提出薛先在指定賬戶存入654.38+0萬元,才能提取虛擬貨幣。
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公安局網安大隊副大隊長霍曉東:他又去借錢,又去賣房賣車,收了1萬元叫人。再聯系客服,客服不理他。當他看到人被騙,他壹直緊繃的神經徹底崩潰了。
2020年6月20日65438+2月20日,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深入調查,發現這個賭博詐騙平臺為境外人員代理,涉案人員藏匿境外,反偵查能力極高,利用地下錢莊轉移非法資金。
案中案件牽出黑色產業鏈犯罪團夥。
經過縝密偵查,截至目前,警方已鎖定境外賭博詐騙團隊主要犯罪嫌疑人65名,抓獲境內犯罪嫌疑人23名。在偵辦此案的過程中,警方又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摧毀了壹個跨境販賣“四套個人信息”黑色產業鏈犯罪團夥,涉案金額高達3億元。
警方在調查這起跨境網絡賭博詐騙案的涉案銀行卡資金時,發現參賭人員的賭資已匯入山東威海某賬戶。隨後,警方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周某某。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發現,周某經常找偏遠鄉村的老人、部分學校的學生、無業人員購買其銀行卡、u盾、電話卡、身份證照片,最終形成“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卡、網銀u盾”個人信息四件套,並將“四件套”出售給境內外電信詐騙團夥牟利。
警方發現該團夥成員眾多,分工明確。周某的線上業務在,通過其信使從全國各地購買大量個人信息“四件套”,的線下犯罪嫌疑人婷將這些“四件套”偽裝後發往福建、深圳等地。犯罪嫌疑人曹某再將偽裝後的包裹進行加工,通過物流公司、空運、海運等方式寄往境外。
65438年6月27日,專案組民警對該地點進行搜索,確定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行蹤,隨後展開集中收網行動,繳獲大量涉案物品。3月23日,最後壹名主要嫌疑人落網。
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公安局副局長段:* *抓獲以為主的犯罪嫌疑人8名,繳獲u盾1200余個,身份證、手機卡。查明涉案銀行卡1.93萬余張,涉案金額達3億元左右。
提醒廣大群眾不要貪圖蠅頭小利,保護個人隱私,避免財產損失。
目前,案件正在進壹步辦理中。
2003年,內蒙古女性買房1.6萬,1.5年後,獲得拆遷補償41.9萬。買家居然食言,要收回。
世間所有的喧囂都是為了利益,世間所有的喧囂都是為了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性。有的時候,有些人為了追求利益,不惜失去道德甚至人性。所以,面對任何利益相關的問題,壹定要謹慎再謹慎,至少要保證自己的行為是合法的。不然貪得無厭的人會不會抓住漏洞,真的不好說。“無效”合同的情況就是壹個例子。
2003年7月18日,當時33歲的魏某麗考慮到孩子年齡大了,現在住的房子有點小。正好當時存了點錢,就想買個大點的房子住。那天在報紙上看到壹個賣房的廣告,覺得還不錯。房子在赤峰市紅山區西城菜市場附近。魏某麗對地段、面積、價格都比較滿意。
聯系賣家劉某雲,說劉某雲把家裏的老房子賣了,實在沒辦法。她老公幾年前得了重病,幾經治療還是沒保住性命,花光了家裏所有積蓄給她老公治病。而且欠了壹筆錢,現在錢等著還,家裏小兒子還要讀書。以她微薄的工資,可能會耽誤兒子的學業,於是她想到了賣掉自己的老房子。
老房子***547.68平米,劉某雲報價1.5萬,為急用錢,低了壹點。韋某麗看了房子,覺得還不錯。她決定買房子,是因為她對劉某雲的同情加上5000元湊成1.6萬。交易完成後,兩家各忙各的,接下來的十五年沒有交集。韋某理所當然地住進了這裏新買的房子。劉某雲用賣房子的錢還清了債務,用剩下的2萬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建了4個大棚。
但在十幾年後的壹個項目中,兩棟房子又有了交集,因為老房子要拆了。2017 10,老房子所在區域被列為棚戶區改造項目,面臨拆遷。初步估算,房子至少能拿到41.9萬元的拆遷補償款,但從1.6萬元到41.9萬元,金額翻了20多倍。韋某麗還沒從拆遷的喜悅中回過神來,就收到了法院的通知。劉某雲和兩個兒子將她告上法庭。
劉某雲的訴求是,她與魏某麗簽訂的房屋、宅基地買賣合同無效,她還請求法院判令魏某麗返還房屋宅基地及相關證件。原來他們的生意是有問題的。魏某利是城鎮戶口,但劉某雲的老房子屬於農民住宅。1999《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土地流轉管理禁止炒賣土地的通知》第二條:農民的房屋不得向城鎮居民出售,也不得允許城鎮居民占用農民集體土地建房。
另外,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壹項權利,與所有權人的具體身份有關。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無權取得或者變相取得。魏某麗不是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是城市戶口,按規定她拿不到房產。如果是1999之前的業務,很容易說根據不溯及既往原則,他們的業務不受1999頒布的法律約束。
問題是他們之間的生意發生在2003年,所以是違法的,法院應該支持劉某雲的申請。但因拆遷補償款尚處於意向性階段,壹審法院未同意劉某雲母子的訴訟請求,於2010年6月核定拆遷金額。這時,魏某麗也反應過來了。她十五年前買的房子,現在壹看到拆遷就想回去?未等二審,魏某利將劉某雲告上法庭,認為爭議房屋和拆遷款是自己的。
那麽法院會怎麽判呢?如上所述,兩者之間的業務不合法,劉某雲的訴求根據相關規定應予支持。但從整個案件的前因後果來看,支持劉某雲顯然對韋某利不利,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因此,法院決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買受人購買後沒有對房屋進行改建、擴建,可以按照過錯原則對涉案房屋進行分割。
如果有改建或擴建,應保護買方的利益。根據這個原理。魏某麗購房後,其投資擴建的284.438+0平方米認證房屋拆遷收益應歸魏某麗所有。原交易的兩套舊房,雙方按照過錯比例分割。法院認定的過錯比例為:魏某麗享有70%份額,劉某雲享有30%份額。
2018、12、18,根據上述依據,法院判決該房屋為4195759元。韋某利享有3822836元,劉某雲享有372923元,駁回其他訴求。30多萬就是將近40萬。雖然和300多萬比起來不算什麽,但通常都是壹大筆錢。如果魏某麗合法購買了該房屋,劉某雲也不會抓住這個漏洞,借機獲利3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