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網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1.太空更安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側重於課堂教育和心理咨詢。目前社會上對心理問題還存在偏見,認為心理問題咨詢等同於心理疾病,使得學生不敢進學校心理咨詢室,不敢打咨詢電話。但是,信函咨詢可能得不到及時回復,存在被拆穿的風險。由於種種原因,學生不願意接受心理咨詢。計算機網絡交流(CMC)和現實生活中的面對面交流(FTF)有許多不同之處。CMC具有匿名性、虛擬性、即時性、開放性、平等性等特征。作為壹種新的教育方式,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傳統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替代的優勢:網絡的匿名性帶來了網絡行為的去抑制性,使學生能夠揭示自己真實的內心思想,包括個人的困惑、焦慮、不滿、對事物的看法、對問題的看法和對他人的感受。網絡的虛擬性使人們能夠直接交流,消除了彼此的禮貌、誘惑、警惕以及情感和道德責任,而不用擔心自己的隱私暴露在公眾面前。網絡的實時性使得咨詢者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回答,及時發現存在的心理問題,及時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網絡的開放性可以增加咨詢師可以選擇的自由度,比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選擇自己喜歡的咨詢師。網絡的平等增強了學生的平等意識,讓他們敢於說真話,敢於質疑,同時也讓自卑、內向、溝通能力差的學生敞開心扉,平等交流。
2.內容更加豐富。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信息量少,接受信息的方式是線性的,學生沒有選擇余地。但網上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發散性的特點,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意識開放、氛圍輕松,能極大地滿足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力,強化求知欲。這種良性的刺激有利於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心理力量的提高。很多面臨心理困惑和發展問題的學生,更願意通過網絡及時了解心理健康知識,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更多的學生喜歡通過論壇、聊天等虛擬的網絡交流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發泄壓抑的不良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3.形式更活潑。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說教和案例教育為主,往往過於枯燥,學生接受度不理想。然而,網絡教學具有信息量大、數據更新快、多方位演示和模擬生動等顯著特點,是空間有限、時間有限的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心理學實踐表明,人在接受信息時,只利用視覺能量記憶25%,同時利用聽覺和視覺受體功能記憶65%。可見,各器官參與活動,能有效提高記憶效率。計算機具有強大的文字、聲音、圖表、視頻、動畫等形式的信息處理功能。學生可以通過在線心理咨詢、在線心理測試、觀看心理電影、瀏覽心理專業知識、論壇聊天等方式,潛移默化地釋放壓力,獲取心理健康知識。
4.更具參與性。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壹切教育都應歸於自我教育,只有能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是指學生通過自我教育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學習、就業、感情、人際關系等諸多壓力使學生容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也容易產生認知障礙、情感障礙和意誌、人格障礙等心理不健康表現。這些心理問題可以通過正確的自我認識、積極的自我激勵和主動的自我調節等重要環節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可以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心理宣泄和網絡提供的專業心理幫助,在自我教育中進行自我調節、自我宣泄、自我升華和脫敏,以改變認知能力,達到心理與環境、心理與行為的協調統壹。
5.教育更加廣泛。傳統的心理咨詢需要提前預約指定地點,限時壹對壹進行。服務對象有限,服務時間和空間有限,很難解決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礙。而網絡正好可以解決服務對象有限和服務時空有限這兩大問題。網絡視頻可以讓心理健康的課堂更大,受眾更多。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話題來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此外,網絡的快速復制使得壹個咨詢師同時接受多人咨詢成為可能。團體咨詢將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網絡上團體咨詢的心理咨詢模式。用戶和專家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壹對壹”和“壹對多”的心理咨詢,突破了傳統心理咨詢因專業咨詢師太少而無法與咨詢師見面的瓶頸。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範圍更廣,可以惠及更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