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蝸牛》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蝸牛》

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使用教案是可能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控制課堂時間。應該怎麽寫教案?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小蝸牛》,僅供參考。讓我們看壹看。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蝸牛》1活動目的

1,練習控制畫線;

2.激發孩子的愛心,鼓勵他們不要輕易放棄;

3.激發孩子感受不壹樣的藝術美,體驗繪畫的樂趣;

4.能夠呈現自己的作品,欣賞別人的作品;

要準備的活動

1,故事小蝸牛找家

2、水彩筆,畫有彩色房子、草地、石頭、灌木叢的紙,(每人壹張)

活動過程

1,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孩子

老師:老師講了壹個充滿感情的小蝸牛尋找家的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蝸牛媽媽帶著小蝸牛出去玩,在天黑前到家的過程中,壹只小蝸牛走丟了。他眼前看到的只有樹木、石頭和山坡。他很匆忙。天漸漸黑了。誰會幫助他?)

2.讓壹個孩子站出來,試著理解這個方法。

小朋友走劃水線讓小蝸牛跟著走,繞過前面的草地、石頭、草叢,鼓勵小朋友休息再走,最後繞過很多障礙,終於在天黑前把小蝸牛送回家。為孩子們的成功感鼓掌。

3.用手指畫空圖(看蝸牛有沒有回家),做練習。

4.請求

答:不能斷線(路),否則回不了家。

b、鼓勵幼兒嘗試,這裏繞不過去的地方,練習手腕旋轉,並在過程中熟練地畫線。壹定要把蝸牛送回家,激發孩子的愛心,不離不棄。

5、孩子動手,老師觀察輔導,鼓勵完成好的孩子,看看還有什麽辦法可以把蝸牛送回去,多做練習。對於動手能力差的幼師,可以鼓勵他們走壹走,休息壹下,盡量走壹段比較短的路先練習。

6.評估溝通

孩子們可以互相觀察和評價,看看其他孩子有沒有把蝸牛送回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用手指練習繪畫。妳也可以看看誰找到了最多的方法來鼓勵更好的孩子。

活動擴展

1.把類似的圖畫放在活動區讓孩子練習,以便把其他小動物送到遊樂園或學校;

2.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小朋友用鋼筆畫畫是不能換筆的。在活動區,我們增加了壹條幫助小動物尋找顏色的道路或壹條鼓勵孩子嘗試更多顏色的彩虹之路。

小班教案《小蝸牛》2活動目標:

1,用螺旋線畫壹只小蝸牛。

2.試著畫完壹幅畫。

3.畫畫時小心翼翼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整潔,體驗不同形式藝術活動的樂趣。

4.培養孩子對美的鑒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流程:

第壹,引入節奏,激發孩子的興趣。

1.春天的天氣真好。讓我們壹起去公園旅遊吧!(兒童乘車出發)

2.老師展示蝸牛的圖片。嘿,妳看到了什麽小動物?

第二,老師示範幫助孩子掌握繪畫步驟。

1.用馬克筆在沒有眼睛的蝸牛上畫眼睛和觸角。

2.蝸牛身上還有壹個圓殼。我們用蠟筆螺旋畫出蝸牛的身體,就像纏繞羊毛壹樣。

3.從蠟筆盒裏找出自己喜歡的蠟筆,可以是紅色、綠色或藍色,給蝸牛穿上漂亮的衣服。

第三,孩子畫畫,老師指導。

1,鼓勵孩子大膽畫畫。

2.幫助能力弱的孩子畫螺線。

3.提醒孩子把線和線分開。

4.鼓勵孩子畫的時候要小心,註意不要畫線外的顏色。鼓勵個別孩子堅持畫畫。

四、點評:鼓勵畫畫好的孩子。

老師:讓我們看看小蝸牛。他們非常高興,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活動反映:

在之前的教學中,我們學習了用螺旋線畫小花朵的方法,所以今天孩子們對這種繪畫技法已經很熟悉了。在演示環節,我重點講解了如何將螺線完美的排列在蝸牛的背上,引導小朋友畫滿,讓線與線之間的距離盡可能的相等。從孩子的操作來看,還是很有把握的。基本上,小蝸牛的殼可以是滿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蝸牛》3有益。學習經歷:

利用掌握的美術技巧制作小蝸牛。

準備:

厚厚的紙條、筆、剪刀和膠水。

活動和指南:

1,引導幼兒講述捉蝸牛、玩蝸牛的經歷,激發制作蝸牛的欲望。

2.看老師用壹張長紙做壹只可愛的蝸牛,並示範:

(1)把壹張紙剪成蝸牛的身體。

(2)用鋼筆把剩下的紙條卷起來,做成螺螄殼。

(3)將螺旋形蝸牛殼粘在蝸牛身上,制成蝸牛。

日常生活

1,豐富孩子的生活,豐富藝術區的內容,增加孩子制作的素材。

2、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日常觀察昆蟲,觀察蝸牛等小動物。

家庭協調

支持和引導孩子動手動腦,做壹些力所能及的手工制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蝸牛》4的設計思路:

兒歌《別吵醒蝸牛》短小有趣,朗朗上口,適合小班小朋友學習。喜歡動物是孩子的天性,蝸牛這種可愛的小動物更能引起孩子的關註和喜愛。本次活動通過營造溫馨安靜的氛圍,以遊戲的形式進行,讓孩子們在哄蝸牛入睡、與雷公公對話的多變情境中,學會關心小蝸牛,大膽清晰地表達出來。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蝸牛睡覺時安靜美好的氛圍,體驗關愛小蝸牛的情感。

2.學會輕聲跟雷神父說話,哄蝸牛睡覺,基本學會童謠。

活動準備:

1,場景草,花園,嬰兒床,音樂《快樂小蝸牛》

2.壹只由小塑料碗做成的小蝸牛;

3.錄制雷聲和哭聲的音效。

活動流程:

壹、小朋友帶小蝸牛進教室聽音樂,看壹看,玩壹玩,說說自己的小蝸牛。

二、模擬遊戲:哄蝸牛睡覺。

讓孩子模仿大人哄孩子睡覺的場景,哄小蝸牛睡覺,說話動作盡量安靜優美。

提示:“爸爸媽媽平時是怎麽哄我們睡覺的?我們的小蝸牛在外面玩了壹整天。該睡覺了。我們哄它快點睡著吧!”

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小聲哄,也可以壹邊唱“搖籃曲”壹邊哄蝸牛睡覺。

三、孩子學兒歌《別吵醒小蝸牛》。

1.播放迅雷的錄音,抽出活動名稱。

問題預設:“這是什麽聲音?這麽大的聲音會吵醒我們的小蝸牛。我們該怎麽辦?”

2.兒童最初感知兒歌的內容。

(1)示範背誦。提示:“聽聽老師是怎麽問雷神父的。”老師示範按照要求的聲調背誦兒歌1-2遍(就算背誦,只提示再做壹遍)。

(2)提問幫助孩子理解。

"剛才老師對雷神父說了什麽?"

“打鼾”是什麽意思?讓我們壹起學習。

妳被吵醒過嗎?被叫醒是什麽感覺?

(3)學會用更清晰的聲音問雷神父。

提示:“我的聲音壹定太小了。我們壹起求吧!”"

引導孩子用雷公公大聲說話。“雷公公沒聽清楚,我們大聲求他!”

3.孩子學背兒歌。

4.孩子們在變換場景中練習兒歌。

小蝸牛醒來來到花園,在草地上玩耍的時候,繼續用輕柔的聲音練習背誦兒歌。

5.送蝸牛去睡覺。

老師和學生* * *壹邊唱著《搖籃曲》,壹邊輕輕地把蝸牛送上嬰兒床,輕輕地有序地離開教室。

用兒歌:

不要吵醒蝸牛。

雷爺爺,雷爺爺,請輕輕打鼾。

我的蝸牛在睡覺,不要吵醒小蝸牛。

小班教案《小蝸牛》5活動目標:

1,獲得聽故事的樂趣。

2.學會適應集體生活。

3.培養孩子完整連貫的表達能力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4.考驗孩子的反應能力,鍛煉個人能力。

5.探索和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和特點。

活動準備:

故事:《小蝸牛上幼兒園》

活動流程:

1,講個故事。

蝸牛上幼兒園第壹天怎麽了?

蝸牛遇到了誰?

如果妳是壹只蝸牛,妳會做什麽?

2.高高興興去幼兒園。

讓孩子說,如果班裏有像蝸牛壹樣害怕的孩子,他們應該是什麽樣的

怎麽幫他?

3.我們壹起玩。

孩子可以自由玩耍,鼓勵孩子邀請想念媽媽的孩子壹起玩。

活動建議:

1,第壹次上幼兒園是壹件很特別的事情。可以讓孩子帶上自己的照片和作品,也可以集體照壹張全班合照,給第壹次留下美好的回憶。

2、小組時間或分享時間給繪本講幼兒園的經歷,減少孩子的第壹次。

對上幼兒園的焦慮。

活動結束:聽故事

附:故事的主旨

小蝸牛上幼兒園

小蝸牛第壹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幼兒園裏壹個人都不認識。他害怕得把手和腳縮進殼裏。

小青蛙,小鴨子,小雞都過來了,不知道那裏的地上躺著什麽,就在上面上竄下跳,咚咚咚敲,還在上面畫畫!

小蝸牛忍不住又哭又叫。所有人都震驚了。原來是壹只小蝸牛!小青蛙、小鴨和小雞高興地邀請小蝸牛和他們壹起玩,大家載歌載舞。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蝸牛》6首兒歌《別吵醒小蝸牛》

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不要吵醒小蝸牛》,初步感受蝸牛睡覺時的寧靜美好氛圍。

2.探索與雷神父輕聲交談,哄蝸牛入睡。

3.註意與同齡人和諧地背誦兒歌,體會關愛小蝸牛的感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壹只大蝸牛的照片,壹個孩子手裏拿著壹個毛茸茸的玩具。

3.《搖籃曲》的音樂。

活動流程:

1,孩子最初感知到哄蝸牛睡覺時安靜美好的氛圍。

(老師擁抱“小蝸牛”)

老師:“小蝸牛今天來我們幼兒園玩的很開心。現在蝸牛玩累了,想睡覺。我們跟他睡吧!”

唱“搖籃曲”讓他入睡。

2.小朋友學習兒歌《不要吵醒蝸牛》。

(1)小朋友有壹個願望,要求雷神父不要叫醒蝸牛,這就引出了活動的名字。

老師播放磁帶,問道:“那是什麽聲音?是雷神父在打呼嚕!它會吵醒我的小蝸牛。讓雷爺爺輕輕打個鼾,好不好?”

(2)兒童對童謠的最初感知。

老師示範按照要求的音調背誦兒歌,然後對孩子們說:“雷爺爺聽到我們的聲音了,他不打呼嚕了。讓我們讓蝸牛睡覺吧。”最後繼續和小朋友壹起哼《搖籃曲》哄蝸牛睡覺。

(3)孩子吟誦兒歌。

老師繼續放錄音,雷聲繼續。老師號召所有的孩子背誦兒歌。“雷公公鼾聲太大,沒聽見。我們再求求他吧!”

(4)幼兒集體背誦兒歌。

引導孩子再哼壹遍《搖籃曲》,突然雷聲又響了。兒童自然遷移。集體讀兒歌,註意聲音的壹致性。

(5)孩子帶著表情背誦兒歌。

老師用柔和的聲音提問,啟發孩子進壹步探索兒歌與雷公公的對話。“雷公公怎麽又打呼嚕了!想壹想,應該怎麽問?雷公會舒服的聽著,不會吵醒蝸牛。

3、孩子有壹只小動物,體驗愛護小動物的感受。

老師:“其他小動物聽說小蝸牛在幼兒園玩得很開心,就來玩了。看,他們都在那裏等著和妳交朋友呢!去找妳的壹個好朋友吧。”

(1),請個別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小動物。

(2)、“老師很喜歡這個小動物。妳喜不喜歡?那我們就親親它,抱抱它吧。”(老師走來走去,引導孩子關心小動物。)

(3)“小動物們和我們玩遊戲玩累了,現在要睡覺了。”老師和孩子們壹起哼搖籃曲。

(4)“雷爺爺怎麽又打雷了?它會再次喚醒我們的小動物。”

“* * *妳怎麽去求雷公公?”(請個別小朋友示範,然後請所有小朋友輕聲為雷神父祈福。)

4、聽音樂《搖籃曲》,老師啟發孩子,輕輕地把小動物送到嬰兒床,讓小動物安靜地睡覺。

老師:這壹次,雷爺爺真的聽到小夥伴說的話了!他停止打鼾,讓蝸牛和我們壹起睡覺!

“小動物們都睡著了。我們壹起把它們輕輕地放在小床上吧!”

附兒歌

不要吵醒小蝸牛

雷爺爺,雷爺爺,

請輕輕地打鼾。

我的蝸牛在睡覺,

不要吵醒小蝸牛。

小班教案《小蝸牛》7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學習9的壹致點數沒有遺漏。

2.在活動過程中,我可以積極參與數數活動。

3.培養孩子的嘗試精神,發展孩子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性。

4、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喜歡數學活動,樂於參加各種運算遊戲,培養逆反思維。

活動準備:

課件、小魚教具、項鏈串串工具。

活動流程:

播放生日歌引起孩子的興趣,感知數字9。

今天,小蝸牛要過生日了。他要慶祝幾歲?讓我們看看蛋糕上的壹些蠟燭!

感知5以內的數字,手指壹起數,點擊數,並排數。

二、小蝸牛介紹,初始點1-5。

1,老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壹位神秘的小客人。妳能猜出是誰嗎?(小朋友無限的想象力)哪個小動物在參觀?看課件,提壹個討論問題:蝸牛在幹什麽?

2.展示課件圖片,揭曉生日蛋糕。孩子們找到了生日蛋糕。老師提出壹個討論問題:蝸牛來過生日了。誰知道他多大了?(算上他的孩子,小蝸牛過9歲生日)

第三,朋友來過生日,鞏固邊數。

老師:孩子們,妳們過生日會邀請好朋友嗎?今天,蝸牛的好朋友來了。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

1,展示課件畫面3,讓壹個孩子帶領孩子數正在白板上參與的小動物,邊數邊說總數為9。

2.數壹數好朋友送的禮物。還有簡易記錄儀:這些好朋友還帶了禮物給小蝸牛。讓我們看看他們有什麽。

老師操作磁性教具,引導幼兒數5以內的物體,說出總數。

例子:狐貍給了壹個,讓孩子們在禮物下面放壹個小柿子。

小烏龜給了兩個,讓小朋友把兩個小番茄放在禮物下面,依次數到5。在數數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壹個壹個地數,並引導他們根據想法的數量來匹配相同數量的物體。

四、小組遊戲:制作禮物——neck lacer:要不要參加生日慶典?先給小蝸牛準備壹份生日禮物吧!

做項鏈,每條項鏈上戴9顆珠子。請和老師核實壹下。

小班教案《小蝸牛》8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初步了解它們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習性。

2.培養探索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放大鏡等

活動流程:壹、認識蝸牛。

1,了解蝸牛的形狀特征。

蝸牛的身體是什麽?

引導孩子討論。

老師:蝸牛背上有壹個殼,像壹個小房子。它的殼圓圓的。

(2)蝸牛的頭上有什麽?

讓孩子知道蝸牛的頭上有兩只細腳,叫觸角。

(3)蝸牛的眼睛長在哪裏?

告訴孩子蝸牛的眼睛在觸角上。

(4)蝸牛是怎麽走路的?它有腳嗎?

2.讓孩子們自由討論:蝸牛有腳嗎?

老師解釋說蝸牛有腳。妳知道他們為什麽看不見自己的腳嗎?

第二,觀察蝸牛的腳

老師:蝸牛有腳嗎?讓我們找找它們,仔細看看。

通過觀察,小朋友發現蝸牛真的有腳,而且是腳,就像鞋底壹樣。

第三,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1,蝸牛爬行。

妳知道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什麽嗎?

老師:妳看,蝸牛在爬行的時候,它的腹部會分泌這種白色的粘稠液體。

看起來像壹條白線。

原來蝸牛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它分泌這種白色液體是為了讓身體更加潤滑。

這樣爬的時候就不會劃傷皮膚,動作也更快。

2.交流蝸牛的生活習性

我們在什麽季節可以看到蝸牛?

(2)妳最近見過蝸牛嗎?為什麽?

經過交流,讓孩子知道蝸牛不僅冬眠,夏天也睡覺。

第四,探索知識

蝸牛和螺螄有什麽相同點或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