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的朋友就是這樣的例子。她說別的同學在玩,我在學習,別的同學在吃飯,我在學習,別的同學在放假,我還在學習。別人看起來學習過程很苦很累,我卻樂在其中。比如看那群打籃球的學生。他們在烈日下汗流浹背。他們累嗎,苦嗎?妳問他們,答案壹定是不苦不累。他們在享受每壹次成功投球和扣籃後的喜悅,這和我對學習的熱愛是不同的。我覺得學習讓我快樂,讓我享受沒有錯。不然我為什麽選擇留在校園當家教?
的確,快樂學習並不是我們似乎所理解的那樣,有些家長對此還存在很大的誤解。我認為快樂學習就是玩著學,即使不想學也不用學,沒有壓力。但這實際上傷害了孩子。如果有壹天他醒悟了,可能就來不及了,他也會責怪父母的不作為。該受苦的時候不受苦,高興了還生死不離,怎麽會高興呢?
快樂教育下的孩子後來怎麽樣了?當今社會,每個人壓力都很大,大人小孩都是。想要輕松快樂,沒有錯。但前提是妳所提倡的“快樂教育”能夠讓孩子在離家後在社會上自立,能夠快速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和快速發展。
有壹個“快樂教育”理論的踐行者,也是我的壹個遠房親戚。他對孩子的教育和我們完全不同。有壹次,因為看到兒子被老師考前突擊訓練逼著通宵學習做題,就留下壹句話:“別學了!”我帶著那年剛上三年級的兒子回家。把兒子接回家後,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帶著他走過了小學五年級的整個學年,十歲順利進入中學。
這種對時間的高效利用,讓兒子擁有比普通孩子多得多的玩耍時間。在我兒子14歲左右的時候,已經出了三本暢銷書。妳聽到那件事感到驚訝嗎?這個父親也是有壹定背景的。青少年心理咨詢與家庭教育研究員。他從事it二十多年,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他的壹個教育理念是“多打時間”,各大媒體都有報道。而且,他本人簡歷也很優秀。嚴格意義上來說,他能做到媒體人需要的六種技能,都可以頂上去,完成的很好。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只有這樣的實力,才敢於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問題,他的兒子能成功,但這個父親有能力!所以,這是我們普通人應該看清楚,認識到的!如果妳有這個能力,妳也可以,可以嗎?
我自己不是快樂教育的受益者。我來自農村,家境壹般。我媽陪我多,但也是虎媽教育。從小對我有很多額外的要求。沒有任何假期我是不會去輔導班的。幾乎什麽都學,什麽都做。然而壹次月考下來,我的成績只有15。回到家,被媽媽罵了壹頓。我忍不住對她大喊:“妳只知道分數。妳知道我是妳的孩子嗎?”媽媽說:“因為妳是我的孩子,所以不能考得那麽差!””“那我就去,我就去!“和我媽大吵了壹架,我準備離家出走,卻被人按住暴打壹頓。之後自然還是要好好學習。雖然我不那麽開心,但是我媽壹直在催我,反而讓我上學的次數多了。上大學後,我找了份工作。回頭壹看,突然覺得:“好像壹切都沒有那麽糟糕!"
還有壹個我壹直很佩服的閨蜜,她家跟我家差不多。按照教育模式,她家可以算是“快樂教育”。我在輔導班,她在玩,我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罵,她陪她媽逛街,我媽是虎媽,她媽是貓媽。我真羨慕她!
但是有壹次聊天的時候,她說她很羨慕我,她壹點都不開心!我問為什麽,她說:“我爸媽不管我。不然我會去這麽普通的大學,畢業後只做個文員。”我真羨慕妳!“當時,我看上去很驚訝...本來我羨慕她,她也羨慕我。小沛老師說,快樂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只能應用於家庭,而不能應用於這個社會。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壹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容納能力差的成年人。是啊,只有想清楚自己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麽樣的人,才能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接受什麽樣的教育?
什麽是快樂教育?清華壹位教授憤慨地說:“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無用的學歷,釋放孩子的天性。教育是壹項挑戰,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藝術家劉歡在提到女兒的音樂天賦時,曾數次提到“遺憾”這個詞。他和妻子壹直秉承“快樂教育”,不想強迫女兒做她不喜歡的事情。在她喜歡彈琴卻不喜歡練琴的階段,她選擇了妥協。現在劉歡感慨地說:“我有點後悔沒有從小堅持讓女兒學音樂!”
我聽過這樣壹種無力感:“本來可以的。”是的,我本可以嘗試,但我輕易地放棄了。我本可以的!所以快樂教育的方式還是需要家長明確,不能不管,而且不管是什麽關鍵,都可以為所欲為。快樂教育的初衷是尊重孩子天生的興趣,引導他們資助學習,讓他們享受學習之外的童年和時光,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想要快樂教育成功,還需要家長有壹定的堅持和原則。它是系統性的,需要長期的教育實踐。要麽妳今天放松壹下,要麽妳給妳的孩子壹個快樂的教育。通過努力,孩子提高了成績,增強了自信心,感覺很幸福。通過學習多了解壹些社會和常識,難道不是壹件快樂的事情嗎?通過學校和家裏的各種活動認識更多的朋友,難道不是壹件快樂的事情嗎?給孩子壹個“快樂”的童年,哪裏來的這麽狹隘的定義!
為了實現快樂教育的目標,僅僅減少學習量是遠遠不夠的。其他的補充也要加上,比如益智遊戲和活動。只有有計劃、有計劃、有指導地減負,才算是快樂教育,而不是只看孩子學了多少,就壹味地減少學習量。長此以往,只能算是“偷梁換柱”!所謂“快樂教育”,就是讓學習過程更快樂,結果指向更好的成長,不是不給孩子學習壓力那麽簡單。完整的幸福教育更多的是考驗家長的素質和能力。如果還沒有,那就讓孩子正常學習生活吧。適當放松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握好“舵”,把握好尺度,不要偏離快樂教育的初衷。
淩晨,我媽來傾訴:壹個淩晨開始寫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的心,壹切都是我和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給妳帶來壹些幫助。(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