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和重要性
(壹)信息技術在美術課中的應用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來源於好奇心,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動力,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小學生,往往無法長時間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去聽老師講課。造成這種現象的壹個重要原因是老師講解的內容沒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壹些必要的視聽教學手段,通過顏色、形狀、聲音等直接、直觀地影響學生的各種感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比如《海底世界》教學時,先用多媒體展示浩瀚大海中的奇妙生物,然後問:妳喜歡嗎?它們是什麽形狀?學生意見不壹,老師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討論。在學生求知若渴的時候,老師展示海洋中各種生物的動畫,讓學生親眼目睹和感受海洋的形狀、色彩和奧秘,激發學生進壹步了解和表達的欲望,真正起到“以石擊浪”的效果。再比如:我在教《我的太陽》的時候,用童話故事短片帶領學生進入對太陽的新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於是乎,學生們畫的太陽各有特色,五顏六色的太陽,愛學習的太陽,會哭的太陽,會編辮子的太陽,真是賞心悅目。這樣既突出了“心”的特點,加強了學生的視覺效果,增強了信號對學生心靈的刺激,又提高了學生創造學習興趣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在美術課中的應用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美術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探索、思考美術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而進行延伸和創新的過程。因此,我們將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的學科特點相結合,使教學的表達更加生動直觀,美術思維的形成過程更加清晰地展示出來。比如我在二年級學習紙拖鞋的時候,根據這節課的特點設計了這樣壹個多媒體課件:“小王子”非常愛美,每天都要換壹雙拖鞋。我想讓妳為他設計壹雙拖鞋。妳願意接受挑戰嗎?他得意地給妳看他穿的拖鞋(課件裏展示了各種拖鞋,紙拖鞋)。然後問學生,這些拖鞋是什麽做的?他們是怎麽做到的?做這麽漂亮的紙拖鞋需要什麽?妳能和妳的同學分享妳的想法嗎?妳打算給小王子做什麽樣的拖鞋?教師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白點”,即教師給學生留下根據需要再創造的空間。這樣,多媒體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帶入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造力。
(三)信息技術在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有利於突破教學難點。
通過簡單枯燥的敘述,很難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形成清晰的認識。在教學中,運用視聽手段,通過直觀的圖片,有助於學生掌握重點內容,突破難點內容。比如在“各種線”的教學中,先在屏幕上顯示城市夜景的激光光圖,然後通過媒體演示,從壹個點射向空中。然後通過剛才的動態演示,解決了學生對直線概念理解的難點,然後用不同的顏色在直線上閃現第二個亮點和兩個亮點之間的壹部分,讓學生認識到這是壹條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讓學生通過閃現更直觀地理解端點;然後通過論證壹條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形成壹條直線;然後,曲線、波浪線和折線以同樣的方式出現...然後這些線條在生活中自然的場景中展現出來。通過壹系列的動態演示,直觀地充分展示了抽象的光線、線段、直線、曲線在藝術中的應用。
實踐證明,教學內容中的壹些重點和難點用常規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CAI課件教學效果良好,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再如,《螞蟻搬家》壹課,用CAI課件展示了小螞蟻在電閃雷鳴、烏雲密布中搬家的場景。這樣既突破了難點,滲透了集體思維,又快捷省時,教學效果好。
(四)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有助於減輕教師的工作量。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壹方面,以前老師用筆寫教案,現在用電腦寫教案。另壹方面,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龐大的書庫只有有限的資源。而且老師還要壹頁壹頁的找,壹頁壹頁的翻,耗費了老師大量的時間。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盡的教學資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捷徑。只要在地址欄輸入網址,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下載到需要的資料,大大節省了老師備課的時間。總之,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遠程教育網絡的建立,為教育工作者創造了壹個巨大的交流空間。大量面向實踐的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試軟件出現,使學生在實踐和測試中鞏固和熟悉所學知識。計算機軟件部分取代了教師的功能,如出題和評價,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到目前為止,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已經充分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