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柳南高速介紹?

柳南高速介紹?

柳南高速是指廣西柳州至南寧高速公路,是G72全南高速公路的壹部分。全程225公裏,分兩段通車。柳州至王陵全程136公裏,2月8日1998通車。王陵至南寧三安全程89公裏,1999 65438+10月1日通車。仲達咨詢查閱了各個建築網站,得到了柳南高速的相關信息:

柳南高速(柳南高速),全長225公裏,分兩段通車。柳州至王陵136公裏,2月8日1998通車。王陵至南寧三安全程89公裏,1999 65438+10月1日通車。

廣西柳南高速公路賓陽至南寧段簡介

廣西柳州至南寧高速公路賓陽(王陵)至南寧(三安)段,全長83.967公裏,總投資654.38+0.833億元,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融資建設。本次勘察設計由CCCC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共同完成,其中公司承擔了南寧(三安)至橫縣(六景)段(K00。該工程作為廣西優秀工程,質量優良,工期短,成本低,社會經濟效益顯著,體現了我國公路勘察設計和施工管理的新水平。同時,該項目獲得了2006年公路交通優秀設計二等獎和優秀勘察三等獎。

項目背景

該項目位於北回歸線附近,風景優美,山川秀美。路線全長83.976公裏,主要跨越那坪河、邕江、青龍河、那河、柳池水庫和桂香鐵路。全線共設特大橋2座,大橋4座,中橋9座,分離式立交28座,互通式立交4座,服務區2個。項目於9月1997開工建設,9月1999通過移交驗收。經過兩年的艱苦建設,提前壹年建成通車。施工圖決算比概算節省投資4.8億,社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2001年9月,項目順利通過交通部竣工驗收,工程質量優良。

調查和測量

廣西柳南高速公路賓陽(王陵)至南寧(三安)段地形復雜,巖溶、軟土、膨脹土發育,地質條件較好的路段較多。路線走廊受到現有公路、鐵路和邕江的限制,尤其是下民主村至柳池水庫段。路線走廊狹窄,地形起伏,布線非常困難,也給勘探過程中構築物的設置、鉆孔的布置、工具的調配帶來困難。同時,南方植物茂盛,天氣濕熱,給調查帶來很大困難。

在勘測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深入現場多看、多調查、多研究,充分利用GPS、航測遙感、全站儀和地質勘測的各種先進技術,精心勘測,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原始數據,為路線設計的多方案比選和優化提供了基礎數據,大大提高了勘測設計的質量和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達到了國內外高速公路勘測的先進水平。

路線路基

1)采用平原丘陵地區雙向四車道新建高速公路標準,計算行車速度120km/h/h,設計中根據地形、地質選線原則,對路線、路基進行了比選優化。考慮到實際地形,路基寬度分別為28m和26m,其漸變在立交出入口範圍內完成。平面線形設計綜合協調沿線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橋梁位置、立交位置、地方道路規劃、水利設施、環境保護,並相應優化線形,達到盡量少拆除建築物和重要設施、節約工程造價、少占用良田、保持原有水利系統和排灌設施完整性的目的;

2)路線設計的線形是連續的,線形指標是平衡的,避免突變,以保證行車安全、舒適、快捷。結合地形條件,靈活運用線狀要素,不追求高指標。縱斷面設計力求與平面線形相協調,避免凸豎曲線的頂部和凹豎曲線的底部與平曲線的起止點或反曲線的拐點重合;避免直線上縱向線形的頻繁起伏,避免出現駝峰、凹陷、跳躍等打斷駕駛員視線的線形,保持線形的平滑連續性,起到良好的視覺引導作用。

3)對於軟土地基,根據本地區軟土層薄的特點,充分發揮大型機械作業的優勢,采用換填處理,並采取相應措施積極有效地做好防水處理。

4)根據地質和土質特點及景觀要求,邊坡防護采用多種方法,如窗襯拱、擋土墻、擋土墻結合錨桿處理等,既保證了防護設施的功能性和安全性,又使硬質景觀多樣多變,盡可能增加邊坡的綠化面積。經過多次試驗和充分比較,采用粉煤灰和改性添加劑對膨脹土地段的開挖邊坡進行處理。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簡單、可靠、經濟。

橋梁及其涵洞

1)小橋涵布置以不改變原有排灌系統為原則。壹般采用跨度為8m的鋼筋混凝土板,涵洞為鋼筋混凝土蓋板或圓管涵,標準統壹,大大方便了施工和後期維護。

2)為了方便施工,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大中橋主要采用跨徑20m的空心梁和簡支橋面的連續方案;

3)通過進壹步優化柳江郁江大橋主橋設計方案,施工圖設計采用220米中承式鋼管拱。該橋造型優美,主橋顏色為亮灰色,既有個性又不張揚,美學上突出了與郁江兩岸美景的融合。該橋於2002年獲得交通部優秀設計三等獎。

胡同立交

在立交設計中,特別強調對線路和跨線橋的美學要求。跨線橋,尤其是互通立交匝道超高段的彎坡斜橋,采用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或箱型連續剛構,與薄壁墩或獨柱式墩配合。該橋式結構輕巧、外形美觀、投資省、使用效果好。此外,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根據本地區實際交通量,通過合理調整立交匝道的平縱線形指標,盡可能縮小立交區規模,既節約投資,又服務於當地經濟發展。

景觀與環境保護

1)路線走向應與地形、環境、景觀相協調,減少占地和拆遷,最大限度地保護道路區域的環境和自然景觀。對於路邊的石林和樹木,采取避讓與景觀引導相結合的原則,使道路融入自然景觀(圖1)。對局部不可避免的高填深挖道路邊坡,采取工程防護與生物防護相結合的措施,盡可能增加綠化面積,使駕乘人員感到安全舒適,環境優美;

2)最大限度地保留現有的水利措施和徑流系統,做好排灌系統改造工程,少占農田,減少水土流失,並及時將表土或耕土清除堆放在指定地點,以便恢復耕地;

3)結構類型的選擇,除了滿足使用方便、施工方便、造價合理的要求外,力求與自然景觀融為壹體,成為景觀的壹部分;

4)合理設置分離式立交橋、通道、涵洞,不因高速公路建設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5)搞好公路邊坡綠化,將取土場的設置與耕地、農田的重建恢復結合起來,搞好綠化。根據沿線地形地貌的不同情況,種植各種灌木、樹木、花卉,美化環境,減少粉塵,隔離噪聲源;

6)做好施工組織設計,盡量減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工程完工後,做好場地清理和平整工作,修整路容。

以上是易貿仲達咨詢對柳南高速的介紹。更多關於高速公路的信息,請關註仲達咨詢的建築知識專欄。

更多建築行業獨家資訊,請實時關註建築網微信號。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