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校園招聘會
每年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很多企業、公司都會去各大高校進行校園招聘,這就是所謂的零散招聘。從2003年開始,校園招聘會已經基本成熟定型。據統計,80%的畢業生通過校園招聘信息找到工作。用人單位直接來校園招聘,學生求職的成功率往往高於參加社會招聘會。因為用人單位招聘是基於對學校和學生的認可,也避免了機構、學生和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之間的競爭。校園招聘會的優點是針對性強、安全可靠,降低了大學生求職成本。所以校園招聘是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主要途徑,也是大學生找工作最有效的途徑。
(二)學校推薦就業
學校就業推薦是大學生求職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即通過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的推薦,獲得就業渠道,獲得就業成功。
(3)高校自行組織的小型招聘會
為了提高我們畢業生的就業率,很多高校每年都會邀請壹些與學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的用人單位開展招聘活動,滿足學生的需求和供給。這種招聘會基本是針對我校畢業生的,招聘的崗位要求與我校專業方向壹致或相近。所以這種求職方式對我們畢業生來說更受歡迎,更有吸引力。
(D)大學聯合舉辦大型校園專場招聘會。
這種招聘會是由不同行業、不同學科的高校聯合舉辦的專場招聘會,面向本地區高校畢業生,具有壹定的招聘規模。
(5)綜合性人才招聘會
全國各大城市的高科技人才中心或人力資源機構每年都會舉辦各種招聘會。如大型綜合招聘會、中小型專業招聘會、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等。這種招聘會有很多特殊的優勢,規模巨大,招聘單位眾多,行業廣泛。大學生可以通過參加這種招聘會了解就業市場,接觸和熟悉社會,即使不能成功簽約,也可以豐富自己的求職經歷。參加這種招聘會,重要的是獨立,因為參加的人很多,不要盲目從眾,通過自己的接觸做出判斷。此外,還需要準備若幹份簡歷和個人材料,供後備單位實地考察。
第二,社會求職渠道
大學生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交網絡收集就業信息,進行求職選擇。很多用人單位也願意聘用別人介紹或推薦的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如果有關鍵人物在關鍵時刻自我介紹,當然效果會更好。所以建立自己的關系網對於選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親朋好友找工作最靠譜,成功率高。親友推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壹種是“無力”推薦,即妳的親友只是推薦妳完成求職流程;另壹種是“強勢”推薦,可以直接影響人力資源部門的決策,但前提必須是妳在單位符合該職位的聘任條件,或者妳能勝任該工作。
電話求職
大學畢業生可以先通過電話簿或獲取的求職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行業單位,然後根據地址及時與這些行業的用人單位進行電話聯系,查詢和了解自己的工作機會,向企業推銷自己,表達就業意向。電話求職時要註意:要敢於主動推銷自己,通過電話給對方留下好印象;註意在短時間內完成自己的求職過程,以達到求職的目的,如精心設計和準備通話時間、通話時間和通話內容,熟悉必要的電話禮儀等。
(2)直接自薦。
在沒有其他關系介紹和推薦的情況下,大學生可以直接拿著自薦材料去壹些精選的公司拜訪,勇敢地向對方介紹自己,贏得用人單位的賞識。在妳直接來做自我介紹之前,首先要通過公司網站了解公司的性質和特點,做到心中有數,在拜訪時表現出對公司的熟悉、了解和喜愛,給用人單位留下深刻的印象。
(3)報紙上的求職廣告
通過報紙廣告求職是壹種傳統的求職方式,也是目前獲取求職信息的重要手段。許多求職者通過閱讀報紙廣告獲得大量企業招聘信息,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通過報紙廣告找工作仍將是壹種主要的手段和途徑。報紙招聘廣告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是很大的,廣告版面的大小也能反映招聘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在報紙廣告中尋找工作信息時,可以優先考慮專業人才和招聘報紙,以及日報和晚報,這些報紙大多有人才或招聘的專版。另外,通過報紙求職,往往是按照求職程序進行的,比如先郵寄簡歷,簡歷初審通過後通知面試。求職者要嚴格遵守這個程序,不要自作聰明去拜訪。遵守程序不僅是對用人單位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如果妳用這種方法求職,還可以通過報紙廣告發布求職意向,讓用人單位找妳。但妳發布的工作崗位要具體明確,避免過於寬泛模糊,讓企業無法做出明確的需求選擇。
網上求職
網上求職是求職的壹種特殊形式。網上求職方便快捷,是壹種更快捷、更經濟的新型求職方式。據統計,現在有超過2%的人通過網絡求職成功就業,而且這種趨勢還在增長。
網上求職壹般有兩種形式:壹種是在網上發布求職信息,等待用人單位聯系妳;另壹種是根據網上發布的招聘信息發送妳的求職意向,或者直接登錄用人單位網站,發郵件聯系對方。網絡求職得到了很多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認可,網絡招聘大多通過搜索獲取求職者的個人信息。所以在發布相關信息時,壹定要掌握相關技巧,比如:求職方向是“網頁制作”,最好寫“網頁(首頁、網站)制作”,這樣被檢索到的概率會大壹些;還有,個人資料壹定要詳細填寫工作經歷和教育經歷,這是網上招聘單位最重要的兩項內容。另壹方面,網絡招聘也存在壹些不足。虛假的招聘消息或虛假的簡歷極大地挫傷了求職者或招聘單位的積極性,個人隱私問題也會給求職者帶來困擾,制約了網絡招聘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求職者壹定要根據自己的地域、專業、求職行業和自身條件,選擇最有把握、最有前途的求職途徑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求職成本,縮短“徘徊”周期,早日實現就業。
三、參加招聘會應註意的問題
參加會議最好不要帶太多證件原件,先帶復印件,避免保管不當,證件丟失。因為參加人數太多,用人單位當時沒時間核實,主要是第壹次面試和看簡歷。
充分利用招聘會的期刊。在招聘會門口領取免費期刊,上面刊登了所有參會單位和用人單位的情況和條件。應聘者要仔細查看日誌,標註好自己的專業和感興趣的公司,然後直接去招聘地點,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提高申請效率。參加會議時不要被申請人列出的條件嚇倒。首先要充滿自信,敢於表達自己的條件和願望;其次,表明自己有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快速適應工作;同時要表現出在試用期努力工作,創造業績的信心。
會後兩三天內及時聯系感興趣的用人單位,不要被動等待。如果覺得雙方都滿意,要及時記下這家公司的聯系方式和負責人的電話。因為用人單位會收到很多簡歷,可能會忽略妳。打電話問什麽時候再面試,壹方面表明妳對公司的尊重,另壹方面表明妳迫切想加入其公司,會再次打動用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