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時代的悲歌——江油商幫的孤獨

時代的悲歌——江油商幫的孤獨

明清三百多年來,十大商幫在中國的商圈中占據主導地位,相互競爭。有些輝煌,隨著歷史的變遷,已經轉換了角色,融入了現代經濟甚至現代經濟,仍然在中國經濟中發揮作用;有的沒落了,只留在了歷史的進程中。

江油商業集團曾經輝煌過,縱橫交錯的中國,在全國各地留下了深深的足跡。在湖廣,有句話叫“沒有江西商人就沒有市場”;在雲貴川,“不住江油商賈,就不住那裏”;明代北京有41個會館,其中江西有14個,占34%,居各省之首。清初江西大學士朱軾也說:“只有我們鄉的會館最多。可見其榮耀,可見其威力!

但是,江油商業集團衰落了。隨著清社會的發展,鴉片戰爭後活躍了近500年的江油商業集團未能向現代經濟轉型發展,最終走向衰落。時間不等人,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江油商幫終究沒有趕上這股洪流。

接下來我們來追溯壹下清江右商幫從興起到落寞的脈絡。

“江東說江左,江西說江右。蓋自江北望之,江東在左,江西在右。”江西商人也被稱為“江油商人”。

江油商幫的興起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末,由於元朝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南方漢族人民苦不堪言,於是揭竿而起,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紅巾軍”農民起義。不到幾年,起義如燎原之火,燒遍了中國南方。戰略矛盾迅速轉化為起義軍內部矛盾,其中陳友諒與朱元璋的對抗最為激烈。鄱陽湖之戰後,朱元璋最終獲勝。

隨著明朝全國的統壹,明軍不斷入侵湖南、廣東、廣西、雲南,都以江西為根據地。明軍北上中原,向西南進軍,戰事不斷。相對而言,東南戰事有所緩和,生活相對平靜。明朝雖然從南京統壹了中國的軍事力量,但其軍需大多依賴江西供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於是出現了江西商人。

隨著明軍的推進,江西也開始了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的向外擴張。這壹時期,浩浩蕩蕩的江油商幫逐漸形成,並迅速流向全國各地,占據了廣闊的市場,江西商人的隊伍和經營範圍也不斷擴大。

後來明朝建立後,為了防止倭寇的入侵,實行了長期的禁海政策。內貿,甚至外貿,都要靠水路。運河-長江-贛江-北江成為民族貿易的黃金水道。這條通道長3000多公裏,江西境內有1000多公裏。這使江西在國內外貿易中處於極其有利的地位,為江西經濟特別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江西商人的活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這就是江油商幫的崛起!

明清時期,中國主要有十大商幫:山西商幫、徽州商幫、陜西商幫、寧波商幫、山東商幫、廣東商幫、福建商幫、東亭商幫、江油商幫、龍遊商幫。幹商(江油商幫)興起於元末明初,並迅速進入鼎盛時期。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遍布全國的江西會館。明代北京有行會41個,其中江西有14個,占34%,居各省之首,江油商人深入湖廣、雲南、貴州等地,遍布各大城市和城鎮。即使在苗壯的偏遠山區,也有江西商人。他們甚至深入土管轄區代表政府“征賠”。

壹些江西商人定居在山寨少數民族的居住地,久而久之成為當地民族的酋長或首領。

他們沖擊了封建閉關鎖國的舊貌,給落後的農村和封閉的村舍帶來了新的生機。

江西商人之所以能在歷史上獨領風騷,躋身明清十大商幫,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原因。

(1)吃苦耐勞,開拓進取。江西商人多為窮人家的孩子,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他們任勞任怨,任勞任怨,勤懇持家,蔚然成風。東鄉族商人,“司機遍布大邑,遠多於貴州、雲南”;鳳城商人,“無論秦蜀與閩粵和睦,都視苦難為鄰”;臨川商人“四世同堂,有的棄婦不歸。”許多江西商人經歷過做生意的艱辛和管理的辛苦,所以他們往往能夠疏遠自己,吃粗糙的衣服,過完全幹凈的生活。兄弟八人,玉山商人吳世發。商賈農富,故“不趨徜徉,壹切犬馬之景,從不入之。”清江商人,經商多年,妻子張卻依舊“穿裙子戴發簪,經營依舊如前”。

(2)科舉盛行,得到官僚支持。明清時期,科舉盛行。江西人歷來尊師重教,崇尚學習。每年考生絡繹不絕,且多為江西籍官員。元代有程居福、吳澄、於吉;明代有黃文成、楊士奇、楊普、解縉、胡光、洪飛、夏衍、嚴嵩、譚綸、況鐘、沈州、許鎮明、歐陽德、鄒首義、羅欽順。清代有朱軾、邱日秀、甘如來、戴曲衡。明代朝廷有“官半江西”之說,政治影響很大。這些官僚對家鄉有著深深的眷戀,非常重視對家鄉的關心和回報。他們不僅保護了北京等地江西商人的地位和權利,還提供了大量的市場信息和商機,在壹定程度上激發了江西人外出經商和工作的熱情。

(3)產品豐富,技藝精湛。江西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人傑地靈”的美譽。江西物產豐富,如瓷器、茶葉、紙張、夏布、大米、藥材、木竹、煙草、靛藍、煤炭、鎢砂等。,既豐富了生意興隆的物質基礎,又增加了做生意的渠道和方式。簡伯贊在《中國通史大綱》中指出:“明代中期,棉紡織業的松江、絲綢業的蘇杭、漿染業的蕪湖、制瓷業的景德鎮、造紙業的鉛山,是江南五大手工業區。”江西有兩個手工業區,可見手工業的發展。據明《鉛書食糧》記載,僅鉛山縣石塘鎮壹處,每年就產石4500余石,其中200余石被官府買去作戲紙。當時鉛山生產的紙張有石蓮、毛邊、關山、涇川、貢川、大寶、標新、涇川、舒冊、白面等十余種。其實鉛山紙早在元代就聞名天下了。

江西有很多技術嫻熟的商人,他們不僅靠自己的技術謀生,而且為中國的傳統建築和文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建昌(今永修)工匠雷發達及其後裔,擅長建築設計與制造。從康熙到京工部風格院(所謂風格雷)案的200多年間,故宮三大殿、圓明園、頤和園等皇家宮殿、園林、、西陵等清廷主要建築,均由雷氏家族設計建造,載入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冊。

(4)註意“Judd”和誠實。江西商人誠實守信,講究職業道德。他們不賣偽劣商品,不擡價欺行霸市,還恪守儒家的道德規範,提出了“至誠待客、義利相濟”、“善待錢財、公平守信”、“貨真價實、不欺子”等壹系列道德要求,稱之為“誠信”浮梁商人朱文池經營茶葉時,每當所售新茶到期,都在與他人交易的契約上標註“老茶”二字,以示不欺。清江商人楊俊誌說:“他在吳越、福建和廣東做生意已經有20多年了。孩子雖然沒被欺負,但遇到緊急情況也會捐錢幫助他。”不僅如此,壹些家庭還將商業道德作為家庭規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全家共同遵守。

(5)水運發達,交通便利。早在秦朝,秦始皇為了探索南疆,就派兵修建了連接江西和廣東的大禹嶺驛道,並開通了“南田之界”,使糧食和糧食物資可以沿江西南下運輸,到達贛州,進入漳水,到達大禹嶺,通過驛道登陸。

然後沿綿水進入北江,到達番禺(今廣州)。贛江以北,經過鄱陽湖,與長江相連,使江西物資銷往長江下遊兩岸各大城市。自隋唐兩宋以來,江西的木材出口壹直是商業貿易中的壹個大項目。明成祖擴京,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派代郎鼓鼓到江西購買木材。他是經過贛江、婺城湖、鄱陽湖進入長江,經運河北上的。不僅修建古都所用的木材來自江西,設計並主持修建北京主要宮殿建築的“風格雷”(雷發達)也來自江西。便利的交通為江西商人外出經商、運輸貨物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是江西商人發展的區位優勢。所以“九江是據上流,人趨利;南、饒、光信扶余,優於堅、元,以利多;還有瑞士,Pro和吉安特別有錢;南方和江西古林深厚,真正的商人進入廣東的重要地區。"

(6)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善後。明初,為了填補湖南、湖北兩省人口的不足,江西省大量人口遷往湖南、湖北,少數遷往雲南、貴州。傳統鄉村關系的影響,使得江西商人特別擅長在這些地方做生意,而鄉愁又讓遷出的人更加思念家鄉,催生了這種貿易的需求。

電影大戰後,江油商幫在活躍了500年後逐漸衰落。江油商幫在經歷了群體萎縮、棄商返農、官商化、商業資本縮水、經營面積縮小、聲譽下降的多重打擊後,衰落了,失去了昔日的輝煌。

三加壹,江油商幫衰落的原因

江油商幫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會進步、市場競爭加劇、政府對商業的壓制以及江油商幫內部因素:

1,全國經濟格局變化,江西經濟地位減弱。隨著明清政府壹系列政策的調整,過去的物流“黃金通道”不復存在,以北京為中心的沿海地區和北方經濟區經濟發展逐漸加快,各省經濟實力已超過江西。江西經濟地位減弱。特別是鴉片戰爭後,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加快,超過江西的人惠及大眾。由於歷史原因,江西還在封建經濟的軌道上爬行。由此,江油商幫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性的動搖,也因此,江油商幫不再輝煌。江油商幫的結構逐漸松散,後來在全國經貿中也很難找到。

2.外省江油商人在當地註冊,削弱了江油商幫的實力。江油商幫興起於江西流民運動。早期,外地來的江油商人仍有“不變的鄉音和深深的鄉愁”;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油商幫的流民已經在鄉下生活了很長時間。他們接受了當地的傳統文化,被當地人同化,逐漸與江油商幫失去聯系。甚至有大量江油商人後裔斷絕了與江西經濟的聯系,成為當地居民,融入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由於地緣關系,他們大多加入了當地的商幫。這直接壯大了其他商幫的實力,削弱了江油商幫的競爭力。

3.江油商人的商業觀念未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江油商幫及時興起和發展,但其經營理念仍未完全跳出“以商補農,以資末支”的思維模式。當時的江西和全國壹樣,仍然被小農經濟所包圍,農民以小規模經營的方式從事貿易活動。可見,大量江油商人仍深受“農本商末”觀念的影響,視商業為農業的補充。在村裏,人們尊重官員和學者,認為他們可以孝敬祖先;並且鄙視商家。

4.江油商人的商業資本未能擴張和轉型。“江油窮人多”,江油商幫具有資本分散、小企業多的特點,原始個體戶資本少。在人類的誕生和繁衍過程中,由於家庭的分裂,家庭財產的分析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師生完孩子後,江油商人的小資本被分割成更小的,逐漸失去了作為商業資本的資格。江油商幫是江西流民運動的產物。小生意,原始資本還沒有完全積累。在江油商幫輝煌之時,江油商人獲得了壹定的利潤,“以小生意做起了大生意”。然而,江油商人並沒有將他們賺取的利潤投入貿易,以擴大他們的經營資本。江油商人的投資方向多為生物投資和社會投資,實業投資很少;據統計,其中,生活投資占20%,社會投資占近80%,產業投資僅占不足。

5.不遵守市場規則,違背誠信原則,就要受到懲罰。與金代商人不同,江油商人祭祀財神、關羽,以義團結同道,重“家德”,積“家道”。雖然大部分江油商人講究信譽,但也有少數江油商人經營不道德,把市場規則當兒戲,更談不上公平交易。這種行為給江油商幫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城裏都說“南方人騙的多”,江油無良商人的行為受到譴責,引來了攻擊。後來有些商人為了避免傷害,幹脆拒絕和江油商人做生意。政府還采取措施禁止江油商人進入壹些地方進行貿易,限制江油商人的商業活動。江油商業集團因少數不法商人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而受到集體懲罰,其市場空間受到壓制。

6、經營方式與商業行業堅持壹致。江油有壹大批商人,“以小生意開大口子”。500多年來,絕大多數江油商人都采用個體經營的經營方式。“男人出門,妻子持家;父兄出門,年老體弱。”是大部分江油商人的基本家業劃分。從封建商品經濟的角度看,在封建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當時,這種結構還是可以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出現,江油商人的經營方式仍然停滯在個體小規模經營,“南人多詐”使得江油商人無法相互信任,資本無法聚集。小生意也不好做。長期以來,在惡性循環中,小額經營成本得不到有效降低,甚至出現虧損,江油商人逐漸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8.市場競爭加劇。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隨著外國勢力的入侵,國內市場的競爭加劇。江西,生活在中國的腹地,封閉,接受新事物慢。江油商人未能像寧波商人那樣接受新觀念,轉變投資觀念,積極開拓市場,參與競爭。江油商人仍然沿襲舊的商業模式,未能及時接受新的理念並采取有效措施,因此在市場競爭中屢屢受挫。

總之,江油商幫經歷過輝煌,五百年風雨不衰,保持繁榮是壹件了不起的事情。雖然最後沒有經受住現代化的沖擊,最終還是衰落了。但姜的艱苦奮鬥的進取精神、* * *的合作精神、以利取義的儒商精神、潛心鉆研的學藝精神、童心和諧的和諧精神、勇猛善戰的戰爭精神、穩紮穩打的務實精神和雄心勃勃的進取精神,都值得所有未來的商人學習。

但同時,在500年的歷史進程中,由於未能尊重市場規律,跟隨社會進步,跟上歷史步伐,最終在多方打壓和競爭下走向衰落,這是值得後世江西商人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江西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也包括了江油商業集團創造的中國最活躍的創業文化。如瓷都、藥都的地名記錄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工商業文明,明清時期江油商人的霸主地位也體現了江油商人的創業精神和卓越成就。壹個國家或地區企業家的數量和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壹個國家或地區的創業水平和經濟競爭力。應該說現在的江西人和過去的江西人沒有太大的變化。當年江油商人的所有特點,現在江西人身上依然存在。現代江西商人比他們的前輩有著更開放的思想、更先進的理念、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知識、更卓越的勇氣和更大無畏的精神,他們的勤儉節約、廉潔務實將成為現代江西商人血液中的優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