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高校建設項目管理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建設項目的發展受到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雙重制約,但總的來說,高校建設項目的管理越來越程序化、規範化和法制化。我們必須總結經驗,吸取以往項目的教訓,為高校建設項目管理的進壹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中國高校建設項目管理概況
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是高校教學、科研和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壹部分。65438年至0977年我國正式恢復高考制度後,我國高校的發展再次受到各界關註。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的基本建設投資也不斷增加,特別是近10年來,我國高校新建工程、改擴建工程的投資額度,大大增加了整個學校的預算支出,從而開創了我國高校辦學史上基本建設規模的新局面。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50年代修建的高校,水、電、暖等基礎設施從“量”的角度已經嚴重制約了現代大學教育的發展;從“質量”來看,也是逐漸老化不堪,有些建築甚至成為危房;從“美”的角度看,不適合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也與學校環境的育人功能極不相符。高校基礎設施的建設、維護、改造、裝飾、美化所需的資金在學校日常運行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因此應高度重視對這些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和控制。基於此,在過去的幾年裏,從事高校基建工作的同誌們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高校越來越重視發展空間的拓展並取得了可觀的成效;二是高校教學樓、實驗室等硬辦學條件普遍得到明顯改善;三是大學生的住宿和飲食條件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過去,高校工程項目根據不同的機構設置和環境特點,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在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實施之前,學校與後勤的關系不是甲乙關系,學校的基建工程壹般由學校基建科和後勤科管理。這兩個部門的管理方式是:對於資金達到壹定額度及以上的新建項目,學校基建部門會通過規劃、立項等嚴格的審批程序確定預算,經初步審批後再招標確定施工方,使其能夠依法建設;對於維修改造工程,由學校後勤部門承擔。所以,無論是規劃預算,還是確定團隊等。,有些武斷,有時被戲稱為“手指工程”。領導或部門要的時候,往往因為時間原因,同時設計,同時施工,計劃性差,資金難以控制。工程的質量完全取決於施工方的“良心”和施工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和管理水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管理法制化、規範化的要求,學校基礎設施維修改造項目需要納入法制化、規範化管理。國家依法管理專項資金,對專項項目實行預算管理和招投標管理,對學校基礎設施維修改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北京理工大學,2003年學校先後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預算管理辦法》和《北京理工大學采購與支付內部控制管理辦法》;2004年,參照建設部、財政部七部委30號令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基礎設施改造和房屋修繕工程招標投標及項目管理辦法》。2005年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學大宗物資采購招標管理暫行規定》。2006年制定了年度計劃物流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壹系列措施表明,高校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和修繕將逐步按照常規建設項目的法制化、規範化進行管理。
2.我國高校建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建設項目的管理,積極探索加強管理的途徑和方法,但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沖擊,高校建設領域迫切需要推進改革,加強管理,提高投資效益和項目建設水平。目前,高校建設項目管理,特別是修繕改造過程中的審批、內控、內審、監督等相關制度還不夠完善、不夠規範。還有壹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高校建設工程領域貪汙賄賂等犯罪現象普遍。結合多年的工程設計和管理經驗,筆者認為我國高校建設項目管理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高校後勤社會化進程也影響著高校建設項目管理的全面深入。
在國家提出高校後勤社會化理論之前,高校建設工程(包括維修改造工程,下同)的市場幾乎被學校內部的建設部門所占據。這些建設部門在高校裏的叫法不壹,有的叫總務部修理部,有的叫總務部房屋修理部,不管叫什麽,性質都差不多。當時受計劃經濟影響,學校內部建設項目由學校直接分配給總務部建設處進行建設,部分項目省略了工程招投標階段。學校後勤部門也想當然的認為維修改造工程應該由後勤來完成。至於怎麽管理,後勤施工單位會根據工程量和工程施工進度要求來安排。有時如果工期短,施工單位可能直接進入施工階段甚至省略設計階段,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管理也由施工部門的技術人員在現場管理。在這種建設狀態下,對工程質量、工程造價等工程目標沒有有效的監控機制,因此對這類項目沒有“項目管理”。
隨著我國高校社會化進程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國家財政體制的完善,高校建築工程市場不再由學校後勤部門壟斷。學校還制定了壹系列與高校後勤社會化、國家法律和財務制度相匹配的項目管理辦法。項目管理的意識提高了,市場觀念和法制觀念也加強了。同時,市場經濟也帶來了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和分散化。而且由於高校市場的相對自由化,壹些資質等級高、施工經驗豐富的建築企業湧入高校建築市場,使得高校形成了建築維修改造工程項目管理的理念。但由於後勤社會化不夠深入,高校無法完全放開工程市場,造成工程項目管理存在壹定的障礙和制約。
2.2高校建設項目管理趨於“邊緣化”
高校建設項目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利用高校有限的建設資源,優化高校硬件設施的配置。雖然國內各高校都在絞盡腦汁擴大工程建設規模,但由於地域環境和資金的限制,不可能所有高校都隨意擴大辦學空間。退壹步說,即使擴大了辦學空間,老校區的建築老化也是目前全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這些“老化”建築的修繕改造是高校工程項目管理面臨的又壹嚴峻問題。
近年來,我國高校重視大型新建建築的項目管理,認為大型新建建築需要花費相當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管理和規劃,而忽視了維修改造項目的管理。這就是大學項目管理所謂的“邊緣化”問題。事實上,維修改造工程是高校工程項目的壹個重要分支,在學校工程項目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如北京理工大學2006年用於維修改造工程的建設資金達800多萬元。這些項目的資金來源不同,應該遵循的管理方式自然也不同。但對這些項目的管理不能違背建設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30號令《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辦法》的相關規定。如何利用這些有限的資金高效地改善學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如何在改善的過程中盡可能高的保證質量和控制資金,是高校工程項目管理的又壹個新課題,不容忽視,也是高校工程項目管理的又壹個全新領域。
2.3高校建設項目管理的前期工作薄弱。
這個弱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壹是工程建設項目缺乏科學論證。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建立時間都比較早,很多高校現在的基礎設施大部分都是上世紀70年代末甚至更早建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高校現有的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加快建設步伐勢在必行。但問題是如何進行有效的科學規劃,而不是僅僅依靠某些領導的主觀意誌。其次,校園規劃需要加強和改進。過去,大學校園相對封閉,但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大,學生數量的增加,高校教學和科研的發展,對學校基礎設施的需求逐年增加。高校紛紛投資建設學生宿舍、食堂、超市、銀行、郵局等。在學校有限的校園空間裏,使得學校以壹種“小社會”的狀態存在,甚至教職員工、他們的家庭、學生等等。然而,這些基礎設施往往由於項目的緊迫性而缺乏必要的規劃,有時甚至會隨意改變規劃,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
2.4高校基建管理模式不適應項目管理的發展要求。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基建的管理大多是由學校的行政部門——基建科(分院、辦)來管理。如遇校園擴建或大型建設項目,由臨時基建組負責組織實施。隨著工程建設活動越來越市場化,這種管理缺陷日益明顯。
2.5高校新建項目資金控制措施不到位。
高校工程項目的資金來源基本是國家財政撥款或學校自籌。但由於近年來工程項目需求迫切,很多項目上馬倉促,項目實施前期工作不細致,導致項目實施後期談判、超概算、超概算、超結算。
3高校建設項目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3.1進壹步重視和加強項目前期可行性研究,規範項目決策行為。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是項目投資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點,也是項目決策的重要依據,應予以重視和加強。高校建設項目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細化細化,凡涉及金額較大的項目都要經過民主決策程序。首先,職能部門要提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壹個好的可行性研究應該是工程技術經濟最優的方案,能使重大建設項目以最小的風險和投資獲得最高的社會效益。
3.2建立健全全過程審計體系
高校全過程審計是對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建設投資、經濟活動、建設成果和效益進行監督、審查和評價,即從項目建議書到項目竣工,審計部門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采取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對項目投資、項目質量、項目進度、合同等項目管理內容進行跟蹤和主動監督。逐步探索更加科學規範的高校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成本管理模式。
3.3實施“代建制”
近年來,工程建設領域發展迅速,全過程管理和PMP項目管理逐漸成為主流。為順應這壹發展趨勢,基礎設施管理者既要有建築專業知識,又要有投資管理能力。但就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都達不到這個要求。因此,實行國際通行的“代建制”成為高校基建項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資項目,通過規定的程序,委托有資質的項目管理公司或其他具有相應項目管理能力的企業作為法人、代理投資人或建設單位組織管理項目建設,全面負責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組織管理,從而將公共項目的“投資、建設、管理、使用”職能分離,最終通過專業化的項目管理達到控制投資、提高投資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實行“代建制”後,項目建設單位無需調配人員組建基建隊伍,減輕了工作壓力;同時建立了投資方(政府或高校)、代理方和使用方(高校)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壹定程度上避免了壹方說了算的現象,是黨風廉政建設從源頭上解決高校基建領域* * *問題的有力措施和手段。
3.4實行幹部輪崗制度,不斷完善權力運行的監督機制。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學校的幹部管理制度必須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 * * *;實行幹部輪崗制度。崗位輪換又稱崗位輪換,壹般是指對工作部門中擔任領導職務和部分工作性質特殊的非領導職務的工作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崗位變動,以合理配置權力。首先可以實現人才的合理優化,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其次,它可以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他們的工作主動性,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在更大範圍內經受鍛煉,激發他們的精神,不斷開拓創新,提高他們的綜合管理和協調能力。再次,可以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增強責任意識,避免* * * *問題。同時,要大力倡導民主監督制度,充分發揮校園各種媒體的作用。
3.5要高度重視高校校園總體規劃。
隨著科技社會的發展,社會化和開放性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之壹,也是校園規劃和發展的方向。大學和城市應該被視為壹個有機的整體。就校園本身而言,高校的整體建設是壹個系統工程。將校園規劃所涉及的所有要素歸納為壹個整體的研究對象進行考慮,同時強調要以清晰、明確、壹致的規劃結構統領全局,營造豐富、統壹、有序、有靈性的校園氛圍,反對脫離局部的孤立、片面的校園規劃。特別是對於新校區的建設,要認真解決新老校區的優化組合和優化利用問題。對於這些新校區的未來使用,學校必須精心規劃,資源共享,統籌安排,充分發揮作用。我們既不能拋棄它,也不能患得患失。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防止在對校園進行科學規劃之前,通過盲目征用土地來匆忙建造新校園。
面向未來,高校工程建設的必然出路是走社會化、市場化道路,這是符合客觀規律和現實條件的選擇,也已成為業內大多數人的認識。希望從事高校基本建設的工作人員進壹步認清形勢,找準問題,振奮精神,改進工作,為學校和國家教育的改革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
[1]朱。對現代高校基本建設的思考[J].現代大學教育,2004(1)。
劉雲華對現階段高校校園環境建設的幾點思考[J].素質教育論壇,2007(4)。
周萬能,張偉。淺析高校建設項目的代建制[J].中外建築,2005(6)。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