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是奧運會田賽項目。跳高起源於古代人類在生活和勞動中跨越垂直障礙的活動。妳知道跳高的技術要領嗎?我為妳收集整理了跳高的技術指導。希望對妳有幫助!
跳高技術指導1。助跑的技術要素
(壹)技術特征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征是弧線助跑,助跑線壹般為“J”。其優點是:
1.助跑的預備段是直線或小曲率的曲線,便於加速和世界各地的速度發揮。
2.向弧線的過渡平緩自然,可以避免停頓或減速。
3.圓弧的曲率由大變小,使機體逐漸提高內部頻率。
4.最後壹步與橫桿形成約20度至30度的角度,以保證人體在飛行後相對於橫桿有適當的垂直位移距離。
(2)助跑技術助跑的任務是獲得必要的水平速度,為提高起跳效果和順利過橫桿創造條件。背越式跳高壹般采用8至12助跑,分為直線助跑段和弧線助跑段。
1.直線助跑技術:類似於短路跑技術,跑中時身體重心高且穩定,上身適當前傾,後蹬飽滿有力,腿隨前擺主動擡起,兩臂協調擺動;
2.弧線助跑技術:身體逐漸向內傾斜,加大外腿臂的擺動幅度,頭部與軀幹保持壹條直線。整個助跑過程要有明顯的加速感和強烈的節奏感,特別是最後幾步是逐漸加速的,最後壹步是最快的。
二、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助跑曲線曲率不當:在學習曲線中,經常出現助跑曲線不正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錯誤:錯誤1:在助跑中,身體的內向性不是逐漸增加的,而是在開始入弧時身體的內向性最大,跑到最後兩步時身體直立,表現為助跑路線直線跑的不合理現象。錯誤二:在助跑中,身體內向沒有變化,表現在助跑路線上跑弧線的不合理現象。錯誤三:在助跑中,身體由恒向大向內轉,表現為助跑中轉身的不合理現象。造成上述錯誤的原因是學生未能掌握弧線助跑的技術,形成正確的弧線,依靠本體感覺控制身體內向的變化。檢查錯誤的方法:檢查學生的助跑點和路線是否正確,按照弧線助跑的技術要求檢查每壹步。通常每壹步的轉折點(壹般稱為轉折角)要逐漸加大。主要教學方法:
1,各種半徑圓弧的跑步練習。
(1)直道和上下彎道加速跑。
(2)半徑6-8m的圓跑、螺旋跑、8字跑;
(3)直線遇弧或直線切圓運行。
2、借助器械練習教師用壹根長繩將教師和學生連接起來(學生用內側手抓住繩子的壹端)。弧線助跑過程中,老師用力拉繩子增加向心力,迫使學生軀幹保持適當的內向,加強肌肉的本體感受。
3.用記號筆練習弧線助跑。教師利用標記線或在地上畫出前進路線,要求學生沿著標記線或路線反復練習,加強正確弧線助跑的感覺。途中可用小木塊或海綿塊,可放在弧形的壹側或兩側。只有壹側可以避免直道助跑,兩側可以避免弧線助跑和大彎助跑。
(2)助跑最後壹步方向不正確。背越式跳高助跑教學中,最後壹步的問題通常比較嚴重,主要導致外八字的跑法,最後起跳的正確位置應該還是弧線方向跑;但錯誤的技術往往會導致錯誤的起跳位置,導致最後壹步的路線偏離弧線的自然延伸,從而導致下肢向兩個不同的方向分開,導致力量的分解,最後壹步的縣撐助跑速度方向偏離支撐點,無法產生正確的起跳,上半身會過早地倒向橫桿。原因:起跑前有避竿意識或急於做背橫桿動作,起跳腿下意識偏離起跳點。主要教學方法:
1.重復1-3的起跳練習,強調最後壹步時起跳腿的擺動方向。
2.在跳躍點放置標記,控制最後壹步的運行方向;
3.在起跳點放置適當大小的綜墊或彈性跳板,重復起跳練習,練習中強調在起跳點上跳躍;
4.標出跳躍點,反復練習。
(3)起跳時腳位不正確。背越式跳高最後壹步放腳趾的方向和起跳壹樣重要。不正確的腳位也會對起跳產生很大的影響。通常初學者在起跳時會自然外展腳尖,形成外八字的放腳動作。這種放腳技術會導致起跳時橫向水平速度過大,出現沖桿現象。二是容易造成腳踝受傷。教學方法:
1.上壹步,放腳模仿技術練習,要求放腳的方向要正;
2.旅途中沿直線做1-3起跳練習,註意強調沿直線起跳;
3.在起跳點沿跑步方向放壹個小墊子,要求在墊子上起跳;
4.短距離助跑彈性跳板起跳練習,在起跳點放置壹塊與助跑方向壹致的彈性跳板,要求蹬地起跳。背越式跳高的訓練包括身體訓練、技術訓練、心理訓練和恢復訓練。體能訓練是訓練的重要內容之壹。體能訓練水平的發展是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能的基礎,是大負荷訓練的物質保證,是不斷提高運動成績的前提。
體能訓練有以下內容:速度訓練有壹般速度和專項速度。壹般速度30-6m為重復跑,100-150m為重復跑,30-60m為追逐跑;專項速度包括30m弧線跑計時、全程助跑計時、最後四次助跑計時、弧線跑後20m下坡跑、弧線跑後20m下坡跑、快速擺臂擺腿模仿練習、快速起跳練習。彈跳訓練有兩種:自然彈跳和特殊彈跳。前壹種方法在行進間有各種跳躍!跨步跳,單腿跳20-30m,計時,四步助跑,五級跳”;後者包括助跑4-5步的跳躍,計時30-60m,跳躍和各種跳躍,跨欄,臺階和綜合跳躍。力量訓練包括壹般力量素質訓練和專項力量素質訓練。前者的訓練方法對木擡腿、高擡腿走、練實心球等有幫助。後者的訓練方法有背弓箭、負重4cm、負重半蹲、利用其他器械練習後方肌肉和小肌肉的力量。協調訓練包括各種體操技巧,各種繞欄跑,各種球類運動,可以提高運動員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技術訓練跳高技術是影響運動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只有掌握合理的技術,才能充分發揮運動員體能的潛力,取得好成績。技術訓練是在教學訓練中反復進行的。技術訓練應包括學習掌握跳高的基本技術和壹些主要環節的動作,但應著眼於進壹步完善技術細節,不斷完善整體技術,提高技術水平。
訓練中應采用簡化練習和特殊的輔助手段,對每個技術環節進行單獨練習和逐壹提高,進行大量完整的技術練習,進壹步增強肌肉感覺,體驗技術動作。只有不斷突破壹些技術環節,然後進行完整的技術訓練,才能提高運動成績。在技術訓練上,更強調根據運動員的個體特點在技術細節上進行創新,如:要求跳躍能力好的運動員多練習跳躍,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強調對有壹定基礎的運動員進行高強度、短時間、有效的訓練方法。心理訓練在激烈的比賽中,運動員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比賽成績。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保持最佳競技狀態。心理訓練有五種:知覺訓練、表象訓練、專註力訓練、意誌訓練、自信心訓練。在訓練中,既要與體能訓練和技術訓練有機結合,又要運用不同的方法,逐步提高心理訓練水平,逐步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個體心理素質。恢復訓練隨著運動員水平的不斷提高,優秀運動員的負荷越來越大,所以恢復過程也很重要。恢復訓練的方法主要有教育學、醫學生物學和心理學,要衡量恢復訓練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