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建設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按照200616號文件精神進行教學改革。打破傳統的課程結構框架,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培養生產壹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型課程體系。同時,加強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專業課程改革,積極推廣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註重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職業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學院推行綜合素質教育工程。學生壹入學就被要求約束自己,用綜合素質評價條例中的規定要求自己。當他們畢業時,他們將成為綜合素質高的大學畢業生。最終培養目標是努力造就具有壹定行業知識、掌握最新專業技能、善於自主開發應用、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復合型人才。

學院努力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課程新體系。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資格證書並重的“雙證書”制度,將學歷教育、職業技能、職業認證緊密結合,將職業技能研究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促進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1.用文件規範人才培養模式。教高的200616當導遊。

1.學院成立了素質教育辦公室。根據16號文件精神要求,制定了《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其中突出了工學結合、實習、技能合格等指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讓學生從入學開始就規範自己的道德行為和學業發展方向,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加強學生家庭健康心理教育,定期舉辦“心理咨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就業觀,學會正確規劃職業生涯,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積極向上的大學生。

2.根據16號文件精神,改革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嚴把人才培養質量關,建立科學合理的“理論+實踐”教學體系,將分析、評價、反饋等教學評價活動制度化,完善“工學結合”模式下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企業實習評價考核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以專業技能和職業資格為目標,改革教材和教學方法。

職業技能和職業資格的要求是市場的需求,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因此,職業教育應註重職業技能與職業資格的對應,以增強就業競爭力。我們非常重視與職業資格相對應的教育。首先,根據職業資格的要求,對課程進行改革,將職業資格研究的指標內容融入教材。在教學方法上,也是以直接獲得職業資格為目標,重視技能考試和技能鑒定,強調“雙證”的獲得率。首屆畢業生(05級)獲得1個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達到1,000%,大部分學生獲得2個以上職業資格證書。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得到了勞動部門的認可,為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聚焦信息工程系,推進專業建設。

信息工程系是學院最早設立的系,是信息產業部授予的“網絡與信息技術培訓工程國家IT職業技能鑒定基地”。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工程必須與時俱進。由計算機應用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組成的信息工程系,必須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和跟蹤最新信息安全技術的專業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和跟蹤網絡技術最新發展的專業能力。

該院信息工程系與廣州騰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騰科公司深度參與信息工程系教學過程,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到校授課,根據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參與課題研發,不斷註入新技術,使專業更具適應性和競爭力;我們還通過技術講座、師生培訓等多種形式,不定期向我院信息工程系師生介紹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新技術、新發展、新趨勢,開闊他們的視野;同時,騰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我院信息工程系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網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領域的新技術實訓平臺。學生不僅是公司課題或項目的參與者,也是公司項目開發的準員工。在校期間,學生學到了知識,掌握了實際的設計開發能力,大大提高了就業能力。在2005年的畢業生中,這個系的學生被海外電腦公司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被錄用。

我院以信息工程系為重點,各專業根據專業特點走校企合作之路,不斷加強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目標的專業建設。

2、以就業為導向,實習點、面結合。

“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的必然選擇。我院在安排實習時,采取了“點面結合,分段管理”的方式,實習實訓的過程就是就業的過程。我院就業率達到96%。

3、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培養符合國際標準的人才。

為培養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學院與烏克蘭、新加坡、新西蘭、美國、英國等國外高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為學生繼續深造、專升本、專升本搭建了橋梁。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以服務區域經濟為目的的職業技術教育必須與國際接軌。學院先後與烏克蘭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澳大利亞伊迪絲大學、新加坡管理發展學院、新西蘭埃爾斯米爾學院等國外高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為學生繼續深造、讀研、讀研、出國留學搭建了橋梁。學院自成立以來,壹直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我院05級、06級學生參加全國計算機應用水平考試和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無論是通過率還是平均分,都處於廣東省高校前列。

由於董事會和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學院把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放在了突出位置,校園信息化建設進展迅速,成效顯著。2006年6月初,11,廣東省教育廳信息化建設專家組來院檢查,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雙證”獲取率達到100%。大多數學生獲得了兩種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

我院畢業生在實習中也表現出良好的崗位能力。很多同學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我們學院每屆都頒發就業之星。有同學因為他在實習期間的突出表現,對他設立了專欄報道。有同學在實習期間被評為集團公司“明日之星”,公司召開表彰會。部分學生在眾多競爭對手中通過了業務和技術考試,被澳門信息技術公司錄用。

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學院大力開設第二課堂,與廣州微軟技術中心、廣東思科公司、廣州騰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人事廳專業技術人員培訓中心簽訂了技能培訓和技術交流合作協議。

2010通過廣東省教育廳人才培養質量評估。是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式批準的廣州市信息工程繼續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