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美國著名黑客巴納比·傑克(見圖)在2010年的黑帽黑客大會上,利用自己獨創的黑客技術讓ATM機瘋狂吐錢,成為世界上最牛逼的“明星黑客”。而他要在7月31日開幕的2013“黑帽”黑客大會上,展示壹個更加驚艷的黑客絕技——遠程查殺。然而奇怪的是,就在這個“黑客噱頭”曝光前的7月25日,傑克在美國舊金山突然神秘死亡!
據悉,巴納比·傑克(barnaby jack)是壹名新西蘭出生的黑客、程序員和計算機安全專家。他花了兩年時間研究如何破解提款機。2010年7月28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壹年壹度的“黑帽”黑客大會上,傑克將兩臺ATM機搬到了“黑帽”會場。他壹執行破解程序,取款機就不停地吐出錢,在地上堆成壹座小山!這場“取款機破解秀”堪稱2010“黑帽”黑客大會上最轟動最精彩的壹場大戲。
時隔三年,傑克作為“明星黑客”重回江湖。他計劃在7月31日開幕的“黑帽”黑客大會上,展示壹項更加驚人的“黑客絕技”——入侵9米外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等無線醫療設備,然後向其發送壹系列830V高壓電擊,從而使“遠程殺人”成為現實!傑克聲稱,他已經發現了許多制造商制造的起搏器的安全漏洞。
由於美國警方拒絕透露傑克死亡的細節,傑克的死亡引發了各種瘋狂的陰謀論——壹些陰謀論者指出,傑克最新的醫療設備“遠程殺人”技術不僅會對公眾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還會嚴重損害生產這些有缺陷醫療設備的廠商的聲譽和經濟利益,不排除傑克會被燒死。
?黑客起源於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國計算機界備受推崇。但在媒體報道中,黑客壹詞往往指的是那些“軟件破解者”。
?黑客這個詞原本是指對計算機技術有熱情,水平很高的計算機專家,尤其是程序員。但是今天,“黑客”這個詞已經被用來指那些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破壞或惡作劇的人。這些人的正確英文名是Cracker,翻譯過來就是“黑客”。在中國,很多網民把黑客和黑客區分開,其實是壹種錯誤。
誰是世界著名的黑客?
1、凱文·米特尼克:
米特尼克可能是黑客的代名詞。美國司法部仍指控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受通緝的計算機罪犯”。他的所作所為被記錄在了兩部好萊塢電影中:《打倒》和《自由停工》。-
米特尼克“事業”的起點是成功破解洛杉磯的公交打卡系統,這樣他就可以免費乘車了。然後,像蘋果公司的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壹樣,米特尼克開始試圖偷手機。米特尼克第壹次被定罪是因為他進入了數字設備公司的計算機網絡並竊取了軟件。
後來,米特尼克開始了兩年半的黑客生涯。他聲稱自己侵入電腦,走過電話網絡,竊取公司機密,進入國防部預警系統。他的垮臺源於他入侵計算機專家兼黑客下村勉的家用電腦。
經過五年零八個月的監禁,米特尼克現在是壹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和顧問。
2、阿德裏安·拉莫
莫拉擅長尋找大組織,比如微軟和紐約時報。莫拉喜歡利用咖啡店、Kinko商店或圖書館的網絡進行他的黑客活動,因此他得到了壹個綽號:不回家的黑客。莫拉經常發現安全漏洞並加以利用。通常情況下,他會將相關漏洞告知公司。
莫拉攻擊的名單包括雅虎、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Cingular。白帽黑客這樣做是合法的,因為他們受雇於該公司,但莫拉這樣做是非法的。
莫拉成為頭號數字罪犯之壹,因為他入侵了《紐約時報》的內部網絡。也是因為這壹罪行,莫拉被罰款65,000美元,並被判處6個月的家庭監禁和兩年的緩刑。
喬納森·詹姆斯
16歲的詹姆斯因為成為第壹個因黑客行為被捕入獄的未成年人而臭名昭著。他後來承認,他喜歡開玩笑、閑逛和迎接挑戰。
詹姆斯攻擊的絕密組織包括國防部下屬機構國防威脅減少局。他的入侵給了他壹個用戶名和密碼來瀏覽高度機密的電子郵件。
根據詹姆斯的信用記錄,他還侵入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電腦,竊取了價值超過654.38美元+70萬英鎊的軟件。美國司法部有壹個描述,詹姆斯竊取的軟件可以支持國際空間站的物理環境,包括溫度和濕度控制。發現入侵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不得不立即關閉整個計算機系統,造成465,438美元+0,000美元的損失。現在詹姆斯決心開壹家計算機安全公司。
4.羅伯特·塔潘·莫裏斯吉克·莫裏斯
。
莫裏斯的父親是前國家安全局科學家,名叫羅伯特·莫裏斯。羅伯特是莫裏斯蠕蟲的創造者,莫裏斯蠕蟲被認為是第壹個通過互聯網傳播的蠕蟲。這也是他成為第壹個根據1986計算機欺詐和濫用法案被起訴的人。
莫裏斯在康奈爾大學讀書的時候,創造了壹個蠕蟲病毒來探索當時的互聯網到底有多大。然而,這種病毒以不可控的方式復制,導致許多計算機崩潰。專家稱有6000臺電腦被毀。莫裏斯最終被判緩刑三年,400小時社區服務,罰款10500美元。
莫裏斯現在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5.凱文·鮑爾森極客
他的另壹個經常被提及的名字是黑暗但丁(Dark Dante),鮑爾森之所以被廣泛關註,是因為他黑進了洛杉磯電臺的KIIS-FM電話線,這讓他贏得了壹輛保時捷。
在那之後,美國聯邦調查局開始追蹤鮑爾森,因為他闖入了美國聯邦調查局數據庫和用於敏感竊聽的聯邦計算機系統。鮑爾森的專長是竊聽電話線。他經常占用壹個基站的所有電話線。鮑爾森還將在黃頁中重新激活這款手機,並將其出售給他的合作夥伴。波爾森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最終在壹家超市被捕,並被判處5年監禁。
在獄中,保爾森成為了壹名記者,並被選為《連線新聞》的高級編輯。在他最著名的文章中,通過詳細比較Myspace文件,確定了744名性犯罪者。
6.萊納斯·托沃茲
?史詩級的Linux起源於赫爾辛基。似乎全世界的黑客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源程序。萊納斯也不例外,他的家是
?它在離市中心不遠的Kalevagatan街(靠近Kalevala)。這是壹個19世紀建築與現代平房相呼應的地方。萊納斯和他妻子住在這裏。他家就像大學生宿舍。樓梯下總是有壹排排自行車。
萊納斯本人看起來像個學生,不像個道士。他中等身材,淺棕色頭發,藍眼睛。他透過鏡頭直視妳,只有濃眉是黑色的,襯著壹張孩子氣的臉。他的房間周圍排列著很多書,裏面全是油畫和各種裝飾品,相當廉價的窗簾,兩張扶手椅之間掛著幹鱷魚皮。房間裏還有兩只白眼貓和幾臺電腦:三臺PC,壹臺Power Mac,三臺基於從DEC借來的Alpha芯片的微型電腦,它們不顯眼地排列在房間的角落裏。另壹件有趣的事情不容易被察覺:這是壹條連接電腦的專線,由當地的ISP安裝並付費。這是對Linux道士的象征性獎勵。
7.尼亞克。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
?在矽谷,壹個人贏得壹個好名聲比贏得壹大筆錢要難得多。因為財富是成名的基本條件。但是要贏
?財富壹定是勾心鬥角,逐利的。所以,無論是蘋果的喬布斯,甲骨文的埃裏森,還是英特爾的格羅夫,在當地都只能得到褒貶不壹的名聲。但是,如果矽谷只有壹個大家公認的“好人”,那壹定是沃茲。
?當年的技術天才,淡泊名利,性格單純,早早離開了繁忙的中心。這也註定了他要沿著與計算機行業不同的路線書寫自己的歷史。曾經的戰友喬布斯又火了,而他卻過著平靜的生活。
8.湯普森
?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操作系統的誕生並不是為了推向市場,甚至不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使用,而只是為了作者自己的方便,初衷是為了更方便的玩遊戲。就連Unix這個尷尬的名字也是早期操作系統Multics的壹個開玩笑的名字。後來,作者之壹丹尼斯·裏奇(dennis ritchie)坦言:“我們的目的是為自己建立壹個良好的計算機工作環境,當然也希望大家會喜歡。”。
然而,不經意間,奇跡誕生了,再次證明了IT行業的創新往往是興趣使然,而不是錢多。
?經過10年的內部使用,70年代中期開始。Unix剛公開的時候,逐漸成功,震動了整個計算機行業。當他們在1969開始工作的時候,裏奇和湯普森甚至不想在業界掀起壹場狂潮。在1974之前,他們甚至沒有發布任何關於該項目的消息。當Unix出現時,他們驚訝於它會引起如此大的興趣。他們不積極宣傳。大學和研究機構可以免費使用,他們也提供源代碼。
主要成果:貝爾實驗室著名計算機科學工作組的創造性推進劑。裏奇和湯普森在1969年創造了UN ⅸ。UN ⅸ是小型機上的壹級開放操作系統,可以幫助用戶完成普通計算、文字處理和聯網,很快成為標準語言。
鮮為人知的事實:由湯普森和他在貝爾實驗室的同事Rob Pike創建的Plan 9是從UNIX衍生出來的下壹代操作系統。
9.理查德·理查德·馬修·斯托曼
主要成就:資深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的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找到了壹份工作。當時他是哈佛大學的本科生。後來,斯托曼創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打破了軟件是私有財產的觀念。理查德·馬修·斯托曼
第壹次接觸計算機:1969在IBM紐約科學中心,16歲。自己獨特的黑客工具:在20世紀80年代,斯托曼沒有拿麻省理工學院的工資,而是繼續在其中壹個辦公室工作。在那裏他創造了壹個新的操作系統GNU——GNU是“GNU's Not Unix”的縮寫。
10,德拉普?約翰·德拉浦
最主要的成就是,妳可以用麥片盒子裏的哨子(“嘎吱船長”)作為獎品,免費打(長途)電話。Crunch船長引入了“竊取電話線”的絕妙主意,給幾代黑客打(長途)電話。約翰·德拉浦
?第壹次接觸電腦:十幾歲的時候,我試圖說服投幣電話拿到他的硬幣,給他接通。
妳自己獨特的工具:搗鼓
11,雷蒙德?埃裏克·雷蒙德
任何革命或運動都需要壹個理論家,壹個綱領性的文獻,可以起到埃裏克·雷蒙德“點睛之筆”的神奇作用。除了構建壹個具有高度思辨性和邏輯性的理論體系之外,還需要喚起人們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向同行的士氣傳遞出高度煽動性的火焰。這場正在顛覆軟件業傳統商業模式的自由軟件運動也不例外。當然,自由軟件的精神領袖是理查德·斯托爾曼,但他太超凡脫俗了,而且除了提出核心思想,斯托曼還缺乏寫書的能力。這些限制讓埃裏克·雷蒙德脫穎而出,擔當起這個角色。如今,他已經成為開源運動(脫胎於自由軟件運動)和黑客文化的第壹理論家,不可動搖。
雷蒙德的策略非常成功。壹般認為Mozilla在1998的發布主要歸功於他。大多數黑客和主流觀察家都認為,是雷蒙德成功地將開源的理念帶到了華爾街。然而,也有對他的批評:壹些黑客認為他利用這些機會為自己打廣告,他對理查德·斯托曼和自由軟件基金會的理想主義的批評,以及他更加務實和更加市場化的路線,也在黑客界引起了相當大的政治反對。
12,朱利安·阿桑奇
被稱為“黑客羅賓漢”的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作為維基解密的創始人,認為公開公共治理機構的秘密文件和信息有利於公眾。
駐阿美軍9萬多份秘密文件的披露,使他成為歷史人物。阿桑奇現年39歲(2010),因涉嫌在瑞典強奸和性侵兩名女性而被通緝。2010年2月7日,10向倫敦警方投案自首,隨即被押送至威斯敏斯特地方法院出席引渡聽證會。他的保釋申請被拒絕了。
?2012 8月16日,阿桑奇在厄瓜多爾獲得政治避難。
13,卡普爾
1971年,卡普爾從耶魯大學畢業。在學校,他專攻心理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那是他開始的時候
對計算機感興趣。他繼續去研究生院深造。在20世紀60年代,輟學是許多人的選擇。妳可以依靠知識生存。那些年,卡普爾1年賺了1.2萬美元。他漫無目的地遊蕩,正如他後來描述自己這壹時期的生活,他成了壹個“知識淵博的吉普賽人”。
參考地址&;推薦閱讀:
中國日報/hqgj/jryw/2013-07-29/content _ 9699170 . html
中國時代網/新聞/世界/2065 438+0307/2996218429 . shtml
華訊財經/Article/2013-07-29/0000724443s . shtml
百度百科/view/945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