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沙灘拋竿釣魚技巧有哪些?

沙灘拋竿釣魚技巧有哪些?

拋竿釣技的特點是拋得遠,釣得深,釣的魚種類多,魚大。拋竿遠洋捕魚是最有效的工具,可以有效彌補手竿的不足,在大水面釣大魚有其獨特的功效。海釣有很多種釣具和釣魚技巧。現代拋竿捕魚傳入大陸後,多數漁民用於淡水捕魚,海釣僅限於少數沿海人在碼頭、巖灘、沙灘捕魚。20世紀90年代,壹些釣魚愛好者使用拋竿捕魚進行近海漁船捕魚。新世紀以來,海上漁船有所發展,但大部分仍是在近海進行底拖網捕撈。只有香港和臺灣省的漁民會去公海遊泳,在深海捕撈馬林魚、鰹魚或石斑魚。

中國隋唐時期發明拋竿,唐中期至北宋廣泛使用。與西方不同,西方的拋竿誕生於海釣,中國的拋竿起源於淡水釣。從宋代畫家馬援等人繪制的釣魚圖來看,中國古代的拋竿方式有兩種:壹種是江湖釣魚,壹個人坐在船頭,手持壹根3-4尺長(相當於今天的約1米)的竹竿,在離竿尖約1尺處綁壹個小輪。釣魚線纏繞在輪子上,穿過竿尖的圓形線扣。釣魚時,用手從船頭方向拋魚餌和沈子。魚餌到達底部後,人們坐在船頭等魚上鉤。

如果壹條小魚吃了魚鉤,直接把魚拉到船上。如果大魚吃鉤,力量很大,竿前設置的輪子會放線,緩解魚的緊張。但從圖和壹些詩詞來看,這種桿子只能放線,不能收起來。當魚掙紮著,累了,人們就拿起魚線,把魚拖上船。另壹種是輪桿,是長7-8英尺(約2-2.5米)的竹竿。繞線輪由竹子制成,輪子周圍有把手。

放在竿的最後壹個手柄處,線也是沿著竿身引到竿尖再勾住。從原理上講,這種竿和今天正在弓入的西方拋竿是壹樣的,也是用於船釣的。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釣車》詩中說:“享湖海之誌,不倦小舟。月中壹聲拋,灘頭鳥嚇了壹跳……”這種漁輪是從漢代發明車輪軸承傳入的,故名“漁車”。還有,因為鉤子拋出後很快落下,就像跑馬壹樣,所以也叫跑車。這種輪桿可以自由放線和收線,‘手握桿,單手拉多個‘跑車’;手柄可以收線,優越性明顯優於以前的船釣竿。時至今日,這種輪桿仍在使用,但與現代拋桿相比,其適用性和威力不在壹個檔次上。目前,漁民使用的拋竿釣法越來越多。拋竿相對於手竿有其獨特的優勢1,結構也明顯不同於手竿,不僅拋得遠,釣11,更重要的是承重能力。壹般來說,用竿釣魚,最多能釣到5公斤左右的魚,相當了不起。據介紹,曾經有人用壹根結實的竿、粗線、大鉤,和壹條12kg的大魚搏鬥了2個小時,用壹根8米長的竿、8米長的米線,把它釣了起來。這是手抓魚的記錄,沒幾個人能做到。這和扔桿子比起來,簡直是“九牛壹毛”。拋竿釣到265,438+0公斤的魚是壹般的記錄,釣到30公斤,40公斤,50公斤的大魚也不稀奇。在海裏,拋竿釣,尤其是船釣,經常釣到100斤,200斤,甚至500斤的大魚,而且釣的人很多!1000公斤大金槍魚的記錄。在國外,除了拋竿釣魚,還需要有壹艘好的漁船,以及電動提竿器等輔助設備,但拋竿起主導作用,用竿釣魚會把魚抓起來拖到船上。

就竿本身而言,拋竿的結構和手竿差別不大。手桿細長,拋桿相對粗短。壹般拋桿長1.2 m ~3.7 m。只有在海邊裝巖釣的時候,把大魚遠遠的扔在江湖裏,用的是4.5 m長的竿,屬於頂級。拋竿比手竿粗、壯、重,目的是釣大魚。擲竿子也有軟竿和硬竿。輕法7使用軟竿進行短釣、海邊碼頭釣、沙灘釣;巖石釣魚和漁船釣魚使用硬桿。也是1.2米長的拋桿。老人、婦女和兒童使用輕軟型和單筒拉式。放線器很小,重約50克,能纏繞50米長的線。線、墜、桿、鉤、放線器五個主要部件加起來只有200克到250克,能扔30米到50米遠。我不怕遇到10斤,20斤的大魚,因為能有回報,能有回報就行。同樣的拋竿長1.2 m,船釣用的竿重很多,壹般是兩段插,第二段是實心尼龍竿,重500 g ~1000 g,放線裝置大,有單輪和雙輪。單輪可存儲1000 m,雙輪可存儲20000條長線。單輪放線器重1000g ~ 2000g,雙輪放線器重5000g。也就是說,海上小船捕魚用的拋竿自重七八公斤,多則十幾公斤。老弱婦孺不勝任,只有年輕力壯的人才可以使用。

放線裝置,又稱繞線輪、釣魚輪、釣魚車等。,在拋竿釣魚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於捕魚水域的不同,放線裝置的重量、形狀、突出的主要部件都不壹樣,但基本組成部件相似,功能性質相同,只是大小不同,張力不同,線速度略有不同。主軸放線裝置適用於海洋和淡水捕魚。體積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放線快,纏繞輕便靈活,卸載裝置簡單易用。是10米內深水釣10公斤以下中小型魚的最佳放線裝置。不適合10米以上的深水,特別是50米以上的深水,不適合釣10公斤以上的大魚。密封放線壹般比較小,線盤不像紡線線盤那樣外露,而是用塑料殼罩著。護罩前面有壹個小孔,線通過這個小孔回縮,輪體後面有壹個按鈕控制回縮。拋魚鉤和魚餌的時候,只要用壹個手指按下按鈕就可以放線了。由於體積小,重量輕,每個輪子只能繞20 ~30米,大壹點的可以繞50米,適合在水邊釣中小型魚,老人、婦女、小孩都適合。它的優點是線路不容易亂;缺點是放線阻力大,投擲距離不遠。壹般只能扔20多米。釣5斤以上的大魚時,放線和收線都比較困難,線在孔裏比較緊,容易磨損。有漁民在巖石釣竿上使用這種放線裝置,效果不錯。

鼓式放線器外形像鼓,主要用於海上的船釣和河釣。它結實而沈重,最大重量為5公斤,其放線原理與紡車放線不同。當紡車式放線裝置收放線時,線輪不轉動,卷軸轉動;滾筒式放線裝置收放線時,線輪轉動,收線器正轉,放線器反轉。

放線的種類有上百種,選擇壹種稱手的放線裝置很重要。首先,放線裝置的選擇要與電桿的長度和硬度綜合考慮。壹般長拋桿、硬拋桿需要配備更大的放線裝置,纏繞線數更多,轉速更快;用短桿、軟桿、軟桿釣中小型魚時,需要配壹個纏繞少、轉速慢的小型放線裝置來使用稱手。當然,長短也有例外,比如肌肉釣竿,長、細、輕,配有小放線;海船的釣竿又短又硬又重,所以使用又大又重的滾筒式放線裝置。其次,要看速比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速比,又稱齒輪傳動比,是曲柄轉動帶動刻度盤框架轉動的轉數之比。威海和寧波的漁輪廠生產的放線器最低轉速比是1:1.5,即手柄旋轉壹周,繞線輪架旋轉壹周半。這是最慢的放線,制作簡單,價格低廉。其他還有1:2.15,1:2.58,1:3.23和1:4.10等。好的放線的轉速比可以達到1:4.8甚至更大。也就是說,曲柄每旋轉壹次,表盤框就會旋轉5次左右,甚至更多。速比越大,纏繞速度越快,能迅速將水中50米、80米外的魚拉到身邊。除了在海上和淡水湖裏坐船釣,在河裏釣哲羅魚和三文魚,壹般情況下,速比不需要太快,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第三,檢查卸載裝置(即力調節旋鈕)是否合格。放線裝置的卸料裝置很重要,主要體現在釣到壹條大魚後,魚的沖擊力可達魚體重的8~10倍,5 kg ~10 kg的1條大魚上鉤後會帶動魚線向前沖,瞬時力可達50 kg ~100 kg。這個力是桿、線、鉤不能直接承受的,這也是為什麽很少用手竿釣到10公斤的大魚的主要原因。卸載裝置可以有效地減小這種強大的沖擊力。卸載裝置通常位於兩個地方。廉價簡單的放線裝置位於繞線輪前方,是壹個可以左右旋轉的圓蓋。順時針旋轉時,轉得越緊,阻力越大。逆時針轉,轉的越松,阻力越小,其卸荷的大小取決於釣魚者自己的控制和調節。卷軸後部安裝有明顯標記的卸載器,直徑為1.5cm ~ 2cm的突出圓形按鈕下方雕刻有1~10個正方形的圓盤,每個正方形旁邊標註有卸載編號,圓形按鈕也可以左右旋轉。圓盤上的數字從0~10.0順時針旋轉,數值越大阻力越大;反之,阻力越小。使用時,如果線的張力為4.78kg,可將旋鈕轉到3.8kg進行定位,這樣當魚的張力達到3.8kg時,卸力器就會自動放線,保護竿和線不受損傷。

拋竿遠,釣大魚,多釣魚。除了放線的主要作用外,桿與送經的大小匹配,線、桿、墜的大小粗細也很重要。主要是科學、合理、得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拋竿的威力。國外對拋桿各部分的配置很有講究,都標有詳細的型號配置。長期使用拋竿的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釣魚前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和調試,滿意了再掂量掂量手,就出去釣魚了。很多新手都不重視這個問題。釣魚時,誘餌拋不了多遠,或者很難放線,導致線斷了,跑了。

在中國,拋竿捕魚的技術沒有手釣的多。主要技術有淡水球鉤底釣、淡水串鉤底釣、懸釣、拖釣、餌釣等。海釣包括防浪提壩釣、提壩遠底釣、巖礁釣、沙灘漲潮釣、荒島多竿釣等等。海上有船釣,如停礁溝釣、系泊養殖區釣、船拖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