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西毒鎮是衡陽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縣委、縣政府所在地轄槐花、江口、米子、西毒、寶安、杭都、興聯、百福、黎姿、鄭達、赤水、農科、仙寓、通橋、石鼓、蓮花、鹽水、鐘弦、西毒鎮、曹蘭、雙橋、銅鼓、青木、聯盛、三岔。新沂、振興、新浦、盤龍、黃璐、天光、唐球、清平、小井、海龍、朱慶、梅林、慶安、東橋、青亭、健康、美美、喬林共63個村,15個居委會,面積152.6平方公裏,人口65438人。
區域概況
該鎮黨委、政府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帶領全鎮人民艱苦務實,促進了全縣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200O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31.1.2億元,比上年增長9.5%,榮獲“全省百強鄉鎮”稱號。該鎮依托資源、交通、區位優勢,形成了以機械、電子、化工、建材、印刷、包裝、食品、超硬材料、機制磚為主的企業集團。主要骨幹企業有南方鍋爐廠、縣第二建築總公司、第三機械廠、楚江電器設備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喜人。建成芋頭1萬畝、棉瓜套種3000畝、草莓300畝、山雞20萬只、良種豬5000頭等10種種植基地,規模養殖戶占全鎮總戶數的41%。進入新世紀,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發展是主題,調整是主線,富民是目標”的工作思路,發展前景令人鼓舞。西毒村有三個村辦企業,總產值6000萬,利潤600萬。在這裏打工的農民工有200多人。——團隊戰鬥力強。以萬中華為核心的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廉潔勤政,威信很高。是衡陽縣首批“村村通”先進單位。現在過渡到“組團式”,村幹部不直接去農戶家收錢催糧。——產業結構大幅調整。全村水田1.200畝,其中蔬菜800畝,水果1.50畝,高效家庭養殖200畝。——幹部群眾關系密切。該村先後榮獲司法部“人民調解先進單位”和市人民政府“兩個文明先進單位”稱號。免征農業稅的有三個組,組長養老金,老幹部工資,特需養老院。村裏近十年沒人上訪了。
江口村位於衡陽縣西毒鎮郊區,轄9個村民小組,512戶,2049人,總面積1.5平方公裏。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江口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帶領全村人民團結奮鬥,全村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目前,已建立了5個村辦企業,建成了工業園區,建起了兩棟富麗堂皇的綜合辦公樓,固定資產達850萬元。全村收入達90萬元,村民已連續6年免交。村民們創辦了737家私營企業。去年全村平均收入4860元,村民年收入超過2萬元,占總戶數的50%。8戶,資產1萬元,每戶建了人均居住面積40多平方米的新房,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素質。連續6年,該村實現了“五無”:無違法違紀、無刑事犯罪、無計劃外生育、無贍養人、無村民上訪、無人員加入邪教組織。每年被評為鎮縣先進單位,被衡陽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佳村”、“紅旗黨組織”。
地理優勢
西毒鎮有著獨特的位置和地理優勢。西毒鎮被譽為長株潭“金三角”的核心,京廣鐵路、京珠高速等南北大動脈在此與湘黔鐵路、上瑞高速等東西大通道交匯。京珠、上瑞高速出口即將開通;省道S315、省道1814穿境而過;湘江繞鎮而過,經長沙,入洞庭,入長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交通為西毒鎮奠定了基礎,連接三城,連接東西,溝通南北。也為人流、物流、信息、資金、技術的聚集提供了便利。
交通
交通便利,有31條鄉村公路,總長75公裏。西毒鎮計劃硬化道路6.8公裏,實際完成7.7公裏,投資約654.38+0.8萬元。除紅旗村部分路段外,西毒鎮所有村道均已硬化。西毒鎮還計劃在各村主幹道兩側進行綠化,種植香樟、桂花樹、杜榮樹等樹木。整個綠化帶長約12.6公裏,需要8400株植物,投資約8.5萬元。水利基礎設施方面,到去年底,西毒鎮已整修山坪塘9座,高標準水泥防護2公裏,疏浚河道14公裏,整修機港2座,總投資95萬元,比計劃投資45萬元多50多萬元。為了提高村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西毒鎮出臺了優厚的獎勵措施。如水泥硬化進村道路每公裏獎勵1萬元;單個水利工程材料費3000元以上獎勵20%,村民集資654.38+0.000元以上獎勵5%。
經濟狀況
企業
西毒村有三個村辦企業,總產值6000萬,利潤600萬。有200多名外地青年在讀。
農民工在這裏工作。——團隊戰鬥力強。以萬中華為核心的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廉潔勤政,威信很高。是衡陽縣首批“村村通”先進單位。現在過渡到“組團式”,村幹部不直接去農戶家收錢催糧。——產業結構大幅調整。全村水田1.200畝,其中蔬菜800畝,水果1.50畝,高效家庭養殖200畝。——幹部群眾關系密切。該村先後榮獲司法部“人民調解先進單位”和市人民政府“兩個文明先進單位”稱號。免征農業稅的有三個組,組長養老金,老幹部工資,特需養老院。村裏近十年沒人上訪了。2000年,全鎮生產總值達到31.1.2億元,比上年增長9.5%,榮獲“全省百強鎮”稱號。該鎮依托資源、交通、區位優勢,形成了以機械、電子、化工、建材、印刷、包裝、食品、超硬材料、機制磚為主的企業集團。主要骨幹企業有南方鍋爐廠、縣第二建築總公司、第三機械廠、楚江電器設備廠。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喜人。建成芋頭1萬畝、棉瓜套種3000畝、草莓300畝、山雞20萬只、良種豬5000頭等10種種植基地,規模養殖戶占全鎮總戶數的41%。通訊發達,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32%。各種設施設備不斷完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民營經濟迅速崛起。三和食品有限公司、郝彤電子、新鵬飛石業等民營企業產銷兩旺。機械、電子、化工、食品、建材、印刷、機制磚、商業、建築、交通和服務業日益繁榮,成為全市民營經濟的示範社區。
農業
南嶽七十二峰中,白雲峰、尖崗山、雷祖殿、九龍山巍然聳立,涓水河、梅林河、湘東運河川流不息。境內蘊藏著豐富的高純碳酸鹽巖、石膏巖和優質瓷土,極具開采價值。油茶、林業、茶產業在湖泊中養殖,珍珠持續養殖。建材、化工、建築、造紙、印染、畜牧養殖、食品加工等七大產業初具規模。甚至還有“金州區”牌高錳酸鉀,“雙肌臀”豬馳名中外。
農林牧漁全面發展。優質水稻、優質棉花、優質油料、良種豬、三黃雞、鮮魚、無公害蔬菜、瓜果、蘆竹、花卉等農產品生產基地逐步建立,省道S315沿線7公裏成為縣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範區。鹽水高效農業示範園,新橋振興優質瓜果示範片,全市知名。
該鎮建立了優質水稻、優質棉花、優質油茶、煙葉、龍須草、優質瓜果、時令蔬菜、良種家禽、特種水產、良種生豬等十大農產品基地。
吸引海外投資
西毒鎮加大招商力度,成立了招商辦。2003年招商引資10.6萬元,2004年至9月招商引資4200萬元,其中湖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招商引資10億元,壹期投資3000萬元開發矽酸鹽系列產品即微晶玻璃磚、玻璃石,填補國內空白。是年產值1億元的高檔建材。由深圳實業家戴老板投資6.5438億元創辦的烏龍茶科技示範園,種植了近300畝優質烏龍茶。這個項目以公司和農戶的形式成為中國第二大烏龍茶生產基地。是壹家集種植、養殖、收購、加工、銷售於壹體的農業產業化生產龍頭企業。特別是引進新品種,實施綠色無公害種植加工,促進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農業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養殖業突出豬祭產品改革。由北方農業大學牽頭的原生豬祭祀場,推動了梅林橋鎮生豬祭祀品改革,成立了四新生豬協會,全年出欄生豬654.38+006萬頭。同時養殖蝸牛、珍珠、牛蛙等特色,市場前景廣闊。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梅林橋鎮政務秩序順暢,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西毒鎮黨委、政府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招商引資、保商、富商、親商力度,積極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排憂解難,努力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創造優質環境。梅林橋鎮黨委、政府在謀發展、促發展的同時,廣泛動員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湧現出壹批先進典型。如該縣委員劉世明捐款65438+萬元,該縣礦業有限公司經理聶捐款65438+萬元,該縣委員、鎮商會會長捐款5萬元。壹批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大力支持,極大地改善了西毒鎮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加快了梅林橋鎮新農村建設進程。西毒鎮黨委、政府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招商引資、保商、富商、親商力度,積極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排憂解難,努力為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創造優質環境。鎮黨委、政府在謀發展、促發展的同時,廣泛動員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支持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社會聲望
每年被評為鎮縣先進單位,被衡陽市委市政府評為“十佳村”、“紅旗黨組織”。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全國文明鄉鎮”、“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先進單位”、“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是全市“明星鄉鎮”、全省“百強鄉鎮”、“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