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綠化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怎麽寫?

綠化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怎麽寫?

寫壹份可行性研究報告需要1個月,包括投資估算、財務分析、國民經濟評價。妳只能說妳需要壹種格式或者壹種模式。妳說的五年是指回收期,對嗎?我給妳提供壹個格式。

——這裏是分割線。

第壹部分是概述

總陳述作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第壹部分,應全面描述研究報告各部分的主要問題和研究結論,提出項目是否可行的最終建議,為可行性研究的審批提供方便。

(1)項目背景

1.項目名

2.項目組織者

3.項目的主管部門

4.項目的擬議區域和位置

5 .承擔可行性研究的單位和法定代表人。

6.研究工作的基礎

7.研究工作概述

(1)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項目開發和可行性研究概述。

(二)可行性研究結論

在可行性研究中,應對項目的產品銷售、原材料供應、生產規模、廠址技術方案、資金和融資總額、財務效益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效益等作出明確的結論。可行性研究結論包括:

1.市場預測和項目規模

2.原材料、燃料和電力供應

3.位置

4.項目工程技術方案

5.環境保護

6.工程組織和勞動能力

7.項目建設進度

8.投資估算和融資

9.項目財務經濟評價

10.項目綜合評價結論

(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在總論部分,可以對研究報告各部分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進行歸納和列表,以便審批和決策者對整個項目有壹個全面的了解。

(4)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說明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項目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建議。

第二部分是項目的背景和發展。

該部分應主要說明項目的立項過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開展過程、某投資方的項目、投資的必要性等。因此,需要系統地論述項目的背景和發展,說明項目的背景、投資原因、可行性研究前所做的工作及其結果、重要問題的決策和決策過程等。在描述抗戰項目概況的同時,應明確提出本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和問題。

(壹)項目背景

1.國家或行業發展計劃

2.項目發起人及其發起原因。

(二)項目開發概述

項目開發概述是指可行性研究前開展的工作,包括:

1.調查研究項目及其成果

2.試生產工作(項目)

3.初始現場勘測的初步勘測

4.項目建議書(編制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提交和審批流程

(三)投資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市場分析及建設規模

市場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壹個熱核項目的生產規模的確定、技術選擇、投資估算乃至選址,都要在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後才能決定。而且市場分析的結果還可以決定產品的價格和銷售收入,最終影響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能性。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詳細闡述市場需求預測和價格分析,確定建設規模。

(1)市場調查

1.對擬議項目產出使用情況的調查

2.產品現有生產能力調查

3.產品產量和銷售調查

4.替代產品調查

5.產品價格調查

6.國外市場調查

(2)市場預測

市場預測是市場研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延續。是根據市場調研獲得的信息和市場信息分析的結論,對本項目產品未來的市場需求及相關因素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判斷和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市場預測的結論是制定產品方案和確定項目建設規模的依據。

1.國內市場需求預測

(1)該產品的消費者

(2)產品消費狀況

(3)產品更新周期的特點

(4)可能的替代產品

(5)該產品使用中可能的新用途。

2.產品出口分析

(1)替代出口分析

(2)出口可行性分析

3.價格預測

(三)營銷策略

在商品經濟環境下,企業應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合理的銷售策略,努力擴大市場份額,穩定銷售價格,提高產品競爭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我們應該研究營銷策略。

1.促銷方法

(1)投資者份額

(2)企業營銷

(3)部分狀態獲取

(4)經銷商和代理商的情況分析。

2.銷售價格體系

3.推廣措施

4.產品銷售預測

(四)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1.產品方案

(1)列出產品名稱

(2)產品規格和標準

2.建設規模

(5)產品銷售收入預測

根據確定的產品規劃和建設規模以及預測的產品價格,可以估算產品銷售收入。

第四部分建設條件和選址

根據上壹部分對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的論證和建議,本部分根據建議的產品方案和規模,對資源、原材料、燃料、動力的供需可靠性進行研究,並對備選廠址進行進壹步的技術經濟分析,確定新址方案。

(1)資源和原材料

1.資源描述

2.原材料和主要輔助材料的供應

(1)原材料和主要輔助材料的需求和供應

(2)燃料動力和其他公共設施的供應

(3)主要原材料和燃料動力成本估算

3.生產測試用原材料。

(二)廠區的選擇

廠區的選擇不僅要符合產業布局和土地開發的政治規劃,還要考慮資源、區域地質、交通、環保四個要素。

1.自然條件

2.基礎設施

3.社會經濟條件

4.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

(3)選址

1.場地多方案比較

(1)地形、地貌和地質對比

(2)占地比較

(3)拆遷情況比較

(4)各項費用的比較

2.網站推薦方案

(1)畫出推薦站點的位置圖。

(2)描述廠址地形、地理、地貌的不足之處及推薦理由。

(3)環境條件分析

(4)占用土地類型分析

(5)推薦場地的主要技術經濟數據。

第五部分工廠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研究項目應采用的生產方法、技術和工藝流程、重要設備及其相應的總平面布置、主要車間組成和建築風格等技術方案。在此基礎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他工程量。該部分除文字說明外,還應列出壹些重要的數據和指標,並繪制總平面布置圖和工藝流程圖。

(1)項目構成

本項目投資的廠內外所有單體項目,以及包括生產設施、物流、交通、生活福利設施等配套項目。,都在項目範圍內。

(2)生產技術方案是指產品生產中采用的技術方案,如工藝技術、生產方法、主要設備、測量自動控制設備等。

1.產品標準。

描述本項目主要產品和副產品的質量標準。

2.生產方法

3.技術參數和工藝流程

4.主要工藝設備的選擇

5.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動力消耗指標

6.主要生產車間平面布置圖

(3)總平面布置原則

1.總體布局原則

總平面布置應根據各單項工程、工藝流程、物料輸入輸出、廢物排放和原料儲存、廠內外運輸以及工廠的自然條件、生產要求和功能以及行業、專業的設計規範進行布置。

2.廠內外運輸方案

3.倉庫存儲方案

4.覆蓋區域和分析

(4)土木工程

1.主要建築的建築特點和結構設計

2.特殊基礎工程設計

3.施工工程學

4.土木工程成本估算

(5)其他項目

1.給水排水工程

2.電力和公共工程

3.抗震設防

4.生活福利設施

第六部分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

在工程建設中,我們必須執行國家有關環境保護和職業安全衛生的法規和法律。必須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分析項目對環境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以及影響勞動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提出防治措施,進行評價,推薦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布局合理、對環境危害較小的最佳方案。根據國家現行規定,凡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實行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制度,同時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要有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的專題論述。

(壹)施工區域的環境狀況

(二)項目主要汙染源和汙染物

1.主要汙染源

2.主要汙染物

(3)項目采用的環境保護標準

(四)環境治理計劃

(5)對環境監測系統的建議

(六)環境保護投資估算

(七)環境影響投資估算

(八)勞動保護和安全衛生

1.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分析

2.主要職業安全和健康設施

3.勞動安全和職業衛生機構

4.對消防措施和設施的建議。

第七部分企業組織和人力資源配置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根據項目規模、項目構成和工藝流程,研究提出相應的企業組織機構、勞動定員總數、勞動力來源和相應的人員培訓計劃。

(1)企業組織

1.企業組織形式

2.企業工作系統

(2)勞動能力和人員培訓

1.勞動能力

2.員工年薪總額和平均年薪的估算。

3.人員培訓和成本估算

第八部分項目實施時間表

項目實施期進度計劃也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項目實施期也可稱為投資期,是指從擬建項目正式確定到項目正常生產的時間。這壹時期包括項目實施準備、資金籌措安排、勘探設計和設備訂貨、施工準備、建設和生產準備、試運行直至竣工驗收和交付。這幾個階段的投資活動和工作環節有的是相互作用、緊密聯系的,有的是同時進行、相互交叉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需要對項目實施期各階段的各項工作環節進行統壹規劃和綜合平衡,做出合理可行的安排。

(壹)項目實施的階段

1.建立項目實施管理組織

2.籌資安排

3.技術獲取和轉讓

4.勘探設計和設備訂單

5.施工準備

6.建築和生產設備

7.竣工驗收

(二)項目實施時間表

1.交叉圖表

2.網絡圖

(3)項目實施成本

1.建設單位管理費

2.生產準備費

3.生產人員培訓費

4.辦公和生活家具購買費用

5.探索世紀費

6.其他應當支付的費用

第九部分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建設項目的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分析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項目都需要計算所需的總投資,分析投資的融資方式,制定資金使用計劃。

(壹)項目總投資估算

建設項目總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投資。

1.固定資金總額

2.流動性估計

(2)融資

建設項目所需的投資資金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在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資金籌措工作是根據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的估算結果,研究落實資金的來源渠道和籌資方式,選擇條件有利的資金。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應逐項論證各種來源和渠道的資金及其籌措方式,並附必要的計算表格和附件。在可行性研究中,應說明以下內容。

1.資金來源

2.項目融資方案

(三)投資和使用計劃

1.投資使用計劃

2.貸款償還計劃

第十部分財務、經濟和社會效益評估

建設項目技術方案確定後,需要對不同方案的財務和經濟效益進行評價,判斷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可行,並對優秀方案進行比選。這壹部分的評價結論是建設方案選擇的主要依據之壹,也是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概述了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財務、經濟和社會效益評價的主要內容。

(壹)生產成本和銷售收入的估算

1.總單位成本

2.單位成本

3.銷售收入估算

財務評估

財務評價是考察項目建成後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外匯平衡能力等財務狀況,從而判斷建設項目的財務可行性。財務評價采用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動態方法為主。並將財務評價指標與相應的基準參數——財務基準收益率、行業平均回收期、平均投資利潤率、投資稅率進行比較,判斷項目在財務上是否可行。

(3)國民經濟評價

項目經濟評價的核心部分是國民經濟評價,也是決策部門考慮項目選擇的重要依據。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建立項目國民經濟評價,以經濟內部收益率為主要評價指標,利用影子價格、影子工資、社會折現率等參數計算項目國民經濟能力分析和外匯效應分析。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和實際需要,也可以計算經濟凈現值指標。對於涉及產品出口創匯或替代進口節約外匯的項目,應計算經濟外匯凈現值、經濟外匯成本或經濟節約外匯成本。

不確定性分析

不確定性分析是指建設項目評價中使用的大部分數據來自預測和估計。由於數據和信息有限,未來的實際情況可能與此不同,這將給項目投資決策帶來風險。為了避免或最小化風險,需要分析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以確定項目的可靠性。

根據分析內容和側重點的不同,不確定性分析可分為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壹般需要進行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可能視項目情況而定。

㈤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了對上述指標進行計算分析外,還應對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進行分析,即對無法量化的效益進行定性描述。

第二部分XI可行性研究的結論和建議

(1)結論和建議

根據前面章節的研究分析結果,從技術、經濟等方面對項目進行綜合評價,總結建設方案,並提出結論性意見和建議。主要內容有:

1.對擬建方案的建設條件、產品方案、技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影響提出結論性意見。

2.解釋主要的比較方案。

3.對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決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議。

4.說明擬修改的主要問題,提出修改建議。

5.對於不可行的項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問題和處理意見。

6.可行性研究中主要爭議問題的結論。

凡屬於項目可行性研究範圍,但在研究報告之外單獨編制的文件,均應列為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附件,並在附件中註明名稱、日期和編號。

(2)附件

1.項目建議書(初步可行性報告)

2.立項

3.選址報告

4.資源勘探報告

5.貸款意向書

6.環境影響報告

7.需要單獨研究的單項或配套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8.所需的市場調查報告

9.引進技術項目調查報告

10.引進外資的各種協議文件

11.其他主要比較方案的描述

12.其他人。

(3)附圖

1.廠址的地形或位置圖(帶等高線)。

2.總平面圖。(帶標高)。

3.工藝流程圖。

4.主廠房布置方案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