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專業全稱是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屬於管理科學。是由原科技信息專業、信息學專業、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合並而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主要特點是文理兼容,人才培養口徑寬、基礎厚。我國分類為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本科專業主要有三大類:壹是科技信息類專業;二是文科招收的信息學專業;第三是工商管理和金融。其中首次設立了科技信息專業。本專業主要是適應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為國家科技情報工作的發展培養專門人才。信息學專業,按文科招生,主要培養社會科學信息專業人才,以圖書館學為基礎,改革拓寬社會信息工作專業範圍,滿足社會對文獻信息管理人才和信息服務專業人才的需求。此外,我國高校的工商管理、金融及相關院系開設信息管理本科專業,主要為工商企業、農業企業、金融等行業培養信息組織、系統管理、研究咨詢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合並後,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文理兼收,由院系或學院招生,大三後再分流。比如2005年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按系統壹招生,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將該專業並入工商管理範疇,按學院招生。在專業設置上,高校強調管理、經濟、計算機等學科的融合與交叉。本專業畢業生不僅要具備現代管理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還要系統地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和技能。從主要課程可以看出本專業的特色,如計算概論、信息管理概論、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系統、調查統計方法、計算機網絡、數字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管理原理、信息經濟學、中文信息處理、微觀經濟學、信息安全、網絡管理、電子商務等。可以看出,這個專業的專業課的特點是多而“雜”,有計算機課、管理課、經濟課,很多課程都是綜合性的。20世紀初是中國推進國家信息工業化的重要時期。當前,各種信息服務的交叉和融合,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商業化、集成化和國際化,全球信息網絡的進步,都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經濟信息服務、咨詢、中介等社會行業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也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近年來,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去向從科技信息部門、圖書館和文獻信息服務部門擴展到各類企業、經濟、金融、咨詢和管理部門。他們可以在信息資源管理、信息技術應用、電子出版與數字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民族傳統文化整理與傳播等方面發揮優勢。從高校本科就業現狀來看,大部分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只有少部分選擇直接去公司、事業單位等單位就業。本專業學生考研時可報考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工商管理等相關專業。相關專業中最接近信息管理的專業是圖書館學。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系統的圖書館學理論知識和運用現代技術手段管理利用文獻信息能力的人才。他們受雇於圖書情報機構和信息部門,可以從事管理和信息服務工作。在基礎課方面,圖書館學和信息管理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是圖書館管理等圖書館課程比較多。
教育技術專業
業務發展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在新技術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包括各級師範院校和中學的教育技術課程教師,以及各級電化圖書館、大學和普通教育的教育技術人員。
業務培訓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接受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基本訓練,掌握新技術的教育應用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2.掌握教學系統分析、設計、管理和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3.具備制作媒體的基本能力(幻燈投影、電視電聲教材、電腦課件);
4.熟悉國家有關教育和教育技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教育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趨勢;
6.掌握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壹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菜:
主要科目:教育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計算機教育基礎、網絡教育應用、遠程教育、電視教材設計與制作、教育技術研究方法、教育傳播。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媒體制作實習、課程設計與開發實習、教育實習等。,壹般安排不少於20周。
學習時間:四年
學位授予:教育學或科學學士。
相近專業: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術學、初等教育、藝術教育、人文教育、科學教育、英語教育、歷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音樂教育、機電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