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歷
通俗地說,要看妳的學校和專業。咨詢公司不要求應聘者有什麽專業背景,也不要求是什麽學校畢業的,人員構成也比較多樣。比如貝恩的招聘是多元化的。要約人中,有學地理、醫學、信息管理、法學的,也有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而麥肯錫和BCG只關註北大、清華、交大、復旦的學生,專業是外語、經濟、計算機、通信(但沒有什麽是絕對的,等妳去改變)。至於碩士和本科哪個更有優勢,就更不好說了。關鍵看綜合素質和能力。說實話,碩士比本科沒有太大優勢。
2.學習成績
成績是個硬東西,本文就不說了,因為在案例面試之外看就很清楚了。成績高壹點總是好的,成績低壹點問題不大。只是不要太低。關鍵是需要其他部分來補分。但是,獎學金真的很重要,要再次強調。
3.英語能力
我覺得這裏說的英語能力並不壹定要求在任何國家英語競賽中獲得壹等獎,或者考高級口譯,GMAT,GRE,TOFEL,TSE等等。其實面試用的英語要求不是很高,不用說得像母語壹樣流利(如果可以,那是最好的)。關鍵是要流利準確地表達自己。說白了,讓別人明白妳的意思,妳說話就不累。
當然,如果妳在面試的時候英語很好,可能會加分。但是,我個人認為,外語其實是壹種工具,工具是幫助妳更好地表達自己,理解他人。只要我能達到這個水平,我想我的英語能力足以滿足我日常工作的需要。
對於英語口語不是很好的申請者來說,也不是沒有機會。麥肯錫、波士頓咨詢、科爾尼、羅蘭·貝格在壹輪面試中可能都會使用中文,以便讓應聘者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不過話說回來,最終進入麥肯錫、BCG、ATK ATK的人,英語都很好。
4.課外活動和獲得的榮譽
課外活動的經歷有時會彌補成績低的影響。因為參加課外活動,取得優異的成績,可以開闊視野,提高溝通表達能力。
現在的課外活動很多,麥肯錫的學者計劃,歐萊雅的Estrat,brandstorm策劃大賽,達能全球商業策劃大賽(都是來自交大的隊伍,拿過中國前兩個冠軍,世界第二名),殼牌Gourami商業挑戰賽,JA全球商業挑戰賽。創業策劃大賽、展覽策劃大賽、財務分析大賽、貝塔斯曼Media Inside、HPAIR、斯坦福亞洲科技創業活動等等。
參加課外活動的另壹個好處是,它可以幫助妳建立自己的關系網,為將來的需要擴展妳的關系網。
5.社區工作
社團工作主要體現妳是否有領導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加入學生社團、國際非營利組織、公益組織等。能體現妳的能力。社團工作的崗位不是最重要的,也不要求每個申請人都是學生會主席、研究會會長或者協會會長。因為未來的工作將是壹個團隊,不是每個人都是團隊的領導者,工作中需要領導者和成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更多的時候,妳會發現如何成為壹個優秀的合作者,執行者更重要,而不是成為領導者。
當然,如果妳做過領導,這可能會給妳帶來優勢。無論妳是學生會主席、社團主席還是系部長,帶領團隊的能力都能體現出來。作為壹名領導者,妳的成就或收獲將成為面試中討論的焦點。有的學生幹部只是掛個名,不辦實事,那他面試肯定什麽都不會說,這樣的人最終會被淘汰;但也有學生幹部會說說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有什麽收獲。這些都是面試官想聽到的。
我覺得teclast在《超越案例訪談》中提到的很對:無論妳是在學生社團還是學生會,無論妳是領導壹個300人還是5人的團隊,只要妳致力於提升自己,努力把這個團隊建設得更強大,妳就壹定會磨練出咨詢公司所看重的領導力和溝通能力。
6.實習經歷
實習經歷也很重要。我前面提到的咨詢公司希望找到“低風險”的人。低風險是指妳在這壹行做過類似的工作,比較了解這壹行。所以如果妳想咨詢,最好的實習經歷無疑是咨詢公司。
目前麥肯錫、BCG、貝恩、羅蘭·貝格、Lek、Bah、ATK、Monitor等公司都有招聘兼職或實習生的制度,BBS上也經常有這方面的信息。不過,還有壹種方法大概率可以在這些咨詢公司做實習,就是校友推薦。如果有熟悉的兄弟姐妹或者親戚朋友在這些咨詢公司工作,內部推薦會讓妳更容易獲得實習機會,至少是面試機會。
我認識的壹些同學,之前沒有實習或者兼職經歷,但是第壹次實習就想進頂尖的咨詢公司或者有些同學沒有做過非技術類的工作,壹下子從技術類公司跳到咨詢公司實習是不現實的。這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壹定的馬太效應,所以壹定要多積累實習經驗,無論是行業內的公司,還是服務行業,無論是技術類還是非技術類的工作,從底層做起,這樣既能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又能積累壹定的行業經驗。
簡歷上不需要列太多實習經歷,列3-4個就行,不然會讓人覺得心裏太活,不靠譜,呵呵。Btw,不要把做家教或者做義工的經歷放到實習經歷裏,不倫不類。
綜上所述,壹句話,簡歷中要盡量突出自己的優點和特點,千萬不要寫虛假信息,不要誇大事實。壹旦被發現,妳會失去面試的機會,甚至會被認為性格有問題,影響妳以後的就業。簡歷準備好了,我們來看看應聘咨詢公司,參加案例面試需要哪些知識。
如果妳是非經管類專業,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可能對妳的經管類知識要求不高,但是我覺得必備的經管類基礎知識還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包括:
1.4p(產品、價格、場所、推廣)是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唯壹法寶。
2.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
3.卡介苗矩陣
4.波特的五種力量(邁克爾·波特的重要戰略理論)和三種戰略。
5.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
6.公司金融公司金融(股票,債券,利率,凈現值法,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WACC等。)
7.M & amp的基本知識
8.產品壽命周期
9.價值鏈分析
基準和最佳實踐。
等壹下。參考書請參考《案例訪談之外的展望》。
另外,積累壹些必要的行業知識也很重要。比如汽車行業、金融行業、快速消費品行業、電信行業、能源行業、制造業等。都是案例面試中的熱門行業,面試官會更傾向於使用這些行業的案例。
平時可以多看看報紙雜誌,比如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哈佛商業評論,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麥肯錫季刊等。這些書籍將幫助妳積累必要的行業知識,並獲得專家對此類問題的意見。另外可以加入壹些優秀的社團,對不同的行業有壹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