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大多數人永遠沒有壹刻改變命運:他們踩的坑,就是妳明天的路。

大多數人永遠沒有壹刻改變命運:他們踩的坑,就是妳明天的路。

文|小昭玻璃

壹,

妳知道“失業”這個詞的分量嗎?

我高中的時候,正好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自從引入市場競爭後,很多老國企再也看不到曾經的風光,比如曾經紅極壹時的安紡廠。當時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最好的職業選擇就是去這麽大的國企,然後安然退休。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妳可能不知道的是,這麽大的工廠,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是三代人的“飯碗”:從爺爺奶奶到父母再到孩子,有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壹個走上崗位的機會,甚至想盡辦法提前退休。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悲劇的。

在改革之風吹遍全國的時候,誰也沒想到,大型臃腫的國企,說破產就破產。

那些失業的人現在去了哪裏?

講壹個真實的故事。

我家壹個遠房親戚阿芳(化名)就在這樣壹家國企。她父親任職沒兩年,工廠倒閉了。

因為學歷低,缺乏競爭力,阿芳只能到處打零工,現在在家門口的超市做收銀員,壹個月收入不到壹千塊錢;

阿芳的老公也是工廠的,下崗了。他在壹家公司做門衛,月薪不到三千。

夫妻倆省吃儉用,日子過得很拮據。他們三個人擠在不到50平米的房子裏。唯壹的希望是他們正在讀高中的女兒娟子(化名)能考上大學,不要重蹈父母的覆轍。

那壹年,娟子發揮很差,只被高校錄取。為了盡快減輕家庭負擔,娟子沒有選擇復讀。

於是,娟子來到壹所三線城市的普通大學,把市場營銷當成靈丹妙藥來學。

轉眼間大學畢業,娟子開始了艱難的就業過程。

來到人才市場,她發現自己沒有專業,沒有特長,沒有感興趣的方向。整個人處於“懵懂”狀態。當她發現自己不適合做銷售時,就來到了壹家公司做文員。

做了兩年多文員,工資低,在相親市場受到歧視。在這個前提下,娟子找到了壹個不那麽討厭她的丈夫。當然,對方條件也沒那麽好,對婚姻的期望無非是“群居”。

後來娟子懷孕生了寶寶,換了幾次工作,壹次比壹次想的好。但是後來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選擇的職業已經很少了。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在壹家事業單位做後勤,屬於臨時工性質。

有人勸她學點東西,說這樣的臨時工總是不是個東西。萬壹以後裁員怎麽辦?

她也動了這個念頭,去會計培訓機構打聽了壹下。她回去和丈夫商量的時候,遭到了男人的強烈反對。

男人說,妳只要帶著寶寶,做好家務就行了。至於工作,隨便找個人賺點錢就行了。何必花那點錢去學東西呢?

年邁的父母也勸她,在這個年紀,妳應該認命。現在到處都是30多歲高學歷的人,有的還是找不到工作。啊,知足吧。

時光飛逝,娟子現在已經40歲了。不久前,她被公司通知不再續約,再次陷入困境。

她的情緒很糟糕,甚至整個人的脾氣都不太好,容貌也蒼老了許多。她總是在晚上去菜市場,只是為了能夠買到不太新鮮的特色菜。......

妳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不知道妳有沒有想過。曾幾何時,他們朝氣蓬勃,滿懷期待,但後來發生了什麽,讓這些人痛苦地掙紮在生存線上?

第二,

妳知道無知的代價嗎?

咨詢至今的五年多時間裏,我知道太多的普通人,因為無知,在本該奮鬥的年紀浪費了時間,在本該收獲的季節壹無所有。

上網看看有多少人堅守著“低薪看到底,枯燥乏味”的工作,壹邊抱怨,壹邊只能像鐘擺壹樣重復著多年的枯燥乏味。

妳能想象嗎?

壹個人在失意,超級自卑的時候,真的能像很多雞湯文,雞血文宣傳的那樣,等待命運的轉折,做出人生的反擊嗎?

大多數時候,他們不會。

因為他們有壹種難以察覺的思維或行為慣性,那就是——

他們壹生都在努力,就是拼命尋找捷徑。

他們總是關註著誰壹夜暴富的新聞,不斷地把錢花在概率極低的投資上(比如買彩票),卻從來沒有意識到,壹個人的命運,就像壹盤棋,就像走錯了壹步,妳必須未雨綢繆,步步為營,才能迎來所謂的“命運轉折點”。

或者即使這樣的想法閃過他們的腦海,也很快會被壹堆理由駁倒。

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做出重大改變的可能性。他們考慮最多的是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所謂最好的未來。

——如果世界如他們所願,那就是對奮鬥的人最大的不公平。

我接觸過很多咨詢師,他們在決定做職業規劃時所面臨的壓力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

他們的家人或者朋友會說:“策劃這個東西有什麽用?我看妳也是腦殘,還花這個錢!要不妳請我吃飯我幫妳解決……”

但事實上呢?

他們能給妳提供的,無非是他們的經驗和認知。這些真的有參考意義嗎?

妳不妨觀察壹下這個人。如果對方還在生活的“水深火熱”中掙紮,妳怎麽敢把自己的前途和未來的參考權放在這個人身上?

妳怎麽保證這個人告訴妳的壹切都符合自己,而且專業實用?

總有人問我,規劃真的有用嗎?

我的回答是-

“規劃不壹定有用,但沒有規劃就改變不了命運!”

很多人認為那些成功人士失去童年的快樂是得不償失的,但他們不明白的是,除了極少數極端的情況,所有的勤奮或努力都只是成功人士的壹種選擇。

這就好比妳考什麽樣的學校,選擇什麽樣的專業,甚至選擇什麽樣的工作,愛什麽樣的愛人。人生延長,無非是壹個又壹個選擇,包括是選擇在逆境中麻痹放縱還是選擇痛定思痛,尋求改變。

改變是妳主動追求的結果,它從不不請自來。

第三,

妳知道人壹旦做出錯誤的選擇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嗎?

如今,互聯網的滲透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沖擊,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太多人迷茫困倦,很多人踩過的坑壹般如下:

1,缺乏自我意識,容易受他人影響。

壹個人的觀點絕不是憑空而來的。

我們會在訓練營中強調壹個重點模型,它的基礎是建立在固定的意見上的。

只有形成固定的意見,行為才有效,決策才有效。

看看妳身邊的大多數人,他們的人生是怎麽度過的?

王爾德說,沒有人能富有到可以救贖自己的過去;過去,我回不去了。

所以,從壹個職業規劃者的角度,我特別想告訴妳——

“人生的起跑線很重要。妳選擇的第壹份工作和領域能在多大程度上成就妳,也會毀掉妳。重要的不是它有多有錢,而是它和妳是否匹配。”

記住,妳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也不是家人意誌的衍生物。如果可以,請好好規劃自己的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軌道,找對壹群人,而不是跌跌撞撞,虛度大好年華。

2.這個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叫做“死短板”

我特別欣賞壹句話,那就是:

"人生的職業發展就像品牌,只不過妳的產品是妳自己."

妳接下來做的每壹個決定,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會日積月累,塑造妳明天的樣子。

如果妳現在的情況不是妳想要的,那壹定是妳過去的決定有問題。

如果今天,妳還是搞不清自己去過哪裏,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絆倒自己的缺點。如果妳今天的所作所為與妳自身的特點相差甚遠,我建議妳盡早放下。

3.茍延殘喘是對自己極大的不負責任。

適合妳的職業至少符合三個特征-

首先,它可以發揮妳的長處,或者開發妳的潛在優勢;

其次,它讓妳可以避免自己的缺點,或者說妳不需要利用自己的缺點;

最後,壹定要符合妳內在的價值觀,能到達妳想要的地方。

如果壹個職業不能為妳揚長避短,甚至不能“取長補短”,妳的人生註定充滿挫折。妳盡力做的壹件事就是“削足適履”—

結果是從身體到內心的折磨和撕裂,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精神抑郁和心理疾病。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雖然現在的工作錢少看不到未來,但也不需要把腦袋用在休閑和安逸上,妳只要留下來就行了——

我想說,如果妳今天不離開,妳會逐漸變得無法離開,最後妳不會離開。直到危機來臨,妳哭著說:“我除了充電什麽都不會!”“收費站工作人員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妳的明天。

因為妳未來的壹切都已經在今天的選擇中埋下了伏筆。

4,壹味的逃避,最後還是逃避。

為了不面對就業市場的壓力,很多人選擇讀研甚至讀博。

對他們來說,象牙塔是他們用來逃避殘酷現實的角落。

但是妳需要知道的是,面對殘酷的競爭越少,妳的競爭力就會越弱。

有些人就陷入了這樣的“僵局”:

我並不熱愛這個學科和專業,也沒有動力去學習。所以妳今天投入的時間,經驗,甚至金錢成本,都無法讓妳得到壹個對等的職位。即使隨著年齡的增長,妳的價值也在縮水。

在現在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所有的利弊都會被無限放大。

妳的懶惰,妳的逃避,妳的壹知半解,根本不足以支撐妳推定的“個人IP”——如果妳以為渾水摸魚就能成為大V,那只能說妳幼稚!

在競爭激烈的互聯網世界,只有擠進前10%的陣列,才能盈利。

其投入的精力、時間、腦力等成本遠遠超出妳的想象!

所以,如果妳真的想做點什麽,就不要盲目踏入學歷提升的行列。妳要多接觸社會,多了解崗位的真實信息,然後選擇深造的方向。

——這種選擇和投資更加務實高效。

第四,

職業規劃真的有用嗎?

說實話,職業規劃不是算命,不是“靈丹妙藥”,不可能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

但是,如果妳不願意投入精力、時間和壹定的金錢去梳理過去,借助專業的力量體系去尋找自己,妳的職業發展就會像陷入泥潭壹樣,越來越無力。

——而這是妳的思維很久以來為自己編織的壹張無形的網。

其實我們的思維有自己的運行規律。

核心層面是信仰,信仰是能力的土壤。能力決定行動,行動才能給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

壹個人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就必須學會“在上升維度中思考”。

就像壹個人的長期貧困,TA不應該只從行為、環境等方面去思考,而應該進壹步推演,找到根源。

如果妳循跡而行,就會發現信仰層面有問題。這些人的信仰往往是這樣的——

我沒有錢,所以我必須減少開支,這樣我才能有更多的財富。

在這種信念的支配下,他們對投資吝嗇,卻越來越窮。

這個時候,他們必須重塑自己的價值觀,那就是——

我必須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去換足夠的錢。

有了這種信念,人們才不會只關註眼前的利益,而會試圖站在更高的層面上看待問題本身,錘煉自己的戰略思維和眼光,為未來的投資花錢,為自己打造更高的社會地位,從而吸引財富。

只有TA開始願意投資自己,開始走出去接觸更多的圈子,TA才能逐漸走出困境,讓生活進入正向循環。

還是那句話,凡事都有代價,看妳追求的是什麽;

而如何選擇壹切都取決於妳自己的認知和判斷。

以上。

作者簡介:趙曉麗,資深職業規劃師、國家心理咨詢師、職場作家。著有基於職業咨詢案例研究的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妳的生活需要重新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咨詢和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與工作方法新幹貨書《從極簡到極致:做專業領域的厲害人物》被評為2018年經濟管理類十大最佳書籍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