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12電影成功的原因

2012電影成功的原因

作為壹部災難片,2012在視覺效果上自然是非常出色的。之前的預告片中,鋪天蓋地的災難場面已經足夠震撼,但在大銀幕上目睹的感覺還是非同壹般。加州沈入海底,肯尼迪號航母撞上白宮,黃石國家公園火山爆發,海水漫過喜馬拉雅山,這些真的是藝術想象力和視覺特效技術完美結合的經典鏡頭。因為大陸觀眾要到2010年6月才能看到《阿凡達》,所以毫無疑問,今年大陸觀眾的最佳視覺效果片是2012。

但是,如果壹部災難片只是視覺效果上的優秀,很快就會讓觀眾厭倦。畢竟感官刺激在任何電影裏都只是調料,即使是災難片,主菜也得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還好這部電影的神聽到了我之前的怨念。導演羅蘭·艾默裏奇沒有犯《萬年史前》(公元前10000年)的錯誤,避免了《2012》中單純感官刺激的積累,而是在劇本上下足了功夫,將這些視覺效果場景巧妙融合。基本上本片中的視覺特效場景很少是單純為了展示而展示的,都是很好的與劇情和人物結合。

像羅蘭·艾默裏奇導演的《後天》壹樣,2012的主要故事聚焦於壹個普通家庭的命運。由約翰·庫薩克主演的男主角是壹個失敗的作家。他偶然得知世界將要毀滅的消息,為了拯救家人,他踏上了驚心動魄的冒險之旅。在這個故事主線的帶領下,故事的各個子線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所有的劇情張力都來自於各種膚色的人面對災難時的反應,那些之前預告片裏描述的災難場景很壯觀,但真正打動觀眾的是人性的美好和堅韌。

當然,對於現在的觀眾來說,這個已經基本被模式化的故事並沒有什麽新鮮和驚喜。對於類型片和災難片有經驗的人,基本上30分鐘左右就能判斷出誰會活下來,誰會死。但是2012憑借其強大的視覺效果,還是給了這些刻板印象不壹樣的感覺。這就是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力量。面對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它總能在其中找到壹些相似之處,並將這些跨文化的人性相似之處巧妙地融入故事中,再用強大的視覺效果重新包裝,最終整合出壹部讓大多數觀眾感到滿意和刺激的電影。

《2012》中的“中國元素”可以說是近年來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中最具表現力,也是最積極的壹個。拯救人類的方舟計劃是在中國進行的(從地貌上看,應該是在西藏)。導演借片中那個討厭的美國佬之口,感慨道:(大意)這麽龐大的工作量,只有中國能做!(對了,我有點奉承大陸觀眾了)

顯然,好萊塢已經將中國大陸快速發展的電影市場視為未來最具潛力的市場,這也是為什麽好萊塢如此煞費苦心地用這些中國元素來迎合大陸市場的原因。但在影片上映前,我看到壹些發行商在宣傳中甚至提到了“中國拯救世界”和“汶川精神”。不得不說這是壹廂情願的過度宣傳,以至於有點情色。但中國與拯救世界無關,只是做妳該做的。而且這部電影和汶川沒有任何關系。

(影片中,飾演壹名中國藏族工人的演員在《黑暗騎士》中飾演被蝙蝠俠虐待的港反派劉先生,中國女演員則飾演壹名藏族老奶奶,長相有些奇怪,主要是又白又胖,不像藏族人。)

值得壹提的是,在扣人心弦的特效場景和扣人心弦的劇情當中,導演總會記得給觀眾加點幽默的調味品。影片中類似的亮點還有很多。至於能感受到多少,就看妳的笑容了。

羅蘭·艾默裏奇導演作為壹個德國人和歐洲人,可能也不太喜歡美國,所以埋了很多美國人在裏面。看過《後天》的人都知道,壹個美國總統基本上很難在他的電影裏生存。

當主人公帶領他的家人逃離時,他與壹位俄羅斯百萬富翁(嗯,他是億萬富翁,因為他能買得起三張的機票,每張價值65,438億歐元)壹起乘坐壹架大飛機前往中國。這架大飛機是壹架安東諾夫An-225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起飛重量超過600噸。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孩子們看到後驚呼,俄羅斯百萬富翁自豪地說這是俄羅斯制造。(安-225實際上是由烏克蘭的安東諾夫航空研究和技術聯合體研制的,嚴格來說並不是俄羅斯的。飛機最大航程15400公裏。影片中,飛機從美國西海岸壹次性飛到中國四川,沒有加油。)

對於劉的影迷來說,我不得不說,劉的影子在這部電影中經常隱約閃現。比如災難來臨時,如何選擇誰能上方舟,誰不能?只要讀者熟悉劉的作品,就不難得到自己的答案。

而劉在《黑暗森林》中的壹句名言,也在本片中得到變相的體現:是不是要給文明以時間?還是教化歲月?

幕後,即將到來的世界末日

如果我們要討論當今好萊塢誰最熱衷於災難題材,羅蘭·艾默裏奇的名字壹定是首屈壹指的。這位曾經執導過《獨立日》、《後天》等災難片的導演,壹直以毀滅人類文明為樂。這壹次,他選擇了“2012。”以世界末日為噱頭。關於這部新作品,羅蘭·艾默裏奇說:“這麽多年來,我主要拍攝災難片。很多人都跟我說過,他們很喜歡《後天》這樣的電影。我問他們為什麽,他們告訴我,在屏幕上看到熟悉的城市被摧毀,會是壹種不可思議的震撼。想到這裏,我開始琢磨2012的世界末日主題。其實我在拍獨立日的時候就已經有了1999拍世界末日的想法。可惜當時趕不上,於是在2006年開始構思“2012”的故事。這壹次,我們要在地球毀滅之前拍這部電影(笑)。”

在談到自己為何如此鐘愛災難題材時,羅蘭·艾默裏奇說:“災難電影是壹部沖突性很強的電影。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可能會舍棄很多需要仔細考慮的元素。這是壹種極端的對抗,關系到生命的存亡。這是壹場生與死的較量,每個人都很容易被這種題材的電影吸引。對我來說,我喜歡描述城市的虛擬災難,這會讓大家提高警覺,居安思危。”2012”講述了壹種可能性。2012年地球會走到盡頭嗎?如果是真的,人類文明會怎麽做?地球上的居民應該怎麽做?影片突出了這些內容。”

“我對《2012》非常滿意”,羅蘭·艾默裏奇這樣評價自己的新作。”這部電影有壹個遺憾,就是制作時間非常緊迫,要在今年聖誕節前上映這部作品,比我原來的計劃提前了很長時間。所以這就導致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很多事情,尤其是電腦特效。特效是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這次特效鏡頭這麽多,第壹次感覺壓力這麽大。制作團隊需要拍攝世界各地的場景,然後我們會壹起討論如何呈現這些城市的破壞場景。有壹段時間,我們整個團隊幾乎天天開會,反復討論很多細節。好在這壹切都是保質保量按時完成的。"

約翰·庫薩克帶頭。

在《2012》中,約翰·庫薩克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為什麽選擇約翰?羅蘭·艾默裏奇說:“奇怪的是,當我開始構思這個故事時,在我的腦海中,主人公看起來像約翰·庫薩克。我看過他過去的壹些作品。他很好地把握了驚悚片的主題。我喜歡在電影中捕捉他的即興表演,給這部電影加入很多有趣的元素。”

至於約翰·庫薩克本人,他拍過很多獨立電影,也有《身份》、《1408幻影》等廣受好評的作品,他也對2012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完全認為這部電影是我的獨角戲。我的角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連接影片中的所有角色,我們壹起組成了這部電影。我在片中是壹個學者,我喜歡這個高級知識分子的角色,因為拯救世界的永遠是這種人(笑)。”

羅蘭·艾默裏奇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詳細闡述了他是如何設計約翰·庫薩克這個角色的:“所有這樣的災難電影都需要壹個相對權威和壹些弱點的角色。在邁克爾·貝的《世界末日》中,我認為布魯斯·威利斯這個角色非常經典。他是壹個非常真實的人,非常有個性。最後,他犧牲的決定是合理的。壹部優秀的災難片,就應該有這樣壹個充滿人性的平凡角色。基於這個想法,我創造了由約翰·庫薩克扮演的傑克森柯蒂斯。在這部電影中,傑克遜·柯蒂斯面臨著許多危險,同時不得不拯救他的家人。這部電影描述了壹個普通人是如何成為英雄的。他的戲份很重,電影大部分時間都圍繞著他展開。約翰·庫薩克活靈活現地扮演了這個角色。”

這部電影的原名叫《永別了亞特蘭蒂斯》。

《2012》投資2億美元,是羅蘭·艾默裏奇執導的最昂貴的電影。

拍《2012》預告片的時候,電影的配樂還沒有完成,所以用的是閃靈的原聲。

其實2012的末世論是西方的思想,不是瑪雅人創造的。相反,瑪雅人只認為2012年後,世界將進入壹個新時代,這與世界末日關系不大。

電影原計劃2010上映,但是2008年羅蘭·艾默裏奇導演的作品《萬年史前》票房和口碑都很不理想,於是羅蘭·艾默裏奇加快了《2012》的制作,電影提前壹年上映。

和羅蘭·艾默裏奇執導的其他作品壹樣,羅蘭·艾默裏奇也參與了《2012》的劇本創作。

鑒於《2012》中有大量描寫現實城市中災難的情節和鏡頭,美國電影協會壹度對該片的分級產生了激烈的爭議,相當壹部分人認為該片應該被定為r級,但最終考慮到該片並沒有出現太血腥的段落,《2012》最終被定為PG-1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