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距離昆明主城區28公裏。1995撤縣設市,轄7鎮2街道辦事處,人口31萬。位於東經102。8'~102。北緯24度37分。31'~25。6'。南北長約66.5公裏,東西寬約46.4公裏,總面積1321平方公裏。東、東北與西山區接壤,西、西北與祿豐縣接壤,南、東南與晉寧縣接壤,西南與易門縣接壤。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4.7。丙.
安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320國道直通緬甸,昆安、安楚高速、成昆鐵路穿境而過。安進高速公路和昆廣鐵路已經開工建設,柏油路直通行政村。
歷史的發展
安寧歷史悠久。漢武帝第二年(公元前109),西漢在此設李安然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稱安寧縣。元朝十二年(公元1275年),稱安寧郡。2年(公元1913),改稱安寧縣。1950年4月20日,安寧縣人民0成立。1956 10,安寧縣改為昆明市安寧區。1959年9月,改稱安寧縣。1995 10 10月13、安寧市經國務院批準成立。
行政區劃
安寧市轄7個鎮和2個街道辦事處(即八街、溫泉、青龍、草鋪、陸_、太平6個鎮和李安然、金房2個街道辦事處),有68個村民委員會,397個村民小組,12個居委會,388個自然村。
人口和國籍
2002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65654,38+0,000人,比上年末增加7534人,增長2.9%。出生率為10.13‰,死亡率為5.03‰,自然增長率為5.10‰。有白族,彜族,苗族,回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居住在城市總人口29200人。
經濟學會
2003年以來,安寧努力解放思想,營造發展環境,實現了招商引資的歷史性突破,掀起了第四次大規模工業開發建設,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地區生產總值從2002年的46.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96.65438億元;人均GDP突破3萬元。地方財政總收入由6.46億元增加到265438+5900萬元;壹般預算收入從2.94億元增加到8.54億元。引進大項目近百個,協議引資近600億元,到位資金超過6543.8+0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623億元,比前五年增加90億元。非公有制經濟比重提高到34.7%,年產值超億元的民營企業由1家增加到10家。區域經濟實力位居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全省前10名縣(市)前列。李安然、青龍鎮財政收入突破1億元,李安然鎮成為“全國千強鎮”。我們在工作中把握了“五個堅持”:
第壹,堅持解放思想。2003年以來,我市緊緊抓住理論武裝這個靈魂,建設學習型領導班子和學習型幹部隊伍,借江浙粵平臺,以多種形式積累幹部800人,以班子專題走訪、幹部掛職學習為鋪墊,不斷掀起解放思想的熱潮。廣大幹部更新了觀念,掃除了妨礙和阻止發展的思想,牢固樹立了“快進就是發展,慢進就是後退”的思想,形成了想發展、團結幹事的良好氛圍。
二是堅持環境立市。牢固樹立“企業註重生產、創造環境”的發展理念,強化“服務”和“城市區域”意識,深入實施“生態、城鄉基礎、教育、衛生、人文、親商、法制、誠信”八大環境建設。建立“四個系統”(集中辦公系統、項目程序委托系統、領導責任推進系統、全程跟蹤服務系統),為兔民鋪設高效便捷的綠色通道。堅持區域經濟運行分析機制,形成0和企業之間的發展新格局。在全省率先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減輕企業負擔。榮獲“中國50個投資環境誠信安全區”稱號。
三是堅持工業強市。引進了中國華電集團、雲天化集團等壹批企業,完成了壹批重大項目,累計完成工業投資超過6543.8+06億元。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向優勢企業集中優質資源。安寧工業園被列為省級工業園區和全省重點行業循環經濟10示範園區。鋼鐵、磷化工產業進壹步發展,電力、新型建材、飼料等新興產業快速崛起。2007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288億元,增加值5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36家增加到78家。
四是堅持城鎮化。經過努力,安寧成為雲南首個國家園林城市,連續10年獲得“省級壹級衛生城市”稱號,兩次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市”。全市森林覆蓋率66.6%,建成區綠地率37.1%,綠化覆蓋率41.2%,人均綠地面積12.8平方米。啟動大屯、太平兩個新區建設,掀起城建0。大屯新區規劃總面積7.1平方公裏。新區基礎設施基本完成,多家企業進入生活區建設,總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太平新區規劃總面積60多平方公裏,已實施主幹道建設,引進項目10多個,其中廣州恒大集團計劃投資85億元的國際會議旅遊度假中心項目。城市建成區面積增加到19.2平方公裏,城鎮化率達到63.15%。
五是堅持城鄉統籌。實施“四大工程”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反饋項目: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村村通”工程的實施,使所有行政村通了柏油路,全市農村群眾基本喝上了幹凈水。全市96%以上的農民收看了6個以上頻道的有線電視。以三年為壹個周期,為18歲以上農民提供免費體檢,建立健康檔案。
教育工程:著力提高農民素質,農村孩子高中畢業才回家。高標準、新體制建設安寧中學,全面實施農村學生寄宿制教育,農村寄宿制學生每人每月補助50~200元。在過去的三年裏,該市在教育方面的投資超過了2億元。
總體規劃項目:推進城鄉壹體化。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探索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和養老保險制度,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意願從農村遷入城鎮並統壹住房居住的失地農民,可連續三年享受每人每月190元的生活補助,按0補助18000元、個人繳費12000元的標準參加養老保險,今後享受養老金300元,逐步納入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公共交通、供水供電、垃圾無害化處理、汙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壹體化。目前,自然村道路硬化達到56%,農村公交覆蓋率達到38%。
核心工程:建立四大機制鞏固基層組織建設。財政投入機制:黨建經費納入市級財政預算,每年按當地可用財力的2.5%撥付,主要用於農村基層黨建。村幹部每月補貼最高1.200元,最低400元,並為每位組幹部購買養老保險。選拔任用機制:大力開展“壹肩挑”,村“兩委”主要領導比例由換屆前的4.8%提高到91.6%;提拔村幹部當副市長。培訓提升機制:市委黨校每年輪訓壹次村幹部。監督管理機制:實行村幹部述職和問責罷免評價制度,建立村(社區)幹部管理、考核、評價和監督制度。
目前,安寧正處於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和城市化發展的加速期。安寧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昆明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圍繞建設現代化綠色工業城市的目標,實施“環境立市、產業城鎮化”三大戰略,推進“解放思想、環境立市、產業立市、城鄉統籌、和諧社會、執政興市”六大工程。
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6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14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6543.8+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分別達到6214元和19612元。三次產業比例為5.5∶60.5∶34;建成區30平方公裏,城鎮化水平70%以上;打造“和平創業、和平生活、和平休閑、和平教育”的城市品牌;把安寧建設成為全省最大的鋼鐵和磷化工基地、新型工業化和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
2021年4月,安寧市在2021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排名(縣級市)中排名第62位。
2021年4月,安寧市在中國特色美食100強榜單中排名19。
2021,1,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排名出爐,安寧市排名127。
2021 1,農業農村部推薦安寧市為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
6月5438-2020年2月,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名單出爐,安寧市排名1。
2020年6月,165438+10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次復查保留榮譽稱號的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安寧市入選。
2020年9月,“2020年中國西部百強縣市”名單公布,安寧市上榜,排名第六。
2019年6月,安寧市入選2019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6位。
2065438+2009年3月,水利部公布了首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安寧市榜上有名。
2018年6月,安寧入選2018中國西部百強縣市,排名12。
2017 11,安寧市被列入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上壹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確認保留榮譽稱號。
2017年2月,安寧市被列入2016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