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狗壹直是人類的朋友和得力助手。從邊境巡邏、緝毒、破案、救死扶傷到給盲人指路、陪伴主人,隨處可見。正因為如此,狗幾乎在全世界都受到喜愛和保護。各種狗協會遍布世界各地,西方發達國家也有很多專門為狗設立的服務機構。過去,為了控制狂犬病對人的威脅,中國曾經實行過殺狗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狂犬病已經通過接種疫苗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近年來各大城市逐漸改變了過去盲目殺狗的不人道做法,制定了壹系列更加客觀合理的養狗規章制度,使我國的養狗事業逐漸走向科學化、法制化。
狗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食肉目。狗的祖先主要捕食小動物,偶爾用塊莖充饑。狗被人類訓練後,飲食習慣改變,成為以肉食為主的雜食動物,但吃素也能維持生命。即便如此,它們仍然保持著以肉食為主的消化特征。比如狗的牙齒上下各有壹對鋒利的犬齒,說明食肉動物善於咬住獵物。狗的臼齒也很尖很強,可以切斷食物。啃骨頭時,上下牙之間的壓力可達165 kg,但不善於咀嚼。所以狗狗吃飯的時候,真的是“狼吞虎咽”,很少咀嚼。狗的食管壁上有豐富的橫紋肌,在嘔吐中樞發達。在攝入毒物時,能引起強烈的嘔吐反射,將吞進肚子裏的毒物排出體外,是壹種獨特的防禦技能。狗的唾液腺發達,能分泌大量唾液,滋潤口腔和進食,有利於咀嚼和吞咽。唾液中還含有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在炎熱的季節,依靠唾液中水分的蒸發來散熱,從而調節體溫。所以在夏天,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狗狗張開嘴,伸出長長的舌頭來代替出汗散熱。狗的胃呈梨形,胃液中鹽酸含量為0.4~0.6%,居家畜之首。鹽酸能使蛋白質膨脹變性,便於分解消化。所以狗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很強,這是它們食肉習慣的基礎。狗可以在進食後的5到7小時內將胃裏的食物全部清空,這比其他食草動物或雜食動物要快得多。狗的腸道較短,壹般只有身長的3~4倍,而同樣單胃的馬、兔的腸道是身長的12倍。狗腸壁厚,吸收能力強,是典型的食肉特征。狗的肝臟比較大,相當於體重的3%左右,分泌的膽汁有利於脂肪的吸收。狗的排泄中樞不發達,不能像其他家畜壹樣在運動狀態下排便。
狗對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好,但對粗纖維的消化能力較差,因為咀嚼不足,腸道較短,沒有發酵能力。所以,給狗狗餵蔬菜時,要切碎煮熟,不宜整只餵。
狗的品種很多,體型差異可達20倍以上。最高的狗可以超過1米,最短的也只有20厘米;最重的狗130 kg,最輕的狗只有1.5 kg。雖然狗的體質差別很大,但解剖結構基本相同。狗狗有225~230塊骨頭,這些骨頭不僅構成了狗狗堅實的支撐系統,對內臟器官也有保護作用,是快速奔跑的基礎。狗肌肉發達,強壯有力,這使得它們不僅跑得快,而且耐久力也很好。據悉,狗狗100米的紀錄是5.925秒,是由壹只荷蘭灰狗在1971創造的。這個速度比人類快多了,非常接近賽馬100米的速度,也就是5.17秒。是常見的家養中型犬,100米速度不超過10秒,非常靈活。狗以耐力著稱,能連續跑幾十公裏。比如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傳令犬僅用50分鐘就跑了21.7km。最著名的是在北極附近舉行的雪橇拉力賽。十幾只狗拉著幾百公斤的貨物,在零下40攝氏度的冰凍雪地裏奔跑,每天只有幾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據記載,壹只狗可以在雪地上拉動重達100公斤的物品。
狗的後肢強壯,肌肉發達,所以狗也是跳高能手,最高能跳過5米的障礙物。
(壹)敏銳的嗅覺
狗的嗅覺靈敏度居所有動物之首,對酸性物質的嗅覺靈敏度比人高數萬倍。
狗的嗅覺器官叫嗅粘膜,位於鼻腔上部,表面有許多皺紋,面積約為人類的四倍。嗅粘膜中的嗅細胞是真正的嗅覺感受器。嗅粘膜中約有2億個嗅覺細胞,是人類的40倍。嗅覺細胞表面有許多厚密的絨毛,擴大了細胞的表面積,增加了與有氣味物質的接觸面積。氣味物質隨吸入的空氣到達嗅粘膜,使嗅覺細胞興奮,並沿粘膜中密集分布的嗅神經向嗅神經中樞——嗅腦擴散,從而產生嗅覺。
狗的嗅覺敏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對氣味的敏感;第二是辨別氣味的能力。狗對氣味的感知可以達到分子水平。比如,當1立方厘米含有9000個丁酸分子時,狗能聞到,而壹般情況下,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約有268×10.e+16個分子。所以狗感受到的丁酸濃度是3.36×10.e-17。當有人把硫酸稀釋萬分之壹時,狗還是能聞到。
狗辨別氣味的能力很強,能在眾多氣味中嗅出特定的氣味。經過特殊訓練能夠識別戊酸氣味的狗,可以在丙酸、乙酸、辛酸等非常相似的混合氣味中分辨出戊酸的存在。警犬可以分辨超過65438+百萬種不同的氣味。
狗的嗅覺在它們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狗主要是根據嗅覺信息來識別主人,識別同類的性別、發情狀態、母親和後代,辨別方式、方向、獵物和食物。當狗認識和分辨事物時,首先表現出嗅覺的行為。比如,當我們把某種食物扔給狗吃的時候,狗總是要聞幾下才能決定是否吃。遇到陌生人時,狗狗總是圍著陌生人嗅來嗅去,有時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狗狗可以根據街角留下的氣味信息,知道什麽時候,誰來,去哪裏。有人說狗的命全靠鼻子,雖然有些絕對,但再怎麽強調嗅覺對狗的重要性也不過分。
狗敏銳的嗅覺已經在很多領域被人類充分利用。警犬可以根據犯罪分子在現場留下的物品、血跡、腳印進行識別和追蹤。即使這些氣味整晚都留在現場,如果犯罪現場得到很好的保護,警犬也能識別它們。雖然人們穿的雨靴已經穿了3個月,但警犬也能聞到穿雨靴的人。緝毒犬可以從眾多的郵包和行李中嗅出裝有大麻、可卡因和其他毒品的包裹。爆炸物狗可以準確地找到藏在建築物、車輛、船只、飛機和其他物體中的爆炸物。搜救犬可以幫助人們找到深埋在雪地、沙漠和倒塌建築中的受害者。
(B)聽覺非常靈敏。
狗不僅能分辨極小的高頻聲音,而且分辨聲源的能力也很強。據壹些測試,它的聽力是人類的16倍。
可以區分節拍器每分鐘振動96次和100次,133次和144次。這是人無法想象的。到了晚上,即使睡覺也能保持高度警覺,能清晰分辨半徑1 km範圍內的各種聲音。豎耳狗比垂耳狗更敏感。當狗聽到聲音時,由於耳朵和眼睛之間的交感作用,它有盯著聲源的習慣。這壹特性使獵犬和警犬能夠準確地聽出聲音,為主人指出目標,以便追蹤和圍攻獵物。
對於人類的口令或簡單語言,狗可以根據聲調和音節的變化建立條件反射,完成主人交給的任務。狗能聽到很輕的口令聲,沒必要大聲喊。過大的聲音或音頻對狗來說是壹種逆境刺激,使狗感到痛苦和恐懼,從而躲避。當然,當狗狗做出錯誤行為時,為了禁止或糾正,可以使用更嚴格的密碼。
(3)視力差
狗眼的調節能力只有人類的1/5~1/3。狗對物體的感知取決於物體的狀態。對於壹個固定的目標,妳在50米內可以看得很清楚,超過這個距離就看不清楚了,但是對於壹個移動的目標,妳可以感受到825米的距離。狗的視野很廣。單眼左右視野為100 ~ 125度,上視野為50 ~70度,下視野為30 ~60度。它能最清楚地看到眼前的物體,但由於狗的頭部轉動非常靈活,它完全可以“用眼睛看各個方向”。
狗是色盲。在狗的眼裏,世界就像黑白電視上的畫面。只是黑白的亮度不同,顏色變化無法區分。導盲犬之所以能區分紅色和綠色信號燈,是因為這兩種燈的亮度不同。這只狗對灰色陰影的辨別非常微妙。有了這種能力,它就能分辨物體上的明暗變化,產生立體的視覺圖像。狗視覺的另壹個特點是對暗視覺敏感,在弱光下能看清物體,這說明狗還保持著夜行動物的特征。
(四)口味平淡
狗的味覺器官位於舌頭上,但是很慢。吃飯的時候,我很少咀嚼,幾乎是吞咽。所以,狗品嘗食物不是靠細嚼慢咽,而是主要依靠嗅覺和味覺的雙重作用。所以在準備狗糧的時候,要特別註意食物氣味的調理。
狗的智力很強,能聽懂人的語言、表情和各種手勢,有時還會做出驚人的事情。比如通過訓練,會數數,認字等等。
狗有很強的時間感和記憶力。在時間觀念上,每個養狗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到了餵食時間,狗狗都會自動來到餵食的地方,表現出異常的興奮。如果主人反應有點慢,它會用低沈的呻吟聲或者門聲提醒妳。
在記憶力方面,狗對主人和住所的記憶力很強,甚至對主人的聲音也有很強的記憶力。比如在英國,壹只狗在收音機裏聽到它已經離開了近10年的主人的聲音後,立刻站起來,走到收音機前專註地聽。直到壹次長談結束,他才帶著悲傷的神情默默離開了收音機。
和人類壹樣,每只狗都有壹定的個性。有的狗活潑聰明;有的狗安靜安詳,服從命令;有的狗粗暴暴躁,喜歡打架;有些狗膽小,反應遲鈍。能夠準確把握每只犬的性格特征,對犬的選擇、訓練和繁育具有重要意義。狗的性格形成與遺傳和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有關,其中遺傳是主要原因。動物的壹切生命活動都受腦神經支配,腦神經的基本活動過程表現為興奮和抑制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的強弱,是否平衡,以及相互轉化的靈活程度,決定了狗狗不同的“性格”。
狗的表情變化非常豐富,它的喜怒哀樂都可以通過身體各個部位的變化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掌握狗狗的情緒變化對於配種和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狗的表情變化相對於人類來說是簡單而普通的,有些很像,壹定要仔細觀察。比如狗高興的時候耳朵下垂,生氣的時候耳朵下垂;尾巴也是這樣的。它高興的時候搖擺,生氣的時候搖擺。快樂和憤怒幾乎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情緒變化。這時候壹定要借助狗的叫聲、眼睛和身體其他部位來綜合判斷。這樣才能正確把握狗狗的情緒變化。以下是壹些常見的表情變化:
快樂的言辭
狗搖尾巴,跳得高,這是最常見的表達方式。有時狗也會“笑”,表現為鼻子上有皺紋,上唇拉開,牙齒露在外面,眼睛微閉,眼神溫和,耳朵向後延伸,嘴巴輕輕張開,鼻子哼哼,身體輕輕扭動,全身皮毛光滑不豎立,尾巴輕輕擺動,接近人。
憤怒的表情。
當狗生氣時,它的面部表情和它笑的時候幾乎壹模壹樣。他的鼻子翹起來,上唇被拉開,牙齒露在外面。不同的是,他的眼睛是圓的,目光銳利,耳朵是直的斜向。壹般嘴巴不張開,發出威脅的聲音,腳用力跺,身體僵硬,被毛豎立,尾巴陡峭或直,與人保持壹定距離。如果妳的前肢向下,身體向後仰,這意味著妳要進攻了。
恐懼的表情
尾巴下垂或夾在兩腿之間,耳朵向後伸,全身長滿毛發,眼睛睜得大大的,全身發抖,站立不動或四肢不安地活動,或退縮。
悲傷的表情
低著頭,目光呆滯,靠近主人,用乞求的目光看著主人,有時躺在角落裏,變得異常安靜。
如果狗搖著尾巴,平靜地站著,就意味著等待,期待直視主人。如果妳的頭耷拉著,耳朵並攏,身體低低的,就表示對妳的臣服和敬畏。如尾巴高高擺動,耳朵豎起,頭部擺動,身體拱起,有時前爪伸出,表示與人親密,要求玩耍。
俗話說“貓找八百裏,狗找壹千裏。”也就是說,貓狗有著驚人的歸家本領,可以從千裏之外回到主人家中。
有很多狗狗千裏尋主的故事。據報道,美國壹對夫婦帶著他們的蘇格蘭牧羊犬從美國西部的錫爾巴頓來到東部。當他們到達印第安納州的奧盧基特時,狗迷路了,什麽也沒找到。但大約半年後,經過3300公裏的跋涉,狗的混合傷痕出現在主人面前。
狗能回家的生理基礎眾說紛紜。有人認為與狗的嗅覺有關,也有人認為取決於它靈敏的方向感。
聲音
狗有敏銳的聽覺。這個特性對於觀賞家犬和獵狗來說非常重要,但是有些狗會對突然的巨響表現出恐懼感,比如電閃雷鳴,飛機的轟鳴聲,槍支和鞭炮的聲音。如果夾著尾巴逃到安全的地方,就鉆進屋裏或者縮著脖子鉆進狹窄的地方;即使妳對食物不感興趣,甚至拒絕進食,即使妳責怪它,也是無效的。而且只要聲音壹直存在,狗狗的情緒就不會穩定,主人的安慰也不會有任何效果。狗狗的身體也會發生壹系列的變化,比如呼吸加快,全身顫抖,脈搏加快,體溫升高。快生的母狗,也可能有吃掉幼仔的悲劇。對聲音的恐懼對軍隊、警犬、獵狗都是極為不利的,必須通過訓練來克服和適應聲音的刺激。
光與火
許多狗害怕閃光和火。比如煙花、探照燈,甚至抽煙時點燃火柴的瞬間,也會嚇到狗狗,就像對聲音的恐懼壹樣,是狗狗對自然現象的本能警告。但與聲音不同的是,當光和火出現在狗的領地時,它會小心翼翼地在周圍吠叫,所以有很多狗報火的故事。有些狗也非常討厭煙火,會用腳踩滅丟棄在地上的煙頭。加強這些動作的訓練,可以讓看守倉庫的看門狗獲得非常有用的技能。
其他的
狗對死亡有很強的恐懼感。這主要是指同類死亡。狗死後的氣味對活著的狗有強烈的恐怖刺激。就連最親密的狗夥伴和它的後代也不敢靠近,表現出壹種被毛高高聳立,步步後退,渾身發抖的恐懼表情。有些狗還害怕皮革的氣味,甚至是皮革做的鞋子,這可能是由於皮革上殘留的其他動物的氣味。
有時候狗的恐懼是由它不可理解的現象引起的。比如沒有生命形態的標本,能讓鳥獸發聲並活動的玩具,沒人在的時候被風吹動的門,打開的雨傘等。,都讓狗狗覺得毛骨悚然,無法理解。
形態特征:體寬體短,後肢長,跗骨部分自成壹體,適於跳躍或遊泳。皮膚壹般光滑潤澤,部分皮膚有角質刺,或頭頂皮膚骨化無小鱗片,皮膚與皮下肌肉之間有壹些較大的淋巴囊。嘴大,舌後端遊離,可翻出來取食。下眼瞼連接有透明瞬膜。眼睛大,位於頭側,突出時能擴大視野。下頜沒有牙齒,上頜壹般有細牙。中耳大多完整,鼓膜明顯或藏於皮下或缺失。雄蛙壹般都有發聲器官(發聲囊),這是第二性征。額骨和頂骨愈合為額頂骨,有方軛和副蝶骨。椎體呈雙凹、後凹、凹入、凹陷或凹凸不平。壹般有10個椎骨,在骶骨後面有壹條細長的尾桿骨帶,呈“U”形,髂骨長而直,與骶骨橫突有關。脊柱短而少,彎曲度和柔韌性不強;前三對肢體可能有短肋,這是原始文字,見於低等群體。通過髂骨、後肢和尾骨中的肌肉和肌腱加強脊柱和後肢的連接,可以做出有力的攀爬、跳躍或對稱的蛙泳。前肢有力,主要可以減少落地時的沖擊力。肩帶左右兩側的喙骨或相連(定胸型)或重疊(弧胸型)或弧定型。橈骨和尺骨、脛骨和腓骨分別愈合為橈骨尺骨和脛腓骨;近端2跗骨較長,形成1個關節,增強了跳躍和遊泳能力。它的體型反映了適應運動行為的結構。大多數物種“蹲伏在後腿向後挖的淺泥坑裏,可以防止水分流失,坐以待捕食。捕食時,後腿仍貼著地面。
生殖發育:無適配器,體外受精。產卵,只有少數種類的卵胎生或胎生。幼蟲——蝌蚪在外形、食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蝌蚪的口部可能有小的角質牙齒;有鰓和尾巴,早期是外鰓,很快外鰓萎縮,代之以內鰓;舌弓處的皮膚逐漸向後生長,成為覆蓋內鰓的鰓褶,然後與腹側位置的皮膚愈合,形成鰓腔,只留下1或2個出水小孔,位於腹側表面中部或兩側或身體左側,通向外部。口腔內壹般有成排的小角質牙和角質顎。刮藻是主要方法,吞浮遊生物是主要方法。蝌蚪先萌發後肢芽,前肢早期在鰓蓋腔內或附近發育。變態高峰期,前肢伸出身體,尾和鰓萎縮甚至消失,器官重組,尤其是呼吸和消化器官。這個時候妳壹般不吃東西,也不能長時間潛在水裏,否則大部分都會淹死。
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水平低,自身不能產生足夠的熱量,又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所以不能維持恒定的體溫,所以受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很大。
生活習性:每年6月中旬165438+10月,選擇松散的河堤或菜園土、石縫、樹根處越冬。明年3、4月份,氣溫升到10℃以上,它就開始蘇醒,出來活動。在炎熱的夏天,有時會出現夏眠的情況。青蛙自身的“防禦”能力較弱,幾乎只有被動回避或分泌保護色、警戒色或腺液來保護自己。例如,春天是黑色的雌性青蛙在5-6月變成黑色和灰色,在7月變成淺灰色。8月以後膚色開始加深,陰天光線暗的時候會加深。青蛙生活在潮濕、涼爽、安靜和幹凈的環境中。如果是幹燥的,會造成其體內大量失水,導致脫水死亡。
歐洲鯽魚
鯽魚,又名金鯽魚,鯽魚的種子。
鯽魚屬鯽魚(鯉科)
【地方名稱】鯽魚籽、鯽魚、鯽魚展肌、朝鮮魚、刀魚、鯽魚殼。
【形態特征】壹般體長15 ~ 20cm。體側平高,體厚,腹圓。頭短吻鈍。不需要。鰓耙長,鰓絲細長。下咽齒成壹排,呈扁平狀。尺度大。側線略彎。背鰭長,外緣平。背鰭和臀鰭第三硬刺強,後緣鋸齒狀。胸鰭的末端可以到達腹鰭的起點。尾鰭深深分叉。壹般體背灰黑色,腹面銀灰色,鰭灰白色。由於生長水域不同,體色也不同。
【產地、季節】全國各地常年出產,2-4月和8月鯽魚最肥-65438+2月。
【經濟價值】是我國重要的食用魚類之壹。肉嫩味甜,營養價值高。每100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鯽魚的藥用價值極高,性味甘、溫。入胃腎,有和中補虛、燥濕利水、補虛損、暖胃飲食、補中益氣之功效。特別是活鯽魚湯在催乳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功效。冬瓜鯽魚、蘿蔔鯽魚不僅好吃,還能治病益壽。壹條小鯽魚可以做成脆皮魚。據分析,每100克鯽魚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糖0.1克,硫胺素6.6毫克,核黃素0.07毫克,煙酸2.4毫克,鈣54毫克,磷203毫克,鐵2.5毫克。臨床實踐證明,鯽魚肉對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有效。
醫學認為鯽魚味甘,性溫。能利尿消腫、益氣健脾、解毒通乳。適用於脾胃虛弱、厭食、嘔吐或腹瀉者;脾臟水腫,排尿不利;氣血虛弱,乳汁不通;便血、痔瘡出血、浮腫、潰瘍等。
《本草綱目》載:“赤小豆煮汁消腫:將油敷於主婦陰部瘡處,殺蟲止痛;五倍子釀研治血;沖泡茶葉,煨衣解渴;塞胡與蒜煨飲服治氣。”魚鯉魚
中國/揚子鱷
學名:揚子鱷
別名:中國大鯢、土龍、豬龍。
分類:短吻鱷科,短吻鱷屬。
保護等級:揚子鱷被列為國家壹級重點保護動物。
揚子鱷生活在淡水中,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區。它不僅古老,而且是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曾經統治了中生代,那時地球是它們的天下。後來因為環境變化,恐龍等很多爬行動物無法適應,滅絕了;然而,中國短吻鱷等爬行動物延續至今。恐龍爬行動物的很多特征在揚子鱷身上依然可以找到。因此,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揚子鱷生活在水邊的蘆葦或竹林中,吃魚、青蛙、蝸牛和貽貝。但有時它會攻擊家禽,壓碎莊稼。再加上長相“醜陋”,長期被視為有害動物,所以數量稀少。揚子鱷體長約2米,背部黑褐色,腹部灰色,皮膚上布滿大塊角質鱗片。每年從5438年6月到10月,他都要進洞冬眠,直到第二年的4、5月才出來。它以卵繁殖,6月交配,通常7、8月產卵,9月孵化幼鱷。揚子鱷是中國的壹種特殊動物。現在人們研究恐龍時,除了恐龍化石外,還經常從短吻鱷等爬行動物推斷恐龍的生活習性。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以及古地質和生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已將揚子鱷列為國家壹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比賽繼續下去,中國還在安徽和浙江建立了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飼養揚子鱷的農場。
特性
壹條成年魚的全長可達2米左右,尾巴長度與體長相近。頭扁平,口鼻部長,外鼻孔位於口鼻部,有壹個瓣。身上披著壹片皮甲,腹甲軟軟的;釘板近長方形,排列整齊;有兩排釘板突出形成兩個脊貫穿全身。四肢短而粗,趾間有蹼,趾間有爪。身體背部灰褐色,腹部前部灰色,從肛門到背部呈灰黃色。平尾。新生的鱷魚是黑色帶黃色條紋的。
有人把揚子鱷叫做鱷魚,把它當成魚等水生動物。事實上,揚子鱷沒有鰓,也不是水生動物。只是揚子鱷回歸水中,形成了壹些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有兩棲技能。這樣,揚子鱷擴大了生活領域,很容易成為生存鬥爭中的贏家。
怪癖
他靠在河湖池塘中挖洞為生,性情兇猛,以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甲殼動物為食。6月交配,7、8月產卵,每窩可產20多個卵。卵產在草叢中,上面長滿雜草,雌鱷魚守在壹旁,在自然溫度下孵化。潛伏期約為60天。有冬眠的習慣。
中國短吻鱷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海灘或丘陵山區和溪流中長滿雜草和苦艾的潮濕地區。它具有高超的在建築中挖洞的能力,它的頭、尾和尖尖的腳趾、爪子是它在建築中挖洞的工具,俗話說“狡兔三窟”,但揚子鱷的洞穴不止三個。它的洞穴裏往往有幾個洞,有的在沙灘上叢生著蘆葦和竹林,有的在池塘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和通風口,也有適應各種水位的側洞。洞穴蜿蜒曲折,縱橫交錯,就像壹個地下迷宮。也許正是這個地下迷宮,幫助他們熬過了嚴寒的冰河時期和寒冷的冬天,也幫助他們逃離了敵人,活了下來。
揚子鱷很安靜,白天經常生活在洞穴裏,晚上出去覓食。然而,它也在白天出來,特別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和沙灘上曬日光浴。它經常閉上眼睛,壹動不動地爬行,處於半睡眠狀態,給人壹種行動遲緩的錯覺。但壹旦遇到敵人傷害或發現食物,它會立即左右擺動粗壯的尾巴,迅速沈入水底以躲避敵人傷害或追逐食物。它最喜歡的食物是蝸牛、貽貝、小魚、小蝦、水禽、兔子、水蛇等動物。揚子鱷食量大,體內能儲存大量吸收的營養物質,因此耐饑能力強,能度過較長的冬眠期。
生產地點
產於安徽、浙江、江蘇交界處。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孑遺物種,具有許多生理特征,分布的不連續性也說明了這壹點。為了探索揚子鱷的奧秘,中國建立了揚子鱷保護區和揚子鱷繁育研究中心。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鱷魚,也是世界瀕危爬行動物之壹。它的身體長約1.5-2米,沒有非洲鱷魚和泰國鱷魚那麽巨大。揚子鱷吻短而鈍,是短吻鱷的壹種。因為揚子鱷長得很像龍,所以俗稱“土龍”或“豬女龍”。20世紀70年代,它被帶到國外,環遊歐洲,並聞名於世。
獨特的捕食方法
揚子鱷在陸地上遇到敵人傷害或獵取食物時,可以跳起來捕捉。當它不能垂直抓住它時,它巨大的尾巴可以猛烈地揮動。不幸的是,揚子鱷雖然有看似鋒利的牙齒,卻是開槽的。這種牙齒不能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鉗子壹樣把食物“夾”起來,然後咽下去。所以揚子鱷在捕捉大型陸生動物時,並不能殺死它們,而是把它們拖下水淹死;相反,揚子鱷在捕捉較大的水生動物時,會把它們扔到陸地上,導致獵物缺氧而死。當壹大塊食物咽不下時,揚子鱷往往會用它的大嘴把食物猛拍在石頭或樹幹上,直到食物變軟或碎了,然後張著嘴吞下去。如果沒有,它就把獵物扔到壹邊,讓它自然腐爛,直到腐爛到可以吞咽。中國短吻鱷也有壹個特殊的胃。這個胃不僅胃酸豐富而且酸度高,所以消化功能特別好。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地區,面積4.43萬公頃。1975年建立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是揚子鱷及其生態環境。
該保護區位於江南古陸與金陵凹陷的過渡地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地形錯綜復雜,溝壑、池塘、運河、堤壩星羅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塘、溝壑、溝壑、水庫中,生活著中國特有的、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揚子鱷。揚子鱷和美國密西西比短吻鱷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淡水鱷魚,數量極其稀少,因此被國家列為壹級保護動物。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就地保護與人工繁殖相結合,揚子鱷種群數量大幅增加,初步解除了該物種滅絕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