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感謝妳與我們攜手並進。在過去的壹年裏,妳們為“和諧之聲”網站提供了大量及時準確的信息資源和許多真誠熱情的寶貴建議。通過妳們,我們感受到了關愛弱者的激情和盡心盡力的精神。因為有妳們的大力支持,《和諧之聲》網站才能越辦越好,收獲紮實而厚重。我們珍惜壹路走來每壹位撰稿人和殘聯信息員的鼓勵和支持,所有細節我們都銘記在心...2012即將到來,在新的壹年裏,我們將更加堅定奮進,創新發展,進壹步完善提高。真誠希望大家繼續熱情關註和支持《和諧之聲》網站的發展。我們真誠期待與您繼續合作,將“和諧之聲”網站建設成為更廣闊、更高效的殘疾人事業信息平臺,推動文山州殘疾人信息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文山市殘聯“和諧之聲”網站向所有特殊貢獻者和殘聯信息員致以誠摯的問候!祝所有關心和支持《和諧之聲》網站發展的同事們在新的壹年裏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按照網站收費標準,網站管理員繳納費用為2011(2011.1-2011.1)。
稿酬支付方式:請到州殘聯信息員辦公室領取稿酬,8個縣(市)殘聯信息員(含鄉鎮殘聯和社區殘聯信息員)稿酬以郵政匯款方式匯至各縣(市)辦公室。如投稿作者已提供銀行賬號,請近期查收,如有郵寄地址,請郵政匯款查收。如有未盡事宜,請聯系04網站管理員(qq郵箱:826007202)。
文山市殘聯“和諧之聲”網站
2012年1月5日
給殘聯的感謝信[第二條]
尊敬的黔西南州殘聯領導,
妳好!
請接受我最真誠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本人侯友江,漢族,出生於1984年9月8日。我住在貴州省興義市蓬紮鎮鐵廠村下流水巖組,現在就讀於興義民族師範學院數學系。
就在我面臨退學危險的時候,幸運的是,在妳們的關心和幫助下,我堅定了繼續學業的勇氣和信心。
妳是我的恩人。妳給了我壹絲希望和壹線光明。妳對我的愛就像天上掉下的壹滴雨,滋潤著我幹枯的心;妳對我的關心就像指引我奮進的火炬,淹沒我心中的黑暗,把我從絕望和痛苦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雖然時光在不斷地流逝,但多年後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我艱苦的求學歲月裏幫助我渡過難關的無私的人們,因為妳們是我這輩子難忘的親人。
為了表達我對妳們最真誠的感謝,我會努力學習,下定決心做壹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最後,請接受我最誠摯的感謝和最誠摯的祝願——願各位領導壹生平安幸福!
我在此傳達
歡迎
作者:侯友江
2012 12 13二月
給殘聯的感謝信[第三條]
尊敬的xx董事長:
妳好!我叫亨德森,今年剛大學畢業。因為我患有壹種叫做視網膜色素變性的眼病,目前無法治愈,而且還會加重,給我的生活、學習、就業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兩年前,我的眼睛已經到了不識字的地步,面臨著被迫退學的窘境。但我深深知道,唯壹的出路就是學習,學習知識,所以我向學校申請了口語考試。我以頑強的意誌克服了剩下壹年半的生活、學習、學費等困難,最終完成了所有的考核要求,拿到了學士學位證書。現在的困難是找工作。很多企業連面試都不給我。他們不知道有壹款讀屏軟件可以幫助盲人操作電腦。在國外,盲人可以通過電腦在各種崗位正常工作。在中國,大多數人認為盲人只能做按摩工作。作為殘疾人,我們壹出生就受到同齡孩子的歧視,找工作時被學校拒之門外,被企業拒絕。那我們這些殘疾人的生存空間在哪裏?又怎麽能壹概而論說殘疾人不如健康人呢?在學校,很多同學荒廢學業,很多拿不到學士學位,有的連畢業證都拿不到,我兩個都拿到了。這恰恰說明,殘疾人只要努力,並不比健康人差!在企業中,殘疾人會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所以我們會比健全人對工作更加真誠和勤奮。在中國,盲人正逐漸擺脫命運的束縛,不斷深入社會各行各業,如中山大學的傅教授,屏顯軟件的發明者先生。他們改變了盲人只能靠按摩生存的觀念,卻打破了整個社會對盲人的傳統看法。他們給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人們帶來了希望。我們也有選擇工作的權利;也有追求自己目標的可能;也有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已經學了十幾年了。作為壹名本科生,我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也有實現人生價值的需要。讀完金融學本科,已經具備了壹定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正如我有壹個誌向,要為社會主義事業盡壹份力。命運和我開了個玩笑。社會認為我是個瘸子,沒有我的位置。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更別說工作和追求夢想了!
剛開始不識字的時候,我適應不了那種生活。我只能整天抱著收音機,這對於本來生活豐富多彩的我來說是世界末日。性格變得古怪,脾氣變得暴躁,形成了壹個很長的觀念——盲人什麽都不會,我的人生可能就這樣結束了!後來有人告訴我,盲人也可以上網。這個消息對我來說就像久旱逢甘霖。我找到了當地壹家盲人按摩企業,在那裏我學會了盲人如何定向行走,如何學習,如何上網,重新燃起了我對生活的熱情。我徹底改變了盲人什麽都不會的傳統觀念。現在我可以用電腦上網查閱資料,寫文章,甚至用電腦了解股市。這些都是我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電腦給了我第三只眼睛!
另外,讓我感嘆的是盲人的命運。那個企業裏的盲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世界的美好。他們幾乎沒有讀過書,甚至被歧視和遺忘。他們唯壹的出路就是掌握按摩的技能,他們沒有更多的選擇工作的權利。即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word、excel、數據庫等計算機知識,甚至有些人掌握了做健康人的計算機老師的技能,但由於社會對他們的工作方法缺乏接受度,他們沒有辦法在社會上的其他崗位工作。國家正在促進和諧社會和殘疾人就業多元化。據我所知,廣東省各級殘聯的殘疾人比例並不高,但好像只有兩個盲人。這樣,盲人的權益可能得不到保障,也不利於盲人開展組織工作。
最後,希望有機會去殘聯工作。為殘疾人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有幸被貴單位選上,我壹定會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這項事業中,以最大的努力回報這個社會的關心!如果我不能選擇,我不會灰心。我會繼續找另壹份工作。作為壹名殘疾人權益維護者,希望您能幫我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找到壹份適合我的工作,哪怕只有壹次面試機會,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這封信。文章中不合適的地方請見諒!我的電話號碼:1597 6510109 #網址#。
最後祝妳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給殘疾人聯合會的感謝信[第四條]
尊敬的陶方澤董事長:
妳好!
首先,祝妳中秋節快樂!家人團聚!
還記得兩年前的9月6日去壹個小山村看望壹個截癱女孩嗎?
我是癱瘓的女孩。當時,妳和妳的同事走了兩個多小時來看望我,並給我帶來了500元慰問金。妳也鼓勵我要堅強的活下去,也鼓勵我堅持學習提高寫作水平,還不忘提醒我加強身體康復鍛煉等等。我會永遠記得這壹切!
感謝妳們的關心和鼓勵,在過去的兩年裏,我在寫作和身體康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雖然不能動手指,但在我不斷的艱苦鍛煉下,我已經學會了洗頭,洗澡,甚至清理尿液。有時候清理排泄物的時候,手不小心沾上了,惡臭彌漫了整個房間。我看著看著就忍不住哭了,壹直在問自己,我的人生為什麽會這樣?為什麽普通人能隨心所欲做的事我就那麽難?為什麽我的人生這麽苦?為什麽在這麽困難的情況下還要這麽努力的支撐自己?但只要壹想到我能減輕媽媽的負擔,讓她不再洗那些臭烘烘的尿布,讓她不再碰這種惡心的排泄物,我就會忘記所有的苦和累,這些對我來說和媽媽這五年的苦和累不算什麽。我對自己說,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要勇敢面對,盡我最大的努力把困難降到最低,而不是逃避,抱怨,不讓困難打敗我!不是有句話說跌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妳沒有勇氣再爬起來!雖然身體癱瘓了,但不能讓精神癱瘓。我要精神上站起來!我要克服困難!妳自己不是壹直在進步嗎?只要我這樣想,我就會重新振作起來。擦幹眼淚,拍拍灰塵,重新“站起來”!
我以為我的人生會慢慢從黑暗走向黎明,活在溫暖的陽光下。可是,上天對我總是態度堅決,命運總是不肯對我微笑。他會壹直這樣折磨我。我開始對生活失去信心,不知道該怎麽辦。
。最近我媽又病了,病的很重。她說有什麽東西堵住了她的心,讓她覺得特別難受,胸悶。她的腦子壹直在想事情,停不下來。有時候她不知道她嘴裏壹直在說什麽,但我清楚地看到她的嘴在動。沒去過大醫院檢查過。前年才去過文成的醫院,具體病因不清楚。她的病和那些患抑郁癥的人有點相似。她悲觀消極。有時她只是不停地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看起來就像壹個精神有障礙的人。每天,還不如死了。那時候還能病幾天,再病兩天,時好時壞。但是,過了這個月,飯就不燒了,衣服也不洗了。特別難受,除了吃飯起床的時候會壹直躺在床上。她在樓上躺著,我在樓下躺著,但我還是能清晰地聽到她痛苦的呻吟,而且比以前更響了。聲音此起彼伏,我的心仿佛壹次次被撕裂。
。其實,光是聽到她的痛苦,我的心就難以承受。她要拖著有病的身體來照顧我,愧疚和自責不斷折磨著我。我真的要崩潰了。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都強烈地感到自己是個負擔。我開始變得脆弱,堅強的我不見了。對生活感到茫然,緊張。我怕我媽的神經承受不了。病情加重了怎麽辦?
我知道我的家人已經山窮水盡,這就是她拒絕去醫院的原因。加上之前欠的醫藥費和去年地震要拆危房重建新房,我又欠了壹些。她的病因是心理負擔和生活負擔疊加造成的,太重了,太重了。我出了車禍,壹個如花似玉的女兒突然截癱,以後還得在床上吃喝耶戈,這對於壹個母親來說無疑是要了她的命!本以為高額的醫藥費和以後的生活費可以得到補償,可憤怒的是肇事者壹分錢都不肯承擔。這不是更糟嗎?無奈之下,她拿起法律武器討回公道。她萬萬沒有想到,法院的判決就像壹紙空文,壹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像無數座大山壓著她,又像壹根繩子纏繞著她的心。她怎麽能壹個接壹個地忍受這些?
幾天前,在我的強烈懇求下,她去李安運的小診所掛了瓶。其實我覺得我媽的病在那個小診所根本治不好。打完針不僅沒有緩解病情,回來的路上還連續暈倒了三次。幸運的是,我被壹個路人發現了。幸運的是,我暈倒在路邊,而不是下山。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村裏有個老人,暈倒後中風了,想起來就心寒。
我媽這次暈倒,在我心裏敲響了警鐘。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媽媽生病受苦,不能讓她的病情逐漸惡化。我媽媽是我活著的唯壹理由。媽媽是我的左膀右臂,是我的精神後盾。媽媽的壹言壹行都牽動著我的心。沒有媽媽我活不下去。我真的離不開我媽。我絕對不能沒有媽媽!我不能讓媽媽離開我,我不能!絕對不行!我媽痛苦了半輩子,沒享受過壹天的幸福。我還沒有好好孝敬她,好好報答她。
於是我想到了殘聯,我想起了妳曾經對我說過的那句話:有困難找殘聯。我請求殘聯幫助我,幫助我的母親,幫助我的母親擺脫痛苦,讓笑容回到她的臉上。
我覺得對我媽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壹方面去看心理醫生,然後配合藥物治療,另壹方面減輕她心理負擔和生活負擔。
現在我們每個月的收入是民政局的120元,前年是150元。去年發生了地震,今年物價又上漲了。我想知道為什麽民政局的補貼越來越少?
想問問大家,我可以向殘聯申請每月生活補助嗎?
我不懂法律,所以不能理解為什麽法院沒有執行。當時我們都交了強制執行費。法院回復對方沒錢。我想,就算壹時拿不出來,也可以從對方的月薪裏慢慢還。
想請殘聯幫忙,咨詢壹些懂法律的人。為什麽?我怎樣才能追回賠償金?當然,如果再上訴的話,這種困境下我們根本負擔不起上訴費。最後的訴訟費,律師費,執行費,還有來回的差旅費,住宿費,夥食費等等。都花了兩萬多。
最後,我再壹次懇求殘聯幫幫我,壹個拒絕向命運低頭的癱瘓女孩,好嗎?
求妳了。求妳了。!求妳了。!!
我壹直在等妳的回復。壹定要給我壹個答復,好嗎?我在這裏等妳的好消息!
我在此傳達
歡迎
給殘疾人聯合會的感謝信[第五條]
尊敬的殘聯領導:
妳好!我們是這個城市自閉癥兒童的家長,我們的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閉癥(孤獨癥)。4月2日是世界自閉癥日,我相信領導人已經對自閉癥有所了解。自閉癥是壹種具有廣泛發育障礙的精神疾病。兒童在語言交流和社會交往方面存在障礙,並伴有不同程度的行為和智力問題。
自閉癥孩子的家長想盡辦法讓孩子康復,常年奔波於外地的康復機構。因為費用高,前期的康復訓練已經讓我們家負債累累,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不敢停下來。我們應該盡到父母的責任,不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社會的沈重負擔。為此,我們壹直在努力!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步入社會的問題迫在眉睫,僅靠我們父母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幾次嘗試通過聊城晚報的呼籲尋找誌願者,希望在大家的幫助下,孩子們能不斷進步。然而現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簡單,尋找誌願者的道路異常艱難。不是每個人都沒有愛心,而是我們的父母很難找到誌願者。聊城大學有很多大學生願意幫助我們,但是很難得到學校的認可。我們試過了,但是沒用。說實話,對我們父母的打擊是很大的。未來的康復之路是怎樣的?我們沒有信心...
在5月10的聊城晚報上,我們看到了您在助殘日對殘疾人的關懷和熱心幫助,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目前國家已經把自閉癥列為精神殘疾,自閉癥兒童也是殘疾。兒童是社會上最受關註的,而特殊兒童是兒童中最值得關註的。長期以來,自閉癥家長付出了很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和艱辛,但是要融入社會,讓社會接納我們的孩子,又有多難...這些願望在現實社會中。自閉癥兒童的壹個異常無意的行為,被社會上壹些人嘲諷,我們的道歉和祈禱都無濟於事。我們面對現實的能力是如此的渺小!當我們的孩子長大離開康復機構,面臨的是進入師範學校還是特殊學校。目前我市特殊學校沒有針對孤殘兒童的課程,也就是說水平相對較好的孩子要進入師範學校隨班就讀,我們有些人就是這樣。孩子們的異常也讓老師們非常重視。孩子們很幸運被好的校長和老師接受。事實也證明,在校的孩子進步明顯,可塑性還是很強的。這也說明學校環境有利於孩子的進步,學校環境對自閉癥孩子步入社會至關重要。但孩子能否入學並繼續,還是需要殘聯伸出愛心之手,與政府相關部門和教育系統協調解決。
5月7日,我們十幾個家長和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院長、專家進行了交流。聊城有多少自閉癥兒童,目前沒有統計。中國自閉癥論壇2015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自閉癥兒童人數已達100多萬,未被發現的自閉癥傾向兒童可能更多,患病率逐年上升。根據濟南市的統計,全國約有1/110不同程度的自閉癥兒童,其中男孩比例更高,70個孩子中有1。如果包括成年人,1/1400人是自閉癥患者。按此統計,全市650萬人口中將有4500多名自閉癥患者。由於高昂的培養成本,很多家庭選擇了放棄,孩子的發展被放任自流。自閉癥兒童只要幹預,就會進步很快,甚至康復。但如果放任自流,就會變成智障,有行為問題。放棄幹預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社會極其沈重的負擔。
我們希望領導能關註和幫助這些瀕臨崩潰的家庭,並借鑒其他城市的經驗。更好的辦法是成立聊城自閉癥協會,為自閉癥患者尋求更多的幫助。我們的父母可以無條件自願,積極配合具體工作。很多周邊城市都有這樣的機構,比如濟南、濟寧、青島,通過協會有效解決了很多家長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我們真心希望殘聯的領導能出面帶領我們,給我們指明方向,協調孩子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我們期待領導們的關心和幫助!
我在此傳達
歡迎
自閉癥兒童的父母
201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