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教育孩子的經驗範文1500 (4篇精選文章)

教育孩子的經驗範文1500 (4篇精選文章)

教育孩子的方法還和以前壹樣嗎?現在的教育方法是什麽?以下是我整理的《教孩子範文1500 (4篇精選文章)》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本文。

第壹部分:教育孩子的經驗範文1500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裏每個人都疼愛有加。同時都意識到孩子越來越難管,很多家長都有同樣的經歷,不軟不硬,但是現在家庭教育很重要,誰也不能忽視。現在來說說我們的經歷:

1.女性的教育和培訓這個話題是無法快速解釋的。它需要壹個相當艱難、復雜、漫長的階段,然後通過這個階段,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采取措施,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但只要妳壹直努力,付出心血和成本,正確對待壹切,就會有好的結果。

我不刻意養孩子,但必要的關心和教育也不省略。首先是學會相互溝通,學會如何培養父子之間的感情,學會如何和他交談。妳不必談論真相。在這壹點上,有些家長誤以為對孩子說實話會有好結果,其實不壹定!孩子天生天真,喜歡聽刺激的東西,而不興奮的人會對妳產生厭惡甚至疏遠,從而無法交流。這壹點非常重要。我想,如果我的孩子喜歡我,親近我,這將是成功的第壹步。接下來,他偶爾聽點真話也不是不可以,當然也不要得寸進尺,否則會徹底被拋棄。理由要淺顯易懂,只要他明白了,他就會立刻停止,否則他就會放棄重要的理由。另外,孩子和父母相處後,自然會問很多問題讓父母回答。凡是能回答的,家長壹定要認真回答。如果孩子失明了,他會問的更少。這時,差距就開始出現了。

2.凡是孩子感興趣的,哪怕對他沒有明顯幫助,也不要輕易反對。父母必須學會如何“隨風飄揚”。當然,任何人都可以說真話,但要做到並不那麽容易。我心煩的時候經常會忘了自己。

教育和培訓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在教育女性的過程中,要註意培養孩子的特長和愛好。

3.重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決定孩子未來人生道路的第壹因素和關鍵。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所以凡事都要從正面教育孩子,幫助他們明辨是非,真實善良,培養他們的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客觀公正等良好品質,以及熱愛集體、尊敬師長、遵守壹切規章制度等行為準則。

註重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壹旦養成,孩子將終身受益。首先,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其次,讓孩子養成獨立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針對孩子多動、註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4.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從自己做起。父母是孩子模仿和以身作則的地方。所以家長要從自己做起,不利於孩子的言行絕對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出來;在教育中批評孩子時,家長要認同,不能不認同,每天花1小時以上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在校情況;每天問他在學校的興奮和不開心,讓孩子的情緒得到宣泄,以便及時掌握意外的發展跡象;在學習上,家長要和孩子同步學習,針對孩子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查閱相關資料,和孩子壹起成長。

5.善於挖掘孩子潛在的上風,培養孩子的特長和愛好。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家長要揚長避短,善於挖掘孩子的上風,進行有意識的訓練。我覺得家長首先要熟悉或者擅長孩子特長的相關內容,引導和鼓勵孩子堅持學習。相信收益會很高。孩子的思維是出於好奇和愛好而生的,家長千萬不要抹去孩子閃現的痕跡。針對孩子的好奇心或者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我們總是耐心解答,和孩子壹起觀察,讓他在體驗感受的過程中得到啟發,用腦。孩子的愛好,如滑冰、遊泳、騎自行車、打球等。,我們都讓他試試,鍛煉鍛煉。

6.教育孩子,壹定要從小事做起,發現不良線索,及時糾正,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縱容。認為孩子長大了,習慣了,自然就明白了,這是非常錯誤和危險的。農民要從小種植豇豆,引導豇豆沿著桿子生長,這樣才能吸收足夠的陽光和空氣,結出豐富美麗的豇豆。如果豆苗長大了,不能開花結果,或者只能結出枯瘦的豇豆,然後由直立人引導。我怕即使有些樹枝斷了,也不容易結出好豆子。難道教育不是女人的事嗎?

7.給孩子更多的精神鼓勵,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為他們加油。成長的道路漫長而不平坦,父母要給他們更多的熱情和關愛,讓他們有戰勝失敗的信心。以上是我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體會。當然,這並不全面。在以後的教育過程中,我會努力多找方法多總結,爭取做得更好更全面。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10“戀愛方法”。

第壹,用慈愛的眼光看孩子。

第二,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

第三,用愛去傾聽孩子。

第四,用慈愛的目光尋找孩子。

第五,用愛的渴望來調動孩子。

第六,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

七、用愛的語言鼓勵孩子。

八、用愛管教孩子。

九、用愛的心態包容孩子。

十、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

第二章:教育孩子的經驗範文1500孩子是每個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期待他們茁壯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家長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壹樣重要。女兒六歲半,剛上小學壹年級。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最深的體會是:

溫馨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壹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用舌頭吵架,這樣會讓孩子產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情緒,不僅疏遠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感情,還可能導致同齡人之間的極端行為。給孩子壹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教孩子的第壹步。家庭成員應該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對此,我們用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第二,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女兒從3歲開始上幼兒園,進入正規教育體系。我們要為她邁出人生的第壹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她壹些好的品質,從而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

妳可以給她講“孔融使梨”的故事,並付諸實踐,讓她明白尊老愛幼的道理;告訴她幫助別人是很快樂的,讓她知道自己應該幫助別人;和朋友壹起玩的時候,要互相謙讓等等。在業余時間,我經常和女兒玩遊戲。我說了最後壹句話:“我妹妹摔倒了。”女兒補充道:“我馬上扶她起來。”我們永遠不會厭倦這樣的遊戲。

第三,培養孩子動手和自理的潛能

大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年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有些父母希望孩子成功,他們在學習上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上的照顧也越來越多,卻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拋在腦後,放任自流。我認為對孩子來說,熱愛工作的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吃苦耐勞的道德,還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誌力等良好品質和各種潛能。

所以,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讓她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包裝玩具、穿衣、洗手帕、洗襪子、鋪床等。當然,孩子往往不壹定能做好,所以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這對他們來說是壹個挑戰,需要孩子們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四,讓孩子少壹些壓力,多壹些單純。

學習後要註意讓孩子適當放松,每天晚上抽出半個小時散步、慢跑,利用這段時間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並經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善於用生活中的小事打開心扉。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於抓住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拿孩子的現在和過去比較,縱向看孩子的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孩子取得的任何成績,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表揚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播下什麽樣的種子,就會收獲什麽樣的花和果。所以,我真心希望父母播下美好、善良、友善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好的花朵在孩子們心中綻放。不要讓“野心勃勃”的心理成為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松輕松的學習。要相信金子總會發光!

第三部分:教育孩子的經驗範文1500家庭是孩子的第壹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壹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很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我並不只是教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為人處世的技巧,讓孩子養成壹個心智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當然,對於才兩歲多的孩子來說,模糊的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讓他理解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也不會理解,所以需要從生活中的壹點壹滴做起。

(壹)首先是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和睦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人之間的愛,會幫助孩子學會包容、理解、愛、愛別人、愛自己。沒有家庭的關愛,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我見過很多案例,比如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都是因為家庭中愛的缺失。試想壹個連父母家人都不愛的孩子,還會在乎陌生人嗎?所以壹定要給孩子創造壹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孩子過上幸福無憂的生活。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他們的壹言壹行都會在不經意間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在要求孩子禮貌待人,尊重他人的時候,可不可以想想自己有沒有做到這壹點?記得有壹次,孩子犯了錯,我嚴厲訓斥他,說了壹些刺耳的話,說妳再這樣,我就打妳。

我壹開始也沒覺得有問題,後來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壹直說我打妳。這讓我很後悔,也很難過。我後悔之前不該對孩子說這些。可悲的是,我的孩子對我媽媽說了這句話。所以,在孩子還能改正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壹定要謹慎,對自己的壹舉壹動都要三思。妳再怎麽生氣,也要想想我會對孩子造成什麽影響。

(3)獎懲適度,實事求是。

如果孩子是對的,就要用心表揚,如果孩子是錯的,就要及時糾正。賞罰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目前教育專家提倡多表揚孩子,但我覺得這個還是要分壹點的,因為我有親身經歷。

孩子壹歲多的時候就玩積木了。這是壹個錯誤,但我認為他在第壹次比賽時表揚並鼓勵了他。我本想促進他進步,結果卻適得其反。反而每次拿都出錯,變得固執。無論我怎麽說,他還是不聽不明白,這讓我想,如果我在他第壹次拿的時候就糾正了他,也許此刻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所以我堅持認為,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能盲目表揚。當然,批評就更溫和了。如果批評太多,甚至打孩子,孩子會逐漸產生逆反心理。孩子做錯了事,還堅持用道理勸,翻不了舊賬。最重要的是妳說的話能讓孩子聽得懂,聽得進去。

以前孩子做錯事,我會給他講很多道理。結果他還是壹意孤行。聽了專家的推薦,孩子更能理解妳說的話,不要說壹些模糊的道理。而且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妳說什麽他都不聽,所以我的做法是冷處理,讓孩子自己鬧,家長可以冷眼旁觀。當孩子覺得哭沒有意義的時候,等他冷靜下來了,我們再跟他談這件事,這樣比較有效。

讓他明白,如果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壹直跟他說這個說那個,只會加劇事態的發展。如果哭鬧還在繼續,那我們只能趕緊把他帶離現場,轉移孩子的註意力,這樣可能會好壹點。

(4)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首先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壹貫的堅持。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可以蹲下來聽他的建議。有人會說,這麽小的孩子能有什麽看法。其實孩子雖然小,但他還是壹個個體,他也有思想,我們更應該尊重他。

比如孩子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他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但是時間長了就不出門了。玩具雖然放下了,但是會哭很久。現在想想,當時哭可能是不滿大人的不尊重。之後我和孩子商量。壹開始我和他商量出門帶什麽玩具。漸漸地,他主動和我商量,變得聽話了。

即使在外面,孩子和孩子相處,我也會教他尊重別人。比如他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想玩,我會教他和小朋友商量“妳不玩了能不能把玩具給我壹會兒?”當別的孩子想要他的玩具時,我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孩子壹會兒,好嗎?”壹切取決於孩子自己的意願,大人的意願不能強加。

我以前犯過這樣的錯誤。我在和朋友的孩子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孩子哭著要玩具,我總是不假思索的把孩子的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孩子。所以,從那以後,孩子們養成了睡覺的時候壹把玩具拿下來就抓著玩具哭的習慣。我覺得那是我傷害了他的自尊心,我對他的不尊重給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逐漸恢復了健康。

(5)培養孩子的工作習慣。

當孩子剛剛知道怎麽坐的時候,我們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他的家人壹起吃飯了。雖然當時他還不能自己吃飯,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看大人是怎麽吃飯的,於是孩子慢慢學會了自己吃飯,很早就學會了用筷子吃飯。只要是家裏能做的事,他都堅持自己做,比如掃地、洗菜、洗碗、搬凳子。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這麽小能做的事,越來越忙了。其實他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他參與,如果妳總是阻止他工作,他會覺得他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做了。而且工作習慣的養成會讓他更加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比如不把自己玩的玩具放在身邊,不亂扔垃圾。

(6)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曾經有壹段時間,家裏人看電視看多了,孩子看電視看多了。後來我覺得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這壹刻,我家學會了讀書,即使不讀書,也學會了讀書。雖然時間不長,但是習慣是逐漸養成的,如果壹點壹滴積累起來就更好了。

俗話說,行萬裏路,不如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間,我還是會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在自然中學習知識可以讓孩子更好的理解。雖然教育專家不建議孩子這麽小就學習唐詩古詩詞,但是我覺得多讀這些詩詞可以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雖然孩子還不懂。至於兒歌和音樂,多看多聽當然是有好處的。關鍵是孩子很喜歡。我覺得培養興趣最重要。

(7)不要寵孩子。

孩子的爸爸經常在外地,孩子壹年見不到爸爸幾次,所以我作為壹個媽媽,不僅要盡到媽媽的責任還要做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孩子的陽剛之氣,但是我寵他,慣壞了他。比如孩子摔倒了,我從來不扶他起來。我總是鼓勵他跌倒再爬起來,然後拍掉身上的泥土。

如果打破了,就算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跟他說沒事就好。所以這時,孩子摔倒了。只要不嚴重,他基本不哭。他反而安慰我說:“媽媽,我很好!”雖然看起來我很冷血,但是我覺得我做的是對的,尤其是對於壹個男生,壹定要培養他堅強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是我的小經驗,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不存在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生命,父母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成長的。讓我們和他們壹起成長吧!

第四章:教育孩子的經驗範文1500暴力只能帶來暴力,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都很關心。每個家長都想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但有時候也會操之過急。我們應該慢慢來,壹起成長。以下是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德育必須從孩子做起。

幾乎每個中國家庭都希望有壹個成功的孩子和壹個成功的女兒。按照現代教育,就是學習好,考上名牌大學。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更註重孩子的智力投入,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和補習班,往往容易忽視幼兒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養。當孩子十幾歲,開始進入青春期和叛逆期,教育和培養的難度會增加很多。

女兒四歲,在xx市xx幼兒園三班讀書。我xx歲了,孩子自然成了我夫妻的掌上明珠。我給女兒起了英文名“xx”,意思是天使。

但是在孩子壹歲半的時候,我和我老婆開始關註和討論孩子的道德教育問題,尤其是我老婆。孩子從小就要對長輩有禮貌,見面要打招呼,教育他們不要隨地吐痰,不要亂扔垃圾。有壹次,我故意把壹個廢紙球扔到她面前,孩子馬上說:“爸爸不文明,亂扔垃圾。”我立刻在孩子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們也特別註重培養孩子遵守規則,比如學會按順序排隊,過馬路不闖紅燈,必須走人行道,過馬路必須走斑馬線等等。

孩子的道德教育還包括學會分享,學會愛,學會孝敬老人。和其他小朋友壹起,除了分享食物,還要求她把心愛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讓所有小朋友都參與進來,讓她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女兒出生的時候,她的爺爺奶奶已經被安排住了,住在養老院。同樣,她的母親做得非常好。壹個月四個周日,有兩個周日,壹定要帶女兒去深圳鹽田的怡康醫院和老人團聚(還有兩個周日,孩子的叔叔阿姨帶著孩子去看望老人)。四年多來,我們從未停止,因為我們明白,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孝道,是需要傳承和發揚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任性,調皮,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小錯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壹定要註意場合,千萬不要在很多人面前,尤其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很多親戚朋友面前教育和訓誡孩子。前者容易施救士兵,未能教育孩子;後者容易讓孩子丟面子,反而會更加叛逆,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和孩子獨處時,要耐心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知道哪裏不對。同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壹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少訓斥,少謾罵,多表揚,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同時要讓孩子知道不足,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如何彌補。

當然,在孩子未來的教育上,我也有很多困惑。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情況下,如何杜絕孩子的攀比心理,如何培養她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精神,如何防止孩子沈迷電子遊戲等。這些是我和我妻子四年來學習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