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徽的小燕壹直想買壹輛寶馬二手車。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加了壹個微信號,做二手車生意。在對方的朋友圈裏,小燕看到了壹款心儀的車型,價格在10萬以內,很吸引人。確定購買意向後,小燕來到了對方公司所在的上海嘉定。當他簽完合同,辦理車輛過戶手續時,發現自己被騙了。氣憤之下,小燕趕緊向公安機關報了案。近日,上海市嘉定區檢察院以涉嫌合同詐騙罪對鐘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
用於貸款的低價二手車。
據蕭炎回憶,他在與對方通話後立即支付了500元定金,並同意在到上海確認車子沒有問題後再付款。2016 10在另壹個“業務員”王的陪同下,小燕在上海嘉定某停車場看到了這輛車。經過壹番還價,雙方最終將價格定為8.5萬元。
隨後,小燕當即交了2.5萬元定金。對方遞給他壹份購車協議,首付2.2萬元。王說,這3000是用於其他手續,不會寫在購車協議上。
很快,自稱車主的女子李找到小燕,拿出壹份車輛抵押協議,稱要還清654.38+萬元的抵押貸款才能提車。小燕壹下子傻眼了。他問“業務員”王為什麽之前不說這輛車有貸款,他要求退款。
面對質疑,王表示不清楚,並稱押金已交給失主李某。小燕找到李某後,李某只同意返還合同上寫的2.2萬元。剩下的3000元,王某和李某互相推諉,沒有人還。小燕只好撥打110。
那個外國小夥連續被騙了兩次。
警方在調查中發現,這是壹個以低價買賣二手車為幌子,騙取他人錢財的犯罪團夥。除了小燕,至少還有17的受害者,詐騙金額從1800元到35000元不等。有些人甚至連續兩次上當。
2065438+2006年9月,小吳在某二手車交易網站上看中了壹輛起亞轎車,決定購買。付款前,小吳特意詢問了這輛車是不是按揭車,業務員當時給出了明確答復——不是,隨後,雙方簽訂了購車合同,小吳很快付清了2萬元的購車款。當他準備提車的時候,被告知還有幾十萬的房貸沒還。不僅如此,對方告訴小吳,合同上寫的是“抵押車”,他也沒看清楚。由於對方不妥協,小吳不得不離開。
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第二天,小吳又去停車場買了另壹輛二手車。然而,對方又做了同樣的事情。小吳交了1.5萬元定金後,對方以車有8萬元抵押貸款為由,要求小吳還清貸款。對方寡不敵眾,小吳覺得自己是外地人,不敢惹事,只好作罷。
“賣車”是假詐騙。
案發後,在小燕報案後不久,以宗某、周某、鐘某為首的9人犯罪團夥中的6人落網,其余3人也於2016年底到案。
這個二手車交易詐騙局其實並不高明。犯罪嫌疑人通過在網上發布低價、不真實的車輛信息引誘客戶購車,引誘客戶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簽訂購車合同收取定金,然後謊稱車輛為按揭車,以要求客戶還清房貸為由迫使受害人放棄購車,並以“合同已註明情況”為由拒絕退還或僅退還部分定金。賣車只是壹個幌子,團夥最終是為了騙取受害人的定金。騙到的錢按照約定的比例分成。
檢察官提醒,網上信息真假難辨,遇到不合理交易需謹慎,仔細甄別。交易時,不要急於簽約付款,要看清楚合同中的關鍵信息。
買賣二手車必須註意的十大禁忌
禁忌壹:著急交定金
當然,用戶的選擇不同。如果用戶不了解整體情況,不完全確定的情況下,不要急著交押金,因為根據相關規定,如果用戶在合同期限內沒有提車並付款,押金是不會退還的。壹般定金在1%到車價的5%之間。
禁忌二:只關註壹個方面
對於這種忌諱,女性用戶和年輕用戶比較多,他們往往只關註外觀,尤其是壹些個性化的車,比如甲殼蟲、Mini、奧迪TT等等。汽車需要綜合比較性能,包括外觀、車架、發動機和變速箱、底盤、電氣系統等。,所以選擇的時候不要“壹根筋”,關鍵時刻要理智。
禁忌三:只面對壹輛車
二手車和新車最大的區別在於個性化,尤其是車輛的供應不壹定是按照購買者的意願,比如車輛的型號、顏色、配置、價格等。我們建議用戶壹般選擇二手車是根據價格空間和功能需求來定義車輛,而不是只面對壹輛車,這樣容易導致價格偏差,購買價格過高等等。
禁忌四:太固執己見。
隨著中國汽車消費者的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其實選擇壹輛相對標準的新車並不難,但二手車不僅要對車輛的車況有相對的了解,還要對車輛手續等復雜問題有所了解。只有真正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才能掌握好,所以有時候不要拘泥於自己的觀點,多去幾家公司看看,聽聽從業者的建議,綜合考慮。
禁忌五:所有錯誤的引用都被當真
其實二手貨最大的問題在於價格的不透明,所以價格中有很多“水分”,比如二手房、二手車。商家賣車壹般報價高,買車議價空間更大。我們建議用戶不要聽信虛假報價,以最終成交價格為準與正規商家協商,不要輕信路邊、網絡等虛假報價信息。
禁忌六:用售價作為售價參考。
壹些用戶經常通過了解二手車經銷商的“售價”來衡量自己車輛的售價。壹方面,每輛二手車的價格不壹樣;另壹方面,二手車售價有議價空間;此外,用戶無法確定二手車維修和銷售過程中的成本。壹般賣車輛最好多找幾家公司詢價。僅僅以售價作為參考是很難賣出去的,最好的賣出時機往往因為情緒高漲而被耽誤。
禁忌七:今天能做的事,今天就做。
很多用戶在買車的時候都有壹種“渴望”的心態,往往抱著壹種堅持青山不放松的態度,所以在選擇新車的時候相對更好壹些。但是在選擇二手車的時候,當天的車輛庫存在某些時間、某些情況下可能不是很理想。也許等壹個星期後會有價格和車況更好的車輛,所以選擇二手車要有耐心,不必“今天就開走”。
禁忌八:找專家100%沒問題。
雖然從業者或部分用戶認為汽修工會更懂車,但即使是最好的評估師,在實際交易過程中也有“走眼”的時候,10%的錯誤率在正常情況下是普遍存在的,這是很多情況下多個評估師協同工作的必要性。即使用戶向專家求助,為了保證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用戶還是要按照正規的程序簽訂合同。專家可以相信,但專家不是神仙也會搞錯。
禁忌九:以千米表為依據。
許多用戶在購買二手車時會參考裏程表作為依據。主要問題是目前國內對裏程表的檢驗鑒定還不完善,容易人為調整儀表,所以作為依據的裏程表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除非二手車經紀公司在簽訂合同時明確表示保證公裏表的真實性,否則應該主要參考車況。
禁忌10:代辦手續,全省
與普通用戶相比,二手車交易的流程更加復雜,找代理公司辦理往往更加方便。但由於辦理過程中需要用戶簽署壹些文件和證件,如果在全程代理的過程中有很多細節問題,用戶很容易產生糾紛和後續問題,比如養路費、登記證、身份證等。,所以辦理起來很方便,但用戶還是要自己閱讀確認並簽署過戶登記表、合同等重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