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分類:學術
淺談班級課題研究報告的寫作
第壹部分是引言;b大綱;研究背景和意義;d .研究方法和角度;e .研究對象和方法;
第二部分是研究成果;b .研究內容和主要成果;c .討論和理解;d .現狀和問題;e .分析和討論
第三部分是結論;b .結論和建議;c .研究結論和解釋;d .建議和展望;e .問題和對策;
壹,撰寫研究論文的意義
這些研究報告和論文是:
1,研究者思想發展的忠實記錄
2.學科研究水平和價值的標誌。
3、學術交流和推廣科研成果的重要形式。(跨越時空)
4.又壹次深化原創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重要實踐活動。
二。研究報告的類型和結構
(1)類型
1,實證研究報告
2.文獻研究報告
3.理論研究報告
(2)結構
標題、簽名、摘要和關鍵詞、前言、正文、結論、註釋和參考文獻、附錄。
1、實證研究報告:如教育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等。主要用事實說明問題,材料力求具體典型,翔實可靠,格式規範。這類報道要求通過對相關信息、數據和典型案例的介紹和分析,總結經驗,找出規律,指出問題,提出建議。這類研究報告既註重理論又註重實踐,往往與聯系研究方法有關。
2.文獻研究報告:主要以文獻資料為研究材料,以非接觸式研究方法為主要內容,以文獻的考證、分析、比較、綜合為主要內容,圍繞教育某壹方面的信息、進展和趨勢,以評論和總結文章為主要表現形式。壹般用於教育史和文獻綜述研究。
3.理論研究報告:狹義論文。主要內容是闡述對某壹事物、某壹問題的理論認識,著重研究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律性。觀點獨特、見解新穎、哲理深刻、邏輯嚴密、語言風格個性化是其固有的特點。理論研究報告沒有實證研究過程,所以對研究者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維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以及更高的專業理論素養。
論文有三個基本要素:壹是題目,即真實性將被驗證(論證)的命題和觀點。論文的主要來源是研究課題提出的假設和研究對假設驗證的結果。最後,論文是為了論證題目的真實性並提出明確的論點。二是論據,即證明題目真實性的依據。論點的來源應該是在研究過程中獲得的可靠有效的事實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材料。三是論證,即用論據證明題目的討論過程。議論文是文章結構層次、材料組織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文章思想的正確性、科學性和深刻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有效性和技巧性的綜合反映。
論文不同於實證研究報告。它壹般把科學研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有創造性的內容和成果提煉出來,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論文並沒有包括太多具體的研究方法和過程,而是強調了內容的創新性和學術價值。任何研究課題的成果都可以用論文來表達。
三、寫作內容和要求
(1)標題
1,題目內容
類型、方向和功能
2.寫作要求
標題要準確
標題要新穎
問題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標題應該簡潔
(2)部門名稱
1,簽名方式
集體簽名
個人簽名
2、簽名的規則
貢獻:提出研究思路,承擔研究工作,解決關鍵問題。
慣例
(C)內容提要和關鍵詞
(4)前言
(三)內容提要的關鍵詞
1,內容摘要:中心內容、結構、主要論點和評論;要求重點突出,言簡意賅,條理清晰,壹般不用第壹人稱,200-300字為宜。學術論文不超過1000字,相關刊物應有中英文摘要。
2.關鍵詞:必須是規範科學的名詞術語。壹般每篇文章有3到5個關鍵詞(主題詞)。屬於支柱概念。
(4)前言
1,內容:問題的由來;文獻綜述:主題的定義(概念術語的解釋)和問題的陳述;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2.寫作要求:題目要闡述清楚準確,中心突出;客觀、公正、科學、準確地評價他人的研究成果;簡要介紹研究的動機和意義。
(5)文本
1.內容:必須對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獲得的數據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並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和文獻,或通過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的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點並加以論證。
研究報告分為:1、研究對象與方法2、研究內容與假設3、研究步驟與過程4、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研究報告的關鍵部分。a .對結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b .對研究結果的討論。
結果分析和討論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設計缺乏系統觀,討論問題的思路狹窄。
如果操作流程不到位,操作措施不落實,就不會產生深刻的感受和體驗。
文獻檢索不足,對別人的研究缺乏了解,對自己的成果討論缺乏客觀性和支持。
很難確定反映結果的項目指標。
測量的方法和手段很難選擇。
對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結果分析和討論需要研究者的理論素養和洞察力。
沒有進壹步研究的方向。
2.寫作要求
2.寫作要求:
總體要求:科學性、創造性;公平和準確;學院派和大眾化。
具體要求是:1,材料要全面掌握。2.分析和整理要科學。3.適當使用圖表。4.觀點材料要統壹。5.語言使用要規範。正確區分學術觀念和生活觀念,口語和書面語。6.引用論據時要小心。符合並證實;別人觀點中的壹些好的想法,要提煉綜合;片面的真理,開拓性的思維,縝密的判斷;相反的權威觀點,找出錯在哪裏。(引古不引今,引外國與中國,引出版物與專著,引文集)7。內在邏輯要嚴密。8.書名序號要標準化。9.討論部分應該簡潔。
(6)結論,(7)註釋和參考文獻,(8)附錄。
(6)結論
1,內容:對整個報告的總結和概括。成果總結(結論壹定要指出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未來研究展望;教育教學實踐等方面的建議。
2.要求: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指明方向。
(7)註釋和參考文獻
1,內容:書籍、出版物、報紙、網絡。
2.要求:完整註明出處。
(8)附錄:問卷、量表、研究資料、統計數據、計劃、方案等。
四、研究報告和論文寫作
影響研究報告和論文質量的因素
1,研究工作本身
2.研究者的哲學水平和研究素質。
3.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2)寫作步驟
1,確定結果的類型和主題——定位。
2.出個主意,擬個寫作提綱。
多學科、多角度綜合分析研究內容,形成盡可能完整的內容框架體系。(發布)
選取三個特點(專業、特色、特色)進行創意構思,突出重點、難點,系統梳理中心論點。(接收)
照顧文章結構比例的對稱性,做適當的內容調整。
擬定寫作提綱:句子提綱、標題提綱、段落提綱、圖表提綱。
3、初稿寫作
1)有話要說
2)無話可說
忘記
返回
跳躍
3)有話要說
4.修改最終版本
1)註意三種問題:
全球性問題
局部性問題
細節問題
2)修改方法:
存儲-冷卻-校正方法
寫與改——齊和衡法
同行交流-導師點評-自我修改法。
動詞 (verb的縮寫)文章類型和提交策略
(A)物品的類型
復制
聚合
關閉
流動
(2)投稿策略:
1.了解雜誌的特點:編輯方向、體裁風格、欄目、作者群體。
2、因為征婚論稿,從壹而終;多次強化,終結善果。
3.專心,深挖,成為小能手。
六、教師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的問題。
I)主題選擇:
太大,太空,太寬泛,缺乏有效性。
追風現象明顯
命題作文、情景作文現象明顯,多為敷衍行為。
2)寫作
文章類型的體裁選擇定位不準確;
很難解決問題,無法把握出發點和結合點的交匯點。
中心不明確,重點不突出。
概念界定不清,劃分不統壹,沒完沒了;基本概念和術語理解不深,虛詞虛語多,亂用現象明顯;
缺乏系統觀和整體觀,思維方式滿足於簡單的羅列和列舉,存在跳躍思維和徘徊思維,踩著西瓜皮往那裏滑往那裏算;
結構混亂,思路不清;缺乏理論推導,理論體系構建困難;
限於個人經歷和感受,跟著感覺走;沒有對理論與實踐的有意確認,理論與實踐脫節,論據與案例脫節,缺乏必要的案例分析;
數據收集和綜合分析意識淡漠;收集不全面、不充分,觀點材料不統壹;
選料難;數據處理不科學,分析水平比較簡單原始;
治學態度不嚴謹,結論推斷隨便,沒有足夠必要的實證研究數據支撐,所以人們往往根據感官經驗得出結論;
有明顯的語言東拼西湊的痕跡,盲目追求對仗的工整,明顯的文學化傾向;語言表達不流暢;題目很長,不夠簡潔。
原因
理論學習動力不足,不下真功夫;存在知識缺陷,忽略了條件性和方法性的知識學習。
理論背景不紮實,綜合分析能力欠缺;手段、措施、條件、目標之間缺乏合理的建構,應然與實然、觀念、經驗、行為之間缺乏必然的聯系;
對研究現狀認識不足;難以抓住研究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很難抓住源頭問題做文章;容易出現重心偏移、定位不準的現象;
對自身教學經驗反思不夠,理論與經驗重合點不準確;經驗無法升華為理論;
研究設計不科學,流程不落實,操作隨意,沒有具體的把握和切實可行的措施。
如何寫教育科學研究報告
(壹)教育科研報告的類型
教育科研報告是教育科研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揭示教育規律的主要形式。
教育科學研究報告根據其內容和寫作形式可分為四類:闡述性研究報告、描述性研究報告、實證或實驗性研究報告和文獻性研究報告。
討論式研究報告:這是壹份旨在闡明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律性的研究報告。
描述性研究報告:這是壹份研究報告,旨在說明研究對象是什麽,發生了什麽。
實證與實驗研究報告:這是壹份旨在解釋現象或事物之間的關系、相互因果以及現象發生的原因和方式的研究報告。
文獻研究報告:這是以口頭、書面、視聽等材料為基礎,旨在分析和識別某項研究的信息、水平、過程、爭議和趨勢的研究報告。
(二)教育科研報告的基本構成
l、全文摘要:摘要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須能夠準確反映報告的內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讀,盡量忠實於報告,避免評論。字數在250-300之間,最多不超過600。
2.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3.研究工作的簡單過程。
4.研究對象、範圍和方法。
5.簡要介紹了國內外前人在這個問題上所做的工作。
6.研究結果分析。這部分是報告的核心。其寫作工作應根據研究的假設或目的進行明確的描述,即研究結果的描述。這部分不僅可以用文字描述,還可以借助圖表的設計來展示,從中可以更清晰直觀地反映重要的研究成果。
7.討論:討論是關於研究的分析是否恰當。應該提出壹項修正案。
8.結論:必須基於大量的材料和分析結果,表明結論的可靠性。
9.建議:除了與教育科研論文相同的要求外,還要註意兩點。第壹,根據研究的結論,針對研究問題的現狀,提出壹些改革建議,供領導部門選擇。建議的內容不能與報告的結論無關,否則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要給建議的表達留有余地,不要太武斷,或者摻雜個人情緒影響。二、進壹步研究的建議應指出進壹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來研究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需要進壹步研究的相關問題,為後人的研究提供參考。
(3)撰寫教育科研報告的幾個基本原則
為了看到有個性的* * *,本文主要介紹實證研究報告的寫作,把握這類報告的“個性”,就不難理解教育科學研究報告的“* * *”。
如何寫好實證研究報告?先說幾個基本原則
1.誰願意根據事實來研究報告中列出的數據和例子?所有的數據和例子都應該是真實的事實,不得有任何虛假、捏造或捏造。報告中對教育現象的因果分析,對教育原理和規律的探索,也要以事實為依據。科研報告裏的每壹句話都是決定性的。它必須基於充分、可信和令人信服的事實。當然,科研報告還必須將研究問題所需的大量事實材料與寫報告時應該引用的最有說服力的事實材料區分開來。有些事實材料,如果不是與研究課題密切相關,就應該忍痛割愛;壹些事實材料盡量做成表格、圖例等直觀的形式。
2、論述的內容具有邏輯性。實證研究報告的內容與研究工作的邏輯發展順序大體壹致。為了保證研究報告的邏輯性,首先要考慮整個研究工作的發展順序,然後再考慮報告的表達方式。研究報告的邏輯是整個研究思路邏輯的寫照。沒有好的研究基礎,永遠寫不出好的研究報告。科研報告必須絕對真實地反映客觀情況,所有的描述、說明、推論和引用都必須恰當。用詞和表達要盡可能準確。概念應盡量用科學術語表達,避免使用常識性術語,以免讀者產生混淆或歧義。當然,研究報告的文字也必須簡單明了,通順流暢,不僅要清晰,還要準確科學地表達研究效果。
3、引用文獻應註明出處。可以在教育科研報告中引用,采用別人的科研成果,但壹定要尊重別人的勞動。壹方面要實事求是地評價,實事求是地引用;另壹方面,不要把別人的成果變成自己的。因此,在研究報告中,每當有引用他人資料、研究成果或觀點文字時,都必須加以註釋或說明,以向讀者展示成果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