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核心數據:中國生物經濟市場規模;生物經濟市場的競爭格局;生物經濟市場規模預測
工業概況
根據“生物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中的信息,該文件確定了生物經濟的四個重點發展領域。壹是生物醫藥,二是生物農業,三是生物質的替代應用,四是生物安全。
對於生物醫藥領域,規劃提出以藥物、疫苗、先進診療技術和裝備、生物醫用材料、精準醫學、檢驗檢測、生物健康醫療為重點,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強藥品監管科學研究,提升生物醫藥高端產品和裝備供應鏈支撐水平。
產業發展政策背景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生物經濟周邊市場的發展。生物經濟平臺的建立有賴於雲計算、大數據、5G等新壹代信息技術和軟件領域的發展。近兩年,國家也出臺了各種扶持政策來發展這類產業:
產業鏈分析
中國生物經濟產業鏈上遊主要是基於生物產業的理論體系建設和設備供應。中遊生物經濟產業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材料替代和生物安全產業四大支柱產業,下遊應用領域還涉及有機農業、綠色能源和安全。
我國生物經濟產業鏈的主體企業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質能等領域的龍頭企業,上遊的生物技術研發和設備供應與中遊的生物經濟產業布局企業在較大範圍內重疊。
全球行業政策概述
從海外生物經濟的戰略發展來看,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圍繞生物經濟做出了明確的規劃。其中,2022年,美國推出了最新的《生物經濟計劃:實施框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可持續性。
產業發展歷程
總的來說,世界經濟結構經歷了四個主要發展階段。18世紀以前,以農業經濟為主。第壹次工業革命後,工業經濟的到來使腦力勞動逐漸成為主要的勞動方式。20世紀的信息經濟為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20-21世紀第壹個十年後,世界主要經濟體開始大力發展生物經濟產業,我國也在“十四五”規劃中將生物經濟納入國家戰略發展規劃。
中國工業發展現狀
1.中國生物產業總體規模和結構
中國生物產業規模在過去10年中不斷增長,從2012年的2.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生物產業占2021年GDP的比重達到5.3%。
從我國生物資源的價值規模來看,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生物資源的價值規模增長了1倍以上,從2012年的6.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3億元以上,其中20265438+。
2.中國生物經濟產業現狀分析。
從我國生物經濟規模占GDP比重來看,工業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在不斷加強。2012年我國生物經濟規模占GDP比重超過14%,2021年達到16.1%。生物經濟作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之後的全新經濟形態,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行業滲透率來看,我國第壹產業的生物經濟滲透率從2012年的66%以上下降到2021年的不足50%。第二產業生物經濟滲透率從2012年的33%左右提高到2021年的50%以上;第三產業生物經濟滲透率從2012年的0.1%提高到2021.4%。從趨勢上看,未來我國生物經濟在二三產業中的比重有望進壹步擴大。
3、中國生物經濟產業市場規模和總量計算。
根據CCID公布的數據,2012-2021期間我國生物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從2012的7.6萬億元增長到2021的18.4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隨著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生物經濟已經成為當前最具創新和活力的發展和形態。
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1,工業企業競爭格局
根據七叉貓提供的數據,目前中國生物經濟產業相關企業超過7萬家,產業規模在不斷增加。從企業成立日期來看,2022年中國生物經濟行業新成立公司數量創近年新高,到2022年中國生物經濟行業年末1.6萬。
從企業競爭力的角度,結合我國生物經濟產業主要企業的生物經濟業務收入規模和2021中國生物醫藥R&D實力排名TOP50,對比企業技術規模發展現狀,總結出我國生物經濟產業企業目前的競爭格局。綜合來看,恒瑞醫藥和百濟神州在生物經濟業務上具有壹定的競爭優勢:
2、行業區域競爭分析
從區域分布來看,2021年,我國生物經濟呈現梯度發展態勢,區域發展呈現競相發展、百花齊放的態勢。其中,山東、江蘇、廣東、四川、河南的生物經濟產業規模已經超過萬億,是我國生物經濟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從整個生物經濟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五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率,2022-2027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3%左右。預計2022年生物經濟產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2027年有望超過30萬億元。
更多對該行業的研究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