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所軍事大學”
臺灣“三軍大學”前身為“國防大學”,2000年更名。是培養臺灣三軍高級軍事指揮官的最高軍事教育機構,隸屬於臺灣“國防部”。1969由原三軍聯合參謀學院、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海軍指揮參謀學院、空軍指揮參謀學院合並而成。有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空軍指揮與參謀學院、海軍指揮與參謀學院和戰爭學院。
中正理工學院
中正理工學院是臺軍培養軍事科技人才、發展武器裝備的最高學術機構。中正工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在湖北漢陽成立的陸軍工學院,1949年遷至臺灣省。1968年,臺灣省當局將陸軍技術學院、海軍工程學院、陸軍軍械學校和聯勤測量學校合並,成立綜合技術學院。
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是著名的黃埔軍校,成立於1924。學校經過廣州、南京、成都後遷至臺灣省,1950復學。招生對象為“普通班”學生(本科生)、預備役軍官和專科生。學校教育遵循平臺。教育部大學四年制要求學生四年八個學期修完128學分。
入學第壹年,學生接受“通識教育”(通常包括外語學習、文史學習、政治學習),以及壹定量的軍事必修課,如測量、讀圖等。第二年後,學生將主要根據畢業後的軍種選擇院系和課程。三年級後開始學習“領導與控制”這門學科,提高學生在未來軍旅生涯中的領導和管理能力。四年級強調課程內容以思考和實踐為主,增加實踐的權重。鳳山軍校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的科技訓練,使畢業生適應未來戰場的高科技環境。學校的體能訓練比較豐富。除壹般體育項目外,還有拳擊、擒拿、擒拿等格鬥項目。
左穎海軍學院
這所學校位於臺灣省南部的海港城市左穎。其前身是沈葆楨於1.867年創辦的後船政學堂。於1.946在四川重慶正式成立。7月在臺灣省重開,1.949。是目前臺灣省海軍軍官的主要來源。它通過聯合征兵、中正預備學校入學考試、申請入學等方式招生。軍事學院的學科系由電氣工程系、船舶機械系、海洋科學系、信息管理系和應用科學系組成。第壹年學生主要學習基礎科目和軍事,第二年專業課逐漸增加。第四學年軍紀以“敦睦航海”為主,先繞島航行,再航行至臺灣省外海域。左穎艦艇學院實行新老學員混合、民間“大家庭”的管理體制。普通教育和其他軍校壹樣。有外語系、文史系、政治系,註重科技和學科的培養。
岡山空軍學校
岡山空軍學校前身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在廣州創辦的航空學校。於1949在臺灣省岡山復學,並於1960開始招收專業飛行軍官。這所學校的錄取方式主要是兩種形式:報考和聯合招收軍校。學科部下設航空航天工程系、機械工程系航空系、航空電子工程系、航空管理系和通識教育中心。大壹新生第壹學年分系。飛行專業軍官班通常實行為期九周的強化訓練。岡山空軍學校的“正式生”(本科生)畢業後需要服務14年,專科生畢業後需要服務10年。
臺灣省軍校教育現狀
臺軍的軍校教育基本繼承了國民黨時期軍校的“三階五段制”教育。* * *同壹院校主要負責三軍軍官的繼續教育和進修。軍事院校負責本單位軍官和士官的教育。其他院校都是兵役以外的學校,主要培養聯勤人員、預備役和憲兵。
軍官教育
臺灣陸軍的軍官教育分為三個層次(三級):基礎教育、高級教育和高級教育。軍官培訓分基礎教育、高級教育、指令(戰術)教育、戰爭(戰略)教育和軍事科學研究五個階段(五個階段)進行。它沿著“通才”和“專才”兩條教育路線發展,采用分段分類的方法。
基礎教育:臺軍基礎教育又稱養成教育,以培養基層軍官為目的,招收高中(職)畢業生。普通生(本科生)培養周期為4 ~ 7年,專科生(專科生)培養周期為2 ~ 3年。課程設計以教育部規定的本科、專科課程內容為主,軍事基礎學術為輔。學生教育課程安排緊湊,學生自學時間較少。
繼續教育:臺軍實行訓練與晉升相結合的原則。在晉升之前,軍官壹般要去相應級別的院校深造。畢業後,他們被分配到更高壹級的崗位。臺灣的繼續教育又稱專科教育,主要招收中尉軍銜的軍官,培養少校軍銜的軍官。臺灣的升學比較完備。大多數軍校都有分科班、普通班、研究班、專業班。普通班的培訓期為6個月。海軍和空軍軍事科學學校主要是專門從事短期輪班。臺灣海軍已經開始開設普通班並規定專門班訓練時間超過15周?視局普通班而定,臺空軍各兵種學校參謀班與普通班相同。培訓周期為15個月。
繼續教育:臺軍繼續教育的基礎。指導原則是培養團級以上指揮軍官、技術軍官和高級參謀軍官,重點提高學員的軍事戰略和全局戰略水平以及勝任高級職務的能力。高等教育壹般由“三軍大學”承擔,分為參與教育和戰略教育兩個階段。參考教育由“三軍大學”的陸軍、海軍和空軍參考學院提供。主要班級是普通班。招生對象為三軍各軍兵種學校普通班畢業的校級軍官。師級以上指揮軍官和各級參謀軍官接受訓練。教育課程將軍事理論與參考教育相結合,側重於軍事戰略和野戰戰略。技術官員的繼續教育由。政治作戰學院政治作戰研究所,中正理工學院技術研究所,國防醫學院。研究所和國防管理研究所。兼職資源研究所。臺軍最高軍事人才的培養。戰略研究所(原軍事科學研究所)負責。
中士教育
臺軍通過三軍各軍兵種學校的士官班培養士官,形成了比較系統、正規的士官教育體系。臺軍士官教育分為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基礎教育分為常備士官班和預備士官班。常備士官班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完全高中(職業)教育。培訓期為兩年。預備士官班招收高中(崗位)畢業的士兵。訓練周期為8 ~ 22周。繼續教育分為短期培訓班、領導士官班和高級技術士官班。技術士官班招收高中(職業)畢業生。培養周期為1年。後來隨著軍旅經歷的發展,他受到了教育。
預備教育
臺軍的預科教育是陸海空三軍軍官學校和。政治戰爭學校。學前教育。由蔣介石後備幹部學校統壹負責。中正後備幹部學校高級中學招收初中生,實行完全高中教育。學生畢業後可根據本人意願直接升入軍隊院校和政戰學校的普通班。初中招收小學畢業生,實行完全初中教育,畢業後直接升入高中。
臺灣省立軍事學院的教學特色
重視“通才”和“專才”的培養。更加強調軍官的“通才”教育。
臺灣軍方認為,國防科技越先進,軍兵種專業分類越細化,就越需要軍事“專業人員”;但只有把這些“專家”培養成“通才”,才能更好地滿足未來作戰的需要。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臺軍采取多種形式培養“全能”軍官。比如科目安排,實習科目盡量豐富多彩;強調加強軍隊院校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中的戰略、戰術、戰法研究,提高學員綜合素質。除了大專學歷,軍官上任後培養“通才”的途徑還有很多。第壹,重視軍官的任用,在業務部門中調整和更換有前途的軍官,鼓勵各級軍官在各自的崗位上建功立業;二是鼓勵軍官脫產、在職、業余參加國防科技人才培養和軍事訓練。
重視英語教學,學生的軍事前途與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密切相關。
近年來,在美國學習和培訓的臺灣省軍官人數逐年增加。因此,臺灣軍校非常重視英語教學。英語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獲得去美國留學的機會。目前,臺灣省當局在任命高級官員方面有兩種傾向。首先,在中國出生的軍官晉升率更高。第二,在美國受訓的軍官很受重視。這種趨勢逐漸影響到軍校教育,普通教育很大比例用於安排英語教學。
總的來說,臺灣軍校教育經過多年的運作,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取得了壹定的成效。目前,臺灣軍事院校每年培養各類軍官和士官7000多人,基本能滿足部隊需要。臺軍軍官大多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在專業化指揮與參謀業務和戰略研究方面,師以上軍官基本完成相關理論培訓,40%的旅級軍官接受過指揮與參謀業務培訓,62%的營級軍官接受過指揮與參謀業務培訓。16.52%的士官具有大專學歷,76.56%具有高中(職業)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