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廣,山東沃潤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出生在偏遠的山村,對農村和農業有著獨特而深刻的記憶。沒有今天的機械化,壹切都是靠強體力勞動支撐的。在小時候的黃文廣眼裏,豐收就是無盡的農活。當時他信誓旦旦地說,這輩子都不在農村,不做農業。
生活有時很戲劇化。2008年,經過反復考察,他毅然決定籌資1.2億元註冊成立壽光沃潤德農資連鎖有限公司,他說,我這輩子離不開農村。他的同事,他的親戚朋友都知道他沒必要這麽做。畢業後在淄博壹家大型國企就業,很快走上管理崗位。
2000年,在企業蒸蒸日上的黃文廣,懷著對未來的憧憬,他毅然決定下海創業。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和無數次的艱辛,他從事了十幾個行業,終於在2004年成立了培訓中心。他們引進了德國先進的教學培訓設備和德國工業教學管理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過去的幾年裏,學校做得很好。年收入幾十萬,有車有房。在大家眼裏,他是壹個很棒的年輕人,年輕,白手起家,在短時間內做出了自己的成績。
加入農資行業是從四年前的壹次經歷開始的。他在走訪農村學生家時,看到人們在吵架。他詳細詢問原因是什麽。他的壹個農民朋友種蔬菜大棚,辛辛苦苦幹了半年。他們即將成熟。他們使用假的農業材料,溫室裏所有的西紅柿都死了。而且夫妻店也感覺很無辜。農藥不是自己生產的,廠家也找不到。他們沒辦法。後來才知道,這種事情在農村很常見。他覺得這裏面大有文章可做,於是下定決心去調查。幾個月後,他對農資市場形成了這樣的印象: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農資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原有的銷售體系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由於市場的需求,出現了許多夫妻店,其中大部分是個體戶,甚至有許多無證經營戶參與。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農民受害時有發生。高價暴利低質已經成為很多渠道的潛規則。農民到處都在用高價低質的產品,甚至假冒偽劣。他很難過,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為他的農民朋友做點什麽。在服務農業和農民的同時,也有所成就。同時,他也冷靜地分析了這個市場:正因為有亂,才有機會,他認識到了新世紀中國農業面臨重大變革的機遇。他把原來的企業留給壹個合夥人打理,用了兩年的時間,走訪了上千個村莊,帶著對三農的責任感,用全部身家和戰略投資成立了沃潤德農業連鎖有限公司。幾乎所有的朋友都勸他改變投資方向,懂農業的都說他傻。他說,如果我的努力創新了壹種模式,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利益,同時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我的投入就有了壹生的意義。
中外合資農資連鎖有限公司的設立需要商務部審批。他壹個本土企業家怎麽敢?帶著壹個信念,黃文廣多次去商務部,最終獲得了商務部的批準,決定從中國蔬菜之鄉壽光起步,做出樣板後輻射全國。他說,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各級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沒有理由做不好。
從2009年5月,公司正式投產至今。短短半年時間,他的創新理念得到了眾多菜農的追捧,300多位菜農主動加入他的公司,形成了以菜農為主體團隊的特色連鎖企業。“村村通超市,村村通技術,村村通服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從壹個民辦學校的校長到壹個農業連鎖企業的董事長,兩種完全不同的業務讓他不敢放松。半年後,管理層讓所有同事刮目相看。
他首次將沃爾瑪超市等日用品大鱷使用的局域網、ERP系統、遠程監控系統引入中國農資管理,使所有管理環節透明化,所有貨物可追溯,代表了當前農資管理的方向,保證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管理。......
針對農業專家資源缺乏的情況,他建立了遠程視頻醫院,農民可以在農資超市現場咨詢專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不懂農產品,就實行“專家組采購”制度。由20多位資深農業專家和當地農藝師牽頭,組成“專家采購團”,統壹把關采購,統壹招標。同樣的質量看價格,同樣的價格看質量。兩個人都看牌子。公司邀請工商、質檢等部門對每批采購產品進行抽樣檢驗。這樣,菜農使用的農資才真正做到了物美價廉。公司成員表示,通過使用公司產品,每畝節約成本1.5萬元以上。
經過他的努力,他獲得了2009年中央電視臺全國三農人物。全國三農致富模式。共青團中央、科技部組織的農業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山東省創業之星等榮譽由團市委、省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廳等9個部門評選。年被全國工商聯農工商會增選為常務理事,並被河南大學、山西大學、重慶師範大學、沈陽理工大學、濰坊科技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這幾年,我教了幾十萬大學生創業的經驗。
黃文廣說:公司的運營剛剛開始,所有的戰略剛剛成型。他還有很多夢想。他要在五年內,在中國五個省份打造1000家農村連鎖企業,成為中國農村的“沃爾瑪”。他認為未來要以農資銷售為基礎,打造完善的農業產業鏈,讓沃潤德帶領農民生產安全的農產品,幫助農民創造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