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導遊詞介紹1
靈山寺位於甌江支流濠溪下遊的靈山風景區溧水郊區。8路公交車直達,交通便利。靈山寺依山而建,背靠靈山,面向甌江,空氣清新,風景秀麗。
沿著溧水溧陽街開車,從家到溧水千年古剎靈山寺大概15分鐘!事實上,在我們到達寺廟腳下之前,沿路設立的香火攤販就提前警告我們:“離靈山寺不遠,香火鼎盛的地方!”呵呵,所以,這個地方並不難找,很有名!市區8路公交車展示的終點站——“靈山寺”更像是壹個移動廣告牌,每天在大街上打靈山這張“旅遊牌”!自然,靈山寺和其他寺廟壹樣,都是依山而建,這座山就是那靈山。
山本要給人壹種“穩”和“重”的感覺,壹個“靈”字會讓這座山突然“有活力”。要說這靈山,還有壹個名字——“馬頭山”。至於為什麽,我不知道。也許整座山看起來像壹匹馬。呵呵,呵呵,原來叫“靈九山”!
整個靈山山不高,是1,91米的“小海拔”。因此,登山並不是壹項艱巨的任務。相反,在青山綠水中間,是壹個冥想、休息、養心、健身的好地方。
靈山寺背面正中是“飾山”二字。當時我認了很久,感覺很像“武”,又有點像“淩”。現在確認是“關”字,而這句話其實是從毛主席的詩《薩滿大白地》開始的——“裝飾這座山,現在更好看了”,“關山”指的是江山,當然指的是美麗的靈山!
麗水城市導遊介紹2
“中國畬族之窗”景區位於景寧畬族自治縣城郊大君鄉,距縣城12km,全鄉畬族人口占33%。是全縣畬族人口較多的鄉鎮之壹。因其優良的生態、優雅的自然、優美的風景、濃縮的人文而被稱為“畬鄉”,徜徉在景區周圍。遊客不僅能感受到濃郁的畬鎮風情、厚重的文化積澱、淳樸的民風,還能感受到景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壹流的生態環境,被譽為“浙江芙蓉鎮”、“文明之鄉”、“小溪明珠”、“江南_漂”。
首先是人文和畬族風情的文化景觀板塊。通過參與和欣賞畬族風情的表演,用獨特、神秘、豐富的畬族文化向遊客朋友們展示原生態的民俗風情,令人耳目壹新。核心資源包括畬族歌曲的魅力、畬族的婚姻、浪漫的“三月三”大型歌舞、畬族的歡樂之夜、畬族的民間絕技等民俗節日。中國畬鄉之窗
二是景觀板塊。美麗的風景和優越的地理環境,這裏郁郁蔥蔥的綠色和純凈的空氣吸引著越來越多遊客的目光。景點有龍崗、前埠灘、分樹圍青、大軍古街、古建築等。
三是水景觀板塊。水域風光構成了碧水映奇山,長灘抱雪浪的景象。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沙灘、奇峰、森林、淳樸的民風的畬鄉美景,也可以欣賞到遊客們耳熟能詳的有著美麗傳說的飄傘古渡美景:飄傘仙池,“江南_飄”。旅遊資源包括:浮傘漂流、澄潭印月、譚洋雪浪、莘莊瀑布。
四是生物景觀板塊。千年張湯、龍崗疊翠、梅山古樹等古樹。建築上,形成了古樸的前店後院式明清風格的古商業街和石板街,有“小溪明珠”、“靜寧_高學府”、“浙南芙蓉鎮”的美譽。
五是歷史景觀板塊。景區內有建於明代的觀音閣、李氏宗祠、明德書房,還有浮傘仙、浮傘寺、大軍古街、大池坑廊橋等名勝古跡,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麗水市導遊詞介紹3
大君畬鄉之窗景區是縣生態示範點,20_年被批準為國家AA級景區。景區位於大君鄉政府所在地大君村,距縣城13公裏。大君古村始建於唐末五季初。壹千多年來壹直是甌江支流小溪谷的水陸交通樞紐。商貿經濟比較繁榮,農耕讀書風尚也很重要,形成了人人講究“三桿”,即鋼筆、秤桿、竹竿(竿)的民俗,以寫事跡、寫文書、做生意、撐船為生。在建築上,形成了古樸的前店後院式明清風格的古商業街和石板街,有“小溪明珠”、“靜寧最高學府”、“浙南芙蓉鎮”的美譽。舊時有古樟樹迎客、澄潭印月、龍崗疊鐵甲、枚乘廊橋等十大老景點。景區以此為依托,以畬族風情為載體,融合自然景觀和人文遺跡。壹期開發畬族婚俗、飄傘、飄仙,建設以休閑、水上活動、觀光為主要內容的城郊生態旅遊景區。
1998開通並投入使用的大君漂流項目是我縣重點旅遊項目,曾被省航道漂流專家組評為全省最驚險的漂流航道。竹筏漂流全程有十灘、九灘、四壁、壹礁群,形成了與沙灘相連的奇妙水景;橡皮艇漂流更是險象環生,急流險灘,撞波翻滾,有百分百的翺翔感。同時,妳可以欣賞到譚力、鳳起、石林和淳樸的人民的美麗風光,以及被賦予美麗傳說的飄傘和古渡口的美麗風光。遊人皆稱其為浮傘仙池,居江南之首。
傑哥氣勢磅礴,龍崗綠意盎然,大軍村位於甌江壹級支流小溪河中段。觀音閣位於大君村西面,峭壁高聳,水岸突兀。亭前懸崖下是壹片美麗的大君澄潭,有“澄潭映月”之趣。現在,這裏開辟了竹筏漂流的瀏覽項目。
麗水市導遊詞介紹4
靈山寺,位於浙江麗水市郊,位於靈山風景區,甌江支流濠溪下遊。8路公交車直達,交通方便。靈山寺依山而建,背靠靈山,面向甌江,空氣清新,風景秀麗。
靈山寺歷史悠久,多次修繕或更名。據明朝統壹的記載,靈山寺建於五代,舊名靈久。清道光版《溧水縣誌》說:靈鷲寺始建於無考年,有元二十六年(1289)和宋四年(1177)再版的碑。據有關史料記載,東晉(漢三年三二○年)建於大興,北周(五七四年)在建德被火燒毀,唐代(六三三年)在貞觀重建靈久禪寺,定名靈久禪寺。宋太祖趙匡胤劍龍二年(961),和尚、陜州鄲城人朱升對寺廟進行了修繕,新建觀音寺,將靈鷲寺改為朱升寺。朱升,陜州丹城人,得南朝著名高僧之福,勤於兵法,精通儒學。南唐時,我升任元朝,在梧州做官。我從滁州靈九寺逃出來,卻不斷被禦林鐵衛追殺。在非常危險的時候,我只有剃了頭發出家,才能得到安寧。漸漸淡定之後,我勤於研究三論,從中悟道,頓悟禪,願以傳經送佛為業。劍龍二年(961),被眾僧祝賀為寺主,淳化三年(992)去世,壽73歲。
靈山,又名馬頭山,原名靈鷲山,位於市區東北部,距市區約十公裏。山不高,海拔191米左右。四周青山環繞,青山幽靜,好溪之水環繞。清道光《溧水縣誌》記載“靈九山,在縣城東二十裏,與古力山相對,四周好溪,雲霧繚繞,陰水重,霜初清,尤甚清幽。裏面有壹座禿鷲廟。宋紹聖在中學堂,縣令在其上建有雨亭,山南有袁墓碑。這裏交通便利,330國道二線環繞靈山南北山麓,市區8路公交車可直達。
在靈山南麓,蓮都巖泉街道辦事處轄下的巖頭村,有壹座著名的唐代濠溪堰,因地處濠溪堰源頭而得名。在(847-860)中期,山東臨淄人段主持建立了濠溪巖。濠溪原名惡溪,為紀念段造福於民而改名善溪,流傳至今。現在,在靈山的東南角有壹個公共亭,是為了紀念刺史段而建的。
明朝萬歷年間,詩人曾有言(原為身世不詳)以詩《靈九山八景》贊美靈九山的美景,有西語亭、流雲塢、羅泉渠、半月池、土星崗、九曲嶺、伍芳萍、紅斜巖。西語亭是北宋滁州知府劉晶在靈鷲山所建,詩壹首。劉晶,建州安陽(四川)人,北宋熙寧六年(1073)進士,紹聖三年(1096)任滁州知府。
麗水市導遊詞介紹5
東西巖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位於市區西北28公裏的千年畬鄉老竹鎮,總面積9.04平方公裏。是浙江省1985公布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壹,20_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風景名勝區。東西巖風景區以丹霞地貌、畬族文化和革命遺址聞名於世。東、西有兩座丹霞巖峰,遙遙相對,景區因此得名。
東西巖的丹霞地貌玲瓏剔透,婀娜多姿,有兩個特點:壹是小巧精致,二是景物豐富完整。整個景區由沈積巖自然形成,巖石嶙峋,峽谷幽深。東西巖丹霞的奇妙自然景觀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東西巖濃郁的畬族風情——畬族歌曲、畬族婦女服飾、畬族民間表演——是東西巖景區的又壹特色。每逢節假日,景區都會推出“三王子”迎賓、畬族婚禮表演、祭祖表演、畬族歌舞表演等各種具有濃郁畬族風情的節目。
東西巖景區也是浙西南最早建立區委的革命老區。在黃農村,有3000多米的中國軍民抗日戰壕。粟裕將軍也在這裏留下了革命足跡。
今年年底,蓮都市政府力爭將東西巖景區建設成為國家4A級旅遊區,全面提升景區品質和品牌。最終將東西巖景區建成麗水市附屬的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娛樂、科普地質考察、紅色探險為壹體的景區。
麗水通用導遊詞相關文章5篇;
★浙江麗水5個導遊合集
★麗水的導遊詞
★浙江仙都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