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在兩座山腳下,左邊那座叫腦邊山,右邊那座叫花寶山。王家屏原名牡丹坪,因村民在此多種植牡丹花而得名。後來,王興的壹個家族買下了大部分地方,並改名為王家屏。當時是中央軍委和十八軍總司令部舊址。
黨中央進駐延安後,中央軍委和總部機關領導根據地軍民堅持八年抗戰。日本侵略者投降後,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3月1947,18,毛澤東和周恩來率領他們的部隊離開這裏,轉移到陜北。
當時這裏的軍委機關包括書記處(後改為辦公廳)、作戰部、高級參謀處、外事組、作戰研究室、資料室、綜合事務處、通信處。總部機關包括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現在有軍委禮堂、政治部會議室、軍委會議室、、朱德、彭故居等。
這七間寬敞的四角瓦房是軍委禮堂。它是由359旅的木匠吳基產設計的,建於1943。軍委總部的大型會議、晚會等集體活動都在這裏舉行。
1943 65438+2月,為了交流大生產運動的經驗,八路軍總部在這裏召開了歡迎勞動英雄的大會。朱德代表總部向勞動英雄們致歡迎詞。他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勞動人民。在我們解放區,依靠廣大群眾的自力更生,我們今天已經豐衣足食。1945 8月15日,軍隊在這裏召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大會。
胡宗南國民黨軍占領延安後,被敵人占領。1948年4月20日,胡宗南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這裏正在演出,很多演員來不及卸貨,只好跟著胡宗南駐紮的部隊逃跑,所以禮堂大樓保存得很好。
這兩間普通的平房是政治部的會議室。10月,毛澤東從棗園遷到王家屏後,這裏成了毛澤東接待來訪者的地方。1947年3月14日,即離開延安前,在這裏會見了保衛延安的新四旅負責同誌張先嶽、黃、程等,並與他們進行了長談,反復闡述了放棄延安的重大意義。很多人想不通,為什麽中央決定放棄延安。會上,同誌們激動地說,誓死捍衛黨中央、毛主席和延安!毛澤東笑著說:妳的決心很好,延安壹定要保護好。我們在延安生活了10年,挖過窯洞,吃過小米,學過馬列主義,培訓過幹部,指導過中國革命。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有延安,延安保不了。但是,延安不能拋棄。因為蔣動員了二十三萬軍隊,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有飛機,有坦克,有大炮,而我們保衛延安的軍隊只有兩萬多人,基本上都是小米和步槍。兩萬多人很難壹下子消滅23萬敵人。毛澤東用過去革命戰爭的例子反復說明,打仗不是壹城壹池的得失,主要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他說,今天放棄延安,就是將來解放Xi、南京和中國。毛澤東還指示:我們的戰術是“蘑菇戰術”。就是牽著敵人的鼻子繞過山溝,把敵人拖胖拖瘦,拖倒拖精,然後集中優勢兵力,壹個個殲滅。現在妳的主要任務是拖住敵人,讓他們困在這裏。除了妳,再加上我、毛澤東和新華社,我們壹起留在了陜北。毛主席的話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的信心。末了,毛澤東又囑咐:回去的時候,要給戰士們講清楚撤出延安的原因,告訴大家,少則壹年,多則兩年,我們還會回到延安。毛澤東把同誌們送到門口,和大家壹壹握手,笑著說:好!下次我們在哪裏見面?也許不是延安,也許是南京、上海、北平!歷史充分證實了毛澤東的英明遠見。國民黨在1947年3月占領延安,我們在1948年4月22日收復延安。敵人占領延安僅壹年零壹個月零三天,延安回到人民手中。
1946年元宵節,為了感謝黨中央給邊區人民帶來的幸福生活,邊區勞動英雄楊步浩和當地群眾專門制作了“人民救星”的金匾,帶領秧歌隊從川口區六個鄉鎮出發,敲鑼打鼓來到王家屏,獻給毛澤東。這張照片就是當時的場景。
這是1946年9月7日毛澤東與359旅的王鎮、準將見面的照片。照片中的王鎮,面容清瘦,臉頰飽滿,胡須濃密,剛剛隨壹支南下支隊從中原回到延安。在他回來的那天,他直接去了毛澤東的住處,甚至沒有照看他的家。主席深情地說:王鎮同誌,妳受苦了!妳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將來妳們要把359旅的旗幟插在北平城頭上。王鎮向毛澤東匯報了在南方浴血奮戰的經歷,得到了毛澤東的高度贊揚。
10月,毛澤東從棗園搬到了王家屏。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就住在這些窯洞裏。主席搬進來後,他把洞穴給了主席。在這裏,毛澤東寫下了《對當前國際形勢的幾點估計》、《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集中優勢兵力消滅敵人》等幾部著作,其中有八部被收入《毛澤東文選》。
1947年3月,國民黨胡宗南部向陜甘寧邊區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派出大量飛機輪番轟炸王家屏地區,投下了許多炸彈。這時,毛澤東仍然平靜地坐在山洞裏工作。幾個警衛員多次讓主席去防空洞,他總是說,不要緊,窯就好,厚著呢。正在這時,警衛史從外面撿起壹塊彈片,給看。他拿起彈片在手裏掂量了壹下,說,這個很好!妳可以用兩把菜刀。3月16日,敵人逼近延安南門。當時形勢非常緊急,大家都勸毛澤東早點離開延安。他笑著說:不要緊,還有時間,路對天,壹個人半路,他走他的路,我走我的。他在那座山上,我在這座山上。沒什麽好怕的。
3月18日,延安清晰地聽到來自前線的槍聲。彭非常擔心主席的安全,幾次催促離開。他說,不看到胡宗南的兵是什麽樣子,他是不會走的。下午4點,周恩來要求毛澤東重新開始。他說:好吧!吃完飯再去!讓敵人來吧!我們打掃了窯洞,把桌椅擺放整齊,把茶壺茶杯擺放整齊,對胡宗南說,延安是我們的,我們會回來的。晚上8點,毛澤東得知群眾、幹部和機關已被安全轉移,和周恩來壹起離開延安,踏上了前往陜北的征程。這是在路上拍的照片。
離開延安後的105天裏,、、和任率領數百人,行程1000公裏,經過12個縣,住了38個鄉鎮。他們和陜北人民壹起,風雨同舟,並肩戰鬥,極大地鼓舞和增強了陜甘寧邊區和全國人民的戰鬥意誌和信心。
在毛澤東故居旁邊的柳樹旁,有壹張毛主席和他的兒子毛安迎的照片。這是施哲為毛澤東和他的兒子拍攝的。照片下面有壹個小石桌和幾個小石凳。這是毛澤東與兒子親切交談的地方,也是毛澤東送兒子去勞動大學的地方。
1946 65438+10月7日,毛從莫斯科畢業後回到延安,終於與失散20年的父親團聚。4月初的壹個下午,父子倆親切交談。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妳畢業於蘇聯的壹所大學,但妳學到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這只是知識的壹半。這還不完整。妳需要去另壹所大學,這在過去的中國和國外都是不存在的。這就是“勞動大學”。在這所大學裏,妳可以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於是,毛聽從父親的指示,去了吳棗園參加“勞動大學”。他成了邊區特殊勞動英雄吳的學生。在這所農村的“勞動大學”裏,毛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學習各種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僅學會了犁地、出主意、施肥等主要農活,還了解了農村社會情況,與勞動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秋天,紹英背著自己的小米,穿著粗布,圍著白色的羊肚巾,黑黑的臉,用壹雙長滿厚厚老繭的手,給父親交上了壹份滿意的答卷。回國後,安迎被分配到中共宣傳部工作。
抗日戰爭中,為了防止日寇轟炸,軍委和總部的工作人員和磚石工人壹起挖了這個防空洞,全長50余米,寬1.2米,高1.8米,防空時可作為辦公室使用。1947年3月,國民黨飛機轟炸延安時,毛澤東和周恩來都在這裏進行防空。
我們這裏還有壹個獨特的公園,叫桃林公園。桃林公園是軍委和總部在他們住在這裏的時候修建的娛樂場所。占地12畝,以遍布全園的桃樹命名。公園裏有室外舞廳、籃球場、魚塘和俱樂部。
我們現在去參觀朱德元帥故居吧。從軍委禮堂往西,過了這座小橋,就來到了總參駐地。朱德故居在這裏。1941年3月,朱德元帥從楊嘉玲遷到這裏,壹直住到1945年8月。我們看到前面是三孔窯洞,從右邊是辦公室、會客室、臥室。朱德元帥在此期間,同毛澤東壹起領導了抗日戰爭、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共七大,起草了解放區戰場軍事報告。他經常給軍事機關做時事報告和演講。他在對反大學生的講話中說:現在黨中央給了妳們每人三件寶貝:第壹件是老鐵鍬頭,第二件是槍桿子,第三件是筆。他還鼓勵大家說:溫室裏長大的花草,經不起風霜。不進熱爐是做不出頂級純鋼的。
朱德的生活很簡單,作為統帥,但他從不搞特殊化。他的衣服、鞋子和襪子總是縫補。和其他人吃壹樣的食物。有壹次,事務長帶回來壹些比較好的菜,想給總司令多吃點。他很認真的說:大家都是壹張嘴,應該和大家分享。因為他極其樸實,平易近人,和普通士兵在壹起,很難想象他是八路軍的總司令。愛國將領許的“時人不知將軍之面,簡如翁”就是這位統帥的真實寫照。
我們看到的兩棵高柳是朱德親自種的。這個當年被稱為“小南泥灣”的小菜園,也是他親自栽培的,裏面種了20多種蔬菜。總司令用它來招待許多從前線回來的士兵。
這張照片是朱總司令和夫人康克清於1943在桃林公園拍攝的。
我們現在在總參謀部的小院裏。三孔窯洞是參謀長葉劍英的辦公室,接待室的琉璃臥房。1943年3月,彭從華北敵後回到延安,先住,後遷居棗園。1947三月初,彭為指揮延安保衛戰,從棗園遷居至此。
1947年3月,蔣介石集結數百架飛機,從胡宗南調遣23萬兵力,企圖攻占延安,摧毀我黨總部。當時邊區駐軍只有兩萬多人,敵人是我的十倍。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黨中央決定暫時放棄延安,誘敵深入,在運動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黨中央對延安保衛戰進行了周密部署。經過十天七夜的阻擊戰,我軍殲敵五千余人,粉碎了胡宗南“三天占領延安”的狂言,掩護黨中央和當地群眾安全轉移。08年3月6日,在撤出延安前夕,以彭為首的西北野戰軍指揮部成立。
在保衛黨中央、陜甘寧邊區和解放西北的戰鬥中,彭戰功卓著,指揮有方,連戰告捷。沙家店戰役勝利後,又為他寫了壹首詩,“敢馬上渡刀的,只有彭將軍”。彭對戰士們關懷備至,親如兄弟。在困難的時候,他經常把自己的幹糧送給傷病員,把自己的馬送給留守的戰友。在延安,他從不收禮,以清正廉潔著稱。有幾次,彭發現他吃的菜和戰士們吃的不壹樣,就把筷子收起來,到戰士們中間去吃,搞得壹些幹部很尷尬。在彭的接待室裏,陳列著壹張打了補丁的白布床墊。是1943彭先生回延安後管理部發給他的。全國解放後,他把這個床墊帶到北京,用了很多年。墻上的壹張照片是朱德和彭於1947年撤離延安前夕,在延安南門外舉行的保衛延安動員大會上拍攝的。另壹張是1944年元旦彭與成年人蒲、蔡暢、在的合影。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中央軍委的會議室。軍委的會議室看起來有兩個房間那麽大。在這裏,主要目的是讓參謀人員收集和分析國內外軍事信息,並報告給長官,供中央政府決策時參考。每個周末開壹次例會。3月4日,1946,三人軍事小組美國代表馬歇爾訪問延安。他看後覺得不可思議,說,* * *生產黨領導100多萬軍隊,延安山溝裏的統帥部卻只有這麽大!毛主席說:我們的統帥部只發布作戰命令,不發布其他命令。沒有衣服,沒有食物,沒有錢,沒有槍。他們確實發現,部隊使用的所有武器都是從戰場上繳獲的,是他們自己的兵工廠制造的。
3月4日,1946最高軍事三人小組成員、美國駐華特使馬歇爾、國民黨代表張治中、中國代表周恩來和軍委委員羅伯遜、鄭介民、葉劍英三人回到延安,與毛澤東就停戰協定、CPPCC會議、軍隊整編等問題進行了友好會談。晚上還舉行了歡迎會。
1946 165438+10月,蔣介石撕下假和平、真內戰的面紗,命令胡宗南進攻陜甘寧邊區。11年2月至15年2月,國民黨壹方安排的國民大會在南京召開,發布了所謂“停戰令”。實際上宣告了抗戰結束以來15個月的全國和談的結束,壹手關上了“和談”的大門。毛澤東電告* * *代表團返回延安。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回到延安。毛澤東和朱德親自到機場迎接他們。這是毛澤東、朱德和周恩來在延安機場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