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企業價值管理的五維模型

企業價值管理的五維模型

企業價值管理的五維模型

管理會計對大多數企業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在企業的日常經營決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管理會計的深入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壹個企業價值管理的五維模型。歡迎閱讀。

1.戰略成本管理對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性

無論是在新經濟時代(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還是傳統經濟時代,戰略成本管理都是企業塑造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點。

首先,我們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看壹下管理會計最基本的理論和工具——本量利圖和固定成本VS變動成本。由於成本習慣不同,企業在經營實踐中非常註重如何做好輕重資產的匹配,以主動適應經濟環境和經營周期,從而降低單位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在保證邊際貢獻率的前提下提高綜合性價比,實現目標利潤率和EVA(經濟增加值)。盈虧平衡點和保證銷售。其次,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來自於另壹對重要的成本分類——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成本優的財務管理的理想狀態,是將各種間接成本以最合理的方式,以精細的分類標準,分配到準確定位的業務單元、事業部、產品線、區域或目標要求,用於其他特定的管理目的。只有精細化的成本分配才能實現各項管理標準的準確正常的標準成本計算,為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和銷售策略決策提供依據。

最後需要提到壹個重要的價值管理工具——敏感性分析。

基於清晰準確的成本定位(固定成本或可變成本)和分配(直接成本或間接成本),財務分析師可以針對企業管理中的問題建立簡單或復雜的財務模型,充分展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所有企業管理問題最終都會體現為高成本或低利潤)。在模型面前,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企業下壹步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就是模型中的各種要素。假設其他因素不變,單個因素變化引起的最終結果(成本、利潤、現金流或其他相關因素)的百分比變化通常稱為敏感性。敏感性分析大大提高了分析的準確性,可以快速高效地發現問題並定向解決。

2.企業價值管理五維模型(COWDS)

作者圍繞戰略成本管理和核心競爭力塑造的企業微觀經濟行為,結合在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中型企業的管理實踐,在管理會計領域開創了“企業價值管理五維模型(COWDS)”,在業界已經有了壹定的影響力。

如下圖所示,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把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放在前面三張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有針對性的財務報表分析或財務報表分析(偏向經營分析)上,但這遠遠不能滿足新的財務管理和價值管理的要求。如何進行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的價值管理,使企業的經濟增加值(EVA)和市場價值(MVA)穩步增長,已成為最新財務管理的追求目標。

圍繞戰略成本管理的實踐,下圖右側的四個黑色矩形框是該模型的四個重要維度(結合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應付賬款管理和投融資投入產出對比分析、WACC、ROIC、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股利分配方法等).通過這四個維度的日常財務管理,這套完整的管理會計工具可以幫助集團企業最終實現高效的戰略成本管理,保證企業內在價值的正常增長,以及企業估值的不斷攀升。最後,黑八角描述了“五維度”的最後壹個維度,即企業價值管理的終極目標是企業估值的持續上升(EVA)、股東的持久回報、公司所體現的市場價值的持續增長、所有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續發展)

下面,簡單講解壹下管理會計的最新實踐總結——“企業價值管理五維模型”及其在企業財務運作中的具體應用和指導:

資本資產結構優化

企業的財務管理團隊,尤其是CFO,應該始終能夠清晰地計算和規劃其資本資產結構的現狀,這種現狀除了傳統的資產負債率指標外,還體現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上。傳統的財務管理只考慮以銀行貸款為主要形式的負債的平均成本,忽略了所有者投入的資本,而這些投入也是成本的壹部分。

正確的管理模式是衡量所有資金來源的實際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否可以通過調整不同資金來源的權重和成本率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降低到壹個較低的水平。投入使用後所涉及的全部資本能否實現更高的產出。這就是我們追求的資本結構優化。那麽如何設定優化的目標,在過程中需要設定和完成什麽樣的目標才能最終實現呢?

針對某個行業或某類企業。只有企業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低於競爭對手,才能贏在起跑線上。

項目投資回報

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由大大小小的對外投資或經營過程中的資本支出組成。從價值管理的角度來看,正確的做法是利用DCF進行動態決策和管理,關註和比較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是否連續大於WACC?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價值(EVA)為正,即企業在被收購或資本支出後價值會增加。

另壹個技術問題是如何選擇折現率。理論上,貼現率必須大於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壹般將這個折現率稱為“預期投資回報率”,即在經驗值的基礎上加上幾個百分點,作為設定的折現率,然後根據壹定時期現金流量的財務凈現值(NPV)來判斷資本投資行為是否可行。

營運資本管理的效率

通過對外投資和資金運用,最終想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這體現在壹系列的經營行為和結果上,比如最佳的應收賬款規模(AR)效應、最佳的存貨管理規模效應、最佳的應付賬款(AP)管理等。但是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很少有企業的財務或者高級管理人員是有版權的。未經作者同意,請勿發布或傳播這些最優管理尺度或指標,否則覺得很麻煩。讓每個單位的資金投入達到最大的投入產出比。

合理的股利分配

除了企業正常償還貸款外,持續為股東帶來投資回報也是企業價值管理的核心點。否則,壹個不能持續給股東回報的公司,很難不被股東拋棄。因此,如何選擇和定位好的對外投資項目,管理好日常企業經營的投入產出比就變得極為重要。

但是,我們也會發現,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公司的股東是比較寬容和有耐心的。即使短期內無法獲得豐厚回報(如分紅、公司估值溢價或持續市值提升,並伴隨良好的股權流通市場),只要看好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即可持續發展,股東就會繼續持有並為其投票,推動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因此,為股東合理規劃和安排定期回報是極其重要的。

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價值

如果壹個好的財務團隊、CFO、高管團隊能夠帶領企業成功做到以上四點,那麽就更容易持續提升企業估值,給股東帶來最大回報。結合公司戰略調整優化、良好的對外投資項目、良好的日常運營管理,公司市值管理已融入整個管理會計的核心目標。

當然,即使壹個優秀的企業做到了以上四個維度,如果沒有壹個好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和市值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論,恐怕依然是好的開始而不是好的結束。

3.結束語

培養和空降壹個能夠幫助企業實踐管理會計的優秀CFO也許不難,但培養和造就壹個精通並融入企業價值管理的優秀團隊卻很難。這個觀點似乎和我們過去說的“千軍易得,將軍難求”正好相反。

企業價值管理(EVA)就像山頂上的壹盞明燈,“考茲”是所有攀登者獲得光明的管理會計實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