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0年6月5438+10月,北京進行春季高考改革,不再是“壹考定終身”,可以促進教育改革的進壹步實施和推廣。
註冊條件
參加春季招生的考生報名條件與全國統壹高考相同,但高等學校、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及其他學歷認可學校的學生不得報考。春季高考的組織方法、考試規則、錄取等按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壹招生的有關規定執行。
申請狀態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報名人數少於計劃人數。招生計劃為1715,報名人數為1101。
從1999年底北京春考報名開始,很多人都在擔心招生計劃。
北京春季高考招生統計
會失敗。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計劃在京招生1715人,其中本科只有102個名額,應屆考生不能參考。
“不太吸引人。”很多當年參加春考的考生和老師都這樣評價。
2000年春,高考實際錄取人數不到400人。錄取分數按百分制計算,每科平均分只有理科40分,文科38.7分。
2001,北京總結前壹年工作經驗,增加本科人數。招生計劃1440人,本科計劃512人。壹些熱門專業也加入了春季高考。
2002年的勢頭看起來更好。
高考在2003年春天達到了頂峰。該計劃的招生人數和申請人數均創歷史新高。2004年,北京8所市屬高校退出春運。計劃招生減少到1500,實際招生1012,報名人數只有2200人。
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報名人數1466人,在校生1542人。再次,報名人數少於招生人數。
狀態
2006年,北京宣布暫停春季高考,直到今天。
意義
“這是非常好的招生改革。”不止壹個老師這樣評價春考。然而從壹開始,各方面準備的不足就註定了北京春季高考的失敗。
北京春季高考的壹個顯著標誌就是給考生多壹次選擇的機會。但春季高考在規模和開放程度上,永遠無法與秋季高考相比。更多的考生把春季高考當成壹次鍛煉。考上本科,滿意就進學校。不然就參加秋季高考。
另壹個來自教育外部的刺激是高校連年擴招,考生更有可能通過秋季高考選擇更好的學校,有更多的選擇。相比之下,春考就更沒吸引力了。
上海編輯
摘要
從2000年開始,上海增加了高校春季入學考試,此後每年在高校形成“兩考兩錄取”的新模式。
註冊條件
報名條件同高考。
申請狀態
2006年上海春季高考12022人報名。今年上海有12所高校參加春季招生。上海春季本科招生結束時,有1.284名考生填報了5所本科院校,其中54人超出了原本科招生計劃,完成招生計劃的1.004.39 %。
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有8479名考生,計劃錄取1862人,但最後有壹半以上拿到聯考的考生連誌願都沒填。春考報名的高校減少到9所。這壹年錄取的學生中,本科錄取1121,完成招生計劃的100%。而高職高專(專科)僅招生422人,僅完成招生計劃的56%。
2008年春季高考,僅有6177考生報名,比2007年春季高考下降30%,比2006年春季高考下降壹半。受限於學校的教育資源,各種軟硬件設施的發展跟不上招生規模的擴大,原本參與春季高考招生的高校也在退出。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上海商學院是上海唯壹的公立大學,其他四所為高職(專科)學校。
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報名人數為4500多人,比2008年下降了很多。與此同時,2009年8所高校春季招生總人數僅為950人,是繼2007年的1.80人和2008年的1.50人之後的最大減幅。
2010上海春季高考,4540余名考生報名參加春季高考,與上年大致持平。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上海商務外語職業學院、上海農林職業學院、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參與招生。計劃招生580人;其中本科360人,高職220人。今年部分高校進入春季高考、秋季入學的新模式。被錄取後,考生將在秋季與6月份參加高考的新生匯合。
2011,3000多人報考春季高考。當時上海市教委下達的招生計劃數為550人,其中本科320人,高職230人。8所招生院校中,公辦學校占壹半,分別是上海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商學院。
2013年報名人數銳減至924人,名存實亡。[1]
狀態
上海的春季高考今天還在舉行,並沒有像北京、內蒙古的春考壹樣取消。然而,申請人數逐年下降。
意義
上海的春季高考給了落榜學生壹個入學的機會。然而,由於名校和重點大學不願參與上海春季高考招生,春季高考未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考生。就業問題也是制約考生報考的重要因素。更多的上海考生將春考視為備戰夏季高考的契機。
天津
摘要
天津從1999開始舉行春季普通高校招生統壹考試,即春季高考。
註冊條件
如果要參加天津春季高考,必須先註冊成為天津市正式學生,才能按照天津考生的待遇參加春季高考和招生。
申請狀態
近年來,天津春季高考共招收新生5萬余人。
春季入學考試
兩萬多名學生已經畢業。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壹批高素質、實用型、技能型的專業人才。根據天津市高校春季招生的規定,春季高考錄取的學生與全國高考錄取的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狀態
天津每年還在組織春季高考。
候選人提供了另壹種選擇。其中2012春季高考分數線為普通類220,藝術類215。
2014年春季高考,普通班分數線186,藝術班分數線175。誌願分提前錄取和普通錄取兩種。提前錄取只能填壹個學校,普通錄取可以填八個學校。如果學生擔心考不上想上的學校,可以申請所在學校的提前錄取批次。(註:提前錄取可選。如果留空,按第壹所學校的第壹誌願順序錄取。未被錄取的,自動轉入第二錄取學校。)
2014年春季高考報名時間為2月20日至2月25日,13。相比之下,2013年春季高考報名時間為3月1日至3月5日,報考人數遠高於2013年,考試時間也有所提前。(註:2014錄取率不到80%)
意義
天津春季高考由語文、計算機基礎、數學、外語四科組成。有專門編寫的《天津春季高考復習教材》。它包含了壹些高中科目,職業高中和高中學習內容緊密相連,為學生進入大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相對於壹般高考,考試難度較小;春季高考四科滿分600。專科錄取分數線壹般在220分左右,本科錄取分數線在460分左右,錄取分數線低;錄取率高;天津市春季高考招生院校共有33所,涉及文史、理工科、醫學、藝術等60多個熱門專業,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選擇面廣、靈活性強。此外,考生無論是否被錄取,都可以繼續參加天津夏季高考。如果分別在春季和夏季高考錄取,考生會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減少了考生的後顧之憂。但相對於夏季高考,天津春季高考影響力有限。
安徽省
摘要
2000年,安徽試行春季高考改革。
註冊條件
安徽春季高考主要針對往屆考生。
申請狀態
2000年,春季高考第壹年,安徽的競爭非常激烈。本科、專科、新高職三個招生批次有61、91人,而考生有35000人。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比去年秋季招生高出23分和34分。專科文理科最低分分別比去年秋季高2分和11分。
2001安徽省繼續試行春季高考招生。參加今年“春招”的高校有40所,其中安徽省37所,上海市3所,40所高校計劃招生7372人。
2002年安徽春季高考實際錄取新生7713人,比2006年5438+0多了700多人。今年春招錄取3014本科生。由於線上生源豐富,有8所高校。高職院校招生4699人,包括安達、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省教育學院、安徽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宿州師範學院、池州師範學院等網上生源充足的學校,分別超招率10%。壹些線上生源不足的高職院校,雖然降了50分,但也沒有招滿。
2003年,安徽省約有3.4萬人報名參加春考,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
2004年安徽省43所高校參加春季招生,* * *計劃招生14125人。其中本科生1845人,比2003年招收本科生3460人的計劃大幅減少。但2004年高職(專科)招生計劃大幅上漲,達到12280人,遠遠超過2003年近7000人的招生計劃。
狀態
2005年,安徽取消春季高考。
內蒙古
摘要
內蒙古自治區2001開始試行春季高考。
申請狀態
2002年全區招生17107人,比2006年增加6491人。總招生計劃5070人,其中本科生1755人,專科生3315人(含高職)。
狀態
2004年,內蒙古停止春季高考,直到今天。
山東(省)
摘要
山東省組織了2012年第壹次春季高考。
註冊條件
山東省春季高考是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的統壹入學考試。山東省統壹命題,組織考試,主要是為高職院校選拔合格學生。但普通高中畢業生也可以報考夏季高考。
申請狀態
春季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專業基礎理論、專業基本技能。
由於考試科目不熟悉等原因,春考第壹年很少有普通高中生報名參加春季高考。相比普通高中生的冷漠,早在這學期初,中職生就已經開始準備春季高考了。
應用進程
選擇意向專業類別-→網上報名春季高考(與夏季高考同壹個網站)-→回本地城市參加春季高考。
分數比例
滿分750分,語文、數學120分,英語80分,專業技能測試230分,專業理論基礎知識200分。
英語回歸
2014開始,山東春季高考將分為兩部分,采用“知識+技能”的考試模式。春季高考總分750分,英語占80分,語文和數學分別為120分。專業類分為17,考試時間為每年5月的第二個周六日。
山東春季高考暫在農林果蔬、畜牧、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信息技術、電力電子、機電運輸、制造與維修、化學醫學等17專業類別安排招生。
福建省
簡介
福建春季高考,又稱高職招考、高職單招,全稱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中職生和普通高中生,每年6月5438+10月考試,3、4月錄取,9月入學。高中階段考試內容為:語文、數學、英語、信息技術,各科滿分150,不分文理;對於中職生來說,是專業基礎課,語文,數學,英語。專業基礎課滿分300分,語文、數學、英語滿分100分。中職生還需要參加本科和專科的職業技能考試。錄取分為本科常規批、本科征集批、專科常規批和專科征集批;其中本科批準10個專業平行誌願,專科批準20個專業平行誌願。已被錄取的考生不能參加普通高考,未被錄取的可在4月參加高考補錄。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是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2]
招生計劃
高職院校的招生計劃應納入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總計劃。有關高校原則上要為本次高職招生安排上壹年度高職院校(專業)招生規模50%的招生計劃,其中本科招生計劃數原則上按照今年我省高職院校招生計劃總數的10%安排,具體招生計劃數根據實際報考情況確定。高職院校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可轉入今年普通高校招生。
高職院校本科招生計劃主要安排在普通公辦本科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申請向應用技術類大學轉型的本科院校,優先面向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國家級、省級示範(骨幹)等優質職業院校招生計劃將向中職生傾斜。[3]
意義
增加春季高考,緩解了夏季高考對考生的壓力,為考生帶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鼓勵壹部分社會青年繼續深造,從而有助於延緩社會就業壓力。春季高考也在壹定程度上緩解了升學壓力,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寬松的環境。而且春季高考為高校擴大招生規模提供了契機,為學校探索實行學分制創造了條件,有利於提高辦學效益,加快學校的專業轉型,加快高校的教學和管理改革。春季高考開展幾年來,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編輯不足
第壹,春季高考是失敗學生的機會。隨著秋考錄取率的提高,落榜的學生減少,報考春季高考的學生自然減少。但由於春季高考被貼上了“高考失利”的標簽,壹些學生不願意參加春季考試而被錄取。復讀生往往把它作為檢驗自己復習水平的機會。
第二,只有普通學校的部分專業參加春季高考。如果名校和熱門專業參加目前的春考,勢必會對秋季高考秩序造成嚴重影響。壹些秋考被錄取的同學可能會放棄錄取機會,等到春考有了好的學校和專業,沒有競爭力強的學校和專業的參與,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第三,春季高考被視為學校的“改革貢獻”。參加春季高考不是學校選擇學生的機會,而是負擔。
有專家指出,所謂多次高考、多次錄取,應該是指壹個學生可以參加同壹層次的多次考試,每次考試的成績同等有效,可以作為申請錄取的成績;壹個學校可以多次招生。這樣,每壹次高考,對每壹個考生,對每壹所學校,都將是壹次機會。目前春季高考只是秋季高考的補充和補充,並沒有平等的地位。春季高考由熱轉冷的嘗試表明,如果維護壹個集中高考的權威,圍繞這個“主題”進行高考改革,將很難從根本上動搖教育的應試格局。
前景
對於春季高考“越來越狹窄的生存空間”,教育專家建議,必須改變現有的招生模式。教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認為,為了真正發揮多重高考的作用,應該有更多的高校參與進來。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向稼祥認為,春季高考只針對落榜學生、往屆學生等。,而且它制約了現在的高中生。他建議在中學階段完善學分制,讓壹些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提前畢業,加入往屆畢業生和失敗學生的春季高考,這也為重點大學參與招生創造了條件。但是傳統的夏季高考在學生和家長心中變得更加重要,這也導致了春季高考的低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