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上海電視臺的組織和團隊

上海電視臺的組織和團隊

1958年4月,上海電視臺成立,趙慶輝任籌備組組長。同時,陸、張慶炎、、王新吉、陳紹初、張慶科、、朱錫宣、等9名技術骨幹從上海無線電技術部、服務部抽調到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廣播器材廠、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前身)等單位學習電視技術。同年8月,從上海電影系統抽調了壹批采編播員:周峰(導演、電視臺臺長)、朱盾、鄒誌敏、肖珍芬(攝影)、張羅山、喬善珍(放映)、蘇麗媛(印刷)、梁詩倩(藝術家),他們也是從上海廣播電臺文藝部調到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無極。從上海廣播電臺其他部門抽調(音響)、於洪祥(燈光)、毛玉林、沈增秀(技術人員)和總保徐世新、陳、、負責行政管理,從上海市委宣傳部抽調負責行政管理。這些籌備組成員已經成為上海電視臺的基本團隊。

上海電視臺成立之初,隸屬於上海廣播電臺,工作人員30人。播出時,因工作需要,實編34人。電視臺副臺長趙清輝、周峰下轄三個組:編播組15人,技術組12人,行政組5人。

隨著電視制作和播出時間的增加,工作人員逐漸增多,從1966增加到108。充實了領導成員。電視臺臺長宋丹、副臺長周峰、海瑞德。有五個組:新聞組、節目組、廣播組、技術組和行政組。

1966“文革”開始後,幹部隊伍被打亂,原組織癱瘓。從1967 18起,電視臺實施戒嚴。1968年4月,電視臺成立“革命委員會”。9月,上海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上海電視臺。然後,電視臺的全體工作人員分成了兩個集團:“大集團”集中進行所謂的“糾錯”,後來又以“四個面向”的名義從電視臺擠出了壹批技術業務骨幹;“小團隊”留在臺灣工作,38人。該組織分為三個小組:政治新聞,技術和行政管理。

1973 6月13日,上海廣播局成立,上海電視臺成為與上海廣播電臺並列的下屬單位。由於建設彩電中心的需要,從“大團隊”或“四個定位”調回了壹批技術和業務骨幹,人員增加到176。成立了參與彩電戰役的政治新聞組、廣播組、技術組、管理組、工作組。

“文革”後,為適應工作重心的轉移和電視事業的發展,上海電視臺不斷進行體制改革和組織調整。

1978上海電視臺成立了臨時領導小組,由鄒範陽、雷德、陳、、劉興三四人組成。鄒範陽是負責人。

1979 3月28日,經上海市委宣傳部批準,由上海市廣播局副局長劉兵擔任局長,劉興三、、立德、陳、趙清輝為副局長,成立臺委會,由6名局長組成。(同年4月16日增補王新基、鄭立彬為臺灣事務委員會委員)。

1979、1980先後成立了人事部(後改為組織部)、財務部,人事、財務相對獨立。電視臺在上海廣播局核定的人員編制和財務預算的前提下,吸收和聘用各方面人才,並對其財務收支進行核算。65438+6 1 1980年,上海廣播局下屬的電視教育處劃歸上海電視臺領導,後轉制為社會教育處。

次年,上海電視臺建立了五部壹室的壹流組織體系:新聞部、文教部、電教部、技術部、管理部、臺辦。

為了擴大電視節目的宣傳,上海電視雜誌6月份出版,1982+10月份。5438年6月+次年10月,上海電視臺成立了中國電視系統第壹家動畫工作室。

1984 65438+10月31,上海電視臺成立黨委,上海市廣電局副局長兼任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任黨委副書記,、鄭立斌任副臺長、副總編輯,趙慶輝任顧問,何任總工程師。同年3月1,電視臺下屬機構適當調整,7個部,2個室,1組。即:信息部、文藝部、電視劇部、社教部、外聯部、技術部、管理部、黨委辦公室、總編室、黨委紀檢組。同時,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劃歸上海電視臺領導。1985年,1月,上海電視臺經營公司成立。隨後的幾年裏,上海電視臺技術公司、制作公司、咨詢信息服務公司、貿易服務公司、服務部和電視臺兩家經濟信息服務公司相繼成立,還有兩家中外合資、合作公司,分別是上海鄭達綜藝電視制作有限公司和申傳信-黑川音樂制作有限公司

1985 165438+10月22日,上海電視臺調整領導班子,龔學平任臺長兼黨委書記,鄭立斌任副臺長兼總編輯,石民任副臺長兼副總編輯,宋明久任副臺長,貝根根任黨委副書記(後為紀委書記),吳安福任總工程師。1986年6月2日,上海電視臺編委會成立,由鄭立斌、石民、貝根元、宋明久、李海林五人組成。

1986 65438+2月,上海電視臺工作人員達到967人。

1987 65438+10月10經上海市委批準,上海電視臺定為副局級單位。同年3月19日,市委宣傳部同意組建上海電視臺領導班子,人員如下:

導演:龔學平(兼);黨委副書記:金;紀委書記:卑微的根;副主任:鄭立斌、、宋明久、王根發、。

1987年5月,為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屬機構變動較大。機構設置如下:第壹編輯室,錄制編輯的節目在8頻道播出,對外呼號為“上海電視壹臺”;第二編輯室,錄制編輯的節目在20頻道播出,對外呼號為“上海電視臺2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廣播電視藝術團;廣告業務部;臺灣辦事處;臺灣黨委辦公室;臺灣黨部紀律檢查委員會。電視臺的技術部和管理部分別劃歸上海廣電局技術中心和服務中心直接領導,上海電視臺的建制也相應縮減,工作人員724人。

為改革人事制度,上海電視臺在上世紀80年代初兩次公開招聘人才:1980 165438+10月27日,上海電視臺和上海廣播電臺聯合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有誌於廣播電視事業的編輯記者,4000多人報名。8月,1983,播音員(節目主持人)、編輯、記者、編導等業務人員再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兩次* * *聘請44名記者、編輯、編導,2名播音員(節目主持人)。3月,1988,又公開招聘5名節目主持人。1985年3月,上海電視臺在臺灣首次實行幹部聘任制:下屬部室主任、總工程師聘期為兩年;科室的副主任、副總工程師、科長、副科長的聘期為1年,視其在聘期內的表現和業績,可續聘或解聘。

金同誌任上海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1991 12.30金任上海電視臺黨委書記,盛重慶任臺長、黨委副書記,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任副臺長。

為了適應電視行業發展的需要和特點,上海電視臺註重隊伍的年輕化和知識化。據1993統計,698名工作人員中,35歲以下206人,占30%;36歲至45歲301人,占43%;46至50歲99人,占14%;0至59歲565438+86人,占12%;60歲以上6人,占1%。大學畢業生430人(其中研究生10人),占62%;中等專業學校畢業87人,占12%;初高中學歷180人,占26%。

上海電視臺從1987開始,根據工作人員的學歷、資歷和工作業績評定職稱。截止1993,65438+2月,已有95人被評為新聞、文學、技術、經濟、政治類高級職稱,其中高級職稱16人,副高級職稱79人。除了這些年已經退休和退職的40人,目前在職的還有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