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問卷設計的原則
1.有明確的主題。根據調查主題,從實際出發擬定題目,目的明確,重點突出,不存在多余的問題。
2.結構合理,邏輯性強。問題的排列要有壹定的邏輯順序,符合回答者的思維程序。總的來說,是先易後難,先簡單後復雜,先具體後抽象。
3.很好理解。問卷要讓回答者壹目了然,願意如實回答。問卷的語氣要友好,符合被調查者的理解和認知能力,避免使用專業術語。采取壹些技巧調查敏感問題,使問卷合理可答,避免主觀性和暗示性,避免答案失真。
4.控制問卷的長度。回答問卷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既不浪費壹個問題,也不遺漏問卷中的壹個問題。
5.便於數據的檢查、整理和統計。
二、問卷設計的程序
1.確定主題和數據範圍。根據調查目的的要求,研究調查的內容、要收集的數據、數據的來源、調查的範圍等。,制定問卷的整體概念,把需要的數據壹個個列出來,分析哪些是主要數據,哪些是次要數據,哪些是不必要的數據,剔除不必要的數據,然後分析需要通過問卷獲取哪些數據,調查誰,確定調查的地點、時間、對象。
2.分析樣本特征。分析了解各類被調查者的社會特征,如社會階層、社會環境、行為規範、觀念習俗等;需求動機、潛在欲望等心理特征;理解能力、文化程序、知識水平等學術特點,以便根據其特點擬題。
3.制定和安排問題。首先,想象每壹項需要問什麽樣的句型,盡量詳細地列出問題,然後對問題進行檢查篩選,看看有沒有多余的問題、遺漏的問題、不合適的問題,以便刪、補、改。
4.提問並回答問題。盡量站在調查者的立場提問,看問題是否清晰,便於記錄和整理數據;試著站在回答者的立場來回答,看妳是否能回答並願意回答所有的問題,問題的順序是否符合思維邏輯。估計答題時間是否符合要求。有必要在小範圍內進行實地測試,以檢查問卷的質量。
5.修改復制。根據測試答案,修改,再試著答壹遍,再修改,直到完全合格,再定稿打印,做正式問卷。
第三,問題的形式
1.開放式問題
也稱為非結構化問題和回答問題。使用開放式問題時,被調查者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自由發表意見,問卷中沒有準備好的答案。
妳抽煙多久了?妳喜歡看哪種電視節目?妳認為中國入世會對政府管理體制產生什麽影響?
顯然,受訪者可以自由回答上述問題,不需要根據問卷中已經擬定的答案進行選擇,因此受訪者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理由,有時更深入壹些還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壹般來說,問卷中的第壹個問題是自由形式的問題,盡可能給被調查者發表意見的機會,從而營造有利的調查氛圍,縮短調查者與被調查者之間的距離。
然而,開放式問題也有其缺點。比如調查員的偏見,因為回答者的回答是調查員寫的,很可能是歪曲或者不是回答者的本意。如果調查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記錄,就有產生偏差的可能。但是這些缺點可以通過使用錄音機來彌補。開放式問題的第二個主要缺點是數據整理和分析的困難。因為各個回答者的回答可能不壹樣,用詞也不壹樣,所以在回答的分類上難免會有困難,整個過程相當耗時,也難免夾雜主辦方的個人偏見。因此,開放性問題在探索性調查中很有幫助,但在大規模抽樣調查中弊大於利。
2.封閉式問題
也稱為結構化問題和答案。封閉式問題與開放式問題相反,它規定了壹組備選答案和固定的答案格式。
例如,您購買迪奧牌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有(選擇兩個主要原因):
(1).洗的更白。
(2)價格更便宜。
(3)任何商店都有賣。
(4).不要傷了妳的手
(5).價格與現有品牌相同,但數量更多。
(6).朋友介紹
封閉式問題的優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答案是標準化的,很容易編碼和分析答案。
(2)回答者容易回答,有利於提高問卷回收率;
(3)問題的意思很明確。因為提供的答案有助於理解問題的含義,可以防止回答者因為不理解問題的含義而拒絕回答。
封閉式問題也有壹些缺點:
(1).難以察覺回答者對題目的不正確理解;
(2)可能存在“順序偏差”或“位置偏差”,即回答者選擇的答案可能與答案的排列位置有關。研究表明,對於陳述性答案,回答者傾向於選擇第壹個或最後壹個答案,尤其是第壹個答案。對於壹組數字(數量或價格),傾向於取中間位置。為了減少順序偏差,可以準備幾種形式的問卷,每種形式的答案按不同的順序排列。
四、問卷調查設計技巧
1.事實問題
事實題主要是要求回答者回答壹些關於事實的問題。妳通常什麽時候看電視?
事實性問題的主要目的是獲取事實信息,因此問題中的詞語定義必須明確,以便回答者在理解後能夠正確回答。
在市場調查中,很多問題都是“事實性問題”,比如受訪者的個人信息:職業、收入、家庭狀況、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等。這些問題也被稱為“分類問題”,因為答卷人可以根據獲得的信息進行分類。在問卷中,事實性問題通常會放在後面,以免受訪者在回答個人問題時有所顧忌,從而影響以後的回答。如果抽樣方法是配額抽樣,分類問題應該放在問卷的最上面,否則不知道被調查者是否符合樣本規定的條件。
2.意見
在問卷中,被調查者經常被問到壹些關於他們的觀點或態度的問題。
例如,妳喜歡電視節目嗎?
觀點的問題其實就是態度調查的問題。回答者是否願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態度,當然要考慮,態度的激烈程度也是不壹樣的。如何從答案中衡量其實力,顯然是壹個需要克服的問題。壹般來說,回答者會受到提問用詞和提問順序的影響,即反應不同,所以回答也不同。對於事實性問題,答案可以與已知信息進行比較。但是比較意見就比較困難了,因為回答者對同壹個問題的回答是不壹樣的。所以觀點題的設計遠比事實題難。這類問題通常有兩種處理方式:壹種是觀點問題的答案只用百分比表示,比如有的回答者贊同某個觀點等等。另壹個規則旨在衡量受訪者的態度,因此答案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3.尷尬問題
尷尬是指被調查者不願意在調查者面前回答的壹些問題,比如個人問題,或者是不被壹般社會道德所接受的行為和態度,或者是妨礙其名譽的問題。平均每月打幾次麻將?如果分期買車,有多少期?妳向銀行借錢買股票嗎?除了工作收入還有其他收入嗎?
如果壹定要得到尷尬問題的答案,避免做出不真實的回答,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間接問題法。詢問受訪者對其他事項的看法,而不是直接詢問他對某壹事項的看法。
比如間接提問,用來獲取被調查者認為是別人的看法。所以他回答完之後,應該馬上加上這個問題:“妳同意他們嗎?”
(2)卡片排序法。尷尬問題的答案分為“是”和“不是”,調查者可以暫時走開,讓回答者拿著卡片放在盒子裏,減少尷尬氣氛。受訪者將更有可能在不被調查者看到的情況下選擇正確答案。
(3)隨機反應法。根據隨機回答法,可以估算出回答尷尬問題的人數。
(4)決定論。有些問題假設回答者已經有這種態度或行為。
妳每天抽多少支煙?其實回答者很可能根本不抽煙,這種問題是有定論的。處理這個問題的正確方法是在結論性問題前加壹個“過濾性”問題。
妳抽煙嗎?
如果回答者回答“是”,則帶著結論繼續提問是有意義的,否則應該在過濾問題後停止。
(5)假設性問題。關於假設壹種情況,然後問回答者在這種情況下會采取什麽行動,有很多問題。
比如××晚報漲價到2元,妳會換另壹份不漲價的晚報嗎?
如果XX牌洗衣粉價格下降1元,妳願意用嗎?
妳願意漲工資嗎?
妳同意公共汽車公司改善服務嗎?
以上都是假設性問題,大部分回答者對這類問題都會回答“是”。事實上,對於這個檢測受訪者未來行為的問題,受訪者的回答意義不大,因為大多數人都願意嘗試壹些新的東西或獲得壹些新的經驗。
動詞 (verb的縮寫)問卷的結構
問卷壹般可視為由三部分組成:前言(開場白)、正文和結尾。
1.前綴
問卷的前言或序言是給回答者的壹封信或問候。其內容壹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敬禮致意。比如“先生女士您好”。
(2)調查者將自己描述為調查的組織者和個人。
(3)簡要說明調查的內容、目的和填寫方法。
(4)說明答案的意義或重要性。
(5)說明所需時間。
(6)保證回答對回答者沒有負面影響,並為其保守秘密。
(7)表示真誠的感謝或說明會送壹份小禮物。
信的語氣要親切、真誠、禮貌,簡明扼要,避免啰嗦。問卷的開頭非常重要。大量實踐表明,幾乎所有拒絕合作的人,在接觸的最初幾秒鐘,都表達了不願意參與。如果潛在的被調查者在調查目的介紹之初就願意參與,那麽大部分都會配合,壹旦開始回答,幾乎會繼續並完成,除非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停止。
2.文本
問卷正文實際上包含三個部分。
第壹部分包括從回答者那裏了解最普遍的問題。這些問題應該適用於所有的回答者,並且可以快速簡單地回答。這部分不要有什麽難的或者敏感的問題,以免嚇到回答者。
第二部分是主要內容,包括大量涉及調查主題實質和細節的話題。這部分的結構安排要符合邏輯,對回答者有意義。
第三部分壹般包括兩部分:壹是敏感或復雜的問題,二是衡量被調查者態度或特征的問題;第二是人口基本情況,經濟情況等等。
結束
壹般可以在問卷的最後加1 ~ 2個開放式問題,給回答者壹個自由發表意見的機會。然後,感謝回答者的配合。在問卷的末尾,壹般應附上壹份“調查記錄”。該記錄通常包括:
(1)調查者(采訪者)的姓名和號碼
(2)受訪者的姓名、地址和電話號碼。
(3)問卷編號
(4)訪問時間
(5)其他,如設計分組。
六、問卷設計應註意的問題。
1.問卷簡介
問卷的開場白壹定要謹慎對待,用友好的語氣詢問,措辭謹慎,言簡意賅,親切誠懇,讓被調查者自願配合,認真填寫問卷。
2.問題的用詞(語言)
因為不同的詞語會對回答者產生不同的影響,回答者會對同樣的問題做出不同的回答,而這些問題往往因為用詞不同而看起來幾乎壹樣。所以問題中用詞壹定要慎重,以免影響回答的準確性。壹般來說,設計問題時應註意以下原則:
(1)避開壹般問題。如果提問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獲得壹些具體的信息,但問題過於籠統,回答者提供的答案信息意義不大。
例如,壹家旅館想知道旅客對旅館的租金和服務是否滿意,因此它進行如下查詢:
妳對這家酒店滿意嗎?
這樣的問題顯然不具體。由於所需信息涉及租金和服務,因此應單獨詢問以避免混淆,例如:
妳對這家酒店的租金滿意嗎?
妳對我們酒店的服務滿意嗎?
(2)問卷的語言要口語化,符合人們的交談習慣,避免筆鋒和文人腔調。
3.問題的選擇和順序
通常情況下,問卷的前幾個問題可以是開放式問題,旨在讓被調查者多說話,多發表意見,讓被調查者感到很舒服,不受約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意見。當受訪者有很多話題時,他們與調查者之間的陌生距離自然縮短。但需要註意的是,最初安排的開放式問題壹定要容易回答,不能是尷尬問題等高度敏感的問題。否則如果壹開始就被拒絕回答,以後就很難繼續出題了。所以問題要容易回答,要有趣,旨在提高回答者的興趣。核心問題往往放在問卷的中間,收入、職業、年齡等分類問題通常放在問卷的最後。
問卷中問題的順序壹般按照以下規則排列:
(1)把容易回答的問題放在前面,難回答的問題放在後面,尷尬的問題放在後面,個人資料的事實性問題放在最後。
(2)封閉式問題放在前面,自由式問題放在後面。因為自由式提問往往需要時間考慮答案和語言的組織,放在前面會引起回答者的厭煩。
(3)註意問題的邏輯順序,按時間順序和類別順序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