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將很快開始新的工作。讓我們壹起學習寫工作計劃。但是工作計劃應該寫些什麽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1壹、工作目標
1.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等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建檔率城市達到99%,農村達到99%;明確診斷的高血壓、糖尿病等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健康體檢率達到95%以上;確診的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率達到60%以上,規範化管理率達到85%以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率達到95%以上。
二、主要任務
高血壓患者的管理
按照高血壓患者管理服務標準,規範轄區35歲及以上高血壓患者管理。
1.高血壓患者篩查方式為:每年首次測量轄區35歲及以上居民血壓;住院醫師診療過程中測量血壓;在健康檢查和高危人群篩查中測量血壓;通過宣傳教育讓患者主動聯系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的詢問。
2.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建立高血壓患者健康檔案,按要求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體檢、咨詢、隨訪和健康幹預,並將相關信息和活動情況記入居民健康檔案進行登記,實現檔案的規範化管理。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血壓患者登記規範化管理,實現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記資料標準化,符合國家高血壓登記規範要求。在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導下,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機構應對本轄區高血壓登記資料質量進行評估,並上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過程中,要利用好主動健康檔案,不斷充實和豐富健康檔案的內容。
3.高血壓患者的管理。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應為確診的高血壓患者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都要詢問病情,進行血壓測量等檢查評估,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4.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檢查。高血壓患者每年至少應進行壹次健康檢查,可結合隨訪提供免費健康檢查服務,包括全身體檢、尿液分析、血常規、血糖(隨機血糖、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心電圖、肝功能、b超、胸透(檢查肝、膽、胰、脾、腎)。
(2)二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按照《二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務標準》,對轄區內18歲及以上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規範管理。
1,發現二型糖尿病患者。查明的途徑有: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建議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壹次血糖;通過宣傳教育讓患者主動聯系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
2.二型糖尿病病人的登記和健康檔案的建立。建立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檔案,按要求對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體檢、咨詢、隨訪和健康幹預,並將相關信息和活動情況記入居民健康檔案進行登記,實現檔案的規範化管理。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應至少提供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應詢問病情,檢查評估空腹血糖、血壓測量,開展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旗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機構對轄區內二型糖尿病登記數據質量進行評估,並上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對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管理的過程中,要利用好主動健康檔案,不斷充實和豐富健康檔案的內容。
3.健康檢查。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接受4次健康檢查,可結合隨訪,並提供免費健康檢查服務,包括全身體檢、尿液分析、血常規、血糖(隨機血糖、空腹血糖)、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心電圖、肝功能、b超、胸透(檢查肝、膽、胰、脾、腎)。
4.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掛號室規範化建設,工作流程制度化,實現掛號資料規範化管理,滿足國家糖尿病掛號標準要求。
糖尿病管理工作計劃2壹、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新診斷的糖尿病病例進行登記建檔,制定慢性病管理制度。這項工作由領導負責,責任落實到人。
2.通過使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診斷率和早期治療率。
3.加強對原發性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糖尿病規範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技能,減少或延緩糖尿病並發癥的發生。
4.以我院為核心,村衛生室為基礎,以群防群治、個體防控為重點,探索建立縣疾控中心、評估我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村衛生室糖尿病隨訪管理的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糖尿病講座和公眾宣傳,在基層居民中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範的糖尿病檔案管理制度。
二、備案工作目標
1.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基層服務人群基線調查率達到90%以上;
2、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檔案、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和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方案
建立慢性病工作制度;開展基層普通人群糖尿病防治工作,建立基層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檢測糖尿病
通過建立基層居民健康檔案、體檢、基層醫院診治、基層免費測血壓測血糖、主動發現和首次測血壓發現糖尿病患者。
2.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對檢測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建檔、規範。
3.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隨訪和管理的管理類別,填寫原發性糖尿病患者管理卡。給糖尿病患者用藥和非用藥。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後再轉回村衛生室(站)進壹步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為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支持。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幹預;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義和檢測。
根據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義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發現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幹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團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糖尿病及危險因素的認識,給予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和血糖。
在基層促進普通民眾的健康;
根據基層群眾的健康需求,在基層廣泛宣傳糖尿病防治知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基層群眾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糖尿病的發生。
1.在我院和村衛生室建立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窗口,每年至少發布4次相關內容,制作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村委會、醫療站發放到基層群眾手中。
2.做好慢性病宣傳日:以慢性病相關宣傳為主線,通過世界高血壓日(5月17)、世界無煙日(5月31)、全國高血壓日(6月65438+10月8日)、聯合國糖尿病日(6月65438)。
3、在轄區內各村開展免費血糖檢測活動。
第四,培訓
根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必要時增加培訓次數,提高糖尿病管理質量。
動詞 (verb的縮寫)評價
1,流程評估
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糖尿病隨訪管理的開展、雙向轉診的實施、患者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改變率、血壓血糖控制情況、糖尿病規範化治療情況。
不及物動詞監督和評估
1,我院負責轄區內村衛生室的督導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查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村衛生室制定內部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規章制度,加強自檢。
糖尿病管理工作方案3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老齡化的加速,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沈重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尤為重要,而慢性病防治的重點就在社區。社區慢性病防治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結合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標準,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之路。特制定本年度糖尿病防治工作計劃。
壹、工作目標
1.通過實施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糖尿病管理項目,對城鄉居民糖尿病等慢性病及相關危險因素實施幹預措施,減少高糖飲食、肥胖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對人體的危害,有效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發生。
2.對明確診斷的糖尿病進行隨訪,新發糖尿病登記率為100%;確診糖尿病的健康體檢率達98%以上;明確診斷的糖尿病規範化管理率達到60%;以上,明確診斷的糖尿病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血糖控制率在35%以上。
二、主要措施
1,按照《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標準》對18歲及以上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規範化管理。
2.發現了二型糖尿病患者。查明的途徑有: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群篩查檢測血糖;建議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壹次血糖;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主動了解糖尿病,做好糖尿病防治工作。
3.二型糖尿病病人的登記和健康檔案的建立。建立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檔案,按要求對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體檢、咨詢、隨訪和健康幹預,並將相關信息和活動情況記入居民健康檔案進行登記,實現檔案的規範化管理。街道和村醫療衛生機構每年應至少提供4次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都要詢問病情,檢查評估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4.健康檢查。社區4145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應進行1次全面健康檢查,可結合隨訪。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血)測定、壹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壹般檢查。65歲以上老人要增加血常規、尿常規、血脂、心電圖、肝功能、認知功能。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的講座和宣傳,在社區居民中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