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青春充滿活力,這是他們情感最不成熟的時候。很多時候壹不小心就會跌入深淵。很多時候我會在講座上做學生心理咨詢的演講。以下是我的工作計劃:
壹、指導思想
根據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繼續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得初步的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德育的針對性、紀律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
二、主要工作目標
1.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引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用性和有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註個體差異,尊重和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為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具體工作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壹個人的事,而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因此,學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等教師為輔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優秀的教師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支撐。今年繼續組織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認證。同時,及時舉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緩解班主任心理壓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老師收集整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定期以黑板報、廣播等形式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指導。
2.全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觀念,要清醒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必要途徑,是青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將圍繞“和諧、陽光、快樂、健康”的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主題開展系列活動。要進壹步強化問題學生結對幫教制度,落實幫教措施,建立結對幫教檔案。
3.加強制度建設。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學校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和討論;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發納入學校教育和德育年度考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活動;設立網上心理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咨詢,設立心理郵箱,組織全體教師參與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團體輔導。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課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是塑造班級的良好氛圍和良好行為,激發集體進步的精神。另外,壹個月壹次,用國旗說話,針對壹些* * *性問題,由心理咨詢老師進行集體心理健康咨詢。
(2)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室建設的環境布局兼顧了心理咨詢的要求和孩子的審美特點,讓學生壹進門就喜歡。每周二至周五中午12: 30至13: 10開放心理咨詢室,下午14: 40至15: 40開放,由咨詢老師負責接受個別學生或團體的咨詢。心理咨詢室外有“心理咨詢信箱”,讓個別同學羞於啟齒,可以寫信咨詢。
(3)案例教育。以智力優秀的學生、批判性智力的學生、模範生和問題多的學生為個案對象,分我知道和我不知道兩種方式進行研究。采用跟蹤學習和合作。
(4)博客互動。在我們學校的網站上,心理咨詢老師建立了自己的博客,並在博客中設置心理專題,歡迎學生、老師、家長等咨詢。這種形式的引入,可以搭建心理互動的橋梁,拓展心理咨詢的對象、時間和空間,更加便捷、互動,具有壹定的有效性。
五、指導家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從更重要的意義上說,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是學生的來源和歸屬,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最終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渠道,堅持不懈地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引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總之,重視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壹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健康發展,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第二章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2021
壹、指導思想
在高等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完善人格為目標,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尊重“老師有多健康,學生就有多健康。”該理念為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從而更好地服務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1)繼續為學生提供日常心理咨詢服務。
繼續做好學生日常心理咨詢服務,每天開放心理咨詢室,做好學生接待和咨詢工作。對於有明顯問題的學生,堅持個案追蹤,及時聯系家屬。
(2)開設心理咨詢講座。
本學年邀請心理教育方面的專家、專家來校進行專題講座;準備召開六年級學生心理教育會,結合青少年健康教育、人際交往、學習壓力等內容,積極為學生提供知識指導和幫助。
(3)做好心理咨詢室來訪者的記錄。但咨詢案例的相關信息要保密,不能隨意傳播,以免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
(四)心理咨詢師應認真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在沒有專業書籍的情況下,主要通過網絡等媒體來豐富相關知識,從而為心理咨詢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同時,爭取在今年假期安排部分心理咨詢師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力爭讓每壹位心理咨詢師都具備心理咨詢常識。
(5)加強與兄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聯系。
計劃第壹學期組織全體輔導員到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從中獲取壹些信息和經驗,為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三、職責要求
1.心理咨詢師按照以下時間每周壹至周五值班。
(中午時間:12:30—14:00;下午時間:16: 50—17: 30)
2.心理咨詢師輪流值班。
3、當值老師通知下壹個老師下周值班。
開放時間:中午-12:30-14:00;下午-16: 50-17: 30
第三條學校心理咨詢室工作計劃2021
這學期,我接受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完善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和工作機制的保障下,在學校工作計劃和德育計劃的指導下,我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努力創造條件,幫助和激勵學生健康成長。
壹、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內涵,國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學德育大綱》中已明確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小學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幫助他們提高心理素質,完善人格,增強抵禦挫折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二、具體目標
1,關註學生心理疏導,做好學生心理疏導,做好個案輔導和登記。
2.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常規建設,努力發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進壹步做好全校的宣傳、動員、普及和教育工作。
3.重視學生心理團體輔導。
4.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切實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做家長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6.充分利用班會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
三、內容要求
1,學習心理與智力發展指導。
(1)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潛力,激發學習的信心。
(2)引導學生形成強烈而持久的學習動機。
(3)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學習策略輔導,包括閱讀、記憶、思考、解題、自我監控等策略。
(5)特殊時期學習的心理調節。比如競賽和入學考試前夕。
2.情感、情感與情感教育。
(1)認知情緒的豐富性、多樣性和多變性。學會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2)掌握控制、表達和發泄情緒的適當方式和合理途徑。
(3)學會如何保持積極的情緒。
3.堅強的意誌和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毅力和恒心。
(2)培養學生形成果斷的好習慣。
(3)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和困難。
4.自我意識、人際交往和性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搞好關系。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展過程中的生理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與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
5.個性發展教育。
(1)引導學生建立健全人格發展的願望和動力。
(2)註重學生自我人格的教育。
(3)重點輔導有人格障礙的學生。
第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心理咨詢。每月最後壹周,班主任根據班級具體情況,利用班會課開展心理活動課。
(2)心理咨詢室。逐步開放“精神家園”,接受個別學生或團體的輔導。逐步使心理咨詢室有專職教師負責,有固定的開放時間和固定的場所。
(3)做好“心靈郵箱”讓個別同學羞於啟齒,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與學校的心理老師溝通、預約。壹般問題會交由班主任答復,特殊問題會咨詢心理咨詢師。
(4)以“面”帶“點”,利用學校宣傳陣地。
“各班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是我校學生熟悉的宣傳陣地。本學期將充分利用現有陣地宣傳心理學知識,在紅領巾廣播站和多媒體教室授課,分析個案,解答壹些常識性問題,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隨時保持正常的心態。
(5)指導家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僅靠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從更重要的意義上說,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是學生的來源和歸屬,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最終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會等渠道,堅持不懈地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導小學生開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導小學生學會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學會放松。要讓小學生知道緊張是壹種正常的心理反應,可以通過想象、分散註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讀書、睡覺等方式來放松。
2.與人交談。要讓小學生知道自己有問題,學會求助,可以在學校找老師、心理咨詢師傾訴;可以和家裏的長輩、親戚、朋友傾訴;社會上也可以有人傾訴,比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妳可以隨時和人交談,學會和人交談壹輩子。
3.學會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會用筆和自己對話,用文字描述自己內心的軌跡,這對心理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老師和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隱私,並得到他們的允許來發表日記。小學生不用太擔心自己內心的秘密被別人知道。他們應該學會坦誠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本著“成長重於成績,成人重於成功”的理念,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全心全意投入,重視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壹切資源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健康發展,保護兒童心理健康是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