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從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優化區域限售政策、完善住房預售管理、試行地下空間出售等六個方面入手,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人合理住房需求,促進城市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衢州取消限購限售
在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方面,《通知》明確,非衢州戶籍家庭、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企業視同衢州戶籍家庭執行相關購房政策。
這也意味著,非衢州戶籍家庭購買衢州市區範圍內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不受2021年8月7日需要繳納社保或納稅滿12個月且只能購買1套的政策限制。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企業也可以在市區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在優化區域限售政策方面,通知指出,通知發布後,市區新出讓地塊中的新建商品住房和已出讓地塊中未網簽的144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不實行限售,除非土地出讓公告中有特別約定。
據衢州住建局官方解讀,2021年7月20日調控政策發布後,截至目前,智慧新城、老城區範圍內僅高鐵新城GT-04-02地塊(飛來酒店項目)成交,該地塊144平方米以下住房仍執行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後滿五年方可出售的政策。《通知》發布後,智慧新城、老城區範圍內新出讓地塊144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不限購。
此外,2021年8月7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在已出讓地塊購買144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並網簽的,仍需按原5年銷售政策執行,限售時間自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之日起計算。但購房人2022年4月1日前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未網簽備案的,不受原五年銷售政策限制。
根據《通知》,衢州市新出讓土地中144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不限制出售。
在完善住房預售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嚴格執行商品房預售許可政策。除土地出讓公告中對預售規模有特別約定外,申請預售商品房(含聯排別墅)的,每期建築面積應不低於2萬平方米;其中,申請純聯排別墅預售的,每期建築面積不低於1,000平方米;最終建築面積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當壹次性申請預售。
業內稱,衢州取消並松綁了限購和限售。限購政策方面,過去外地人買房需要1年社保,禁止企業購房。根據這壹政策,取消了此類限制,即與當地戶籍購房者享有同等的購房權利和機會。限售政策方面,優化了區域5年限售,即過去認購大戶型會有5年限售,現在不存在了。綜上所述,此次衢州松綁“兩限”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衢州市場松綁的導向,將進壹步降低購房顧慮,進壹步促進購房市場的活躍,對房企去庫存也有積極作用。
許多城市已經取消了限制性措施。
據論文不完全統計,3月以來,福州、鄭州、哈爾濱、青島即墨等多地取消限購、限售等限制性措施。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關榮學指出,目前,鄭州、哈爾濱、福州等城市已經取消了限購限售的限制性政策。這背後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壹是與待解困局的緊迫性有關,比如樓市表現疲軟,市場情緒低落。限制性政策往往明確放松,力度相對較強,預期效果明顯;其次,與城市和政策的特點有關。限制性政策通常由地方政府制定和實施,因此城市在調整這些政策時更具可操作性,這也是為了降低成本。
關榮學指出,由於目前樓市表現疲弱,市場信心未有明顯改善,本地樓市急需紓困。此外,近期疫情反彈形勢較為嚴重,給樓市交易活動增加了不少阻力。合理適度調整政策有利於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良性發展,因此不排除更多房地產市場表現疲軟的城市跟進調整限制性政策。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認為,限售、限購、限貸是短期調控行為。樓市火爆時,會啟動或加強限制性措施(如限售由3年調整為5年);相反,限制性措施將被削弱或撤銷。目前各地樓市下滑明顯,影響了整個鏈條的正常循環。從賣地、施工、銷售、竣工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行業良性循環不暢。壹些城市在不炒房子的前提下,退出限制性措施是必然的。
李表示,在目前高房價、大戶型新房、豪宅的趨勢下,剛需的購買力在收入和預期上相對較弱。為了發布和啟動需求,必須激活改進的需求。因此,非熱點城市的限購政策可能會迎來調整。在促進住房消費、合理需求、促進行業良性循環的背景下,限售限購的調整具有更強的合理性,限制性措施進入新壹輪“退出潮”。
據諸葛研究院統計,2022年,市場政策面將陸續釋放改善信號,為樓市“松綁”的隊伍將不斷壯大,這也反映出城市對於政策放松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據諸葛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30日,已有62個城市松綁樓市政策,主要在放松限購限貸、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放松公積金貸款、放松限售限價、購房補貼等方面。整體來看,樓市政策的適度放松對多維主體,尤其是對購房者有壹定的積極影響,將有效緩解部分購房資金、門檻限制等困難群體的壓力;對於城市來說,購房需求的進壹步釋放會在壹定程度上帶動成交的增加,同時緩解城市庫存壓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此外,多個城市適度放松樓市的政策,也是為了有效落實相應的主體責任,滿足合理的住房需求,促進行業的內循環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