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研究所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壹階段(1984-1993),當時的所長是嶽子春,黨支部書記是侯家祥。該組織設有教育發展研究室、教育信息研究室、德育研究室、報社編輯部,與南京市教育學會合署辦公。承擔的主要課題有《南京市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中學德育大綱和小學德育大綱實施系列》、《高中“21段”研究》、《教育評價研究》、《少年兒童心理培養大綱研究》、《兒童繪畫能力培養研究》等,其中趙同誌因工作出色獲1988全國先進德育工作者。由我院主辦的《南京教育信息報》是面向全市教育系統的內部報紙。其宗旨是傳播新信息,宣傳新思想,討論新問題,深受讀者歡迎。1987創辦《南京中學生報》,1990創辦《南京通識教育》(後更名為《南京教育》)雜誌。此外,在此期間,研究院還對南京市四大德育招標課題進行了具體研究。第二階段(1993-2001),主任,黨支部書記侯家祥(1995後潘,1999後兼)。該組織設有教育發展研究室、德育研究室、普及指導研究室、理論研究室、教育信息研究室、報社編輯部、後勤辦公室,與南京教育協會合署辦公。在這壹階段,該院不僅承擔了“八五”和“九五”期間省市兩級教育科研項目的組織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建立了區(縣)和學校教學科研網絡,建立了部分中小學市級教學科研基地,組織實施了南京市十大教學科研項目招標, 成立了南京市教育科研學術委員會,評選頒發了首屆南京市教育科研成果獎,極大地推動了全市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 其中,教研課題招標在全國教育系統尚屬首次,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為南京市教育發展“十五”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同時,該所工作人員還承擔了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學目標教學、小學心理教育、小學電視教學實驗、中小學科技教育、中學生學法指導等多項國家、省、市課題研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在教學科研普及方面,我院多次舉辦中小學教學科研骨幹講習班和中學班主任培訓班,開設了大量教育理論講座,編寫了大量指導中小學師生開展教學科研或培養自身修養的讀物。《南京教育信息報》、《南京教育報》、《南京中學生報》繼續出版。此外,編輯並出版了《教育信息摘要》和《幼兒教育報》。在此期間,教育學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其專業委員會的設置不斷完善,教師參與教學和研究的積極性很高,提交的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逐年提高。第三階段(2001至今),主任,黨支部書記張。該組織下設主任辦公室(主任陳壹曼)、項目管理中心(主任黃大成)、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中小學學術咨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沈書紅)、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國)、科研培訓中心(主任鮑曉明)、雜誌編輯中心(主任朱小虎)、教育調查中心(常務副主任)和項目。有南京教育學會、南京學術委員會、南京閆濤學會。截至2006年底,共有26名工作人員和1名合同工作人員。其中博士後1人,碩士生4人,教育學碩士生2人。這壹階段是南京教育學院前所未有的繁榮。創新是南京教學科研的不竭動力。在課題研究上,2000年公開招標十個課題,研究成果發表為《飛躍與創新》後,次年又招標十個課題,首次招標十二項科研成果應用,對成果進行推廣研究,尋求成果轉化新途徑。十五期間,南京教育學院承擔了14項國家計劃項目,居全省首位。省規劃項目125個,在全省名列前茅;規劃和建立555個市政項目;極大地促進了南京的教育和科研工作。在基地建設方面,在全省率先建立了72個教育科研基地,並加強管理和滾動管理,推動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十五”期間,南京有76個教育科研基地。“十壹五”期間,對教學科研基地進行了重新認定,2006年建成了70個教學科研基地。同時形成了基地教育和科研的“四維導向體系”,形成了基地科研的有效模式。在科研和培養方面,該院與南京師範大學合作,在全國率先實施全日制教育碩士教育,引起廣泛關註。截至2005年底,南京市共有1500名畢業生和在校生,居全國城市教育碩士之首。同時還舉辦了項目主持人培訓班、“南京教育論壇”和班主任培訓班,快速有效地促進了科研人才的成長。在信息研究方面,研究院將其與報紙編輯、課題研究、網站建設相結合;率先試行教育熱點分工研究和跟蹤研究,努力為教育行政決策提供快捷優質的服務;通過整合報刊,南京教育、南京教育科學研究、金陵陶瓷研究的質量不斷提高,影響力不斷擴大。南京教研網成立於2001,是南京教育信息網最活躍的網站之壹。2005年,南京教育學院率先構建了“金字塔式科研管理模式”,將小學的教育和科研分開對待,分類指導,分層次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當地科研管理部門中引起了廣泛的歡迎。2006年,南京教育學院率先開展規劃“個人課題”研究,首次批復市級規劃“個人課題”1620,受到基層學校、壹線教師和教研部門的廣泛好評。目前,全院員工團結壹心,正在積極建設學習型組織,努力抓住從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向行政與學術管理並舉轉變的機遇,推動全院工作再上新臺階。南京教育學院的目標是讓教學科研“上天入地”,讓南京學院名揚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