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江蘇省地質資料的精細化管理和拓展服務

江蘇省地質資料的精細化管理和拓展服務

姜紅明

(江蘇省地質檔案館南京210018)

《地質資料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在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地質資料管理和服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也應與時俱進。本文主要闡述了江蘇省地質檔案館根據《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和《江蘇省地質資料管理辦法》,推出適合其管理需要的項目,拓展服務,以適應經濟發展和建設需要的做法。

關鍵詞:江蘇地質資料管理服務

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具體體現,是國民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資料。因此,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加快社會化服務,不僅可以提高公眾對地質資料的重視程度,還可以為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基礎。

1地質資料管理與建設

作為壹個現代化的地質資料收集機構,應該有壹個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的管理體系。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的管理制度不僅是工作規範化的重要措施,也為崗位職能提供了準確的依據。

為進壹步建立和完善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管理體系,修訂完善了《江蘇省成果地質資料借閱管理規定》、《涉密地質資料借閱復制證書管理暫行規定》、《地質資料庫房管理暫行規定》、《地質資料驗收、整理、補充、修復和更換暫行規定》, 《地質資料電子文檔光盤存儲暫行規定》、《地質資料質量驗收暫行規定》、《圖形地質資料數字化組數字化過程中數據管理規定》和《地質資料管理暫行規定》

2 .以人為本,提高江蘇館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推進地質資料的現代化管理。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靈魂,是現代管理的重要管理理念。在地質資料管理中,倡導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挖掘他們的工作創造力,實現他們的自我價值。同時,地質資料的社會化服務也得到了完善。為此,江蘇館開展了以下工作活動:

2.1徽標收藏

通過展館文化口號征集活動,全員參與,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引導和提升江蘇展館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大家形成積極向上、和諧團結的工作氛圍。

2.2加強宣傳記者的培訓

為加強地質資料管理宣傳服務建設,工作人員參加了國家地質檔案館舉辦的“地質資料宣傳通訊員培訓班”。通過培訓學習,提高了我館地質資料宣傳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促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的集群化、產業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3加強檔案基礎培訓

為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對數據檔案的認識和基本業務水平,江蘇館派出數字制作組的同誌參加了江蘇省檔案局在南京舉辦的“2010省直單位檔案人員培訓班”。

2.4全面掌握地質資料數據庫

地質資料數據庫建設正從總體規劃和試點起步,向全面推廣和深化應用的發展方向運行。為進壹步促進地質資料數據庫的利用和服務,江蘇館工作人員參加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庫培訓班”。通過培訓,大家掌握了數據庫的基本操作和應用,為今後結合工作實踐學習,提高電子信息資料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管理好、利用好地質資料數據庫信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服務擴展

江蘇館以“導集利用便民”為主線,開展了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創新服務七大實踐活動。

3.1推出十項便民服務活動

為貫徹37號文件精神,做好擴大內需項目地質資料信息服務工作,落實地質資料開發利用工作,江蘇館發布了《江蘇省地質檔案館關於開展十項便民服務活動,擴大內需,促進全社會用戶利用地質資料的通知》。正式啟動“郵寄目錄、代客代收、上門服務、綠色通道、引導接待、逐頁加密、全文在線、多樣化復制、點對點編輯、遠程咨詢”等10項便民服務活動,以深化主動服務,構建為民零距離、無障礙服務體系。

3.2加強圖書館資料的宣傳,引導收藏。

為了使地質資料在各個領域發揮更加深入和廣泛的作用,加強館藏內容的公開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據此,江蘇館選擇了集服務內容介紹、專業分類目錄和區域分類目錄、地質資料管理利用法規匯編為壹體的《江蘇館地質資料開發利用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江蘇館區域地質調查成果目錄檢索圖集》(由反映江蘇地形、地貌的序列圖、 地質調查成果目錄檢索圖和參考圖)圖書館閱覽室為指南和圖集搭建了宣傳展示平臺(有需要者除外),也在國家圖書館閱覽室進行宣傳展示。 此外,還在圖書館網站上發布了指南和圖集內容簡介及免費郵寄通知,通過多渠道全方位宣傳館藏內容,引導館藏利用。

3.3主動郵寄信息目錄,提供檢索工具,讓地質資料通過多個領域被社會廣泛利用。

江蘇館已將《指南》和圖集以特快專遞方式寄往各省級規劃部門、13地級市規劃部門、60多個縣級規劃部門和省、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為擴大內需項目選址規劃,用地審批管理部門提前提供地質資料。

江蘇館選擇全省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單位作為優先服務對象,從江蘇省國土資源廳等相關處室了解其聯系方式,並主動郵寄指南和圖集,在為擴大內需項目提供技術服務的過程中,為其征集內容提供信息支持服務。此外,我們的圖書館將通過快遞郵件及時將電話和信件發送給需要指南和地圖集的人。

3.4組織發布新壹輪全省1: 25萬區域聲調文字報告數字化成果。

為使江蘇省新壹輪1: 25萬區域調查成果零距離、零障礙服務於擴大內需工程,江蘇省博物館及時組織制作了江蘇省新壹輪1: 25萬區域調查文字報告《電子書》,並在圖書館網站上發布,供社會參考利用,為充分發揮基礎和公共地質資料在我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開辟了新途徑

3.5科技創新,實現逐頁安全,擴大公開信息量。

地質資料的涉密問題是制約地質資料開放利用的主要瓶頸之壹。江蘇省涉密地質資料清理工作完成後,傳統的按文件提供和使用涉密資料的模式轉變為按件提供和使用涉密資料的模式。“按件保密”管理新模式運行後,圖書館資料開放利用率從過去的30%提高到82%,解放了大量資料,但仍有“二次解放”的空間。江蘇圖書館自主研發的電子閱覽室系統,具有自動識別和屏蔽涉密和受保護資料的功能。通過對系統軟件的升級開發,實現了按頁分類,解放了機密文件中的非機密內容,實現了機密地質資料的二次解放,擴大了公開使用的信息量,使用戶方便地查閱機密文件中的非機密內容成為現實,有效地促進了地質資料的利用。

3.6開展上門服務,了解用戶需求,提高服務工作的“三性”。

為提高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我們赴江蘇省地質勘查院、江蘇省地質勘查局第壹地質大隊、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開展現場服務活動。發送指南和圖集,宣講館藏內容、業務建設、服務能力、借閱規定和如何查閱地質資料,探討和了解地質資料服務的新需求和願望,明確了進壹步做好地質資料服務的方向和目標。同時還主動給水利廳、建設廳、省鐵路辦等部門寫信聯系上門服務。

3.7 R&D系統,整合地質數據信息,為擴大內需項目科學選址決策提供“壹鍵式”地質數據信息服務。

擴大內需項目,科學選址是第壹關。避開重要礦床、重要勘探開發規劃區和采空塌陷區,是建設項目科學選址決策首先要考慮的因素之壹,也是地質數據信息服務於擴大內需項目的重要抓手。基於此,江蘇館按照地質資料集群化、產業化的新思路,選擇為建設項目選址決策提供地質資料信息服務作為切入點,進行了初步探索和實踐。整合地質數據信息,成功開發建設項目選址粉碎調查分析系統,為252個項目科學選址決策提供壹鍵地質數據信息服務,擴大內需。

江蘇館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滿足社會需求為出發點,提供便捷獲取、便捷獲取、便捷采集、便捷使用四大便捷服務,進壹步構建強大的館內獲取和網上獲取兩大服務體系,努力全面實現地質資料管理法制化、采集設施標準化、地質資料數字化和社會服務網絡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