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請趕緊皖政辦199527號文件關於印發安徽省第十壹次菜籃子工作會議紀要。

請趕緊皖政辦199527號文件關於印發安徽省第十壹次菜籃子工作會議紀要。

皖政辦[2010]27號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整體推進新壹輪菜籃子工程的實施意見[2010]27號各市縣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門、各事業單位: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整體推進新壹輪菜籃子工程的意見》(國辦發[2010] 65438號),今後五年, 力爭主要“菜籃子”產品供給年均增長5%以上,就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產品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第二,加強生產能力建設。第二,建設集約化蔬菜基地。加快建設城郊蔬菜、皖北沿江大棚蔬菜、皖南大別山高山蔬菜、沿江水生蔬菜、黃山九華山觀光蔬菜五大優勢產區,建設壹批瓜菜、蔬菜、食用菌專業鎮村。以創建設施園藝標準園為抓手,加快形成壹批高效蔬菜產業帶。未來五年,在蔬菜主產區和大中城市郊區,每年新增20萬畝大型設施蔬菜基地。3.建設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深入實施畜牧業升級計劃,努力提高畜牧業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和集約化水平。未來5年,啟動省級畜牧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創建和認定工作,支持建設3萬個生豬、奶牛、肉牛、肉羊、家禽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力爭全省畜禽規模養殖達到70%以上。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免疫、監測、檢疫監管、消毒和無害化處理等綜合防控措施,加強人畜共患病防控,提高畜禽產品安全供給水平。4.建設健康水產養殖示範場。發揮我省水域生態條件好的優勢,結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推進標準化健康養殖,努力打造沿江、沿淮水產經濟帶和優勢水產板塊。加快建設壹批池塘養殖、觀賞垂釣等內容豐富的城郊休閑漁業基地。未來五年,全省將改造修復集約化魚塘654.38+0萬畝,建設30個水產大縣、200個健康養殖示範場和壹批現代漁業示範園區。進壹步加強水生動物防疫能力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確的水生動物防疫體系。做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5.打造鮮食與加工相結合的名優水果基地。擴大名優水果規模化生產,扶持龍頭企業,建設碭山酥梨40萬畝、早熟蘋果20萬畝、大棚草莓20萬畝、黃桃654.38+萬畝、葡萄5萬畝等現代水果生產基地,發展皖南、皖西南長豐草莓、懷遠石榴、宣城早熟梨、枇杷、柑橘等鮮果基地。通過5年努力,力爭全省水果面積發展到200萬畝,商品率達到90%,果農年人均收入增長8%以上。6.建設“菜籃子”產品繁育中心。開展產學研協同研究,研究、開發、選育和推廣壹批高產優質種苗、魚苗和畜禽新品種,快速提高我省新品種培育和優良育種方法的社會化服務水平。未來五年,依托種子工程和畜禽、水產良種工程,建設50個集約化蔬菜種苗廠、3個脫毒草莓種苗廠、10個脫毒果樹苗圃,改擴建200個原有良種畜禽養殖場,建設10個年產20億的良種水產企業。第三,推進市場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將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建設納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總體規劃,推動現有市場升級改造,增強服務功能和輻射能力。未來5年,新建改造“菜籃子”優勢產區批發市場10個,提升改造城市交通樞紐地區批發市場10個,支持50個大中城市農貿市場在場地環境、設施設備、質量安全檢測、標準化管理等方面開展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市場掛牌經營、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購銷臺賬、不合格產品退市等制度。,推行網格化監管模式,嚴厲打擊各類非法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8.強化產銷銜接功能。把“菜籃子”連鎖經營作為培育新業態、構建現代流通網絡的重點,加強產銷銜接。引導大型連鎖超市和農產品流通企業與產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直接發展訂單生產和“農資超市對接”,重點支持大型連鎖超市和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直采基地、鮮活農產品冷鏈系統和農產品配送中心。發展農業會展經濟,舉辦各類名優“菜籃子”產品推介活動,擴大“菜籃子”產品出口。充分發揮我省名優品種多、毗鄰長三角的地緣優勢,將我省優勢“菜籃子”產品在長三角的市場占有率提高20%以上。第四,加強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快“菜籃子”產品標準制(修)訂和推廣應用,制定生產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程,每年引進和修訂60項左右“菜籃子”產品標準。選擇建設大型園林,集成標準化技術,扶持經營主體,開展大型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創建活動,紮實推進畜牧水產標準化示範,全面提升果蔬、茶葉、水產、畜禽產業科技水平。未來5年,建立500個省級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力爭種植業和養殖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分別達到50%和70%。擴大品牌認知度和“三品”認證,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10.加強檢驗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建立“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和應急機制,逐步形成產地準出制、銷售地準入制、產品標識化的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開展全省“菜籃子”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加強產地周邊排汙單位環境監管。加快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3個省級檢測中心升級改造,推進5個市級區域檢測分中心建設,抓緊16國家重點縣質檢站建設並盡快投入使用。未來5年,新建50個縣級質檢站,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菜籃子”重點產區改擴建300個農產品檢測站(點)。逐步形成以省、市、縣檢測站和大中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生產基地為基礎的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11.提高信息服務水平。加強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依托“安徽農業信息網”,建設覆蓋全省的“菜籃子”公共服務信息平臺,開展對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技術服務和培訓,擴大先進農業技術和高新技術的覆蓋面,提高技術到戶到田率。加快農村寬帶快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盡快全面實現村級遠程信息服務聯網。完善各級工商、農業系統12315、12316網絡服務平臺。暢通農產品質量安全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受理農產品消費者投訴舉報,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農產品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五、完善調控體系12。強化城郊農業發展的功能定位。按照協調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明確了城郊農業的功能定位,重點發展“菜籃子”產品。各市根據當地資源條件、消費習慣、產品供求變化和市場缺口保障程度,確定重點發展區域、主要品種和自給率標準,加快研究制定郊區新壹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發展規劃及其實施方案,高起點、高標準加強“菜籃子”產品生產、流通、加工、質量監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實現與農區的錯位發展和穩定。13.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要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導向、農民和企業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菜籃子”產品生產和流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加大投入,積極支持蔬菜大棚、集約化蔬菜苗圃和菜籃子種子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菜籃子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示範推廣工程和人才培訓。積極推進支農資金整合,統籌安排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扶貧開發、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資金,支持“菜籃子”工程建設。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戶多、有競爭力、有市場潛力的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倡導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貸款擔保業務品種支持龍頭企業,提高“菜籃子”工程建設融資能力。14.建立和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將“菜籃子”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省內外資金參與生產流通等設施建設。實施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對合法裝載符合國家或省“綠色通道”政策要求的鮮活農產品的車輛,享受車輛通行費減免。加強城郊菜地和養殖區保護,提高“菜籃子”生產用地征收補償水平。落實國家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建設用地、用水用電等價格政策,加強養殖水域灘塗權益保護。加大對“菜籃子”產品標準化生產和認證的支持力度。支持發展“菜籃子”產品專業合作組織。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其集體土地按規劃從事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15.建立和完善風險應對機制。充分利用“菜籃子”信息網絡和貿易銷售平臺,引導“菜籃子”產品均衡生產和有序流通。完善重要“菜籃子”產品儲備制度,切實增強市場應急調控能力。加快建立“菜籃子”產品生產政策性保險制度,開展低保費、適度保障的“菜籃子”保險業務,擴大郊區和主產區“菜籃子”產品保險覆蓋面。建立防範市場異常波動和應對突發事件機制,做好雨雪和牲畜疫病發生時主要“菜籃子”商品的價格監測、貨源組織和市場供應工作。16.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地要把新壹輪“菜籃子”工程建設作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納入市長負責制。確保產品質量和價格基本穩定,產銷銜接順暢,市場主體行為規範,突發事件處置及時,風險控制快速有力,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納入“菜籃子”工程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切實加強領導,出臺扶持政策,推動新壹輪“菜籃子”工程建設快速發展。恢復省“菜籃子”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省農委牽頭,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安徽銀監局參加, 安徽證監局、安徽保監局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狠抓各項政策措施的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10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