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工程(簡稱BME)是壹門科學、工程和醫學相結合的邊緣學科,是多門工程學科向生物醫學滲透的產物。它是運用現代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和方法,從工程學的角度多層次研究人體的結構、功能和關系,揭示其生命現象,為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技術手段的綜合性高科技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壹定的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工程管理人才。
承德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主要依托生物醫學工程系。2004年,生物醫學工程系成立。2005年招收醫學生物技術(醫療器械方向)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2014年生物信息學專業本科招生。2016年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招生。2019年被教育部批準為生物醫學工程學位授權點,2023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生物醫學工程系目前設有6個教研室(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醫療設備學教研室、醫學信息學教研室、計算機教研室、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2個實驗中心(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和計算機實驗中心),1血液流變學和細胞與分子實驗室,1學生工作辦公室,1學院辦公室。教學團隊35人,年齡26-55歲,平均年齡42.6歲;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職稱6人;博士10,碩士24。研究生導師8人。整個學術團隊的學術背景包括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生物學、生物物理學、凝聚態物理等專業。人員梯隊合理,研究方向明確,為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學科已形成與日本千葉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天津TEDA心血管病醫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聯合,醫、工壹體化的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開展了生命過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統集成,逐步提高了生物材料、生物力學、生物醫學信息學等學科的研究水平,培養了高層次的生物醫學工程人才,滿足了日益增長的交叉學科人才需求。我校血液流變學與細胞分子實驗室主要有血液流變學室、分子生物學室和細胞培養室,可以研究血液粘度、血細胞分析、紅細胞流變特性、蛋白質和基因分析。生物醫學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設有醫學物理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醫用電子組裝實驗室、醫療設備實驗室、電子電工實驗室、計算機輔助與虛擬仿真實驗室等。擁有多功能生理測量系統、小型磁共振成像系統、麻醉呼吸模擬系統、虛擬仿真實驗系統、傳感器設計與測量系統等。,為學生提供創新設計的基礎條件。計算機實驗中心擁有多媒體數字機房、蘋果imac OSX操作系統和模擬練習系統,可承擔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Photoshop圖像處理與信息應用與技能創新、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競賽。實驗室占地面積1200㎡,能為培養生物醫學工程碩士提供良好的教學實踐場所,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為培養碩士研究生提供保障條件。
目前研究方向:(1)生物力學:該學科由多年從事生物物理、理論物理、生物力學等教學的學術骨幹教師組成,承擔了多項各級課題,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主要研究領域為紅細胞和網織紅細胞的生物力學性質研究、代謝紊亂(如高尿酸血癥和高脂血癥)大鼠的血液流變學研究、外界刺激(如激光照射、鈷照射、造影劑使用等)的影響。)對紅細胞的力學性質。(2)生物材料:本學科由多年從事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工程學的理科、工科、醫學骨幹教師組成。主要研究領域為天然生物礦物代謝綜合征的幹預機制、納米銀團簇的DNA熒光結構治療惡性腫瘤、生物材料的組織修復、神經生物工程等。(3)生物信息學:本學科由多年從事微生物學、藥物比較轉錄組學、蛋白質基因組學、醫學影像數據分析的中青年骨幹教師組成。該團隊擁有教授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醫學圖像處理和生物統計學的資深教師。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媒介種群生態學與蜱傳疾病、生物/非生物環境因素對植物繁殖的影響、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醫學影像系統仿真研究等。
總之,我校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點師資水平高,實訓條件好,旨在積極推動現代生物科學和醫學的發展,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推動力,畢業生就業前景和發展空間廣闊。歡迎各位考生報考!
如果妳對考研有疑問,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內容怎麽總結,不了解考研報名的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