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概況
概況
內黃位於河南北部平原,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全縣轄17個鄉鎮和531個行政村,1161平方公裏土地,714000人。內黃屬於黃河故道,曾名黃溝、黃澤、黃池。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建縣。當時隸屬於衛縣。立足魏地,是自觀。黃河位於北方和南方。因為地處河北,所以被稱為內黃。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政編碼:456350。行政區劃代碼:410527。區號:0372。拼音:內黃縣。
-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內黃縣轄城關鎮、東莊鎮、井店鎮、楚王鎮、後河鎮、梁莊鎮、石天鎮7個鎮,10個鄉;博城鄉、馬尚鄉、高第鄉、張龍鄉、鬥拱鄉、石盤屯鄉、宋村鄉、趙衷鄉、劉村鄉和二安鄉。
-
歷史的發展
?年,內黃縣轄4鎮13鄉:城關鎮、楚王鎮、景店鎮、東莊鎮、張龍鄉、馬尚鄉、高第鄉、博鎮、二安鄉、劉村鄉、梁莊鄉、趙衷鄉、後河鄉、宋村鄉、石天鄉、鬥拱鄉、石盤屯鄉。
2000年,內黃縣轄6鎮11鄉。總人口678730人,各鄉鎮人口:城關鎮82224東莊鎮59194井店鎮38640梁莊鎮36192後河鎮40756楚王鎮31829張龍鄉33502馬尚鄉40863高第鄉36917毫米城鄉44529二安鄉383838+02趙衷鄉31710宋村鄉31547石天鄉41717石盤屯鄉28890鬥拱鄉29711(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內黃縣位於河南省北部,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轄6個鎮,11個鄉,531個行政村,7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3.3萬人。總面積1161平方公裏,其中耕地93.8萬畝;內黃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屬於黃河故道。
內黃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內黃縣建立於漢高祖九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內黃是最早的“四朝古都”,中國“三皇五帝”的祖先顓頊、帝嚳、太武都在此建都、立業、立陵,是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它是春秋時期政治家商鞅、南北朝時期皇帝魏冉冉閔和唐代大詩人沈全啟的故鄉。是楚霸王項羽奪軍救趙,“破釜沈舟”之地。它是民族英雄嶽飛童年生活和成長的地方。
內黃交通發達,設施完善。內黃縣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明顯。西距京廣鐵路65公裏,京珠高速50公裏,東距阿深高速12公裏,北距南臨安高速4公裏,東接濮陽市,西接煤城鶴壁市,距安陽市50公裏。合浦高速、安南高速、湯浦鐵路、國道106、省道黃武公路、胡和公路、大林公路、葛嘴公路穿境而過,經緯交織,形成了十分便捷的交通網絡。該縣的每個村莊都有油路和電話;年供電量2.2億千瓦時,擁有棗鄉度假村、內黃賓館、二地賓館等酒店10余家,金融、保險、郵政、電信、商業等服務齊全。
內黃經濟繁榮,物產豐富。農業方面,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突出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畜牧、蔬菜、辣椒、水果、紅棗、花生、西瓜、小麥等農產品聞名豫北、河南乃至全國。產業方面,按照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集中資源優勢,以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形成了食品飲料、糧油加工、機械配件、棉紡織、醫藥化工等五大支柱產業和木材、腐竹、花生、紅棗、三分等五大加工集團,星河花生油、金星啤酒、華宇特鋼、億龍棉紗等品牌享譽國內外。內黃先後被確定為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山羊生產基地縣、優質棉和出口棉生產基地縣、優質蜂蜜出口基地縣、全國水利科技推廣示範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中國名優經濟林和紅棗之鄉、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
內黃是革命老區,素有“紅砂區”之稱。早在1927大革命時期,就成為豫北革命的壹面旗幟。抗日戰爭爆發後,楊得誌、楊勇、崔田民率部到達內黃,建立了以沙區為中心的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劉鄧軍後勤部設在內黃,沙區兒童積極參軍,支援戰爭後勤,為全國解放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內黃被稱為“紅砂區”,成為北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內黃是中國紅棗之鄉,國家生態示範縣。內黃有45萬畝棗林、1.2萬畝槐樹林、1.6萬畝優質小雜果基地,構成了內黃獨特的自然景觀。尤其是內黃棗,歷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就大面積種植了。現已發展到45萬畝,650萬株,年產鮮棗1.2億公斤。其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明清時期被選為最佳貢品,1915年獲巴拿馬世博會銀獎,被譽為“東方寶果”。改革開放以來,內黃特別重視棗產業,棗生產走向區域化、規模化、科學化、產業化,先後開發出無核棗、金絲蜜棗、醉棗、焦棗、醋棗、棗茶、棗酒等10多個品種。為進壹步弘揚棗鄉文化,提高內黃在棗鄉的知名度,促進紫莊棗產業的發展壯大,自2002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棗文化節,並邀請河南電視臺《梨園春》、中央電視臺《鄉村世界》等節目組來棗鄉演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內黃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34.6%。2002年,首次被命名為國家生態示範縣。
內黃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其農民畫享譽海內外。著名畫家如陳錫祿、劉廣錄、李劍晨、丁哲貴、李子青、範明體等都來自內黃。民間,幾乎家家掛正廳,家家有壁畫。皮影戲、印刷術、剪紙、刺繡、燈籠畫、紙裝訂、家譜畫遍布全村。內黃農民畫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1992“內黃現代民間繪畫”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辦。1999,作為河南省對外交流項目在新加坡展出;2001年作為安陽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在日本展出,被譽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經濟和社會發展
近年來,全縣緊緊圍繞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目標,通過擴大開放和大力招商引資,統攬全局,團結奮進,開拓創新,拼搏進取,實現了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2004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35億元,增長10%;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達到6543.8+0.7億元,增長6%;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654.38+0.9億元,增長654.38+05%;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71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6億元,增長26.7%;壹般預算收入7850萬元,增長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億元,增長1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年末余額6543.8+0.59億元,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2515元,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00元,增長12%。
(壹)緊密聯系增加農民收入,以農業企業化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按照種植業註重高效、林果業註重優質品種、畜牧業註重發展、各行各業註重標準化的思路,積極開拓市場,著力打造品牌,培育產業龍頭,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全面提升農產品競爭力,使農業農村經濟取得快速發展。2004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28.5億元,同比增長6%。全縣蔬菜面積達到56萬畝,其中大棚瓜菜8萬畝,辣椒35萬畝,番茄5.57萬畝,優質小麥60萬畝。被確定為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示範縣。全縣有各類規模養殖場(戶)5528個,各類專業村78個,建成畜禽集約化養殖小區22個。星河油脂公司已形成年加工能力65438+萬噸,產值1億元,位居全國前三。盧氏公司波爾山羊數量發展到65438+萬只,成為全省最大的波爾山羊養殖基地,波爾山羊綜合加工項目正在籌備中。劉村辣椒市場成為豫北最大的辣椒集散地;二安腐竹已成為國內頗具影響力的腐竹生產基地。大力實施綠化造林工程,建成長17公裏、寬310米的縣級防護林和公路“綠化走廊”,被評為“全省造林綠化十佳縣”。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連續四年榮獲省級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
(2)以擴大開放和招商引資為導向,積極實施項目驅動發展,推動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近年來,內黃縣圍繞發展工業經濟,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特別是2004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決定從全局出發,擴大開放,大力招商,推進項目,以民營企業為重點,創新機制,助推驅動,全面實施對外開放和工業興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經濟跨越式發展,培育了壹龍紡織、星河油脂、華宇特鋼等骨幹企業,新建了金星啤酒、星河油脂、昊海藥業等大型企業,振興了雪兒面粉、昊海規劃建設縣城、後河、楚王、景店四個工業園區。成功引進投資6543.8+5億元的年產20萬噸金星啤酒項目、投資5000萬元的星河油脂項目、投資8000萬元的四川鐘書醫藥集團河南昊海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以上和1000萬元以上的龍泉啤酒,實現了招商引資的歷史性突破。鑫源糠醛公司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糠醛生產企業,浩海公司建成後也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醫藥包裝生產企業。2004年,該縣* * *引進投資項目208個,總投資141億元,當年完成投資4.7億元。
(3)以工業為支撐,樹立經營理念,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化步伐。近年來,我們按照“以市場投資為重點,以綜合開發為依托,多渠道籌集資金”的思路,積極開展城市經營,大力推進城市建設用地、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城市管理等各類資源的市場化,積極推進城市化進程。近年來,上海同濟大學投資4億多元高標準高規格完成縣城規劃修編,建設了縣城西環、南環、北環,拓寬改造了小河大道、範陽大道、棗鄉大道、二堤大道等城市道路,實施了城區綠化亮化,完成了小河城區段治理,實施了城區背街小巷硬化亮化工程,明顯改善了城市面貌,形成了環境。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投資6.5億元,完成鄭武線東線、葛嘴線、內黃段三條省道公路改造和村村通油路工程,啟動黃武線、胡和線省道改造工程,全縣交通區位優勢日益顯現。
(4)著力優化和治理經濟發展環境。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機遇、抓開放、抓發展,吃虧就是解放思想的理念,強化人人是投資環境、人人是黃色形象、人人是招商主體的意識。在招商工作上,專門成立了壹隊三隊,即各單位、各鎮都成立了專業的招商團隊,大力開展駐點招商、園區招商、節慶招商等招商活動。重大項目,縣委領導安排代理,職能部門全程服務,相關單位全程保障。成立了經濟發展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效能監察中心和行政便民中心。投資項目實行“綠色通道”制度,快速審查、快速審批、快速辦理、限時辦結。對於經濟發展環境,設立了紅色高壓線,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和硬手段,嚴厲打擊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營造了親商、助商、愛商、護商的良好氛圍。
(五)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跨越式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並重,全面加快和維護人民群眾具體利益並重,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失業保險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壹批“嚴打”鬥爭,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持了全縣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2021,1,河南省第四批食品安全縣(市、區)出爐,內黃縣榜上有名。
5438年6月+2020年2月,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確定內黃縣為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
2065438+2009年3月,內黃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晉冀豫地區)。
2016-12,內黃縣被農業部命名為“第壹批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2016年2月,內黃縣被列入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2005年,內黃縣在2005年全國百強產油縣中排名第5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