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沒有天然湖泊。有日照、青峰嶺、小石羊三座大型水庫,馬嶺、巨峰、戶部嶺、焦山等10座中型水庫,總庫容9591.3萬立方米。日照市土地資源總量日照市土地總面積8025127.7畝,農用地6433271.4畝,建設用地106514.3畝,未利用地526242.0畝。其中耕地3461,468.1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43.6438+03%;園區面積739752.2畝,占日照市總用地面積的9.22%;林地1137295.4畝,占日照市總土地面積的14.17%;其他農業用地1094755.7畝,占日照市總用地面積的13.64%;居住區和獨立工礦用地866966.7畝,占日照市總用地面積的10.80%;交通用地64935.9畝,占日照市總用地面積的0.81%;水利設施用地133711.7畝,占日照市總用地面積的1.67%;未利用土地288414.1畝,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3.60%。其他用地237827.9畝,占日照市總用地面積的2.96%。
東港區1706589.1畝,嵐山區1148760.5畝,莒縣2924321.1畝,五蓮縣2245457.0畝,莒縣面積最大,占日照市土地總面積的36%。
日照市島嶼情況日照市有平島、大山島、車牛山島、太公島四個島嶼,面積600.7畝。工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2015。汽車及零部件制造業完成產值547.06億元,比上年高出654.38+092.94億元,優勢比上年高出654.38+003.5438+0億元。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0.2%,比上年提高6.6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重下降7.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產值51.892億元,增長1.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0.12%。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62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75%有信息化建設部門,39%有信息化規劃,53%有服務器,27%使用ERP,51%開展電子商務,OA普及率達到75%。全市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指數為57,同比增長14%。日照雲計算中心壹期建成,實現三線接入,互聯網帶寬達到10兆,與騰訊、樂視、安康家園、地聯等大客戶達成合作意向。建設了雲計算平臺、容災平臺和工業雲服務平臺,建設了三個工業雲體驗中心。工業經濟效益同比下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2.05億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場需求不足、部分產成品價格跌幅較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等因素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66.7億元,下降22.8%。利稅總額654.38+00.988億元,下降654.38+065.438+0.6%。工業品的產銷銜接得很好。116種規模以上工業產品中,有67種實現增長,增速為57.8%。部分高耗能產品產量下降,其中水泥產量1,095.1萬噸,下降6.3%;紙漿產量65438+63.7萬噸,下降6.7%。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4建築業持續發展。日照市資質三級及以上施工企業實現總產值255.99億元,增長65.438+09.0%。其中,施工項目產值233.42億元,增長65.438+08.0%。建築業完成產值127.78億元,增長47.5%。房屋建築面積1431.41萬平方米,增長7.8%。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3.87億元,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254.63億元,增長3.7%。
2015年,我市在“壹帶壹路”國家戰略規劃中被列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節點城市。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和貿易融資風險影響,全年進出口總值654.38+056.5438+0.85億美元,比上年下降56.3%。
港口生產穩步發展2015。沿海港口新增泊位3個,新增吞吐量1480萬噸。全市生產性泊位62個,年吞吐量2億噸,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52個。
2015交通基礎設施取得重大突破。日照機場667天通航,創造了機場建設的“陽光速度”。日照港是中國第八大沿海港口,世界第十壹大港口。瓦日鐵路公路、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青臨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車。青日連鐵路日照段累計投資1917億元。濰日高速、羅蘭高速、機場高速等公路項目加快建設。年末,全市公路通車裏程8274.38公裏。
2015年,壹般公共預算收入121.65億元,增長9.5%。其中,稅收收入9671億元,增長65.438+00.3%,占壹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9.5%。
2015年,我市承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7項,爭取無償資金714萬元。全年專利申請量2784件,增長32.7%;授權數量為1779件,同比增加17.5%。發明專利申請量1003件,同比增長153.9%,居全省首位;發明專利授權量為167;電子申請率為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