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在新離婚時代,怎樣做才能挽救中國婚姻?

在新離婚時代,怎樣做才能挽救中國婚姻?

壹向崇尚“家和萬事興”的古代中國,正在經歷婚姻動蕩的沖擊。日前發布的全國民政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壹季度,我國登記離婚46.5萬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破裂。中國的離婚率已經連續七年上升。“中國式離婚”已經成為壹個舉世矚目的現象。壹向崇尚“家和萬事興”的古代中國,正在經歷婚姻動蕩的沖擊。日前發布的全國民政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壹季度,我國登記離婚46.5萬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個家庭破裂。中國的離婚率已經連續七年上升。“中國式離婚”已經成為壹個舉世矚目的現象。外媒甚至創造了壹個新詞“我這壹代”,來分析這個曾經號稱世界上婚姻最穩定的國家離婚率高的原因。社會轉型引發了婚姻沖擊。唐娜,29歲,兩年前結婚,壹年後分手。“結婚後,我找錯了人。婚前他勇於承擔責任,婚後變成了獨斷專行;婚前他善於和異性交朋友,以為自己有‘女人緣’,婚後半年卻出軌了!”“壹見鐘情,結婚了。壹怒之下,我走了。”北京朝陽區婚姻登記處的壹名工作人員表示,近幾年在該處登記的離婚夫婦中,超過壹半年齡在35歲以下。其中“80後”居多,“閃離”現象日益突出。“有些人辦手續的時候還在吵架。他們拿到離婚證後,相擁而泣。”不僅80後的婚姻發生了很多變化,他們父母那壹代的婚姻也亮起了紅燈。“現在孩子大學畢業就能自立了,家庭責任也完成了,不再互相湊合了。”年過五旬的向先生感嘆道:“結婚近20年,喝水就知道自己了!”“隨著社會轉型和社會環境變化對婚姻家庭的挑戰,‘新離婚時代’即將到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奕君表示,新中國成立60年來,最近30年,尤其是近幾年,中國的婚姻進入了壹個動蕩期。統計數據顯示,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離婚率壹直在持續上升,近五年的增長率明顯達到7.65%。去年,全國有超過1.2萬對夫婦喜結連理,而超過1.96萬對夫婦分道揚鑣。目前北京上海的離婚率已經超過1/3。從年齡結構看,22-35歲人群是離婚主力軍,36-50歲之間婚姻相對穩定,50歲以上離婚率快速上升;從學歷來說,學歷和離婚率成反比。學歷越低離婚率越高,學歷越高離婚率越低。陳奕君說,離婚率的上升反映出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給個人生活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自由空間,但也帶來了人際矛盾和情感風險。“在壽命越來越長的時代,壹夫壹妻制還適合有錢人追求多元化的生活和享受嗎?”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此提出質疑。於是,在西方掀起了壹場所謂“性自由”和“家庭革命”的社會文化浪潮。70年代末,這股思潮“東傳”到號稱世界上婚姻最穩定的中國,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傳統婚姻受到了嚴峻的考驗。“30多年前,傳統的婚姻模式是‘經濟合作社’和‘同生* * *’。再加上‘好人不離婚,離婚沒有好人’的觀念和群眾的監督,外在的紐帶對婚姻的穩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陳奕君說:“那時候,結婚是壹生壹次的大事。我沒想過,但我不能‘跳槽、改變、優化組合’。”“現在,男人有小金庫,女人有私房錢,誰也離不開誰。壹般家庭只有壹個孩子,維系婚姻的血緣紐帶也很脆弱。”陳奕君認為,“更重要的是,愛的概念變了。當今流行的電影和流行歌曲有哪些?‘我愛妳就像老鼠愛大米’和‘這就是愛,我說不清楚’。我過去沒有說清楚,所以我得在組織上替妳調查清楚。如今商品經濟的價值觀已經滲透到婚姻家庭中,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再追求永恒。如果壹個人有婚外情,只要不貪汙受賄,就沒人追究,就成了隱私問題。“當傳統婚姻所依賴的血緣紐帶、經濟紐帶、傳統觀念、環境紐帶等重要外在因素被釋放出來的時候,現代婚姻的凝聚力在哪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裏的世界很無奈。"公司職員小張為與妻子溝通困難而苦惱. "我們在壹起很壓抑,不說話就吵架。我寧願呆在辦公室和同事聊天,也不願回家面對她。”“我老婆其他方面還行,就是版本不夠,內存太低。"公務員李(音譯)對夫妻間的文化差異表示遺憾. "現代婚姻更多的是依靠情感、文化、性等內在紐帶來團結夫妻。這種婚姻關系叫做‘心理-文化* * *’。“陳奕君認為,與傳統模式相比,它要文明得多,進步得多,也脆弱得多。脆弱婚姻的三大考驗:財富考驗人。”經濟的發展確實在考驗人的素質的提高。當人還沒有建立起自律能力時,他律就放松了。“比如陳奕君說,深圳壹家公司老板的老婆咨詢她,後悔不該把老公從四川綿陽山溝裏帶到深圳當老板。”他發了財,心不在家。現在我多麽希望能把他拉回到那個可憐的山溝裏,‘妳去打水,我來澆園子’。“很多女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公發財,但妳要掂量掂量他的素質。責任考驗人。”現在很多人強調更多的自由,卻忽視甚至遠離責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孫雲曉分析說,他們非常重視自身利益,很少關註他人的感受。經濟算計和功利主義是他們離婚率高的更深層次原因。環境考驗人。陳奕君說,社會流動,包括地域流動和職業流動,增加了工作壓力,頻繁出差,縮短了夫妻相處的時間,而社會交往的擴大,娛樂場所的開放,增加了異性見面和交流的機會,使婚外情成為婚姻的最大“殺手”。最受傷的是孩子。“離婚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陳奕君說,許多擺脫不幸婚姻的夫婦都忽略了最重要的壹點:永遠擺脫不了他們的是孩子。他們內心的創傷往往壹輩子都難以愈合,他們的憂慮感、不安全感、恐懼感可能永遠無法治愈。北京曾經對70所中學的5000多名初二學生進行過心理測試。結果顯示,至少有20%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在對這些孩子的家庭進行跟蹤走訪後發現,65%的孩子來自“問題家庭”,他們的父母在分手過程中不和、分手或“打架”,給孩子留下了心理創傷。國內外相關研究表明,在父母不健康、不幸福的婚姻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犯罪、焦慮、抑郁、敵對、報復等心理問題。在壹定程度上,在同樣的媒體影響、社會環境和學業壓力下,哪個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疾病和犯罪,取決於他們來自什麽樣的家庭。"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究其根源是家庭問題."孫雲曉說,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雙方的關愛。沒有這個環境,他們就會有問題。如果說戀愛真的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生孩子,這個婚姻很大程度上真的是為了孩子。離婚的受害者是隔壁的女人。北京對超過65,438+000對35歲以上的離婚夫婦進行了為期五年的跟蹤調查。這些家庭有1或2個孩子。分手時,85%的孩子判給了女方。五年後,大多數男性再婚,而只有不到15%的女性再婚。“拖瓶的中年婦女很難再嫁。”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會長朱明美說,他們都是爸爸媽媽,心理透支、情緒透支、時間透支、健康透支,有的人還經濟困難。因為雖然離婚時男方給了壹定的撫養費,但是這筆費用並沒有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和孩子生活學習費用逐年增加的因素。因此,許多女人發現離婚從壹個陷阱落到另壹個陷阱。現在城市裏出現了壹個新的弱勢群體:貧困單親媽媽。那麽,對於男方來說,離婚是解決婚姻問題的最好方式嗎?壹項對5000名離婚者的調查顯示,五年後,三分之二的男性表示後悔。幸福的婚姻是善於解決問題的婚姻。在中國人近年來遭遇婚姻風波的時候,西方聲稱持續30多年的“性自由”和“家庭革命”的探索是不成功的。日前,最新出版的美國暢銷書《終身不變》(Fixed for Life)將婚姻定義為“不僅是個人的愛情故事,也是最嚴格的社會經濟契約。”“如何經營感情,如何維系感情,如何挽回愛情,現代婚姻家庭關系已經成為壹門學問。”陳奕君說,“幸福的婚姻不是沒有問題的婚姻,而是善於解決問題的婚姻。”“目前我們國家各行各業都講究崗位準入證,要培訓成保姆、鐘點工。遺憾的是,最重要的職業例外只有兩個——做夫妻和做父母,不管是成人教育還是學歷教育。”陳奕君指出,大多數夫妻沒有崗前和在職培訓,缺乏現代婚姻家庭觀念和技能的指導,做不好各自的角色。“婚前睜大眼睛,婚後睜壹只眼閉壹只眼”,陳奕君傳授了家庭和睦的“秘訣”。婚前看什麽?首先是“新門正。”不是指家庭地位和金錢,而是指文化水平,包括相似的家庭文化背景和相當的教育水平,這是已婚交往的基礎;第二,價值觀的認同。同事可以價值觀不壹致,但夫妻必須壹致;第三,夫妻角色觀念的認同。只要雙方都認同這種角色分配,婚姻幸福指數就高;最後,還有性格互補。“睜開眼睛”看到這些,也看到他(她)背後的家庭。結婚後妳要知道,戴婚戒是為了杜絕“探索”。“相見恨晚”之後,還會有“相見恨晚”,浪漫激情並不代表家庭美滿。婚姻是相互扶持,相互救助,同舟共濟,需要理解和包容。夫妻之間從愛到恩的關系是最牢固的。“‘把婚姻進行到底’也需要情感門診。”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秘書長範說,在漫長的夫妻生活中,沒有不生病的婚姻,但很遺憾沒有感情醫院。建立婚姻家庭咨詢和社會救助治療機制勢在必行。在這方面,許多外國已經在積極行動。美國最近推出“健康婚姻”計劃,鼓勵人們在離婚前參加婚姻咨詢和培訓,並最終決定是否分手。